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1
母亲的烙印 1
充满问号的童年世界 6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12
在书海里邀游 15
三个青年的朦胧追求 18
17岁当校长 23
小荷才露尖尖角 30
师恩难忘 36
社会的磨练使人成熟 48
挑战权威 54
单刀赴会 57
接管缉椝(市东)中学 65
教育探索在市东起步 74
“土改”和“四清”逸事 79
老师是最幸福的 85
语文学科的文道之争 90
多办学校少办监狱 94
参加宴请,自己掏钱 100
在惊涛骇浪里学习游泳 102
制订中小学工作条例一我们自己的教育学 107
参加中苏论战 110
实践毛泽东春节谈话精神——在南京师大附中蹲点 114
文教书记对我的两次考试 118
“王老五” 123
部长送我一句话:在劫难逃,自己保重 125
拒绝讲假话 132
恢复上海中学的故事 136
改革教育结构探索职业教育 139
“状元”校长和“光头”校长 146
竞技体育与健康体育之争 153
为什么复办女子中学 156
赵屯,中国农村教育改革的范例 159
办好所有中小学教育好所有学生 164
迪斯科的故事 169
从“开展课外校外活动”到“提出两个渠道并重” 172
关于“三个面向”的故事 176
为上海争取高考自主权 181
设计“面向未来的学校” 185
基础分流弹性管理多元发展 193
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 198
只怕人心变冷——关于德育的思考 203
创新与创新环境 210
人生的起跑线在哪里 216
王震同志尊师重教的故事 223
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的一次对话 226
第一次出国访问 228
参观长崎原子弹爆炸纪念馆 233
乌龙茶与原子辐射 239
馄饨和山芋的故事 242
从“教育储备金”说到“民办教育” 245
养身之道 250
充实、愉快的晚年生活 257
我们究竟在探求什么 264
后记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