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全集 第4卷》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竺可桢著;樊洪业主编;丁辽生等编纂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42834606
  • 页数:565 页
图书介绍:竺可桢(1890~1974),字藕舫,是中国现代地理学、气象学的一代宗师,是卓越的科学家、教育家、科学事业家、科学普及家和科学活动家。《竺可桢全集》完整收录迄今所能搜集到的竺可桢先生的所有作品,如实呈现竺可桢的思想轨迹,力求全面反映竺可桢的科学成就和人文精神。第4卷收录1960年1月至1973年9月竺可桢的172篇文稿,包括竺可桢的重要论著《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科普著作《物理学》,著名论文《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1960年 1

1960年全国地理学术会议总结 1

前言 9

第4卷目录 9

《国家大地图集·自然地图集》学习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10

加强中苏科学合作的深厚友谊 13

编例 15

再接再厉,为实现南水北调的伟大理想而奋斗 16

第4卷说明 17

对《中国天文学史》中两章的审稿意见 20

高峰 25

科学工作者联合起来 以大协作的精神争取在短期内登上世界科学的 25

审订中华书局《新辞海》条目 28

《中国地震目录》序言 30

艾森豪威尔是头号战犯 32

在治沙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 34

在中苏外交问题小组会上的发言 37

视察西部南水北调引水地区的报告 39

致郭沫若函稿〔纪念世界文化名人〕 45

变沙漠为绿洲 47

1961年 57

用汉语拼音字母名称合乎历史发展规律 57

改造沙漠必须算好水账 59

向沙漠进军 62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66

哭希文(诗一首) 68

增辟农田水源,节约灌溉用水,为加强农业战线而奋斗 69

致涅姆奇诺夫函稿〔黑龙江考察〕 76

致郭沫若函〔赠阅《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 77

重游遵义(七律) 78

致郑晓沧函〔遵义观感〕 79

致涅姆奇诺夫函稿〔黑龙江考察〕 80

致郑晓沧函〔互赠论著〕 81

入党申请书 82

致弗洛瑞爵士函稿〔感谢接待〕 84

致林斯戴德爵士函稿〔感谢接待〕 85

致阿特灵爵士函稿〔感谢接待〕 86

思想自传 87

1962年 103

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 103

参加广州科学技术十年(1963一1972)规划会议个人感想 119

关于中苏研究黑龙江流域生产力问题联合学术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有关问题的请示 122

致徐规函〔杭州桃花物候〕 124

关于中苏研究黑龙江流域生产力问题联合学术委员会第四次学术会议情况的报告 125

贺南京大学六十周年校庆 128

致郭沫若函〔毛泽东词《忆秦娥·娄山关》的气候与时间问题〕 129

对于1963—1972年全国农业气象研究规划(第二稿)的意见 130

追念涂长望同志 131

中国气象学会1962年年会暨代表大会开幕词 133

喜看祖国的科学蓬勃发展 137

中央机关司局长级以上党员干部登记表(草表) 140

在全国植物地理学和植物生态会议上的讲话 142

关于南京地理所机构调整方案的意见 144

1963年 146

致郭沫若函〔阅《郑成功》剧本〕 146

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 147

南国风光无限好(七律) 152

关于自然资源破坏情况及今后加强合理利用与保护的意见 153

在全国科技出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60

致邵全声函〔建议为浙大校史提供材料〕 164

物候学 165

关于加强沙坡头试验站工作的建议 221

《关于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建议》序言 223

为《光明日报》开展科学名词讨论撰序 225

谈阳历和阴历的合理化 226

《新疆综合考察丛书》序 229

中国地理学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及1963年综合性学术年会开幕词 232

在首都建立全国生物资源博物院以促进生物资源研究普及生物资源知识 235

开展自然保护工作 236

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 239

申请批准为正式党员报告 253

《徐光启纪念论文集》序言 258

1964年 263

关于我院综合考察委员会方向、任务及组织机构问题的报告 263

致郭沫若函〔庐山地质〕 266

干部履历表 267

关于日历改用阳历标记节气的意见 272

在朝鲜驻华使馆宴会上的讲话 273

四到太湖(诗一首) 275

在全国农业区划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上的讲话 276

冷门地理显才能(诗一首) 280

致张劲夫并院党组函稿〔处理个人美金与请减工资〕 281

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工作会议开幕词 282

国家科委地学组扩大会议开幕词 285

国家科委地学组扩大会议总结提纲 291

关于开展西藏科学考察的建议 296

新兴国家科学家共图科学发展的一次盛会 298

在欢迎日本、尼泊尔、马里等国地理学家招待会上的致词 299

物候学与农业生产 301

在中国植物学会第一届植物引种驯化学术会议上的讲话 312

登庐山含鄱岭(七律) 316

致熊毅函〔黄淮海平原科研工作〕 317

中国地理学会干旱区地理学术会议开幕词 318

致林斯戴德函稿〔中英科学交流〕 319

《自然地图集》专门委员会第二次扩大会议开幕词 320

1965年 320

致张劲夫函稿〔科研机构改革问题〕 323

致郭沫若函〔蓝田人分类地位〕 325

对于海洋工作调整的意见 326

致竺乃胤函〔竺士芳生平〕 328

关于编写《现代科学史上几门关键性学科的发展史》的几点意见 330

致席承藩函〔告不能去江西〕 332

致沈文雄函〔去洪洞参观四清〕 333

关于出版《现代科学史上几门关键性学科的发展史》的安排意见 334

致张劲夫函稿〔上交南京个人房产〕 336

在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337

颂西安光机分所 343

致侯仁之函〔评价洪堡〕 344

致郭沫若函〔皇舆十排图〕 34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大地图集》序 346

在黄淮海封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350

地理学的地位 358

科学院地理研究工作方向和任务的初步设想 362

德国气象学家韦格纳(1880—1930)小传 369

1966年 378

致沈文雄函〔大连会议,农村计划生育〕 378

致钱南芬函〔怀念钱崇澍〕 379

致郑晓沧函〔邢台地震〕 380

遗传学座谈会预备会上的致词 381

致郭沫若函〔周代日食时间〕 383

题眉山县三苏纪念馆 384

致郭沫若函稿〔转孙诗圃函与杂志〕 385

致上虞县东关区人委函〔上交个人房产〕 386

1967年 387

对于孙诗圃同志在1947—48年(杭州浙江大学)于子三惨案事件中态度的证明 387

致竺碚函〔工作分配〕 388

1968年 389

致竺乃胤函〔劝在原籍等待安排工作〕 389

致上虞县东关镇房屋管理委员会函〔上交个人房产〕 390

致周恩来函稿〔科学院要重视基础学科建设〕 391

致王锡鹏函稿〔要求参加党组织生活〕 394

1969年 394

致沈文雄函〔办公室安全〕 395

致沈文雄、李玉海函〔国庆观礼,中苏关系〕 396

致沈文雄函〔疏散动向〕 398

致郭沫若函〔钓鱼岛是我国领土〕 399

致周恩来函稿〔钓鱼岛地区开发应归我所有〕 401

1970年 403

致钱宝琮函〔询查Voge1〕 403

自诉病历 404

致沈文雄函〔东方红卫星,人防工程〕 406

歌颂我国人造卫星上天(诗二首) 408

致郑晓沧函〔浙大老友状况〕 409

致李玉海函〔院机构变动〕 410

致沈文雄函〔院机构变动〕 411

致陆家桔函〔邵全声受审查事〕 412

致沈文雄函〔重建科学出版社〕 413

致李玉海函〔慰问受伤〕 414

致沈文雄函〔告李玉海受伤〕 415

致竺碚函〔亲属情况〕 416

致李玉海函〔家中院中情况〕 417

1971年 418

辛亥元旦抒怀(诗一首) 418

致竺乃胤函〔辛亥年感慨〕 419

致孙诚函〔劝慰一位归国科技人员〕 420

致王涌泉函〔长期天气预报〕 421

致杨秀杭函〔劝诫做好现在的工作〕 422

致沈文雄函〔血吸虫病〕 423

致王涌泉函〔旱涝预报〕 424

致邵全声函〔鼓励工作〕 425

1972年 426

悼陈毅(七律) 426

致竺碚函〔尼克松访华〕 427

致王国松函〔浙大故交近况〕 428

致王涌泉函〔黄河流域旱涝预报〕 429

致郭沫若函〔恢复科学史研究室〕 430

致黄宗甄〔恢复科学出版社期刊出版〕 431

致竺平函〔入党要忠实汇报自己的历史〕 432

致李高孜函〔介绍赴杭州就医〕 433

致王季午函〔请为重侄孙诊病〕 434

致范再良函〔林彪事件〕 435

致郭沫若函〔请宴邀霍奇金夫妇〕 436

致于立群函〔中国古代对○(零)的表示〕 437

致宛敏渭函〔修订《物候学》之一〕 438

致宛敏渭函〔修订《物候学》之二〕 439

致钱克仁函〔校订天文志〕 440

致宛敏渭函〔修订《物候学》之三〕 441

致王国松函〔诬告应予处理〕 442

致陈述彭函〔地图自动化〕 443

1973年 443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444

致宛敏渭函〔修订《物候学》之四〕 474

致席泽宗函〔纪念哥白尼论文〕 475

致陈述彭函〔试用当归针治肺气肿〕 476

致王涌泉函〔中国雨量文献〕 477

致范再良函〔希望不要再送礼物〕 478

致邵全声函〔告身体状况〕 479

致王蕙函〔科技大学归院〕 480

物候学 481

致李天助函〔梅光迪女儿回国探访〕 563

致宛敏渭函〔修订《物候学》之五〕 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