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WindowsServer2003概述 1
1.1WidowsServer2003版本 1
1.1.1标准版 1
1.1.2企业版 1
1.1.3数据中心版 2
1.1.4Web版 2
1.2WindowsServer2003的新特征 2
1.2.1新的远程管理工具 2
1.2.2新的ActiveDirectory功能 6
1.2.3可用性和可靠性的改进 9
1.2.4策略的结果集 10
第2章 安装 12
2.1硬件需求 12
2.1.1硬件兼容性列表 12
2.1.2对称多处理硬件 13
2.1.3群集硬件 13
2.2制订配置计划 14
2.1.4即插即用支持 14
2.1.5ACPI问题 14
2.2.1文档化硬件 15
2.2.2文档化网络 15
2.2.3文档化软件 16
2.2.4文档化遗留的组件 16
2.2.5为问题作准备 16
2.3完成预安装任务 17
2.3.1理解安装模式 19
2.3.2Winnt.exe和Winnt32.exe 19
2.4从安装光盘安装 22
2.4.1启动WindowsServer2003安装光盘 22
2.4.2从安装光盘上运行Setup.exe 22
2.4.3从MS-DOS引导盘安装 22
2.4.4使用网络共享点 23
2.5.1选择自动安装类型 24
2.4.5使用登录脚本和批处理文件 24
2.5自动安装 24
2.5.2无需干预安装 27
2.5.3SYSPREP安装 30
2.5.4远程安装服务 40
第3章 服务器系统基础 48
3.1管理你的服务器 48
3.1.1配置你的服务器向导 49
3.1.2删除服务器角色 53
3.1.3配置你的服务器日志 54
3.1.4手工安装服务器角色 54
3.2远程桌面 54
3.2.1在服务器上启用远程桌面 55
3.2.2客户远程连接软件 57
3.2.3开始远程桌面会话 60
3.2.4运行远程桌面会话 62
3.2.5离开远程桌面会话 63
3.2.6从服务器管理连接 64
3.2.7连接控制台会话 65
3.2.8使用远程桌面的管理单元 66
3.3IIS的改变 67
3.3.1为IIS使用Web版 67
3.3.2安装IIS 68
3.3.3阻止IIS安装 68
3.3.4激活 69
3.3.5是否需要激活备份 69
3.3.6激活的工作过程 69
3.3.7激活安装 70
3.3.8宽限期之后激活 71
3.3.9软件兼容性工具 71
3.3.10使用向导测试兼容性 71
3.3.11手工设置兼容选项 74
4.1注册表概述 75
第4章 WindowsServer2003注册表 75
4.2注册表结构 77
4.2.1蜂巢和蜂巢文件 77
4.2.2注册表的数据项 78
4.2.3HKEY_CLASSES_ROOT 80
4.2.4HKEYCURRENT_USER 82
4.2.5HKEY_LOCAL_MACHINE 87
4.2.6HKEY_USERS 88
4.2.7HKEY_CURRENT_CONFIG 88
4.3Regedit.exe 88
4.3.1防止注册表编辑器显示“上次访问的项” 88
4.3.2访问远程注册表 89
4.3.3查找注册表 91
4.3.4创建收藏 91
4.4使用注册表查找故障 91
4.4.1导出项 92
4.4.2数据项添加到注册表 93
4.4.3删除注册表数据项 94
4.4.4改变注册表数据项的值 94
4.4.5使用注册表文件 94
4.5注册表的安全性 97
4.5.1理解权限 97
4.5.2处理权限 98
4.5.3改变项的所有权 100
4.5.4审核注册表 101
4.6reg.exe 103
4.6.1reg.exe的一般性原则 104
4.6.2reg.add 104
4.6.3reg.delete 105
4.6.4reg.copy 105
4.6.5reg.compare 105
4.6.6reg.export 106
4.6.7reg.import 106
4.6.11reg.unload 107
4.6.10reg.load 107
4.6.8reg.save 107
4.6.9reg.restore 107
4.6.12reg.query 108
4.7regmon 108
第5章 引导 109
5.1硬件引导 109
5.2通电自检 110
5.2.1内存错误 110
5.2.2磁盘错误 111
5.2.3SCSI错误 111
5.3操作系统的引导 112
5.3.1执行MBR代码 113
5.3.2执行WindowsServer2003启动文件 113
5.3.3显示引导选择菜单 113
5.3.5运行Ntoskrnl并装载HAL 114
5.3.6装载驱动程序和服务 114
5.3.4启动Ntdetect 114
5.3.7装载操作系统 115
5.3.8登录计算机 115
5.3.9装载登录服务 119
5.4关于Boot.ini 119
5.4.1Boot.ini的内容 119
5.4.2x86ARC路径语句 120
5.4.3修改Boot.ini 122
5.5“高级选项”菜单 126
5.5.1安全模式 126
5.5.2启用引导日志 127
5.5.3启用VGA模式 127
5.5.4最后一次正确的配置 128
5.5.5目录恢复模式 129
5.5.6调试模式 129
5.6.1从自己的系统上创建可引导的软盘 130
计算机上创建可引导的软盘 130
5.6创建可引导的软盘 130
计算机上创建可引导的软盘 131
5.6.4创建快速的Boot.ini文件 131
5.6.3在运行不同Windows版本的 131
6.1.1第一次登录 132
6.1第一次引导 132
6.1.2加入域 132
第6章 WindowsServer2003的用户界面 132
6.1.4管理你的服务器 133
6.1.5视频设置 133
6.1.3本地用户名/域用户名和界面 133
6.2桌面 134
6.2.1启用“主题”服务 134
6.2.4删除主题 135
6.2.3修改主题 135
6.3“开始”菜单 135
6.2.2切换主题 135
6.3.1“开始”菜单的左边面板 136
6.3.2“开始”菜单的右边面板 138
6.3.3启用“经典开始”菜单 138
6.4任务栏 139
6.4.1通知区域 139
6.4.2分组任务栏按钮 141
6.5文件夹行为和“查看”方式 142
6.4.4任务栏的工具栏 142
6.5.1文件夹的打开方式 142
6.4.3锁定任务栏 142
6.5.2查看文件夹和文件 144
6.5.3显示文件扩展名以避免危险 144
6.6帮助和支持服务 145
6.6.1使用索引 145
6.5.4文件关联 145
6.6.2搜索主题 146
6.6.3用帮助页面工作 148
6.6.4自定义帮助系统 148
7.1.1找到“命令提示符”菜单项 150
7.1“命令提示符”的技巧与提示 150
7.1.2从GUI快速访问“命令提示符” 150
第7章 命令提示符 150
7.1.3按键的窍门 151
7.1.4使用doskey恢复并编辑命令 151
7.2命令提示符窗口 152
7.2.1改变“命令提示符”窗口的属性 152
7.2.2“选项”选项卡 153
7.2.3“字体”选项卡 154
7.2.4“布局”选项卡 155
7.3“命令提示符”窗口中的复制和粘贴 156
7.4命令扩展 156
7.2.5“颜色”选项卡 156
7.4.1具有扩展功能的命令 157
7.4.2禁用命令扩展 157
7.5.1为命令会话启用文件夹和文件名自动补全功能 158
7.5文件夹和文件名自动补全功能 158
7.5.2永久性启用文件夹和文件夹自动补全功能 158
7.4.3管理命令扩展配置里的冲突 158
7.6WindowsServer2003命令 160
7.6.1WindowsServer2003不支持的命令 160
7.5.3通配符快捷方式 160
7.6.2企业版和数据中心服务器版不支持的命令 161
7.6.3已经改变的命令 162
7.7.1通过UNC查看和操作文件 165
7.7.2用pushd和popd访问远程计算机 165
7.7在命令行上使用UNC 165
7.7.3pushd和netuse 166
7.8对本地虚拟磁盘使用subst 167
7.9命令帮助 168
8.1.1“磁盘碎片整理程序”管理 169
8.1整理碎片 169
单元 169
第8章 系统维护工具 169
8.1.2分析磁盘 170
8.1.4“磁盘碎片整理程序”的限制 172
8.1.5Defragexe 172
8.1.3磁盘碎片整理 172
8.1.6解决碎片整理的问题 173
8.2任务计划 176
8.2.1任务计划执行文件 176
8.1.7优化磁盘碎片整理程序的性能 176
8.2.2使用任务计划向导 177
8.2.3手工创建任务计划 178
8.2.4修改或者删除计划任务 181
8.2.5运行和停止任务计划 182
8.2.6检查任务计划的状态 182
8.2.7为任务计划设置全局选项 183
8.2.8处理远程计算机上的任务 183
8.3AT.exe 185
8.4schtasks.exe 185
8.4.1使用schtasks.exe创建任务 186
8.4.2使用schtasks.exe管理已存在的任务 187
8.5.1运行磁盘清理 188
8.5.2决定要删除的内容 188
8.5磁盘清理 188
8.5.3压缩旧文件 189
8.5.4磁盘清理的其他选项 190
8.5.5使用cleanmgr.exe 190
8.6系统信息 191
8.6.1操作“系统信息”窗口 191
8.6.3导出系统数据 192
8.6.4从“系统信息”窗口运行系统工具 192
8.6.2将系统数据保存到文件 192
8.6.5连接到远程计算机 193
8.6.6使用msinfo32.exe 193
8.7本地计算机管理管理单元 195
8.8可移动存储 205
第9章 打印 213
9.1新的打印功能 213
9.3打印进程 214
9.3.1创建输出文件 214
9.2打印基础 214
9.4打印组件 215
9.3.4发送打印作业 215
9.4.1后台打印处理程序 215
9.3.3路由打印作业 215
9.3.2处理输出文件 215
9.4.2后台打印文件 217
9.4.3打印机驱动程序 217
9.4.4WindowsServer2003打印处理器 218
9.4.5其他打印处理器 219
9.4.6打印路由器 219
9.4.7打印监视器 220
9.4.8语言监视器 226
9.4.9打印提供程序 227
9.5.1即插即用打印机的安装 228
9.5.2打印机的手工安装 228
9.5安装本地打印机 228
9.5.3安装USB打印机和IEEE打印机 229
9.5.4安装红外打印机 229
9.5.5安装具有网络功能的打印机 230
9.6共享打印机 231
9.6.1创建打印机共享 231
9.6.2设置打印机权限 232
9.6.3审核打印机访问 234
9.6.4为其他Windows版本添加驱动程序 237
9.7使用打印机位置跟踪 238
9.7.1打印机位置跟踪需求 238
9.7.2打印机位置命名需求 239
9.8.1连接到远程打印机 240
9.8.2搜索ActiveDirectory 240
9.8安装远程打印机 240
9.8.3浏览网络 243
9.9.1一对一的打印机驱动程序 244
9.9.2打印机池 244
9.9计划打印机的实施 244
9.9.3多对一的打印机驱动程序 245
9.10配置打印服务器 246
9.10.2打印服务器端口 247
9.10.3打印服务器驱动程序 247
9.10.1打印服务器格式 247
9.10.4服务器后台打印处理程序选项 248
9.11配置打印机 249
9.11.1打印首选项 249
9.11.2打印机属性 250
9.12.1管理远程打印机 255
9.12.2重定向打印作业 255
9.12管理打印机 255
9.12.3操作队列里的打印作业 256
9.13打印到文件 256
9.14从DOS打印 257
第10章 使用TCP/IP协议组网 258
10.1TCP/IP的细节 258
10.1.1Microsoft的TCP/IP协议的首次展示 259
10.1.2WindowsServer2003中TCP/IP协议的改进 260
10.1.3TCP/IP的改进 265
10.2TCP/IP协议和WindowsServer2003网络模型 266
10.2.1TCP/IP协议栈 267
10.2.2TCP协议会话的剖析 273
10.3安装并配置TCP/IP 275
10.3.1IP地址 275
10.3.2子网掩码 276
10.3.3IP地址类型 277
10.3.4理解子网 277
10.3.5默认网关 278
10.3.6高级IP地址 278
10.3.7首选的和备用的DNS服务器 279
10.4理解域名注册和解析 279
10.4.1使用HOSTS文件 280
10.4.2使用域名系统 280
10.4.3NetBIOS域名 281
10.4.4结点类型 282
10.4.5NetBIOS域名注册 282
10.4.6NetBIOS域名解析 284
10.4.7何时不再依靠NetBIOS 286
10.5TCP/IP工具 287
10.5.1ping 287
10.5.2tracert 288
10.5.3pathping 289
10.5.4ipconfig 290
10.5.5netstat 291
10.5.6ARP 291
10.5.7route 292
10.5.8nbtstat 293
第11章 DHCP和IP地址 295
11.1理解DHCP 296
11.1.1DHCP的起源 296
11.1.2IP地址分配 297
11.1.3DHCP的其他能力 297
11.1.4DHCP通信 300
11.1.5运行Microsoft的DHCP服务器 302
11.1.6DHCP和域名解析 305
第12章 理解DNS 307
12.1DNS简介 307
12.2域 309
12.3区域 310
12.3.3ActiveDirectory集成 311
12.3.2辅助区域 311
12.3.4存根区域 311
12.3.1主要区域 311
12.3.5委派 312
12.3.6记录 312
12.3.7区域传输/复制 313
12.4文件 314
12.5WindowsServer2003DNS 314
12.5.1客户端注册表项值 316
12.5.2DNS工具 320
12.5.3手动安装DNS 322
12.5.4使用“管理你的服务器向导”来安装DNS 323
12.5.5设置正向查找区域 323
12.5.7DHCP集成 324
12.5.8RFCs 324
12.5.6安全选项 324
12.5.9WINS 325
12.5.10LMHOSTS 327
13.1WindowsServer2003在路由和远程访问方面的改变 331
13.2IP路由概述 331
第13章 路由和远程访问服务 331
13.2.1路由算法 333
13.2.2路由协议 335
13.3路由和远程防问服务基础 338
13.3.1远程连接和远程控制 338
13.3.2网络协议 339
13.3.3访问协议 342
13.3.4访问方法 345
13.3.5Internet连接共享(ICS) 347
13.4安全的RRAS 348
13.4.1身份验证方法 348
13.4.2回叫 350
13.4.3调用者ID 350
13.5虚拟专用网络基础 350
13.5.1身份验证 351
13.5.2信道 351
13.5.3加密 352
13.5.4VPN实现的考虑事项 353
13.5.5选择VPN解决方案 353
13.6安装RRAS 354
13.7.1配置远程访问(拨号或VPN) 355
13.7配置RRAS 355
13.7.2配置具有网络地址转换的路由器 358
13.7.3配置VPN访问和NAT 361
13.7.4配置两个专用网络之间的安全连接 362
13.7.5自定义RRAS配置 363
13.7.6配置Internet连接共享 365
13.7.7配置RRAS客户 367
13.7.8配置远程访问策略 370
13.8管理及诊断RRAS 374
13.8.1管理多个RRAS服务器 374
13.8.2监视连接 375
13.8.3查看路由表 376
13.8.4添加静态路由 376
13.8.5事件日志 377
13.8.6关于选项 379
13.8.7RRAS和64位版本的WindowsServer2003 379
14.1Windows客户网络服务 381
14.1.1Microsoft网络客户端 381
第14章 客户网络服务 381
14.1.2Microsoft网络的文件和打印机共享 382
14.1.3浏览器服务 383
14.2NovellNetWare服务 383
14.2.1Windows与NetWare通信 384
14.2.2NWLink 384
14.2.3NetWare客户端服务 386
14.2.4NetWare服务 387
14.3Macintosh服务 388
14.3.1Macintosh网络协议 389
14.3.2对Macintosh客户端进行身份验证 392
14.3.3Macintosh文件服务 393
14.3.4Macintosh打印服务 395
14.4.1POSIX 397
14.4.2UNIX打印服务 397
14.4UNIX集成服务 397
14.4.3UNIX网络连通性 399
14.4.4telnet 400
第15章 文件系统及其功能 405
15.1FAT和FAT32 405
15.2NTFS 406
15.2.1NTFS主文件表 406
15.2.2NTES碎片 408
15.3NTFS压缩 409
15.4升级至NTFS 411
15.4.1决定文件系统的类型 412
15.4.2转换到NTFS 412
15.4.3将卷格式化为NTFS 413
15.5NTFS权限 415
15.5.1NTFS权限与共享权限 415
15.5.2默认权限 416
15.5.3继承权限 417
15.5.4修改权限 419
15.5.5有效权限 421
15.5.6理解拒绝权限 421
16.1分布式文件系统 422
16.1.1什么时候使用DFS 422
第16章 磁盘和文件管理 422
16.1.2DFS术语 423
16.1.3独立DFS与域DFS 423
16.1.4创建DFS根目录 424
16.1.5将链接添加到根目录 427
16.1.6将驱动器映射到根目录 428
16.1.7管理DFS 428
16.2共享文件夹的卷影副本 429
16.2.1启用卷影副本 429
16.2.2配置卷影副本 431
16.2.3禁用卷影副本 432
16.2.4安装卷影副本客户端软件 433
16.2.5访问文件的以前版本 433
16.3磁盘配额 436
16.3.1磁盘限额的要求 436
16.3.2计划默认配额 437
16.3.3启用和应用配额 438
16.3.4设置单个配额项 439
16.3.5配额报告 440
16.4远程存储服务 441
16.4.1快速预览RSS 441
16.3.6将配额项转移到另外一个卷 441
16.4.2安装RSS 442
16.4.3配置RSS设置 443
16.4.4使用RSS管理的文件 444
16.4.5RSS备份 445
16.5可移动存储管理 446
16.5.1配置可移动存储 446
16.4.6删除RSS 446
16.5.2库 447
16.5.3媒体池 448
16.5.4媒体标识 449
16.5.5媒体状态 449
16.5.6管理媒体池 450
16.5.7管理媒体 451
16.5.8管理工作队列 452
16.5.9管理操作员请求 453
16.5.10RSM技巧 453
17.1.1NTLM身份验证 455
17.1WindowsServer2003身份验证 455
17.1.2NTLMTelnet身份验证 455
第17章 WindowsServer2003的安全 455
17.1.3Kerberos概述 456
17.1.4公钥基础结构和Windows 458
Server2003身份验证 458
17.2使用EFS保护数据 459
17.3系统密钥的使用 461
17.4有密码保护的屏幕保护程序 464
17.5Internet协议安全性 465
17.6本地安全策略 468
17.6.1本地安全账策略 469
17.6.2账户锁定策略 470
17.6.3本地策略 470
17.7实施审核 472
17.7.1通过审核日志查找安全漏洞 475
17.7.2保护事件日志 476
17.8域之间的信任关系 476
17.9修补程序的管理 478
17.9.1HFNETCHK 478
17.9.2MBSA 479
17.10备忘录 481
18.1创建新域 483
18.1.1计划域控制器部署 483
第18章 域控制器 483
18.1.2安装ActiveDirectory 484
18.1.3ActiveDirectory和DNS 484
18.1.4在新域中安装第一个域控制器 485
18.1.5在新域中安装额外的域控制器 485
18.1.6通过还原备份创建额外的域控制器 486
18.2升级Windows2000域 488
18.2.1准备林和域 488
18.2.2升级Windows2000域控制器 489
18.3.1决定DNS 490
18.3.2域和林的功能 490
18.3升级WindowsNT4域 490
18.3.3升级域控制器 492
18.4理解域控制器角色 493
18.4.1复制是角色的目的 493
18.4.2分配角色 494
18.4.3架构主机 494
18.4.4域命名主机 496
18.4.5相对ID主机 498
18.4.6PDC仿真主机 499
18.4.7结构主机 501
18.5W32Time 502
18.5.1理解时间同步层次 503
18.5.2理解同步处理 503
18.5.3使用外部时间服务器 504
18.5.4W32Time事件日志项 506
18.6全局编录 506
18.6.3全局编录维护通用组 507
18.6.2全局编录身份验证任务 507
18.6.4通用组成员缓存 507
18.6.1全局编录查询 507
18.6.5在域控制器上启用/禁用全局编录 508
第19章 理解ActiveDirectory 510
19.1ActiveDirectory结构 510
19.2.1惟一标识名 513
19.2.2相对标识名 513
19.2LDAP和ActiveDirectory 513
19.3ActiveDirectory结构的计划 514
19.3.1集中式或非集中式管理控制 514
19.4查询ActiveDirectory 517
19.3.4混合组织结构 517
19.4.1ActiveDirectory用户和计算机 517
19.3.3组织结构 517
19.3.2地理位置 517
19.4.2使用Windows搜索 518
19.5维护ActiveDirectory 518
19.6ActiveDirectory站点和服务 521
19.6.1创建站点结构 521
19.6.2站点间传输 522
19.6.3子网 523
19.6.4服务 523
19.6.5站点和服务的维护和故障诊断工具 524
19.7ActiveDirectory域和信任关系 526
20.1WindowsServer2003中的组 529
20.1.1本地组 529
第20章 管理组和OU 529
20.1.2域组 534
20.1.3组作用域 535
20.1.4默认的域组 536
20.1.5特殊标识 538
20.1.6使用组管理权限 538
20.2组织单位 540
20.2.1创建OU 540
20.2.2在OU中定位对象 541
20.2.3委派OU的管理 542
20.2.4管理委派 542
21.1.2域账户 545
21.1.1本地账户 545
21.1.3组 545
21.1理解用户账户 545
第21章 管理用户和登录 545
21.2管理域账户 546
21.2.1内置域账户 546
21.2.2域用户账户 547
21.3管理UPN 551
21.4管理本地用户账户 552
21.4.1创建本地用户账户 553
21.4.2配置本地用户账户 553
21.5.1本地登录 555
21.5.2域登录 555
21.5登录过程概览 555
21.6身份验证 556
21.5.4远程登录 556
21.6.1Kerberos 556
21.5.3登录到信任域 556
21.6.2NTLM 557
21.7密码 557
21.7.2强密码 558
21.7.3域密码策略 558
21.7.1新的密码要求 558
21.7.4无效密码锁定 560
21.7.5密码重设盘 562
21.8用户配置文件 562
21.8.1本地配置文件 563
21.8.2配置默认用户的配置文件 564
21.8.3漫游配置文件 565
21.8.4强制配置文件 567
21.9主文件夹 568
21.9.1在配置文件中添加主文件夹 569
21.9.2将文件重新定向到主文件夹 569
21.10.1在用户属性中启用登录脚本 573
21.10.2使用组策略启用登录脚本 573
21.10登录脚本 573
第22章 用组策略管理服务器和客户端计算机 574
22.1组策略基础 574
22.1.1使用组策略的要求 576
22.1.2与旧版本操作系统之间的交互性 577
22.1.3组策略处理和继承 578
22.1.4筛选组策略 580
22.2组策略对象 580
22.3组策略设置 582
22.3.1计算机配置 582
22.3.2用户配置 585
22.3.3自定义模板 590
22.4用GPMC管理组策略 591
22.4.2将组策略对象链接到ActiveDirectory容器 592
22.4.3委派组策略管理 592
22.4.1创建组策略对象 592
22.4.5组策略结果 593
22.4.6备份组策略对象 593
22.4.4组策略建模 593
22.4.9复制组策略对象 594
22.4.8还原备份组策略对象 594
22.4.10移植GPO设置 594
22.4.7导入GPO设置 594
22.4.11用脚本编写GPMC操作 595
第23章 网络软件安装 596
23.1远程安装服务 597
23.1.1远程安装软件的安装 598
环境的RIS 602
23.2智能映像ActiveDirectory软件安装及维护 607
23.3软件限制策略 607
第24章 群集 609
24.1网络负载平衡群集 609
24.1.1网络负载平衡的优势 610
24.1.2网络负载平衡基础结构 610
24.1.3安装及配置NLB 613
24.1.4采用nlbmgr.exe配置群集和结点 620
24.1.5管理网络负载平衡 622
24.2.1服务器群集基础结构 625
24.2服务器群集 625
24.2.2使用适合环境的服务器群集 631
24.2.3安装群集服务 633
第25章 微调和优化性能 639
25.1检查性能优化 639
25.1.1建立服务级别和目标 640
25.1.2建立策略和过程 640
25.2建立基准值 641
25.2.1工作负荷描述 641
25.2.2基准和厂商提供的信息 642
25.2.3数据搜集:正在监视什么 642
25.3性能监视工具 643
25.3.1任务管理器 643
25.3.2网络监视器 644
25.3.3“性能”管理单元 646
25.3.4第三方工具 655
25.4监视和优化系统资源 656
25.4.1监视内存 656
25.4.3监视磁盘子系统 657
25.4.2监视处理器 657
25.4.4监视网络性能 658
25.5控制系统资源 659
第26章 灾难预防计划和还原 661
26.1备份 661
26.1.1新备份功能 661
26.1.2备份权限问题 663
26.1.4备份类型 664
26.1.3磁盘配额和备份文件 664
26.1.5备份 664
26.1.6配置备份软件 665
26.1.7创建备份工作 667
26.1.8计划备份 670
26.1.9使用备份批处理文件 671
26.1.10使用可移动存储管理器 672
26.2还原 672
26.2.2设置还原选项 673
26.2.1还原文件和文件夹 673
26.2.3还原域控制器 675
26.2.4为DC选择还原类型 676
26.3故障恢复控制台 678
26.3.1从安装光盘访问故障恢复控制台 678
26.3.2预安装故障恢复控制台 679
26.3.3使用故障恢复控制台 679
26.3.4改变故障恢复控制台规则 684
26.3.5取消安装故障恢复控制台 686
26.4自动系统故障恢复 686
26.4.2用ASR恢复系统 687
26.4.1创建ASR恢复系统 687
26.5创建引导盘 688
26.6.1BSOD出现的原因 689
26.6STOP错误:蓝屏死机 689
26.6.2准备BSOD 689
26.6.3配置系统还原选项 690
26.6.4配置转储文件类型 691
26.6.5配置管理警报 692
26.6.6用BSOD测试配置 694
26.6.7理解崩溃 695
26.6.8强制出现BSOD 696
26.6.9深入BSOD 697
26.6.10普通STO错误 698
26.7Windows错误报告 702
26.7.1在系统属性中启用错误报告 704
26.7.2在组策略中启用错误报告 705
26.7.4收集和查看报告 708
26.7.3发送报告 708
26.8chkdsk简介 709
26.8.1chkdsk 710
26.8.2autochk.exe 711
26.8.3chkntfs.exe 712
A.1IIS6的新功能 713
附录AInternet信息服务 713
A.1.1增强的体系结构 713
A.1.2增强的安全性 715
A.1.3增强的可管理性 716
A.2.1安装IIS 717
A.2一般管理任务 717
A.2.2管理IIS 717
A.2.3启用web服务扩展 718
A.2.4创建网站 718
A.2.5配置网站 719
A.2.6创建应用程序 720
A.2.7创建应用程序池 722
A.2.8配置回收 723
A.2.9配置空闲超时 724
A.2.10创建Web园 724
A.2.11配置运行状况监视 724
A.2.12配置应用程序池标识 725
A.2.14允许直接编辑配置数据库 726
A.2.13配置应用程序设置 726
A.2.15备份配置数据库 727
A.2.16还原配置数据库 729
A.2.17导出配置数据库 730
A.2.18导入配置数据库 731
23.1.2用于管理Windows 2003
5.6.2在另一台WindowsServer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