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论 1
一、研究缘起 1
(一)问题及其意义 1
(二)切入点与术语 10
二、研究现状 21
(一)综述 21
(二)创新 27
三、研究进路 29
(一)思路 29
(二)方法 31
第一章 繁简的选择偏好:中国古代的立法理性 33
一、简约之初:一般性观念 33
二、简约之始:为何是简约 39
(一)刑起于兵:简约之法的原初形态 39
(二)世故人情:农耕时代的需求愿望 41
(三)意识形态:礼治社会的终极追求 45
三、简约之法:如何化繁为简 48
(一)表达与传播简约的媒介 48
(二)模糊与确定之间的博弈 50
(三)有限与无限之间的调和 53
四、简约之后:如何以简驭繁 56
(一)一体与多元的规则设计 56
(二)不需要法律的秩序安排 60
(三)人与法的相互作用配置 63
第二章 繁简的初步试验:唐宋之前 65
一、法深源于秦:秦法的深刻面相 65
(一)苛法的形式 65
(二)苛法的原因 69
(三)苛法的基础 72
二、约法与深法:两汉立法的摇摆 74
(一)汉承秦制:汉法深刻之始 74
(二)约法三章:法深防范之源 82
(三)走向深刻:简约改革之后 87
三、专家政治:秦汉法深的本质 100
四、魏晋转变:立法的技术革新 103
(一)魏律:技术当先 105
(二)晋律:宽简周备 107
第三章 繁简的辩证逻辑:唐宋之际 115
一、唐前期的律令国家:善治不必法深 117
(一)古今之平:唐前期的立法预设 117
(二)疏而不漏:作为典范的唐代律 130
(三)变化多样:唐前期的立法频率 137
二、唐后期的法制变化:法深必不善治 141
(一)叠加或内卷:唐后期的法深之弊 141
(二)恢恢与察察:法深与善治的逻辑 147
三、宋代法深的历史境域:祖宗之法 153
(一)懂法最多:法深之源 154
(二)敕例并行:法深之显 159
(三)统类合编:法深之解 168
(四)任法任人:法深之本 171
四、唐宋变革与法制繁简 179
(一)政治经济与繁简之外因 179
(二)扩张性格与繁简之内因 182
第四章 繁简的调适变通:唐宋之后 186
一、格例与元代法之繁简 186
二、例与明清法律之繁简 191
(一)明刑弼教:简约的修辞 191
(二)法外用例:繁简的互动 195
(三)万世不变:简约的基调 203
(四)条例则例:繁简的新途 209
三、例的尚繁与律的尚简 218
结论:中国古代立法的不为与不能 226
一、何谓不为与不能 230
二、如何不为与不能 233
参考文献 242
后记 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