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腧穴学概论 1
第一节腧穴的起源 1
目录 1
第二节腧穴的分类与命名 3
一、腧穴的分类 3
二、腧穴的命名 3
一、腧穴的生物物理特性 4
二、腧穴的病理特性 4
第三节腧穴的特性 4
三、腧穴的治疗特性 5
第四节腧穴的作用机制 8
一、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8
二、调理脏腑 9
三、平衡阴阳 10
四、扶正祛邪 11
五、防病保健 12
第五节腧穴的定位与取穴方法 12
一、骨度分寸定位法 13
二、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15
三、指寸定位法 16
四、简便取穴法 17
第二章特定穴 18
第一节五输穴 18
一、五输穴的含义及分布 18
二、五输穴的阴阳五行配属 19
三、五输穴的临床应用 20
一、原穴的含义和分布 24
第二节原穴 24
二、原穴的功能 25
三、原穴的应用 26
第三节络穴 28
一、络穴的含义和分布 28
二、络穴的临床应用 29
三、络穴的取穴原则 31
一、俞募穴的含义及分布 32
第四节俞募穴 32
二、俞募穴的应用 33
第五节郄穴 36
一、郄穴的含义和分布 36
二、郄穴的临床应用 37
第六节八会穴 38
一、八会穴的含义和分布 38
二、八会穴的临床应用 40
一、八脉交会穴的含义和分布 42
第七节八脉交会穴 42
二、八脉交会穴的临床应用 43
第八节下合穴 45
一、下合穴的含义及分布 45
二、下合穴的应用 46
第九节交会穴 47
一、交会穴的含义及分布 47
二、交会穴的应用 51
一、概述 53
第三章腧穴各论 53
第一节手太阴肺经经穴 53
二、腧穴(11穴) 55
1.中府 55
2.云门 56
3.天府 56
4.侠白 57
5.尺泽 58
6.孔最 59
7.列缺 60
8.经渠 62
9.太渊 62
10.鱼际 63
11.少商 64
第二节手阳明大肠经经穴 65
一、概述 65
1.商阳 66
二、腧穴(20穴) 66
2.二间 68
3.三间 69
4.合谷 70
5.阳溪 72
7.温溜 73
6.偏历 73
8.下廉 74
9.上廉 75
10.手三里 75
11.曲池 76
12.肘髎 77
13.手五里 78
14.臂臑 78
16.巨骨 80
15.肩髃 80
17.天鼎 81
19.口禾髎 82
18.扶突 82
20.迎香 83
第三节足阳明胃经经穴 84
一、概述 84
二、腧穴(45穴) 86
1.承泣 86
3.巨髎 88
2.四白 88
4.地仓 89
5.大迎 89
7.下关 90
6.颊车 90
8.头维 91
9.人迎 92
10.水突 92
11.气舍 93
12.缺盆 94
13.气户 95
14.库房 95
15.屋翳 96
18.乳根 97
16.膺窗 97
17.乳中 97
19.不容 98
21.梁门 99
20.承满 99
22.关门 100
24.滑肉门 101
23.太乙 101
25.天枢 102
26.外陵 103
27.大巨 103
28.水道 104
29.归来 105
30.气冲 105
31.髀关 106
32.伏兔 107
33.阴市 107
35.犊鼻 108
34.梁丘 108
36.足三里 109
37.上巨虚 110
38.条口 111
40.丰隆 112
39.下巨虚 112
41.解溪 113
42.冲阳 114
43.陷谷 115
44.内庭 115
45.厉兑 116
第四节足太阴脾经经穴 117
一、概述 117
2.大都 119
1.隐白 119
二、腧穴(21穴) 119
3.太白 120
5.商丘 121
4.公孙 121
6.三阴交 122
7.漏谷 123
8.地机 124
9.阴陵泉 125
10.血海 125
11.箕门 127
12.冲门 127
13.府舍 128
14.腹结 128
16.腹哀 130
15.大横 130
18.天溪 131
17.食窦 131
19.胸乡 132
21.大包 133
20.周荣 133
第五节手少阴心经经穴 134
一、概述 134
二、腧穴(9穴) 136
1.极泉 136
2.青灵 136
3.少海 137
4.灵道 138
5.通里 139
6.阴郄 139
7.神门 140
8.少府 141
9.少冲 141
第六节手太阳小肠经经穴 143
一、概述 143
1.少泽 145
2.前谷 145
二、腧穴(19穴) 145
4.腕骨 147
3.后溪 147
5.阳谷 148
7.支正 149
6.养老 149
8.小海 150
9.肩贞 151
10.臑俞 152
11.天宗 152
13.曲垣 153
12.秉风 153
15.肩中俞 154
14.肩外俞 154
16.天窗 155
18.颧髎 156
17.天容 156
19.听宫 157
第七节足太阳膀胱经经穴 158
一、概述 158
二、腧穴(67穴) 159
1.睛明 159
2.攒竹 161
3.眉冲 163
4.曲差 163
5.五处 164
6.承光 164
7.通天 165
8.络却 165
9.玉枕 166
10.天柱 167
12.风门 168
11.大杼 168
13.肺俞 170
14.厥阴俞 170
15.心俞 171
17.膈俞 172
16.督俞 172
18.肝俞 173
19.胆俞 174
20.脾俞 175
22.三焦俞 176
21.胃俞 176
23.肾俞 177
25.大肠俞 178
24.气海俞 178
26.关元俞 179
27.小肠俞 180
28.膀胱俞 180
29.中膂俞 181
30.白环俞 182
31.上髎 182
32.次髎 183
33.中髎 184
34.下髎 184
36.承扶 185
35.会阳 185
37.殷门 186
39.委阳 187
38.浮郄 187
40.委中 188
41.附分 189
42.魄户 190
43.膏肓 190
44.神堂 191
45.譩譆 192
46.膈关 192
48.阳纲 193
47.魂门 193
50.胃仓 194
49.意舍 194
52.志室 195
51.肓门 195
54.秩边 196
53.胞肓 196
55.合阳 197
56.承筋 198
57.承山 198
58.飞扬 199
59.跗阳 200
60.昆仑 200
61.仆参 201
62.申脉 202
63.金门 202
64.京骨 203
65.束骨 203
66.足通谷 204
67.至阴 205
一、概述 206
第八节足少阴肾经经穴 206
二、腧穴(27穴) 207
1.涌泉 207
2.然谷 208
3.太溪 209
4.大钟 210
5.水泉 211
6.照海 212
7.复溜 213
8.交信 214
10.阴谷 215
9.筑宾 215
11.横骨 217
12.大赫 217
13.气穴 219
14.四满 219
15.中注 220
16.肓俞 221
17.商曲 221
19.阴都 222
18.石关 222
20.腹通谷 223
21.幽门 223
22.步廊 224
23.神封 225
24.灵墟 226
25.神藏 226
27.俞府 227
26.彧中 227
第九节手厥阴心包经经穴 228
一、概述 228
二、腧穴(9穴) 230
1.天池 230
2.天泉 231
3.曲泽 231
4.郄门 232
5.间使 233
6.内关 234
7.大陵 235
8.劳宫 236
9.中冲 237
一、概述 238
第十节手少阳三焦经经穴 238
二、腧穴(23穴) 239
1.关冲 239
2.液门 240
3.中渚 241
4.阳池 242
5.外关 243
6.支沟 244
7.会宗 245
9.四渎 246
8.三阳络 246
10.天井 247
11.清冷渊 247
12.消泺 248
15.天髎 249
14.肩髎 249
13.臑会 249
16.天牖 250
17.翳风 251
18.瘈脉 252
19.颅息 253
20.角孙 253
22.耳和髎 254
21.耳门 254
23.丝竹空 255
第十一节足少阳胆经经穴 256
一、概述 256
1.瞳子髎 258
2.听会 258
二、腧穴(44穴) 258
4.颔厌 259
3.上关 259
6.悬厘 260
5.悬颅 260
8.率谷 261
7.曲鬓 261
9.天冲 262
11.头窍阴 263
10.浮白 263
12.完骨 264
13.本神 265
14.阳白 266
16.目窗 267
15.头临泣 267
17.正营 268
18.承灵 268
20.风池 269
19.脑空 269
21.肩井 271
22.渊腋 272
23.辄筋 273
24.日月 274
25.京门 275
26.带脉 275
27.五枢 276
28.维道 277
29.居髎 278
30.环跳 278
31.风市 279
32.中渎 280
34.阳陵泉 281
33.膝阳关 281
35.阳交 282
37.光明 283
36.外丘 283
38.阳辅 284
40.丘墟 285
39.悬钟 285
41.足临泣 286
42.地五会 287
43.侠溪 288
44.足窍阴 289
第十二节足厥阴肝经经穴 290
一、概述 290
二、腧穴(14穴) 292
1.大敦 292
2.行间 293
3.太冲 294
4.中封 295
5.蠡沟 296
6.中都 296
7.膝关 297
8.曲泉 298
9.阴包 299
11.阴廉 300
10.足五里 300
12.急脉 301
13.章门 302
14.期门 303
第十三节督脉 304
一、概述 304
二、腧穴(28穴) 306
1.长强 306
2.腰俞 307
3.腰阳关 308
5.悬枢 309
4.命门 309
6.脊中 310
7.中枢 310
8.筋缩 311
9.至阳 312
10.灵台 312
12.身柱 313
11.神道 313
13.陶道 314
14.大椎 315
15.哑门 315
17.脑户 317
16.风府 317
19.后顶 318
18.强间 318
20.百会 319
21.前顶 319
22.囟会 320
23.上星 321
24.神庭 321
26.水沟 322
25.素髎 322
27.兑端 323
28.龈交 324
第十四节任脉 325
一、概述 325
二、腧穴(24穴) 327
1.会阴 327
2.曲骨 328
3.中极 329
4.关元 330
5.石门 331
6.气海 332
7.阴交 333
8.神阙 334
9.水分 335
10.下脘 336
11.建里 336
12.中脘 337
13.上脘 338
15.鸠尾 339
14.巨阙 339
16.中庭 340
17.膻中 341
18.玉堂 342
19.紫宫 342
20.华盖 343
22.天突 343
21.璇玑 343
24.承浆 345
23.廉泉 345
第四章腧穴的功能分类及处方 347
第一节解表 347
一、祛风散寒解表 347
二、疏风清热解表 348
三、除湿解表 348
四、益气解表 348
五、养血解表 348
第二节清热 348
二、清脏腑热邪 349
一、清利头面五官热邪 349
三、清四肢热邪 350
四、清全身热邪 351
第三节祛寒 351
一、散脏腑寒 351
二、祛经络寒 352
第四节除湿 352
五、疏经活络利水 353
三、清利肝胆湿热 353
四、行气消胀利水 353
二、健脾理气化湿 353
一、疏风益气利水 353
第五节化痰 354
一、祛风化痰定眩 354
二、宣肺清热化痰 354
三、宣肺理气化痰 354
四、清心化痰安神 354
一、止头面五官之痛 355
第六节行气止痛 355
六、行气化痰散结 355
五、健脾利湿化痰 355
二、止全身关节之痛 356
三、止胸腹之痛 357
四、止内脏之痛 358
第七节通便止泻 359
一、通便 359
二、止泻 360
第八节利尿通淋止遗 361
一、利尿 361
一、祛风散寒止咳 362
二、止遗 362
第九节止咳平喘 362
二、清热化痰平喘 363
三、利湿化痰止咳 363
四、补肺益气止咳 363
五、补肾纳气平喘 363
六、滋阴润肺止咳 363
第十节止呕催吐 363
一、和胃止呕 364
第十一节发汗止汗 365
二、催吐 365
一、发汗 366
二、止汗 366
第十二节固精止带 366
一、补肾摄精 367
二、利湿止带 367
第十三节活血祛瘀 368
第十四节止血 369
四、胞宫瘀血 369
二、心脉瘀阻 369
一、瘀阻脑络 369
三、瘀滞胁络 369
一、衄血 370
二、咯血 370
三、吐血 370
四、便血 371
五、尿血 371
六、崩漏 371
第十五节扶正补虚 371
二、补血 372
一、补气 372
三、滋阴 373
四、壮阳 374
五、防病抗衰 374
第十六节升提下陷 375
一、益气举陷收胃 375
二、益气举陷固肾 375
一、中风 376
第十七节急救 376
四、益气举陷提肛 376
五、益气升阳止泻 376
三、益气举陷固胞 376
二、惊风 377
三、厥证 377
四、脱证 378
第五章腧穴作用机制的现代研究 379
第一节镇痛作用 379
一、周围神经的作用 379
二、中枢神经的作用 380
三、中枢神经递质的作用 382
四、心理因素在针刺镇痛效应中的作用 382
第二节防御免疫作用 383
第三节抗炎作用 385
一、对炎性灶变性渗出的影响 385
二、对炎症灶微循环的影响 385
三、对炎性增生的影响 386
四、免疫因素在抗炎中的作用 386
五、针刺调整炎症过程的途径 387
第四节退热作用 388
第五节抗休克作用 389
一、神经-体液调节 390
二、调节血液循环功能 390
三、对器官组织化学的影响 391
四、增强机体抗病防御能力 391
第六节调节内分泌功能 392
一、调节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 392
三、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系统功能 393
二、调节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功能 393
四、调节垂体甲状腺系统功能 394
五、调节甲状旁腺、胰岛及其他内分泌腺体的功能 394
第七节针灸对呼吸系统的调节作用 395
一、对肺通气的影响 395
二、对肺换气的影响 396
三、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 396
四、针灸影响呼吸功能的作用途径 397
第八节针灸对循环系统的调节作用 398
一、对心脏功能的调节 399
二、对血管功能的调整作用 401
三、对血压的调节作用 403
四、对血液成分的影响 404
第九节针灸对消化系统的调节作用 405
一、对消化道运动的调节 406
二、针灸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407
三、针灸影响胃肠道功能的作用途径 407
四、对肝胆功能的影响 408
五、对胰腺分泌的影响 409
第十节针灸对泌尿系统的调节作用 410
一、对肾脏泌尿功能的影响 410
二、对输尿管和尿道括约肌运动的影响 411
三、对膀胱功能的影响 411
第十一节针灸对生殖系统的调节作用 412
一、对男性生殖系统功能的影响 413
二、对女性生殖系统功能的影响 413
参考文献 415
穴名索引 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