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一 关于本卷的内容 1
二 30年代的经济危机和国内市场 5
三 手工业和农业中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7
四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1
五 民族资本主义 15
第二章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资本主义的发展 22
第一节 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外国在华资本的扩张 22
一 对外贸易的发展 22
二 外国在华资本的扩张 38
三 外国在华投资和中国的国际收支 51
一 南京政府的财经政策 59
第二节 南京政府时期官僚资本的发展 59
二 金融垄断资本的建立 74
三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85
四 工矿企业的发展 102
第三节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17
一 概述 118
二 工业 131
三 航运业 169
四 银行业 173
第四节 资本主义手工业的发展 187
一 纺织手工业 188
二 食品手工业 206
三 出口为主的手工业 214
四 手工矿冶业 220
一 国内市场的扩大和商品结构 223
第五节 国内市场的变化和商业资本的发展 223
二 商品流向和价格结构 230
三 商业资本的发展 242
四 主要商业行业概况 248
第三章 近代农业中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263
第一节 近代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土地占有关系 264
一 人口与耕地面积 264
二 农业生产 278
三 土地占有关系和近代农村的性质 289
第二节 经营地主 298
一 近代农业中的雇佣劳动 299
二 经营地主的发展 304
三 经营地主的生产力 316
四 经营地主的性质 323
一 富农的类型及其性质 328
第三节 富农经济 328
二 富农经济的发展 333
三 富农的生产和经营 341
第四节 农业公司和农场 347
一 农业公司和农场的发展 348
二 江苏的盐垦公司和农场 356
三 东北的农业公司和农场 374
四 农业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小结 382
第四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 387
第一节 日军占领下东北的资本主义经济 387
一 “九一八”事变前东北的资本主义经济 387
二 伪满对外贸易和日本在伪满投资 392
三 伪满洲国资本 402
四 伪满的经济发展和民族资本 408
第二节 华北华中沦陷区的资本主义经济 426
一 华北华中沦陷区的对外贸易和日本投资 427
二 沦陷区的民族资本 437
三 民族资本主要行业概况 442
第三节 抗战后方的外贸、外资和国家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 461
一 抗战后方的对外贸易 462
二 战时外债和国民政府的金融政策 466
三 国民政府的财政和战时的通货膨胀 475
四 国家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 488
第四节 抗战后方国家产业垄断资本的形成 501
一 国民政府的战时产业政策 501
二 资源委员会 504
三 国民政府其他机关经营的企业 515
四 地方政府经营的企业 523
五 国家工矿业资本的垄断地位 527
六 后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531
第五节 抗战后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543
一 民营工厂的内迁 543
二 后方民营工业的发展 547
三 主要工业概况 562
四 资本主义手工业的发展 570
五 后方民营航运业 579
六 商业和银行业的发展 582
第五章 解放战争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 593
第一节 美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的独占 593
一 战后的对外贸易 593
二 美援 600
三 战后外国在华投资 606
一 接收敌伪产业和日本赔偿物资 614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膨胀 614
二 工矿业国家垄断资本的膨胀 626
三 交通运输业国家垄断资本的膨胀 637
四 金融业国家垄断资本的膨胀 643
第三节 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困境和投机资本的活跃 651
一 战后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651
二 主要工业概况 663
三 商业和金融业的虚假繁荣 680
四 投机资本的活跃 685
第四节 国家垄断资本的崩溃和新民主主义经济的胜利 689
一 国家垄断资本的崩溃 689
二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 702
三 没收官僚资本、保护民族工商业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动态 714
第六章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水平 733
一 产业资本的发展和变化 734
二 商业资本和金融业资本的发展和变化 746
三 资本主义生产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 753
附录 文献简称 760
第六章 附录甲资本估值 761
一 外国在华企业资本估值 761
二 官僚资本估值 763
三 民族资本估值 775
第六章 附录乙1936年总产值的估计 789
一 农业产值及商品值估计 789
二 手工制造业产值及商品值估计 793
三 近代化工厂制造业产值估计 803
四 矿冶业产值估计 805
五 交通运输业产值估计 807
六 战后国统区生产指数 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