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卷首语】金明善 开张 1
【学界万象】詹小洪 京城十类经济学人 6
常明晶 经济圈人士“走穴”忙 12
王振中 漫谈当今经济学界的“蒙太奇”手法 18
罗仲伟 人文社会科学精英的择业取向和收入预期 23
何帆 经济学的风格,经济系的性格 30
张曙光 从大学校长晋升副部级谈起 38
李文溥 经济学家的资源配置与中国的市场化程度 40
夏业良 给“张五常热”降温 45
熊秉元 刻画经济人 54
李仁贵 诺贝尔奖拒绝毛遂自荐 65
仁众 谈谈经济学界中的“级差地租”现象 69
许斌 在美国教洋鬼子国际贸易 72
宋立 中国经济学界:“海龟”上岸,“土鳖”完蛋? 76
陆铭 打造中国经济学的战国时代 81
赵人伟 “文革”期间美国经济学家代表团中国之行 86
饮冰 京城经济学教育的各路诸侯 91
【学问聊斋】党国英 经济学大堂的门票 97
于祖尧 社会科学家的贡献不亚于“两弹一星”专家 104
平新乔 数学不好就不能在经济学上有所建树吗? 107
董国政 战争:国际资本的狂欢节? 113
李海舰 经济学家:学问、成名、致富 119
高德步 辩证施治:经济学与中国的传统智慧 128
何帆 经济学家是怎样炼成的 132
党国英 从“哲学帝国主义”到“经济学帝国主义” 138
张五常 经济学范畴多,惟不问好与坏 146
梁小民 报名牌大学还是选热门专业 151
赵凌云 学术环境与经济学家 155
柯荣柱 成为经济学大师的充分必要条件 159
梁小民 经济转型中的京剧艺术 162
赖德胜 经济衰退与经济学繁荣 168
钱颖一 经济学家市场在美国 173
梁小民 当年,我是这样读萨缪尔森的书 183
欧阳红兵 在香港学习金融学 190
卢周来 中国的非主流经济学:一个初步的综述 195
【国是我见】杨继绳 为什么凯恩斯在中国“水土不服” 202
陆学艺 走出“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困境 208
蔡昉 “雷尼尔效应”与西部开发 216
韩朝华 如果微软是一家中国的企业 219
辛向阳 规则的故事 223
郭梓林 童养媳与期权制度 231
姚益龙 从走军棋到走象棋 235
朱铁臻 城市的魅力何在 244
乔良 王湘穗 算计成本和收益的战争 250
吴承明 中国GDP的故事 258
李海舰 现代企业家:玩什么?怎么玩? 264
陈抗 掉地上的钞票为什么没人捡? 273
茅于轼 追踪钞票的周转 279
黄有光 一元就是一元:为何在个别措施上应该以效率挂帅? 282
【说长道短】林行止 有前景无“钱途”的网络狂潮 286
剧锦文 难以冲出亚洲的中国经济学 289
赵晓 彻底的市场经济是“无耻的”吗 292
王建国 该阿Q时要阿Q 296
顾海兵 给“独立董事制”泼三盆冷水 298
刘福寿 上帝比孔子高明 302
陈抗 瓷器店里的哄抢 305
熊秉元 一以贯之的道 310
【生活中的经济学】王建国 卫生纸的启示 313
施琓英 容貌美丑的政治经济学 314
张宇燕 警察的“理”与“情” 317
陈彩虹 “买椟还珠”中的智慧 319
王玉霞 生活中的经济学二则 322
卢锋 伪造证件:“北大文凭”为何较便宜 327
孙德圣 男女交往应该谁买单? 330
蒲勇健 天下确有“免费午餐” 334
王则柯 别人的信封似乎更诱人 339
【经济学人】郗秦子 京城经济学界劲吹“西北风” 344
赵人伟 巫宝三先生是副部级吗 350
韦森 沾亲带故:哈耶克与维特根斯坦 355
柳红 《改革》杂志的两位主编 360
叶坦 经济学不老人 367
薛小和 为接朝霞顾夕阳 374
聂辉华 杨小凯:华人经济学界的“骄杨” 379
张晓晶 樊纲:经济学界的“刺猬” 386
【旧事重提】张东刚 柳文“秦半两”与欧元 394
朱荫贵 泡沫经济的中国版 400
荣敬本 东欧改革经济学登陆中国之回顾 407
王松奇 北宋为什么变成了南宋 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