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生的起步 1
1.童年的磨难 1
2.追求光明 5
3.奔赴延安 12
第二章 一生的转折 19
1.光荣入党 19
2.到新四军去 23
第三章 经历“皖南事变” 26
1.事变发生 26
2.被围、突围、受伤、被俘 27
3.斗争在敌人的伤兵医院里 31
4.在第十一卫生大队逃离虎口 46
第四章 千里寻“母” 53
1.风雪皖南山区 53
2.从金华到丽水 65
3.结识余森文专员 68
4.到景宁县政工室 70
5.赵国琛“白皮红心” 73
6.天目山遇险 76
7.在松阳第二保育院 79
8.终于回“家”了 82
第五章 智斗凶顽 86
1.从整风运动到抗战胜利 86
2.在争夺受降权的斗争中 88
第六章 与沈锐喜结良缘 112
1.在蒋军重点进攻中 112
2.初识沈锐 113
3.山东重逢 情芽初萌 116
4.谷牧为媒 喜结良缘 117
第七章 血战疆场 121
1.同大炮打上了交道 121
2.从淮海战役到渡江战役 122
3.血战高桥解放大上海 124
4.改造董部大获成功 125
第八章 挥师朝鲜 127
1.一个好政委 128
2.钢铁运输线上的英雄们 130
第九章 转战高教战线 135
1.实在舍不得脱下军装 135
2.创建华东航空学院 137
第十章 到交通大学 140
1.巍巍学府,百年老校 140
2.任校办主任 143
3.在交大西迁及多次运动中 147
第十一章 “文革”中的蹉跎岁月 153
1.接受审查 154
2.家破人亡 155
3.被隔离 157
4.走出隔离室 163
5.可怜天下父母心 164
6.担任后勤组长 168
第十二章 改革的春天 170
1.受命于危难之中 170
2.突破“两个估计” 171
3.打破“唯成分论” 176
4.拨乱反正 181
5.分“讲师楼” 184
6.建立校务委员会 186
7.解决学校归属 188
8.发展多种学科 194
第十三章 访美 201
1.组团 203
2.敞开彼此心灵 205
3.寻找双方差距 209
4.突破“两人同行” 210
5.坚持如实汇报 211
6.开辟交流渠道 212
第十四章 管理体制改革 217
1.搭班子 219
2.人才交流 222
3.定编与制订教师工作规范 228
4.发奖金 232
5.自费工资改革 240
6.扩大基层自主权 245
第十五章 改革的延伸 252
1.兴建科研中心 252
2.促进产学研结合 257
3.联合办学 265
4.引进外资办学 269
第十六章 “伯乐”相马 275
1.越级提拔佼佼者 275
2.青睐“有争议”的人物 278
3.看上“高参” 282
4.广纳贤才 287
第十七章 筹建闵行校区 290
第十八章 重振交大雄风 294
第十九章 离休后的日子里 298
1.心系交大 298
2.为沈锐同志树碑 299
附录 302
《光明日报》与上海交大的情愫 302
人生多坎坷——记沈锐 312
主要参考文献 326
后记 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