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科学技术体系浅说 1
第一节 现代科学及其发展趋势 1
一、关于科学的理解 1
二、关于科学的内涵 1
目录 1
三、关于科学的定义 2
四、关于科学的发展趋势 2
第二节 关于技术的内涵和作用 3
一、科学的特征与特性 4
第三节 科学与技术的特征与特性 4
二、技术的特征与特性 5
第四节 关于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5
一、生产—技术—科学 5
二、科学—技术—生产 6
三、科学与技术密不可分 7
四、市场经济竞争推动科学技术进步 10
第五节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动向 11
三、数学将成为科学的基础 12
一、科学研究向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发展 12
二、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 12
四、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紧密结合 13
五、学科间的渗透和交叉已成潮流 13
六、安全、减灾、环保科技文化影响深远 15
七、系统科学成为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 15
八、科技知识创新、传播、转化、应用更加快捷和广泛 15
九、科学技术活动竞争与合作并存 16
十、当代科技进步需要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16
第六节 科学技术学科体系结构 16
一、16世纪以前未形成科学技术体系 17
二、18世纪80年代仅有自然科学 17
三、19世纪50年代科学技术体系的新发展 17
四、19世纪末工程技术才被确认 17
五、20世纪70年代科学技术体系的框架 18
六、现代科学技术的层次及体系结构 19
一、劳动保护的来由及内涵 22
第二章从劳动保护到安全科学 22
第一节 劳动保护概述 22
二、劳动保护工作及劳动保护法规 23
三、劳动保护政策及劳动保护事业 24
第二节 劳动保护科学体系探索的先行者 25
一、关于“劳动保护学”的范畴与任务 26
二、劳动保护是一门综合性科学 27
三、关于“劳动保护科学技术的学科建设”的构想 28
四、关于“劳动保护的学科、专业体系的建立”的探讨 31
第三节 全国劳动保护科学体系首次学术讨论会 33
一、首次学术讨论会的重要意义 34
二、对劳动保护科学的属性——综合性科学取得共识 35
三、对劳动保护科学的内容、体系及理论问题的研讨 35
四、劳动保护管理学-安全技术-劳动卫生学体系 36
五、劳动保护学学科体系四层次结构 36
六、劳动保护科学技术体系三层次结构 40
八、人类群体保护的学科联合体系——人类保护学 43
七、劳动保护学三大科学技术体系 43
九、劳动保护科学的学科、专业三级体系结构 45
十、其他形式的劳动保护学科体系 45
十一、对劳动保护科学体系学术研讨的期望 46
第四节 全国劳动保护科学体系第二次学术讨论会 48
一、第二次学术讨论的四大议题 48
二、关于劳动保护科学研究的对象、目的、任务及学科内容 50
三、关于工业安全工程(学)或安全工程学的体系 52
四、劳动保护科学的三层次学科体系 53
五、劳动保护科学四层次结构 56
六、人类安全健康保护“三足鼎立”模式及劳动保护 57
科学体系结构 57
七、安全人机-安全人体-安全系统的学科体系 60
八、劳动保护工程学的学科体系 60
九、安全人机工程学的体系结构 61
十、劳动科学与劳动保护科学 63
第五节 钱学森与劳动保护科学体系 65
一、钱学森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结构 65
二、钱学森的交叉科学思想与劳动保护科学体系 66
三、钱学森的教诲和指导与劳动保护科学体系 68
第六节 劳动保护科学体系——安全科学技术体系雏形 69
第三章劳动保护(安全)科学在我国诞生的背景 72
第一节 我国劳动保护法规不断强化劳动保护和 72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72
一、1949~1980年:劳动保护、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的 72
普及和奠基阶段 72
二、1980~1992年:劳动保护、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的 74
提高阶段 74
三、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的教育与培训为安全科普教育 76
奠定了基础 76
第二节 劳动保护与安全工程专业教育 77
一、我国劳动保护专业与安全工程类专业的形成与发展 77
二、劳动保护及安全工程专业教育及其三级学位学科、专业教育 77
第三节 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机构及其专业队伍建设 82
一、劳动保护、安全科研机构状况 82
二、劳动部及其劳动有关部门的科研机构状况 83
三、有关产业部所属的劳动保护科研机构状况 84
四、公安部、交通部门及省市地方交通部门所属的 87
交通科研机构 87
五、公安部直属的消防科研机构及北京市消防研究所 89
第四节 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对劳动保护(安全) 90
科学创建的作用 90
一、中国劳保学会是大联合的安全科技社团 90
四、召开两次全国劳动保护科学体系学术讨论会,为安全 91
五、中国劳保学会是学科建设的主力军 91
科学的创建奠基 91
登上科技殿堂 91
三、中国劳保学会始终背负着学科、专业学位教育的重担 91
二、中国劳保学会成为全国性一级学会,使安全科学 91
六、使劳动保护(安全)科学在“中图法”、“主题词表”、 92
“国家叙词库”中确立了合法地位 92
七、使“安全科学”扩展为“安全与环境科学”,纳入 92
《环境科学与安全科学》之列 92
八、为安全(劳动保护)科学创建奋斗十余载,终成现实 93
十、中国劳保学会是安全科学理论及应用技术宣传教育的基地 94
第五节 第一届世界安全科学大会研讨的问题 94
一、世界各国专家、学者所关注的安全课题 94
九、中国劳保学会创办的《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属国内外首创 94
二、关于能量安全利用及其风险控制 95
三、关于物质危害、风险及其控制 96
四、关于交通运输安全 96
五、关于生产安全及风险评价 97
六、关于安全管理科学及风险管理 98
七、世界安全科学大会带来的思索 98
第六节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创刊及其影响 99
一、《中国安全科学学报》从试刊到国内外公开发行 99
二、《中国安全科学学报》的宗旨及其涉及的范围 100
三、《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创办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101
四、《中国安全科学学报》是世界上第一本安全科学学术刊物——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102
一、生活、生产及其环境安全是大会的主题 103
二、风险理论及其应用技术成为研讨的热点 103
第七节 第二届世界安全科学大会的新启示 103
三、第二届世界安全科学大会的感受 104
四、两届世界安全科学大会的启示:必须关注非生产 104
领域的安全 104
第八节 安全科学与相关学科的渗透与交叉 105
第四章安全科学技术科学体系结构 106
第一节 安全科学学科体系结构的设想 107
一、“安全”的一般含义 108
第二节 关于安全的新理念 108
二、狭义的安全与广义的安全 109
三、“安全”理念的拓展 109
第三节 安全科学的概念与内涵 110
第四节 安全科学的要素和范畴 111
第五节 安全科学的体系结构框架 112
一、钱学森教授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结构 112
二、安全科学技术体系框架 112
三、安全科学技术体系结构层次 113
第六节 安全科学学科创建的必要条件 113
第一节 现代学科分类研究及特点 116
第五章学科分类及其代码与安全科学技术学科 116
一、现代科学研究向两个极端方向发展 117
二、学科的分化与综合,打破了学科间的传统界限 117
三、现代科学具有普遍数学化的特点 117
四、现代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118
第二节 学科分类的基本原则 118
一、门类与其学科排列的原则及顺序 120
二、五大门类学科分级结构 120
第三节 学科分类的体系结构 120
三、一级学科名称的选用 121
第四节 安全科学学科是一级学科 121
一、安全科学技术享有一级学科地位 121
二、安全科学技术的学科分类与代码 122
三、客观评估安全科学技术一级学科 123
四、安全科学技术仍需发展和完善 124
第六章安全科学技术各分支学科的理论及现状 125
第一节 走近安全科学,了解安全科学技术 125
第二节 安全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126
一、灾害物理学 127
二、灾害化学 128
三、灾害学 130
四、灾害毒理学 132
第三节 安全学 135
一、安全系统学 136
二、安全心理学 138
三、安全模拟与安全仿真学 140
四、安全人机学 141
五、安全经济学 142
六、安全管理学 146
七、安全教育学 148
第四节 安全工程 149
一、消防工程 151
二、爆炸安全工程 154
三、安全设备工程 156
四、安全电气工程 159
五、部门安全工程 161
第五节 职业卫生工程 168
一、防尘工程 171
二、防毒工程 174
三、生产噪声与振动控制 178
四、个体防护 181
第六节 安全管理工程 184
一、安全信息工程 186
二、风险评价与失效分析 189
三、工业灾害控制 190
四、安全检测与监控技术 191
第七节 安全科学技术与相关学科交叉而共享的学科 195
一、安全法学 195
二、通风与空调工程 197
三、辐射防护技术 201
第七章安全科学技术学科建设及其拓展 204
第一节 安全科学技术学科渴望浇灌培育 204
第二节 创建安全科学技术学科历尽艰辛 205
第三节 安全科学技术学科及体系仍需完善 206
第四节 老教授的遗训与安全科学体系拓展 207
第五节 安全文化与安全科学技术基础学科的充实 208
第六节 安全与减灾论及安全科学 210
第八章安全、减灾、环保——大安全观 212
第一节 安全科学与减灾科学的协同 212
第二节 安全科学与减灾科学的发展 213
一、安全科学的诞生 213
二、自然减灾科学的进展 214
四、安全与减灾科学建立的前提条件 215
三、减灾科学及其管理 215
五、大安全观与安全减灾 216
第三节 树立大安全观的社会背景 216
一、对安全的认识及安全文化的发展 216
二、树立科学的大安全观的时代背景 217
第四节 21世纪科学的大安全观 220
一、扩展对安全的认识领域 220
四、倡导和弘扬安全文化,提高全民素质,影响决策层 221
三、普及安全教育面向公众,重点培养下一代 221
二、保护从事一切活动的人的安全 221
五、培养和树立超前、预防、科学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思维 222
六、建立城市综合安全与减灾的风险观 222
第九章安全、减灾、环保新兴学科的构想 224
第一节 安全、减灾、环保三学科的融合 224
一、保护人类身心安全与健康为共同目标 225
二、人祸天灾与天灾人祸 225
三、广义的灾害概念 225
第二节 综合性大安全观新兴学科的提出 226
四、环境保护与安全及减灾 226
一、安全科学技术学科需要完善 227
二、安全科学技术未考虑自然灾害与社会灾害 227
三、灾害科学将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作为研究对象 227
四、环境科学与安全科学及减灾科学的协同与交叉 227
五、安全、减灾、环保的工程技术有共享的基础 227
六、保护人类身心安康是共同目标 228
第三节 大安全新兴学科构想框架 228
二、安全与减灾科学技术的恩惠洒满人间 230
第四节 21世纪中国安全与减灾科技的前景及难题 230
一、安全科学技术前程光明 230
三、建立安全、减灾、环保科学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学科体系 231
四、重视对灾害科学的综合研究,关注灾害国情 231
五、用大安全的系统观充实和完善安全、减灾、环保 232
科学技术体系 232
六、重视安全、减灾、环保学科的交叉性及可拓展性 233
七、完善安全、减灾、环保科学技术体系必须走出困境 234
第十章安全、减灾、环保科学相关的学科及其展望 236
第一节 安全、减灾、环保科学相关的一级学科及其代码 236
第二节 安全、减灾、环保科学相关的二级、三级学科及其代码 237
第三节 安全、减灾、环保科学可望诞生的新学科 241
第四节 25个可望诞生的新学科的构想 242
一、安全哲学 242
二、安全原理 245
三、安全文化 248
四、安全减灾史学 254
五、安全预测学 257
六、安全行为科学 260
七、灾情学 263
八、事故学 265
九、人为灾害学 267
十、安全数学 269
十一、灾害力学 270
十二、灾害风险学 272
十三、生态灾害学 276
十四、气象灾害学 278
十五、农业灾害学 280
十六、城市灾害学 283
十七、全球灾害学 285
十八、应急灾害学 287
十九、灾害地质学 289
二十、灾害地理学 290
二十一、灾害模型论 294
二十二、减灾救助学 296
二十三、海洋灾害学 298
二十四、灾害经济学 300
二十五、空间灾害学 302
第十一章非传统安全与安全科学技术 305
第一节 安全科学技术的理论问题 305
一、安全原理 305
二、安全科学的流变-突变理论 306
三、灰色系统理论在安全工程中的应用 307
五、关于安全与减灾的理论问题 308
四、突变理论在安全科学中的应用 308
六、关于安全文化与安全科学 309
七、其他安全科学技术的理论 310
第二节 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 310
一、传统安全 311
二、非传统安全 312
第三节 安全科学技术与非传统安全 313
后记 316
参考文献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