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区域质概论 1
第一节 区域地层 1
第二节 区域地质构造 4
一、构造单元的划分 4
二、构造单元分述 5
三、区域地质发展史简述 6
第二章 含煤地层 8
第一节 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含石煤地层 8
一、地层特征 8
二、石煤层和煤质 12
三、石煤的共伴生元素 15
一、地层特征 16
第二节 下石炭统旧司组 16
四、石煤资源 16
二、煤层及其对比 20
三、地层划分与对比 22
第三节 下二叠统梁山组 23
一、地层特征 23
二、煤层及其对比 26
三、地层划分与对比 27
第四节 上二叠统 29
一、陆相区(Ⅰ) 29
二、过渡相区(Ⅱ) 35
三、海相区(Ⅲ) 105
四、问题讨论 130
一、地层特征 149
第五节 上三叠统 149
二、煤层及其对比 154
三、地层划分与对比 156
第六节 第三系 158
一、下第三系(E) 159
二、上第三系(N) 159
第七节 第四系 160
第三章 含煤地层沉积环境和聚煤规律 163
第一节 晚二叠世含煤地层沉积环境和聚煤规律 163
一、岩石类型和沉积构造 163
二、沉积环境 166
三、岩相古地理 179
四、沉积模式 182
五、聚煤规律 185
第二节 早石炭世、早二叠世、晚三叠世岩相古地理 194
一、早石炭世旧司期岩相古地理 194
二、早二叠世梁山期岩相古地理 195
三、晚三叠世岩相古地理 196
第四章 控煤构造和岩浆岩 199
第一节 晚二叠世同沉积构造格架 199
一、紫云—垭都断裂 199
二、潘家庄断裂 200
三、黔中断裂 200
四、册亨弧形断裂 200
第二节 后期构造变动 201
一、褶曲控煤构造 201
二、断裂控煤构造 205
一、六盘水煤田 207
第三节 煤田构造特征 207
二、兴义煤田 208
三、织纳煤田 209
四、黔北煤田 209
五、贵阳煤田 211
六、黔东北煤田 211
七、黔东南煤田 212
八、黔西北煤田 213
九、黔南区 214
第四节 浆岩 214
第五章 煤层煤质 216
第一节 上二叠统煤层煤质 216
一、煤岩特征 216
二、煤的硫分和低硫煤资源 219
三、煤的灰分 235
四、煤的挥发分和镜质体反射率 237
五、煤的发热量 239
六、煤的可选性 240
第二节 旧司组、梁山组和火把冲组煤层煤质 243
一、下石炭统旧司组煤层煤质 243
二、下二叠统梁山组煤层煤质 244
三、上三叠统火把冲组煤层煤质 244
第六章 煤类及煤变质作用 245
第一节 煤类及其分布 245
第二节 煤变质作用 246
一、煤变质作用类型 246
三、贵州煤变质机制的探讨 248
二、区域构造对煤变质的控制作用 248
第一节 煤层气与煤层气工业 250
一、煤层气 250
第七章 煤层气资源 250
二、煤层气工业的现状与前景 252
第二节 煤层气赋存特征 253
一、煤层气成分和甲烷含量 253
二、瓦斯分带 255
三、甲烷含量与瓦斯压力和煤层埋深的关系 255
四、甲烷可抽放率 256
第三节 煤层气资源 256
一、资源量及其分布 256
二、控气地质因素 258
一、物理特征 262
二、化学性质 262
第八章 风化煤资源 262
第一节 风化煤的物理化学特征 262
第二节 风化煤的腐植酸含量 263
一、腐植酸产率及其变化趋势 263
二影响腐植酸产率的因素分析 265
第三节 风化煤资源量及其分布 267
一、资源估算原则及方法 267
二、资源量及其分布 268
结语 269
参考文献 273
图版说明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