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前言 1
第一章 企业与政府 1
一、重塑我国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原因 5
1.亚洲模式的失败已经告诫我们政府不能再对 6
企业干预过深 6
2.政府干预企业过深导致宏观经济问题频仍 7
3.政府干预过深致使企业的微观效益很差 9
秩序恶化 10
4.政府干预企业过深易于造成腐败和社会 10
5.世贸组织要求我们必须改变政府干预企业 11
过深的状况 11
二、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真正关系 13
1.政府最终是为企业服务的 13
2.政府对企业的行政管理方式是备案制 15
3.政府对企业的监督以法律为准则 17
4.政府和企业是各司其职的两大活动主体 18
5.企业对政府有完整的法律诉讼权 20
6.政府不是对企业配置资源的主体 21
良好的市场秩序 22
7.政府对企业提供的最主要公共产品就是 22
8.政府不能作为国有产权的代表存在 23
9.政府对企业利益的收取应以其服务状况为准则 24
10.政府对企业的挤出效应要有必要的约束 24
三、政府影响企业的轨道 27
1.什么才是政府影响企业的良性轨道 27
2.目前我国政府影响企业的“畸形轨道” 35
3.我国政府影响企业轨道的改革目标 37
4.政府实现转轨目标的途径 37
四、企业影响政府的轨道 40
1.两种方法 42
2.我国企业影响政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7
3.我国企业影响政府轨道的调整目标 49
4.实现调整目标的途径 50
五、政企关系与政府管理改革 52
1.完善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体制 52
2.政府管理社会经济应遵循的原则 58
第二章企业与市场 61
1.市场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66
一、企业与市场的相互关系 66
2.企业是市场运行的微观基础 69
3.企业不能决定市场而只能开发市场 72
二、企业与消费者的相互关系 77
1.消费者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77
2.企业是消费者所需各种产品的 79
提供者 79
3.企业与消费者关系的具体内容 80
4.企业如何尊重消费者的权益 83
5.消费者如何影响企业的行为 87
三、企业与市场的共存基础 89
1.市场对企业的诚信要求 89
2.企业如何实现对市场的诚信 96
四、企业如何尊重和选择市场 104
1.企业应尊重市场制度 104
2.企业对市场的选择 117
第三章企业与社会 125
一、企业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28
1.企业为社会创造财富 128
2.企业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 129
3.企业为社会提供税收 130
4.企业为社会提供公益事业 131
5.企业为社会提供投资机会 133
6.企业为社会创造产品和服务 134
二、社会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35
1.社会为企业提供各种生产要素 135
2.社会为企业提供制度框架 138
3.社会为企业提供市场基础 140
三、企业与社会的共存基础是诚信 144
1.企业对社会的不诚信行为 145
2.社会对企业的不诚信行为 148
四、如何实现企业对社会的诚信 153
1.社会对企业的监管 153
2.增加透明度 156
3.加强监督 158
五、如何实现社会对企业的诚信 161
1.要素供给 161
2.制度保证 164
3.市场环境 166
4.价值观念 167
第四章企业与宏观经济 169
一、宏观经济中的企业 172
1.引导企业运行的市场信号 173
2.影响市场信号的总供给与总需求 175
3.影响总供给和总需求的三大宏观经济流量 176
4.影响三大宏观流量的三大宏观经济政策 182
二、企业和货币政策 184
1.货币政策的目标 184
2.货币政策的工具 191
3.货币政策的种类 198
4.货币政策对于企业经济行为的影响 198
三、企业和财政政策 200
1.财政政策的目标 200
2.财政政策的功能 204
3.财政政策工具 207
4.财政政策的种类 211
5.财政政策对于企业经济行为的影响 212
1.国际收支 213
四、企业和国际政策 213
2.国际政策 215
3.国际政策对于企业经济行为的影响 218
4.我国目前面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218
第五章企业与产业 221
一、企业与产业的真正关系 224
1.企业是产业的构成实体 226
2.产业是企业的经营对象 227
3.企业与产业之间相互选择 227
1.市场机遇 230
二、企业对产业的选择 230
2.比较优势 235
3.制度机遇 238
4.结构机遇 243
三、产业对企业的选择 248
1.诚信要求 248
2.进入门槛 249
3.准入条件 253
4.环境要求 261
第六章企业与社区 263
1.对社区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的贡献 265
一、企业对社区的贡献 265
2.对社区的人力资本贡献 270
3.对社区的无形资产贡献 272
二、社区对企业的贡献 278
1.区位贡献 278
2.市场贡献 280
3.制度贡献 281
4.要素贡献 281
1.区位选择 286
三、企业对社区的选择 286
2.市场选择 288
3.制度选择 289
4.要素选择 290
四、社区对企业的选择 294
1.有利于无形资产建设的选择 294
2.有利于城市化、工业化、国际化进程的选择 295
3.有利于社区环境保护的选择 299
4.有利于比较优势发挥的选择 300
第七章企业与环境 307
1.企业危害环境的方式 309
一、企业与环境的真正关系 309
2.企业危害环境的原因 312
二、企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 317
1.资源消耗型的粗放经营转向节约型的集约经营 319
2.环境污染型的粗放经营转向清洁型的集约经营 321
三、企业与环境的协调需要治污体制的形成 323
1.治理主体 323
2.治理模式 324
3.治理成本 325
1.要构造大量的环保企业 326
四、企业与环境的协调需要有环保产业的发展 326
2.要大力发展环境设备制造业 327
3.要加强环保产业的技术创新 328
4.要加强对环保产业的金融支持 328
5.要加强对环保产业的利益支持 329
五、企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需要社会和政府的推动 330
1.政府要努力实现自然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 330
2.推进环境准入制度 335
3.推进监督和监管体系 336
后记 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