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展望21世纪的针灸医学(代序) 1
前言 1
上篇 总论 1
第一章 灸法简史 2
第一节 秦汉时期 2
第二节 晋唐宋时期 3
第三节 金元时期 4
第四节 明清时期 5
第五节 近现代概况 8
第六节 国外概况 10
第二章 灸法概述 13
第一节 灸法的作用 13
第二节 灸法的适应证 16
第三节 灸法的操作要求 17
第四节 灸法补泻法 21
第五节 灸法禁忌与灸法意外 25
中篇 艾灸法 30
第一节 无瘢痕灸 32
第一章 艾炷着肤灸法 32
第二节 压灸 36
第三节 瘢痕灸 38
第二章 艾炷隔物灸法 45
第一节 隔姜灸 45
第二节 隔蒜灸 53
第三节 隔葱灸 55
第四节 隔盐灸 57
第五节 隔附子灸 58
第六节 隔药饼灸 62
第七节 隔树皮灸 68
第八节 隔粉灸 69
第九节 隔药末灸 70
第十节 隔鸡蛋壳灸 73
第十一节 隔竹圈盐灸 74
第十二节 隔泥饼灸 75
第十三节 隔面饼灸 76
第十四节 隔醋灸 77
第十五节 隔巴豆灸 78
二、隔木香饼灸 79
第十六节 其他隔物灸 79
一、隔香附饼灸 79
三、隔蓖麻仁灸 80
四、隔商陆饼灸 80
五、隔川椒灸 80
六、隔矾灸 81
七、隔韭菜灸 81
八、隔甘遂饼灸 81
十一、隔碗灸 82
十、隔蟾蜍皮灸 82
九、隔纸灸 82
十二、隔豉饼灸 83
第三章 艾条悬灸法 84
第一节 温和灸 84
第二节 齐灸 102
第三节 回旋灸 104
第四节 雀啄灸 113
第五节 排灸 119
第一节 隔药纱灸 121
第四章 艾条隔物悬灸法 121
第二节 隔膏药灸 122
第三节 隔药液灸 126
第四节 隔药糊灸 127
第五节 隔布灸 130
第五章 艾条压灸法 133
第一节 雷火针灸 133
第二节 太乙针灸 136
第三节 运动按灸 139
第四节 衬垫灸 140
第五节 灸笔灸 142
第六节 指灸 145
第六章 铺灸法 147
第一节 长蛇灸 147
第二节 大灸 149
第三节 敷灸 151
第四节 其他铺灸法 152
一、艾熨灸 152
二、日光灸 152
第一节 温盒灸 153
第七章 艾灸器灸 153
第二节 温筒灸 155
第三节 温管灸 160
第四节 温架灸 162
第五节 温罐灸 164
第六节 熏器灸 168
第七节 温篮灸 173
第八节 核桃壳灸 175
第九节 多功能艾灸器灸 177
第一节 温针灸 181
第八章 温针灸及其他灸法 181
第二节 隔姜温针灸 191
第三节 麝艾温针灸 192
第四节 隔橘皮温针灸 193
第五节 电热艾针灸 194
第六节 骑竹马灸 196
下篇 非艾灸法 198
第一章 线灸法 199
第一节 壮医药线灸 199
第二节 药线灸 210
第三节 麻线灸 213
第四节 线香灸 214
第五节 药捻灸 215
第六节 香烟灸 217
第七节 元寸灸 218
第二章 点灸法 220
第一节 灯火灸 220
第二节 火柴头灸(燎灸) 225
第三节 闪火灸 227
第四节 贴棉灸 231
第五节 火针灸 233
第三章 其他热灸法 236
第一节 蜡灸 236
第二节 药锭灸 240
第三节 麝火灸 244
第四节 麝丹灸 246
第五节 硫黄灸 247
第六节 药火灸 249
第七节 药棉隔物灸 250
第八节 手心药灸 252
第九节 油捻灸 253
第十节 蒸灸 254
第十一节 罐灸 255
第十二节 竹灸 257
第十三节 其他灸法 258
一、桃枝灸 258
三、铝灸 259
二、桑枝灸 259
第四章 灸疗仪灸法 261
第一节 酒药灸 261
第二节 喷灸 262
第三节 电热灸 264
第四节 光灸 267
第五节 红外线灸 271
第五章 冷灸法 276
第一节 蒜泥敷灸 276
第二节 斑蝥敷灸 278
第三节 白芥子敷灸 284
第四节 威灵仙敷灸 292
第五节 吴茱萸敷灸 293
第六节 葱姜敷灸 295
第七节 毛茛敷灸 296
第八节 代灸膏灸 297
第九节 冷点灸 299
第十节 漆灸 300
第十一节 瑶族药罐灸 301
第六章 冻灸法 303
第一节 冷冻灸 304
第二节 液氮灸 306
第三节 冰灸 307
附篇 309
第一节 藏医火灸法 309
第二节 蒙医灸法 312
索引 315
灸法名称索引 315
病证名称索引 319
灸法一览表 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