他的名气大得令我羞于张扬我门的师生关系 5
那是一次偶遇,更是一次暗合 12
十五年前,书房中的余秋雨 19
“一个大光头上打着余秋雨的名字,好玩吧” 25
那几年他的内心也正处在选择当中 34
他对爱情,是积极的悲观主义 40
上海——深圳——北京他的三城市 44
八十年代,信中的余秋雨 54
第一次见面,他穿着条牛仔裤 64
被称作“秋雨兄”的导师 74
观摩,逃学,听余秋雨的课 83
成功到来之前的许多环节 98
我猜他喜欢奇异、缥缈甚至幻象的体验与刺激 102
从“上海人”到“新新人类” 108
向讲台上的余秋雨致敬 114
写作让他有了非常严肃的责任感 130
“一个不是我们所求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136
遭遇“余秋雨现象” 144
在深圳思考和写作,成为“旁观者” 151
1999年,边看边写 159
女弟子偷练“余氏功夫” 165
为游历归来的余秋雨欢呼 172
旅行,家人,亲情 183
他还是积极的悲观主义 197
与“××”共舞 205
有人敲门 219
余秋雨文 219
我能听到 244
其他 269
我的老师余秋雨 269
王超 274
跟老师聊天 274
毕大松 276
中国知识界的方向 276
厉震林 278
余秋雨老师的湖南缘 278
华之 289
陈岳 295
寻找传说与现实中的场景 295
静水流深——秋雨先生郴州讲学侧记 295
刘胜佳 300
遭遇疑问之后 300
刘远 303
秋雨老师,您好吗 303
雷兵 308
大哉师门愧哉弟子 308
宋继高 323
通向辉煌的文化苦旅 323
侯宏 329
十二年后见先生 329
曾少祥 332
后记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