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学概要》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金陵大学森林系,陈嵘著
  • 出 版 社:中华农学会
  • 出版年份:1933
  • ISBN:
  • 页数:391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编 绪论 1

(一)法令指示 1

(一)政务院发布关於全国林业工作的指示 1

附编——法令指示及参考资料 1

第二节 森林及林业之沿革 1

第一节 森林及林业界说 1

第一章 森林及林业 1

第二章 森林种类 3

(二)中央人民政府林垦部关於春季造林的指示 4

第一节 森林学界说 5

第二节 森林学之基本及补助科学 5

第三章 森林学 5

(三)中央人民政府林垦部关於华北西北等区雨季造林的指示 6

第三节 森林学之分科 6

第四章 森林之利益 6

第一节 森林直接之利益 7

其一 木材及副产物 7

其二 林产化学工业 8

(四)林垦部 交通部关於公路行道树栽植试行办法 9

其三 新兴木材工业 10

(五)东北关於加强护林防火工作的指示 11

第二节 森林间接之利益 11

其一 森林与防灾 11

(六)华东保护山林水利管理垦荒办法 13

(七)中央人民政府林垦部关於发动群众育苗的通知 15

(八)中央人民政府林垦部关於秋冬林业工作指示 15

其二 森林与新生活 16

其三 森林与生物保护 17

(九)中央人民政府林垦部关於一九五○年采集树木种籽的指示 18

第五章 林业与农村建设 18

第一节 苏联改造自然之伟大计划及成就 21

(一)苏联顿河汜区造林及森林更新之试验报告 21

(一)报告 21

(二)参考资料 21

第六章 林业与改造自然 21

第二节 中国沙漠地带与陕北对自然作斗争之进行 22

第二编 造林学通论 23

第一章 林木生长之天然要素 23

第一节 气候 24

第二节 土地 26

(二)中国台湾之海岸林及耕地防风林之营造情况 30

第三节 生物 31

第二章 森林树木 32

其一 针叶树类 32

第一节 树木之种类 32

(一)李森科的丛状播种造林法 33

(二)研究 33

其二 阔叶树类 36

(二)雨季造林技术研究 36

(三)沙荒造林与育苗之初步经验 43

其三 单子叶树类 44

第二节 森林植物带 47

(三)计划 49

(一)江苏省教育团公有林第一林场造林计划书 49

第三节 林木之植物学性质及造林学性质 49

第四节 林木之耐阴性 50

第五节 林木之郁闭性 53

第一节 造林法之种类 55

第三章 造林工作之实施 55

第二节 植树造林法 56

其二 植树之方式 57

其一 造林地之整理 57

其三 植树之季节 59

其四 栽植先後之分配 61

其五 植树之疏密及株数 62

其六 苗木之栽植数及栽植距离之计算法 64

(二)粤汉铁路株韶段工程局衡阳苗圃计划草案 65

其七 苗木栽植法 70

第三节 播种造林法 74

其一 播种法之意义及其应用 74

其二 播种造林之方法及其得失 75

其三 林地之准备 77

其四 播种之方法 77

其五 发芽後之处置 78

第四节 分生造林法 79

其一 插木造林法 79

其二 伏条造林法 83

其三 分根造林法 85

其四 分蘖造林法 85

其五 地下茎造林法 86

其六 根株造林法 88

其七 劈马蹄造林法 88

其八 接木造林法 88

第五节 天然保育法 89

第六节 天然下种更新法 90

其一 侧方天然下种更新法 91

其二 ?方天然下种更新法 94

其一 矮林更新法 101

第七节 萌芽更新法 101

其二 头木更新法 105

第八节 竹林更新法 106

第九节 鹿角椿更新法 106

其三 截枝更新法 106

第十节 各种造林法结论 107

其一 人工造林及天然造林之比较 107

其二 植树造林与播种造林之比较 110

其三 采用造林法之要诀 112

第四章 养苗法 113

其一 种子之需要及来历 114

第一节 种子 114

其一 种子之产地及遗传性 115

其二 种子之成熟期及采种子之年龄 116

其四 种子采集後之处理法及贮藏法 117

其五 种子之纯度 121

其六 种子之大小重量及粒数 122

附中国林木重要性质一览表 124

其七 种子发芽率 132

其八 种子发芽势 134

其九 发芽率保存之期间 134

其十一 种子考验法 135

其十 发芽所需之日数 135

其十二 种子实用价 138

其十三 种子发芽促进法 139

第二节 苗圃 140

其一 苗圃概论 140

其二 关於苗圃经理之事项 142

其三 苗床 151

附普通林木播种简要表 156

其四 树苗之处理 169

其五 苗圃之保护 170

其一 树种与风土之关系 172

第五章 造林设计中应考虑之事项 172

第一节 造林树种之选定 173

其二 风土之调查 185

其三 树种与造林目的之关系 189

第二节 森林之组织 193

其五 树种与其他事项之关系 193

其四 树种与林业种类之关系 193

其一 单纯林与混合林及其利弊 194

其二 混合林造成法 195

第三节 作业法之选择及变更 197

第六章 林木之抚育 202

第一节 整理 202

第二节 间伐又名疏伐 203

其一 伐枝之目的 210

第三节 伐枝 210

其二 伐枝之方法 212

其四 伐枝之分量 213

其三 伐枝之季节 213

第七章 林地之培养 214

第一节 土壤之耕锄 215

第二节 地被物之保存 215

第三节 水平沟之设置 216

第四节 下木栽植 216

第八章 森林之保护 217

第一节 杂草之害及其防除法 217

其一 杂草之害与树木抵抗力之强弱 217

其二 杂草为害之原因 219

其三 杂草为 与树木生长度 219

其四 防除杂草之方法 222

第二节 森林害虫及豫防法 223

其一 害虫为害森林之程度 223

其二 重要森林害虫(一)松毛虫(二 )柳杉毛虫(三 )栎毛虫(四)油桐尺蠖(五)漆金花虫(六)笋夜盗虫(七)金?子类(八)天牛类(九)白蚁(十)蝼蛄 224

其三 森林害虫豫防法 231

第三节 树病及豫防法 233

其一 树苗萎倒病(又名立枯病) 234

其二 松栎黄锈病 234

其三 松柏叶炎病 235

其四 竹蓐病 235

其五 竹雀巢病 236

第四节 兽类之害及其保护 236

其一 家畜为害之保护 236

其二 野兽为害之保护 237

其一 烧垦之种类 237

第五节 取缔烧垦 237

其二 烧垦之妨害及其取缔 238

其二 森林火灾之原因 239

其一 森林火灾之害 239

第五节 森林火灾及其防御 239

其三 森林火灾之种类 241

其四 森林火灾之豫防法 242

第一 杉木 243

第一节 产地土宜及发育树形 243

第一章 普通林木类 243

第三编 造林学各论 243

第二节 造林法 244

第一节 产地土宜及发育树形 246

第二 二叶松类 246

第二节 造林法 249

第三 侧柏 251

第二节 造林法 252

第一节 产地土宜及发育树形 252

第四 落叶栎柞类 253

第一节 产地土宜及发育树形 254

其一 矮林作业植树造林法 256

第二节 造林法 256

其二 矮林作业播种造林法 260

其三 用材林造成法 260

其四 柞蚕饲育林造成法 261

其五 利用天然林饲育柞蚕作业法 262

第五 常绿槠栲类 263

第一节 种类及林业上之性质 263

第二节 造林法 264

其一 播种造林法 265

其三 矮林更新法 266

其二 天然造林法 266

第六 栗树类 267

其四 绿篱及庭园树栽植法 267

第一节 产地土宜及发育树形 268

其一 栗之用材林造成法 269

第二节 造林法 269

其二 栗之种实林造成法 271

第一节 产地土宜及发育树形 272

第七 核桃类 272

第二节 造林法 274

第八 白杨类 276

第一节 产地土宜及发育树形 277

第二节 造林法 279

其一 插条造林法 279

其三 分根造林法 281

其二 分蘖造林法 281

第九 榉树类 282

其四 植树造林法 282

第二节 造林法 283

第一节 产地土宜及发育树形 283

其一 植树造林法 284

第十 桉树类 287

其二 天然造林法 287

第一节 适宜我国之种类 288

第二节 气候土宜及发育树形 289

第三节 造林法 291

第十一 樟树 293

第一节 产地土宜及发育树形 295

第二节 造林法 297

其一 播种造林法 297

其四 樟树混合林 298

其二 插木造林法 298

其三 分根造林法 298

第十二 槐树 299

其五 樟叶取脑之萌芽林 299

第二节 造林法 300

其一 植树造林法 300

第一节 产地土宜及发育树形 300

其二 分蘖造林法 301

第十三 洋槐 301

第一节 产地土宜及发育树形 302

第十四 臭椿 302

第二节 造林法 302

第二节 造林法 303

第一节 产地土宜及发育树形 303

第十五 法国梧桐类 304

第一节 产地土宜及发育树形 305

第二节 造林法 306

第十六 女贞 309

第一节 产地土宜及发育树形 310

第二节 造林法 311

第十七 棕榈 312

第一节 产 土宜及发育树形 313

第二节 造林法 314

第二章 特用林木类 315

第十八 油桐类 315

第一节 产地土宜及发育树形 315

第二节 造林法 317

其一 播种造林法 317

其二 植树造林法 319

其三 插条造林法 320

其四 种实收获 321

第一节 产地土宜及发育树形 325

第十九 漆树 325

第二节 造林法 327

其一 植树造林法 328

其二 分根造林法 333

第三节 漆液采集法 336

第二十 乌? 339

第一节 产地土宜及发育树形 340

第二节 造林法 341

第二十一 油茶 343

第一节 产地土宜及发育树形 343

第二节 造林法 345

其一 播种造林法 345

其二 植树造林法 345

其三 种实收获 346

第三章 竹类 347

第一节 竹类之形态及生理 347

其一 竹类之一般性状 348

其二 竹杆之生长 349

其三 竹类鞭根之发育 349

其四 竹类开花之现象及其救济法 351

其五 竹类之耐阴性及郁闭 352

第二节 竹类作业及造林法 352

其一 竹类作业法 352

其二 竹类造林法 353

第三节 竹林之抚育及保护 356

其一 竹林之抚育 356

其二 竹林之保护 358

第四节 竹之伐采及更新 359

第四编 余论 361

第一章 世界各国森林概况及中国森林之分布 361

第一节 世界各国森林面积及其所有区分(附世界各国森林面积及其所有区分表) 361

第二节 中国森林之分布 363

第二章 ?经营林业成功史实 366

第一节 德国 367

第二节 法国 369

第三节 美国 371

其一 早年提倡林业之小史 371

其二 美国之保林及收归国有政策 372

其三 近年林业之新设施 372

第四节 日本 376

其一 日本森林之概况 376

其二 日本林政机关之组织 376

其三 日本整理森林之结果 379

第五节 苏联 380

第六节 欧洲人民民主国家波兰,捷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阿尔巴尼亚 384

第三章 世界林业之趋势 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