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解构篇 17
第一章 《诗经》中的“无为” 17
第一节 作为生活经验的“无为” 18
第二节 作为政治风尚的“无为” 20
第三节 作为语言现象的“无为” 22
第二章 《礼记》中的“无为” 25
第一节 “天道”与“无为” 26
第二节 “礼治”与“无为” 29
第三节 “巫史”与“无为” 33
第四节 “巫”与“无” 37
第三章 《易传》中的“垂衣裳” 41
第一节 上衣下裳 42
第二节 治国之具 44
第三节 礼治主旨 47
第四章 “舜无为”的历史诠释 51
第一节 “其舜也欤”:“舜无为”的历史视角 51
第二节 “独称舜者”:“舜无为”的历史依据 56
第三节 “推也循也”:“舜无为”的语言分析 63
小结 66
建构篇 69
第五章 “垂拱”与“恭己”:儒家无为而治的形与神 69
第一节 “下垂其拱”:儒家无为的身体表现 70
第二节 “一己之恭”:儒家无为的心理状态 74
第三节 “上共下心”:儒家无为的身心一如 84
小结 87
第六章 “正己”与“正人”:儒家无为而治的机制 88
第一节 “政者正也”:儒家无为的基础 88
第二节 “君者仪也”:儒家无为的模式 93
第三节 “以守至正”:儒家无为的旨归 97
小结 102
第七章 “南面”与“无为”:儒家崇南文化的分析 104
第一节 “南面之卦”:儒家崇南文化的象征意涵 105
第二节 “南风之歌”:儒家崇南文化的民本意涵 112
第三节 “南方之强”:儒家崇南文化的王道倾向 120
小结 128
第八章 “居敬”与“居简”:儒道无为思想之比较 129
第一节 身体视角:“去衣裸裎”与“垂衣裳” 131
第二节 治道视角:“自然自化”与“德化天下” 135
第三节 和而不同:“居敬行简”与“居简行简” 139
小结 145
结论 148
附录:儒家“无为而治”与“小政府”建设 153
参考文献 157
后记 165
致谢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