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前言 1
第一章 不稳定财政的根源 1
目录 1
前言 3
一、晚明财政改革的遗产 5
致谢 8
二、制度问题的官僚政治解决之道 9
第二章 非正式经费体系 25
一、清初的收入分配 26
表2—1 康熙二十四年(1685)地丁钱粮的起运与存留 28
表2—3 康熙六十一年(1722)山西省州县存留地丁钱粮 30
表2—2 康熙六十一年(1722)山西存留地丁钱粮 30
表2—4 康熙三十一年(1692)苏州府部分地丁银存留额 33
表2—5 康熙六十一年(1722)江西省地丁银存留额 33
表2—6 雍正元年(1723)江西省九江府地丁钱粮存留额 33
二、对地方政府的财政需求 34
表2—7 清代官员的俸银 35
三、清初财政的非正式经费体系 43
第三章 火耗归公 68
一、打击政府亏空 70
二、地方财政改革:火耗归公 82
第四章 财政合理化改革和各地的实施 108
一、找出一个模式 108
表4—1 火耗归公的提解方式与实施年份 117
二、因地制宜 118
表4—2 雍正时期部分省份养廉和公费的分配 120
表4—3 雍正元年(1723)山西火耗支出情况 124
表4—4 雍正四年(1726)陕西火耗支出情况 125
表4—5 四川官员养廉银 129
表4—6 贵州省的收入来源 135
表4—7 贵州省税羡余银 135
表4—8 贵州每年必需公费 136
表4—9 贵州官员养廉银 137
表4—10 江苏官员养廉银 145
表4—11 江苏每年固定公费支出 146
表4—12 江西官员养廉银前后的变化 148
表4—13 安徽省提出的预算 150
表4—14 江西公费支出 154
表4—15 福建省增订养廉额 156
第五章 地方改革的多样性和基本原则 158
一、公费 160
二、公费的分配 165
三、养廉 179
四、改革后的陋规 188
第六章 改革的障碍:基层腐败和江南清查案 206
一、消除民欠的措施 207
二、江南清查的起源 210
三、清查开始 215
四、官员内部出现问题 218
表6—1 截至雍正七年(1729)年中太仓州欠赋 218
五、最基层官僚的破坏活动 222
六、剖析税收腐败 225
七、清算 236
表6—2 康熙五十一年(1712)至雍正四年(1726)江苏省的积欠 237
第七章 前瞻:火耗归公改革的失败 247
一、乾隆初年关于火耗归公的争论 248
二、乾隆时期的火耗归公 260
表7—1 乾隆时期一些省份火耗存储额 261
表7—2 官员路费预借养廉额 263
三、嘉庆时期的火耗归公 279
结语 283
对原始资料的说明 289
征引文献 291
译后记 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