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栽培生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祥辉,胡茂兴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4
  • ISBN:16119·800
  • 页数:437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绪言 1

一、世界小麦的分布及发展简况 1

二、我国小麦生产的概况 4

三、栽培小麦的起源和我国小麦的种 7

第一章 小麦的一生及其产量形成过程 9

一、小麦的一生 9

二、小麦的全生育期 12

三、小麦的产量形成过程 15

第二章 小麦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19

一、小麦种子的形态和结构 19

(一)籽实皮 20

(二)胚乳 22

(三)胚 23

二、小麦种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分布 25

三、小麦种子的萌发 26

(一)种子的萌发过程 26

(二)贮藏物质的转化 28

四、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 32

(一)种子的发芽力和休眠状况 33

(二)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因素 37

五、小麦幼苗的生长 40

(一)出叶 40

(二)长根 42

(三)影响幼苗生长的外界因素 44

六、小麦的冻害及其防止 48

(二)营养物质的积累与抗冻 49

(一)生育期与抗冻能力 49

(三)发生冻害的生理原因 51

(四)冻害的预防及补救 52

第三章 小麦的分蘖 56

一、分蘖的作用 56

二、小麦分蘖的发生过程 58

(一)分蘖节 58

(二)分蘖的发生和命名 60

(三)叶、蘖同伸关系 61

三、小麦分蘖和主茎间的物质运转 65

(一)分蘖在营养物质供求上的三个阶段 65

(二)分蘖与主茎之间营养物质的交流 67

(一)影响分蘖的内部因素 71

四、影响小麦分蘖的因素 71

(二)影响分蘖的外界因素 72

五、形成小麦有效分蘖的生理基础 77

(一)分蘖成穗的生理 77

(二)提高分蘖成穗率的途径 82

六、小麦分蘖消长的动态变化 84

(一)越冬前的总茎蘖数 86

(二)分蘖高峰期的总茎蘖数和到达的时间 88

(三)无效分蘖数 89

第四章 小麦的幼穗分化和茎的生长 92

一、小麦的幼穗分化 92

(一)穗的形态结构 93

(二)幼穗分化的过程 95

(三)幼穗分化时期的鉴别 97

(四)主、蘖幼穗分化进程及其差异 100

二、穗大粒多的生理基础 103

(一)延长小穗分化持续日数,增加每穗小穗数 104

(二)小花的分化和退化 108

三、影响幼穗分化的主要因素 116

(一)影响幼穗分化的内部因素 116

(二)影响幼穗分化的外部因素 120

四、茎的生长 127

(一)茎的形态 127

(二)茎的构造 128

(三)茎的生长 133

(四)影响茎秆伸长和长粗的因素 134

(五)茎的生理作用 137

(六)发生茎秆倒伏的生理原因 138

第五章 小麦籽粒的形成与成熟 143

一、抽穗和开花 143

(一)抽穗 143

(二)开花 143

(三)传粉与受精 147

二、籽粒的形成和成熟 152

(一)胚和胚乳的发育 152

(二)籽粒的形成与成熟 155

三、增粒增重的生理基础 160

(一)光合产物的供应量及其转化 161

(二)光合产物的运输方向和速度 165

(一)温度 170

四、影响籽粒形成和成熟的因素 170

(二)水分 172

(三)光照 174

(四)养分 177

五、干热风对籽粒灌浆的影响及其防御 178

(一)干热风发生规律 178

(二)干热风对小麦生理过程的影响 180

(三)干热风的防御 184

第六章 小麦的发育特性 189

一、小麦的春化作用 189

(一)小麦春化作用的一般特性 189

(二)影响小麦春化作用的因素 192

(三)小麦春化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 196

(一)小麦光周期现象的一般特性 200

二、小麦的光周期现象 200

(二)影响光周期反应的因素 203

(三)光周期反应的本质 205

三、小麦发育特性在生产上的应用 207

(一)在育种上的应用 207

(二)在栽培上的应用 209

第七章 小麦的光能利用 212

一、小麦的光合作用器官和光合作用过程 212

(一)小麦叶的形态结构 212

(二)小麦叶的生长 219

(三)小麦叶的光合作用 223

(四)影响小麦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 227

二、小麦群体对光能的利用 237

(一)光合性能与小麦产量 237

(二)小麦群体光能利用的分析 241

三、小麦的群体结构及其调节 242

(一)小麦的群体结构 243

(二)合理密植增产的生理依据 245

(三)小麦群体结构的调节 249

四、小麦高产栽培途径 257

(一)小麦高产栽培的三条途径 257

(二)小麦高产栽培途径的分析比较 258

第八章 小麦的矿质营养生理 268

一、小麦的必需元素及其生理作用 268

(一)大量元素 268

(二)微量元素 275

(三)各种营养元素的相互作用 277

(一)小麦根的形态解剖 279

二、小麦的根系 279

(二)小麦根系的生长 285

(三)小麦根系的机能 288

三、小麦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292

(一)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292

(二)地上部分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297

四、小麦的需肥规律及施肥原则 298

(一)小麦的需肥规律 298

(二)小麦各生育期施肥的生理作用的分析 302

(三)小麦的施肥原则 308

第九章 小麦的水分生理 315

一、水对小麦生长发育的意义 315

(一)小麦的生理需水 315

(二)小麦的生态需水 316

二、小麦根系的吸水 319

(一)吸水的部位 319

(二)根系吸水的动力 319

(三)影响小麦根系吸水的外界条件 320

三、小麦的需水规律和灌水的生理作用 322

(一)小麦的需水规律 322

(二)干旱对小麦的伤害 325

(三)小麦各生育阶段灌水的生理作用 327

四、小麦的湿害及其防止 333

(一)小麦湿害的症状 334

(二)引起湿害的条件 334

(三)小麦湿害发生的机理 337

(四)湿害的防治 338

第十章 小麦的看苗诊断 342

一、看苗诊断的指标 342

(一)叶龄 342

(二)叶色 343

(三)长势 345

(四)长相 346

(五)植株营养诊断 349

二、小麦各生育阶段诊断指标的适宜范围 351

(一)越冬前至返青阶段的长势、长相 352

(二)拔节至孕穗阶段的长势、长相 354

(三)抽穗至成熟阶段的长势、长相 356

三、小麦生理障碍的诊断 356

(一)冻害 356

(二)湿害 359

(三)旱害 360

(四)盐害 361

(五)倒伏 363

(六)干热风 366

(七)高温逼熟 367

(八)早衰 367

(九)贪青 368

第十一章 小麦的呼吸代谢和籽粒贮藏生理 370

一、小麦的呼吸代谢 370

(一)小麦呼吸作用的意义 370

(二)小麦呼吸代谢的途径 371

(三)小麦不同生育期、不同器官的呼吸强度 374

(四)外界条件对小麦呼吸作用的影响 378

二、小麦籽粒的贮藏生理 382

(一)小麦籽粒贮藏中的生理变化 382

(二)小麦籽粒的安全贮藏 389

附录 小麦栽培生理实验方法 395

一、种子发芽率的快速测定 395

(一)氯化三苯四氮唑法(TTC法) 395

(二)红墨水染色法 396

附:种子发芽率常规测定法 397

二、呼吸强度的测定 397

(一)水柱上升法 398

(二)滴定法(小篮子法) 399

(三)呼吸比重瓶法 400

(一)长宽乘积法 403

三、叶面积系数的测定 403

(二)重量相关法 404

(三)体积相关法 404

(四)求积仪法 404

四、pH比色法测定大田光合强度 405

五、改良半叶法测大田光合强度 409

六、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414

(一)分光光度法 414

(二)目视比色法 416

七、组织总氮量的微量测定 417

八、可溶性糖的测定(蒽酮比色法) 421

九、小液流法测组织水势 422

十、重量法测定伤流量 425

十一、用半穗法测定小麦籽粒增重 426

十二、小麦植株和土壤养分的简易测定法 428

(一)取样 428

(二)土壤浸提液的制备 428

(三)植株提取液的制备 428

(四)测定方法 429

十三、小麦生长发育的观察 432

(一)生长发育时期的记载 432

(二)生长锥解剖观察 433

(三)株高的测定 434

(四)分蘖消长动态的观测 434

(五)根系生长状况的测定 434

十四、测产和考种 435

(一)测产 436

(二)考种 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