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历史的意义及本文写作之目的 1
一、人之存在的意义与历史 1
二、写作本文之理由与目的 4
第二节 论述方式与本文限度 6
一、方法论问题与「历史精神」成立的基础 6
二、本文之论述方式与所能呈现者 8
第二章 汉初的学术背景 11
第一节 周文的特色 11
一、作为礼乐传统的周文 12
二、周文之精神内涵 13
第二节 先秦儒家之发展与特色 15
一、孔子对周文的继承与点化 16
二、孟子的仁心仁政 17
三、荀子的重视现实 19
第三节 道家之发明与法家的陷落 22
一、道家所发明的「道」 22
二、法家对儒家及道家的利用与扭曲 24
第四节 阴阳家的兴起 27
第三章 汉初民生社会之背景 35
第一节 封建社会的解体及其原因 35
一、封建社会的崩溃 35
二、封建社会崩溃的原因——民间力量之勃兴 41
第二节「士」阶层的发展及其影响 42
第三节 宗族社会与孝道观念 47
第四章 汉初的政治发展与社会变迁 51
第一节 高祖吕后时期 51
一、宽简、因循、无为的基本政策 51
二、封建问题 53
第二节文、景时期 55
一、社会力之复苏与问题之再现 55
二、因循与改革之间 57
第三节 武帝之复古更化 58
一、复古更化之背景 58
二、复古更化的内容及其影响 60
第五章 汉初的学术发展 65
第一节 汉初学术发展的趋向及其特色 65
第二节 《吕氏春秋》与《淮南子》 68
一、《吕氏春秋》发展阴阳家思想 68
二、《淮南子》发展道家思想 70
第三节 贾谊与董仲舒 75
一、贾谊对「秩序」的关怀 75
二、董仲舒学说的表现形态 78
第六章 结论——先秦至汉初之学术与政治互动发展的启示 85
引用书目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