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卷十 创作经验谈从牯岭到东京 3
我的回顾 20
几句旧话 25
答国际文学社问 29
谈我的研究 31
回顾 36
《子夜》是怎样写成的 41
再来补充几句 46
我怎样写《春蚕》 49
卷十一 文学论(一)文学和人的关系及中国古来对于文学者身分的误认 57
社会背景与创作 62
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 66
“左拉主义”的危险性 84
文学与人生 86
文学与政治社会 91
自由创作与尊重个性 94
论无产阶级艺术 96
中国文学内的性欲描写 115
致文学青年 128
关于小品文 135
论“入迷” 137
谈题材的“选择” 140
关于“出题目” 146
叙事诗的前途 150
质的提高与通俗 156
杂谈文艺现象 158
有意为之——谈如何收集题材 164
对于文坛的一种风气的看法——谈长篇小说需要之多及其写作 170
对于文坛的又一风气的看法——谈短篇小说之不短及其他 177
关于创作的几个具体问题 181
卷十二 文学论(二)欣赏与创作——1950年1月8日在北京大众文艺讲座上讲 189
怎样阅读文艺作品 193
关于“歇后语” 203
关于艺术的技巧——在全国青年文学创作者会议上的讲演 208
从“眼高手低”说起 223
漫谈文学的民族形式 228
短篇创作三题——与青年作者的一次谈话 239
漫谈文艺创作 247
卷十三 作品论评四五六月的创作 269
读《倪焕之》 275
《地泉》读后感 294
读了田汉的戏曲 299
丁玲的《母亲》 301
一个青年诗人的“烙印” 307
王统照的《山雨》 316
彭家煌的《喜讯》 328
谈《赛金花》 334
《窑场》及其他 338
关于《武则天》 345
关于《新水浒》——一部利用旧形式的长篇小说 349
读《北京人》 358
为《亲人们》 362
关于《遥远的爱》 364
关于《吕梁英雄传》 369
关于《李有才板话》 373
论赵树理的小说 377
关于《虾球传》 379
读《新事新办》等三篇小说 382
谈最近的短篇小说 386
短篇小说的丰收和创作上的几个问题 401
怎样评价《青春之歌》? 449
《潘虎》等三篇作品读后感 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