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物理声学 1
一、基本概念 1
第一章 相关的声学概念 1
二、声压 4
第二节 心理声学 6
一、基本测量单位 6
二、言语 8
第一节 耳部解剖生理 13
一、外耳 13
第二章 人耳相关解剖生理和疾病 13
二、中耳 14
三、内耳 18
第二节 听觉生理和前庭生理 20
一、听觉生理 20
二、前庭生理 21
第三节 听力损失及相关疾病 22
一、听力损失的分类 22
二、听力损失的程度 23
三、常见的传导性听力损失 24
四、常见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25
五、精神性聋 32
第三章 听力检测 34
第一节 测听基础 34
一、频率范围 34
二、听力损失 35
三、听阈测试及听力图 35
第二节 纯音听阈测试 39
一、测试的基本条件 39
二、测试方法 40
三、测试前准备 40
四、气导听阈测试 41
五、骨导听阈测试 42
六、掩蔽 42
第三节 言语测听 44
一、常用言语测试法的概念 45
二、听障患者的言语听觉表现 46
三、言语测听方法 47
第四节 声导抗 50
一、鼓室声导抗 50
二、声反射 52
一、ABR各波来源及潜伏期 53
第五节 听性脑干反应 53
二、ABR的影响因素 54
三、临床应用 54
第六节 耳声发射 55
一、耳声发射的概念 55
二、耳声发射的机制及意义 55
三、耳声发射的分类 55
四、临床应用 55
第七节 小儿主观听力学评估 56
一、集声器时代 59
第一节 世界助听器发展简史 59
第四章 助听器发展简史和新一代助听器 59
二、碳精时代 60
三、电子管时代 61
四、晶体管和集成电路时代 61
五、数字时代 62
六、新新助听器 62
第二节 我国助听器事业发展简史 62
一、助听器制造简史 62
二、助听器选配简史 63
一、助听器的研究方向 64
第三节 新新助听器 64
二、新新产品的类型 65
三、潜在的优点 67
四、潜在的缺点 69
第五章 助听器分类 72
第一节 个体助听器的分类及特点 72
一、盒式助听器 72
二、耳背式助听器 73
三、定制型助听器 74
六、骨导助听器 75
四、台式助听器 75
五、眼镜式助听器 75
七、交联式助听器 76
八、助听听诊器 76
第二节 助听器的其它分类方法 76
一、根据出现年代和科技含量分类 76
二、根据助听器输出功率分类 77
三、根据助听器放大线路分类 77
五、根据助听器是否能够通过计算机软件来编写程序分类 78
六、根据助听器麦克风技术不同分类 78
四、根据助听器信号处理方式分类 78
七、根据使用距离分类 79
第六章 助听器的基本元件和特性 81
一、麦克风 81
二、电话感应拾音器 84
三、放大器 84
四、音量控制 85
五、微调部件 85
六、受话器 86
九、电池 87
七、电源开关 87
八、音频信号输入端子 87
第七章 助听器信号处理器 89
第一节 基本特性及分类 89
一、电路结构及基本组成 89
二、分类 90
三、不同类型线路的适用范围 93
第二节 压缩放大器 94
一、电路特征及计量标准 94
二、压缩放大器的分类及特性 95
三、选择助听器线路时应考虑的影响因素 99
第三节 数字线路 100
一、A/D转换器 100
二、数字信号处理器 101
三、D/A转换器 101
第八章 数字式助听器的发展与展望 103
第一节 数字技术和DSP助听器发展简史 103
第二节 基本概念 104
一、解析、取样率、位和量子化 105
第三节 基本原理 105
二、二进制编码之优势 106
三、DSP的其它优势 107
第四节 DSP助听器的种类 107
一、固定线路数字式助听器 107
二、开放平台数字式助听器 107
三、时序处理和单元处理 108
第五节 数字式助听器的参数 109
第六节 数字式助听器之选配 109
一、通道和频带的数量 109
第七节 DSP助听器尚待解决的问题 110
四、多记忆装置 110
三、方向性麦克风 110
二、专业人员的经验 110
第八节 未来15年DSP助听器展望 111
第九章 助听器声学测量 114
第一节 名词解释 114
一、测量条件及方法名词解释 114
二、电声学参数名词解释 115
第二节 助听器声学测量参数标准 116
第三节 测量设备 117
二、专用部件 118
一、标准功能 118
第四节 声学测量内容与方法 120
一、主要测量项目 121
二、测试环境条件 121
三、测试声学环境要求 121
四、测量方法 122
第五节 常用助听器的声学测量 127
一、测量位置及连接方法 127
二、耳内式和耳道式助听器 128
三、耳背式助听器 129
四、盒式助听器 129
六、FM调频系统 130
五、听觉训练器 130
第一节 耳模相关的概念 133
一、与耳模相对应的外耳解剖结构及作用 133
第十章 耳模及其耦合系统 133
二、插入损失 134
三、耳背式助听器的声音传输路径 134
第二节 耳模种类 135
一、按形状与功能分类 135
二、按耳道声学共振效应的影响和应用范围分类 137
第三节 耳模的耦合系统 137
二、导声管 138
一、耳钩 138
三、声孔 140
四、阻尼子 140
五、通气孔 141
第四节 耳印模技术和材料 143
一、取耳印模的工具和材料 143
二、取耳印模的准备工作 145
三、注射耳印模材料的方法 146
四、特别说明 149
三、耳模的修改及保养 150
二、耳模的制作方法 150
第五节 耳模的制作 150
一、耳模的材料 150
第十一章 助听器选配 153
第一节 听力障碍者所面临的问题 153
一、听力障碍者的心理改变和面临的社会问题 153
二、听力损失的听生理改变 155
第二节 助听器选配适应证和影响因素 158
一、听障者群体划分 159
二、影响助听器选配的主要因素 159
一、一般接待程序 162
三、助听器选配的转诊指标 162
第三节 患者接待处理程序与病史采集 162
二、病史采集 164
第四节 助听器预选 167
一、助听器类型选择 167
二、助听器特征选择 169
三、信号处理方案选择 170
四、双耳还是单耳选配 170
五、选配多记忆助听器 173
六、最大输出的选择 173
七、过度放大和继发的听力损失 175
第五节 比较法选配助听器 176
第六节 助听器选配处方公式 177
一、线性放大助听器的增益/频响处方公式 178
二、非线性放大的增益/频响/输入-输出曲线处方公式 181
三、根据公式结果选择助听器 185
第七节 CROS助听器简介 186
一、CROS的常规用途 186
二、其他形式的CROS线路 186
三、CROS使用场合及其优缺点 187
第一节 影响助听器功能的声学因素 189
第十二章 选配验证与效果评估 189
第二节 常规验证测试 191
一、声场测听和功能增益 191
二、言语测听 192
三、UCL与舒适性 192
四、声压级动态范围法 193
第三节 真耳测试 193
一、2cc耦合腔测试 194
二、真耳测试的概念 194
三、常规真耳测试 196
四、REAG与耦合腔增益和模拟器增益的异同 197
五、真耳测试中的几个问题 198
第四节 助听效果测定 199
一、开展效果测定的原因 200
二、助听器选配的目的 200
三、助听器受益的测定 201
四、效果测定方法 201
五、效果测定的用途和优缺点 203
六、影响听力康复的非听力因素 204
八、全球通用的效果测定 205
九、初步测试结果 205
七、其他非听力学因素 205
第十三章 选配后指导、随访与康复 209
第一节 使用指导 209
一、助听器的使用 209
二、耳模的使用 211
三、助听器的保养 213
第二节 随访咨询 213
一、帮助患者认识听力损失现状 214
二、建议选配助听器 214
三、患者的心理问题 215
四、家属的参与 215
五、聆听策略 216
六、其他方面的咨询 218
第三节 听力语言康复 219
一、听力语言康复的目的 219
二、听力障碍患者存在的问题 219
三、听力语言康复过程与方法 220
第十四章 小儿主观听力评估与助听器选配 222
第一节 小儿主观听力学评估 223
一、小儿行为测听技术概述 223
二、行为观察测听 224
三、视觉强化测听 226
四、游戏测听 228
五、小儿言语测听 231
第二节 小儿客观听力评估 231
第三节 小儿助听器验配原则 232
一、小儿助听器选配考虑因素 232
二、选配公式和方法 233
三、助听器验配步骤和方法 233
第四节 为听力障碍婴幼儿验配助听器的最新方法 236
一、早期听力干预的重要性 236
二、早期听力检查方法 237
四、早期为婴幼儿验配助听器的最新方法 238
三、早期评估婴幼儿听力的最新方法 238
五、为婴幼儿选择助听器 240
六、为婴幼儿预选助听器的电声参数及听感特性 240
七、为婴幼儿调校助听器电声参数 241
八、评估助听放大性能的效益 241
第十五章 聋儿听力语言康复 245
第一节 发展关键期与早期干预的意义 245
一、“印刻”现象与“三早原则” 245
二、早期干预对聋儿及其家庭的意义 247
第二节 儿童言语习得规律与聋儿语言发展特点 247
一、正常儿童语言习得规律 248
二、聋儿语言发展特点 249
第三节 聋儿听力语言康复教育的基本观念 250
一、全面发展观 250
二、学习主体观 250
三、特殊需要观 251
四、整合教育观 251
第四节 聋儿听力语言康复的基本方法与原则 252
一、聋儿聆听技能培建的方法 253
二、帮助聋儿使用聆听技能学习语言的方法 254
三、聋儿言语行为障碍的矫治 256
四、聋儿听觉言语训练中的有效原则 257
第五节 聋儿听力语言康复的家庭教育策略 258
一、教育方法策略 259
二、特殊教育原则策略 259
第十六章 助听器的维修 262
第一节 维修的基本设备和工具 262
一、简单工具和作用 262
二、专业维修工具和作用 263
一、助听器的常规检查 266
第二节 助听器检查和故障判断 266
二、助听器常见故障、原因及解决办法 268
第三节 助听器维修 272
一、导线 272
二、受话器 273
三、麦克风 274
四、电池簧片 274
五、功能开关 275
六、电位器 277
七、放大器 279
八、其它部件 279
第一节 声信号放大技术 284
第十七章 其他听觉辅助装置 284
一、有线连接系统 285
二、感应线圈系统 285
三、红外线系统 286
四、无线调频(FM)系统 287
第二节 声信号转变为其他信号 288
一、三种启动方式 288
二、信号警觉系统 289
第三节 具体的辅助听觉设备 289
二、电话辅助听觉设备 290
一、电视辅助听觉设备 290
三、触觉助听器 291
四、助听犬 293
第十八章 植入式听觉装置 296
第一节 半植入式助听器 296
一、RetroX的组成及手术安装 296
二、RetroX的适应证 297
三、RetroX与气导助听器的比较 297
第二节 骨嵌式助听器 298
一、BAHA的组成及手术安装 298
三、BAHA的技术要素 299
二、BAHA的适应证及分型 299
五、BAHA与气导助听器的比较 300
四、BAHA和传统骨导助听器的比较 300
六、在儿童中的应用和双侧佩戴的情况 301
第三节 人工中耳 301
一、压电式MEI的结构、原理和特征 301
二、动物实验 303
三、临床应用 303
四、电磁植入式MEI 304
五、其他类型的人工中耳产品 304
二、人工耳蜗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05
第四节 人工耳蜗 305
一、人工耳蜗植入技术发展历史 305
三、人工耳蜗植入小组专业人员组成 307
四、人工耳蜗植入术术前评估过程 307
五、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患者的选择标准 311
六、术后人工耳蜗设备调试 311
七、听力语言康复训练 312
中文索引 314
英文索引 322
后记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