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 各部位瘢痕手术治疗典型病例举例 彩插 1
一、头部瘢痕手术治疗举例 彩插 1
第一章 瘢痕增生的机制 3
上篇 临床诊治 3
第一节 病理性瘢痕发生的一般因素分析 3
一、人种、肤色 3
二、遗传因素 3
三、个体素质 4
二、面部瘢痕手术治疗举例 彩插 5
四、伤情与医疗处置 5
第二节 生物活性因子与瘢痕增生 5
一、转化生长因子-β 5
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6
三、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6
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7
第一节 病理性瘢痕的组织学改变 9
一、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与瘢痕增生 9
第二章 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 9
二、肥大细胞与瘢痕增生 10
三、颈部瘢痕手术治疗举例 彩插 10
三、巨噬细胞与瘢痕增生 11
四、胶原蛋白与瘢痕增生 11
四、躯干部瘢痕手术治疗举例 彩插 13
六、蛋白多糖在瘢痕增生中的作用 14
五、结构性蛋白与瘢痕增生的关系 14
五、上肢瘢痕手术治疗举例 彩插 15
第二节 瘢痕疙瘩 15
一、瘢痕疙瘩发生的部位 15
四、瘢痕疙瘩发病机制的研究 16
三、某些综合征与瘢痕疙瘩 16
二、遗传因素与瘢痕疙瘩 16
五、瘢痕疙瘩对各种治疗的反应 17
六、Ramakrishnan的瘢痕疙瘩临床资料介绍 19
第三节 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的区别 20
一、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的区别简表 20
二、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临床观察上的异同 20
三、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组织病理学上的差异 21
六、下肢瘢痕手术治疗举例 彩插 22
四、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细胞外基质的差异 22
五、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在生物活性因子方面的差异 22
六、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在细胞凋亡方面的差异 23
七、有关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区别的其它研究资料 23
七、会阴、肛门部瘢痕手术治疗举例 彩插 27
八、瘢痕癌手术治疗举例 彩插 28
第三章 瘢痕的非手术治疗 28
第一节 瘢痕的药物治疗 28
一、皮质激素类 28
二、维甲酸类 29
三、腐胺(丁二胺) 30
六、曲尼司特(肉桂氨茴酸) 30
五、别嘌呤醇 30
四、异搏定 30
第二节 瘢痕的中医中药疗法 31
九、抗癌药物博来霉素、5-氟脲嘧啶 31
八、抗组织胺类药物抗感明 31
七、磷脂类似物六环磷胆碱 31
二、关于中药抗瘢痕作用的研究 32
一、中医中药的内治法、外治法和内外结合治疗法 32
第三节 瘢痕的压迫疗法 33
二、治疗原则 33
一、适应证 33
三、治疗方法 34
第四节 瘢痕的放射治疗 34
一、放射治疗的原理 34
二、放射线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35
三、放射线的选择 35
四、放射剂量 36
五、放射治疗的方案 36
六、并发症 36
七、预后 37
第五节 瘢痕的激光治疗 37
一、激光治疗瘢痕的生物学原理 38
二、激光治疗瘢痕的常见并发症 39
第七节 硅凝胶膜在瘢痕治疗中的作用 39
第六节 瘢痕的冷冻疗法 39
二、干扰素 40
一、转化生长因子-β 40
第八节 生物活性因子与增生性瘢痕的防治 40
一、概述 43
第四章 瘢痕的心理疗法 43
二、审美心理基础 44
三、瘢痕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46
四、瘢痕患者的心理需要 47
五、瘢痕诊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患者心理问题 48
六、瘢痕患者面临的其它社会心理问题 50
第五章 面部瘢痕的美容性治疗 52
一、牛胶原 53
第二节 充填物的应用 53
第一节 封闭性敷料的应用 53
二、自体胶原蛋白 54
三、Isolagen 54
五、Artecoll 55
七、透明质酸制剂 55
六、Resoplast 55
四、Dermalogen 55
十一、Fibrel 56
九、Gore-Tex 56
八、Alloderm 56
十、Silicone 56
一、关于自体脂肪移植的研究 57
第三节 脂肪移植与脂肪注射 57
二、脂肪移植在美容外科的应用 58
第四节 其它治疗方法 61
一、皮下切开术 61
二、激光治疗 61
三、肉毒毒素注入法 62
六、微型擦皮术 62
五、瘢痕内药物注射 62
四、微型染肤法 62
一、非病毒介导的转基因技术 64
第一节 基因治疗基本知识 64
第六章 基因治疗在创伤修复与瘢痕防治中的应用 64
一、表皮生长因子 65
二、病毒介导的转基因技术 65
第二节 基因治疗在促进伤口愈合中的应用 65
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66
第三节 基因治疗在改善血管状况及促进皮瓣成活上的应用 66
四、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66
三、转化生长因子-β 66
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67
三、一氧化氮 68
一、基因治疗与神经修复 68
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68
第四节 基因治疗在不同组织修复中的应用 68
四、基因治疗防止移植血管失效与阻塞 68
五、用转基因技术防止颅缝早闭 69
四、基因治疗与骨的修复 69
三、基因治疗与软骨修复 69
二、基因治疗与韧带修复 69
二、影响瘢痕形成的因素 72
一、瘢痕形成的规律 72
第一节 瘢痕形成的规律、类型与手术时机 72
第七章 瘢痕手术治疗概论 72
三、瘢痕的类型 74
四、手术时机 75
第二节 瘢痕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 75
第三节 对瘢痕增生倾向与“瘢痕体质”的预测 76
第四节 不同类型瘢痕手术方法的选择 77
一、凹陷性瘢痕的手术治疗 77
三、增生性瘢痕的手术治疗 78
二、萎缩性瘢痕的手术治疗 78
四、挛缩性瘢痕的手术治疗 78
五、瘢痕疙瘩的治疗 79
第五节 大面积烧伤后皮源不足时手术治疗可能采取的措施 79
三、手术治疗方法 81
第八章 各部位瘢痕的手术治疗 81
一、秃发 81
二、瘢痕与头皮缺损 81
第一节 头部瘢痕及秃发的整形修复 81
第二节 面部瘢痕的手术治疗 85
三、面部植皮的注意事项 85
二、面部切口设计原则 85
一、修复时机的选择 85
四、面部皮瓣修复的设计原则 86
五、扩张术在面部瘢痕修复中的应用 87
六、胸三角皮瓣在面颈部整复中的应用 88
七、面部锐器伤瘢痕的整形修复 90
八、面部凹陷性瘢痕的整形修复 90
九、面部较大面积瘢痕的整形修复 91
十、上、下睑外翻的整形修复 93
十二、鼻部瘢痕的整形修复 96
十一、口周瘢痕的整形修复 96
十三、全鼻再造 98
二、颈部瘢痕挛缩的分类与临床表现 103
一、颈部瘢痕增生与挛缩的原因 103
第三节 颈部瘢痕增生与挛缩畸形的治疗 103
三、颈部瘢痕增生与挛缩的治疗 104
第四节 躯干部瘢痕增生与挛缩的手术治疗 113
二、乳房烧伤后瘢痕挛缩的手术治疗 114
一、躯干瘢痕挛缩的手术治疗 114
一、上肢(含手部)深度烧伤早期修复的重要性 115
第五节 上肢烧伤后瘢痕增生与挛缩畸形的治疗 115
二、手部瘢痕增生与挛缩畸形的病理变化与修复原则 116
三、手部各种瘢痕畸形的整形手术 119
四、手部功能恢复与弹性牵引夹板的应用 136
五、腕部瘢痕增生与挛缩畸形的整复 138
六、肘部瘢痕增生与挛缩畸形的整复 140
七、腋部瘢痕增生与挛缩畸形的整复 142
第六节 下肢瘢痕增生与挛缩畸形的治疗 144
一、概述 144
二、腹股沟部瘢痕增生与挛缩畸形的治疗 145
四、腘部瘢痕增生与挛缩畸形的治疗 148
三、臀部与大腿后侧瘢痕增生与挛缩畸形的治疗 148
五、小腿胫前或内踝溃疡的治疗 151
六、踝关节周围环形瘢痕的治疗 153
七、足背瘢痕及挛缩的治疗 154
八、瘢痕挛缩性足下垂的整复 154
九、足跟、足底部瘢痕与溃疡的治疗 156
十、足部残缺畸形的整复 159
一、畸形的分类 160
第七节 会阴、肛门部瘢痕增生与挛缩畸形的手术治疗 160
二、治疗原则和方法 161
二、麻醉选择 167
一、麻醉前准备 167
第二节 瘢痕手术麻醉的选择和管理 167
第九章 瘢痕手术的麻醉 167
第一节 瘢痕手术患者的特点 167
三、麻醉管理 168
第三节 常见部位瘢痕手术的麻醉 168
一、头、颈、胸部手术的麻醉 168
二、胸部以下瘢痕手术的麻醉 169
三、小儿瘢痕手术的麻醉 169
三、全脊髓麻醉 170
六、心律失常 170
五、穿刺后头痛 170
四、心跳呼吸骤停 170
二、局麻药物过敏反应 170
一、局麻药物中毒 170
第四节 常见麻醉并发症与处理 170
七、误吸、返流 171
八、喉、支气管痉挛 171
第十章 瘢痕手术的护理 172
第一节 皮片移植术的护理 172
第二节 皮瓣移植术的护理 173
第三节 游离皮瓣移植术的护理 174
第四节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护理 176
第五节 特殊部位瘢痕手术的护理 177
一、头面部瘢痕手术的护理 177
二、颈部瘢痕手术的护理 178
三、手部、关节部位瘢痕手术的护理 179
四、会阴、肛门部瘢痕手术的护理 180
下篇 实验研究 183
第十一章 细胞凋亡与瘢痕增生的研究 183
第一节 细胞凋亡简介 183
一、细胞凋亡的概念 183
二、程序性细胞死亡的诱导因素 185
三、与程序性细胞死亡有关的基因 185
四、细胞因子与程序性细胞死亡 186
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细胞凋亡 187
二、p53、Bcl-2、Fas等基因表达与细胞凋亡 187
第二节 程序性细胞死亡与病理性瘢痕的发生 187
三、其它有关凋亡与瘢痕的研究 188
四、我们在细胞凋亡与瘢痕增生方面的研究 189
第十二章 细胞信号转导系统与病理性瘢痕增生 192
第一节 细胞信号转导的基本概念 192
第二节 信号转导与病理性瘢痕的研究 194
一、生长因子信号通道与病理性瘢痕增生 194
二、蛋白激酶A的信号通道与瘢痕增生 195
三、蛋白激酶C信号通道与瘢痕增生 196
四、凋亡信号通道与瘢痕增生 196
五、TGF-β信号通道与瘢痕增生 196
第三节 干预信号转导分子防治瘢痕增生的策略 197
一、TGF-β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 199
第十三章 生物活性因子与病理性瘢痕增生 199
第一节 关于TGF-β的研究 199
二、核酸疫苗的研究 200
三、反义TGF-β1抗瘢痕增生的研究 200
四、TGF-β1、癌基因c-myc和c-fos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 201
第二节 关于SMAD蛋白的研究 201
一、概述 201
二、我们对SMAD的研究 202
第三节 表皮生长因子与瘢痕增生 204
一、EGF促HSFB的增殖作用低于对正常FB的作用 204
三、EGF的综合效应是抑制瘢痕增生 205
第四节 透明质酸刺激因子与瘢痕增生 205
二、EGF使HSFB胶原合成能力下降 205
第十四章 周围神经、神经肽与创伤修复及瘢痕增生 208
第一节 神经肽在软组织创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 208
第二节 神经肽与瘢痕增生 210
第三节 神经生长因子与瘢痕增生 211
一、NGF在早期增生性瘢痕组织中明显表达 211
二、NGF在鼠背的创面能引起瘢痕增生样反应 212
第十五章 内分泌与瘢痕增生 214
一、人生长激素与瘢痕增生 214
二、与垂体有关的激素与瘢痕增生 214
三、肾上腺有关激素与瘢痕增生 215
五、前列腺素与瘢痕增生 216
四、胸腺素与瘢痕增生 216
六、性激素与瘢痕增生 217
第十六章 瘢痕增生的免疫调控 220
第一节 巨噬细胞对瘢痕增生的调控作用 220
第二节 白细胞介素与创伤修复及瘢痕增生 221
一、白介素-1与瘢痕增生 221
二、白介素-2与瘢痕增生 221
三、白介素-4与瘢痕增生 222
四、白介素-6与瘢痕增生 222
五、白介素-8与瘢痕增生 222
八、白介素-15与瘢痕增生 223
七、白介素-13与瘢痕增生 223
六、白介素-10与瘢痕增生 223
第三节 肿瘤坏死因子与瘢痕增生 224
第四节 淋巴细胞对瘢痕增生的调控 225
第五节 粘附分子与瘢痕增生 226
第十七章 表皮细胞与瘢痕增生 229
第一节 表皮是具有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组织 229
第二节 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与瘢痕增生 230
第三节 瘢痕疙瘩组织的角质形成细胞对瘢痕疙瘩形成的影响 231
第四节 我们对角质形成细胞与瘢痕增生关系的研究 232
第五节 树突状细胞与瘢痕增生 232
第一节 胎儿伤口无瘢痕愈合概述 235
第二节 TGF-β与胎儿无瘢痕愈合 235
第十八章 胎儿无瘢痕愈合与胎儿外科 235
第三节 透明质酸与胎儿无瘢痕愈合 236
第四节 白细胞介素与胎儿无瘢痕愈合 237
第五节 粘附分子与胎儿无瘢痕愈合 237
第六节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与胎儿无瘢痕愈合 238
第七节 其它与胎儿无瘢痕愈合相关的因素 238
第八节 胎儿无瘢痕愈合的研究与胎儿外科的兴起 239
第十九章 血管及其生长因子与瘢痕增生 244
第一节 病理性瘢痕组织中的血管及氧的含量 244
第二节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创伤愈合及瘢痕增生 245
第三节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在创伤修复与瘢痕形成中的作用 246
第五节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瘢痕增生 247
第四节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瘢痕增生 247
第六节 内皮素与瘢痕增生 248
第七节 自由基与瘢痕增生 249
第二十章 建立增生性瘢痕动物实验模型的研究 253
第一节 建立病理性瘢痕模型的重要性 253
第二节 对现有实验模型的评价 253
第三节 建立增生性瘢痕动物实验模型的探索 254
第四节 实验结果分析 255
第五节 动物瘢痕模型的应用 256
一、利用兔耳模型观察瘢痕增生过程中的细胞凋亡 256
二、利用本模型进行苦参碱抗瘢痕增生的效果观察 257
七、利用兔耳模型查明Mederma对瘢痕增生的影响 258
六、利用兔耳模型查明透明质酸及透明质酸酶对瘢痕形成的影响 258
三、利用动物模型查明年龄与瘢痕增生的关系 258
四、利用动物模型进行细胞信号转导的研究 258
五、利用兔耳模型测定羟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258
八、结论 259
第二十一章 伤口收缩及瘢痕挛缩机制的研究 261
第二十二章 掌腱膜挛缩症研究进展 263
第一节 掌腱膜挛缩症的流行病学 263
第二节 掌腱膜挛缩症的发病机制 264
第三节 掌腱膜挛缩症的治疗 267
二、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前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 272
四、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272
三、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三维培养模型收缩的影响 272
一、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 272
第一节 维拉帕米抗瘢痕的实验研究 272
第二十三章 钙通道阻滞剂对增生性瘢痕作用机制研究 272
第二节 钙通道阻滞剂抗瘢痕增生的机制 273
一、抑制成纤维细胞 273
二、抑制胶原的合成 273
三、促进基质金属蛋白酶的作用 273
第二十四章 医用硅胶防治瘢痕研究的进展 275
一、医用硅胶构成及理化特性 275
二、医用硅胶制品的生物学特性 275
三、医用硅胶制品在创面的应用及研究 276
四、硅凝胶膜在瘢痕防治中的应用及研究 277
五、我们对硅凝胶膜的有关研究 279
第二十五章 瘢痕癌研究进展 284
一、瘢痕癌的类型 284
二、急性与慢性烧伤瘢痕癌 285
三、瘢痕癌发病的部位 285
四、性别与瘢痕癌发生的关系 285
五、瘢痕发生癌变的原因 285
六、我们对瘢痕癌的研究 286
七、瘢痕癌的预防与治疗 288
八、瘢痕癌的预后 289
三、应用超声波测定瘢痕厚度 292
四、瘢痕组织微循环观察 292
一、用褐藻酸钠印模胶测定高出皮面的瘢痕 292
二、瘢痕硬度定量测定 292
第二十六章 瘢痕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方法 292
五、瘢痕组织中自由基的测定 293
六、成纤维细胞培养 293
七、成纤维细胞的三维立体培养 294
八、角质形成细胞的培养 294
九、内皮细胞培养 295
十、培养细胞的冻存 295
十一、培养细胞的纯化 296
十二、培养细胞的HE染色法 296
十五、细胞生长曲线 297
十四、细胞计数 297
十三、ABC免疫酶染色法 297
十六、细胞周期的测定 298
十七、四唑盐(MTT)比色试验 298
十八、BrdU掺入试验 299
十九、培养细胞嗜银蛋白分析(AgNORs) 299
二十、细胞克隆技术 299
二十一、常用染色体显示方法 300
二十二、细胞DNA染色法 300
二十三、细胞DNA含量测定法 300
二十四、细胞DNA合成测定法 301
二十五、细胞mRNA的测定 301
二十六、细胞蛋白质的分析(Western Blot) 302
二十七、成纤维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中蛋白含量测定 303
二十八、成纤维细胞TGF-β1检测 303
二十九、细胞凋亡的检测 304
三十、培养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测定 304
三十一、Ⅲ型前胶原(hPcⅢ)含量测定) 304
三十二、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测定 305
三十三、可溶性鼠尾腱胶原制备 305
三十四、可溶性人皮肤胶原的制备 305
三十五、羟脯氨酸含量测定 305
三十六、胶原纤维染色 305
三十七、图像分析 306
附录 本书引用的英文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