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地理变异和种子区划 1
第一章 分类学、地理分布和气候环境 1
第一节 分类学 1
第二节 地理分布 6
第三节 分布区的气候条件 14
第二章 亲代特征的地理变异 21
第一节 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21
第二节 亲代特征变异的综合分析 23
第三节 各种形态特征的变异趋势 25
第四节 按亲代特征划分地理种群 32
第三章 后代特征的地理变异 37
第一节 研究方法 37
第二节 后代特征变异的综合分析 40
第三节 后代特征的地理变异趋势 42
第四节 依据后代特征划分气候生态型 49
第四章 不同生态型生长和适应性的比较 52
第一节 生长量和适应性 57
第二节 季节生长 62
第三节 不同年度的生长过程 65
第四节 不同海拔的种源变异 67
第五章 酯酶同功酶的地理变异 71
第一节 研究方法 71
第二节 谱带分析 73
第三节 随机交配检验 75
第四节 基因多样性分析 78
第五节 等位基因频率的地理分化 80
第一节 研究方法 83
第六章 单萜烯组分的地理变异 83
第二节 萜烯组分的种源变异 85
第三节 萜烯组分与地理因素的相关 87
第四节 典范分析 87
第五节 各化学类型的单萜烯组分差异 90
第七章 种子区划 93
第一节 种子区划的方法 93
第二节 油松种子区 95
第八章 种源试验概述 99
第一节 种源试验的意义和历史 99
第二篇 种源试验和种源选择 99
第二节 油松种源试验的发展 100
第三节 种源试验的种类 100
第四节 种源试验的方法 101
第九章 油松不同种源的苗期生长和造林成活的研究——多点协作试验的第一次总结 109
第一节 研究方法和试验条件 109
第二节 两年生苗高 111
第三节 造林成活 113
第一节 研究方法 116
第十章 种源×立地交互作用的研究——多点协作试验的第二次总结 116
第二节 各种变差来源的显著性 117
第三节 不同生态型的适应性 121
第四节 不同生态型在各地区的表现 122
第十一章 不同种子区的种源选择——多点协作试验的第三次总结 126
第一节 研究方法 126
第二节 东部区 126
第三节 南部区和山东区 130
第四节 西南区 134
第六节 东北区 135
第五节 中西区 135
第七节 北部区 138
第八节 西北区 139
第九节 中部区 141
第十节 结论 142
第十二章 辽宁地区种源试验 144
第一节 概述 144
第二节 第一、二批试验 145
第三节 第三批试验 150
第四节 种源选择 152
第十三章 河北地区种源试验 157
第一节 概述 157
第二节 第一批试验 157
第三节 第二批试验 160
第四节 第三批试验 164
第十四章 北京地区种源试验 168
第一节 概述 168
第二节 第一批试验 168
第三节 第二批试验 171
第四节 第三批试验 172
第五节 种源选择 174
第十五章 内蒙古东部地区种源试验 176
第一节 概述 176
第二节 第二批试验 176
第三节 第三批试验 181
第十六章 内蒙古西部地区种源试验 183
第一节 概述 183
第二节 研究结果 183
第二节 第一、二批全分布区试验 189
第十七章 山西地区种源试验 189
第一节 概述 189
第三节 局部分布区试验 192
第四节 种源选择 194
第十八章 陕西地区种源试验 196
第一节 81-21试验 196
第二节 第二批试验 201
第三节 第三批局部分布区试验 204
第一节 概述 206
第十九章 甘肃地区种源试验 206
第二节 第一、二批试验 207
第三节 局部分布区试验 213
第四节 种源选择 214
第二十章 宁夏地区种源试验 218
第一节 概述 218
第二节 第一批试验 218
第三节 第二批试验 219
第四节 局部分布区试验 224
第一节 概述 226
第二十一章 青海地区种源试验 226
第二节 种源间差异分析 227
第三节 地理变异和种源选择 230
第二十二章 河南地区种源试验 233
第一节 概述 233
第二节 第一批试验 233
第三节 第二批试验 237
第四节 第三批试验 242
第二节 研究方法 247
第一节 概述 247
第二十三章 山东地区种源试验 247
第三节 研究结果 248
第四节 种源选择 253
第二十四章 湖北西部地区种源试验 254
第一节 概述 254
第二节 研究结果 254
第二十五章 树高生长稳定性参数的动态变化 257
第一节 研究方法 257
第二节 研究结果 258
第三节 讨论与结论 266
第三篇 不同生态型和不同生态型和种源的生理生态特性 269
第二十六章 油松不同生态型和种源的抗寒性 269
第一节 研究方法 269
第二节 不同种源的电导率随冰冻温度的变化 270
第三节 不同种源的抗冻性随季节的变化 272
第四节 抗冻性与种源地理-气候条件的关系 272
第二十七章 油松不同生态型和种源的水分关系 275
第一节 研究方法 275
第二节 水势 276
第三节 蒸腾速率 278
第二十八章 油松P—V曲线主要水分参数值随季节和种源的变化 282
第一节 研究方法 282
第二节 油松P—V线主要水分参数的季节变化 284
第三节 P—V曲线水分参数随种源的变化 287
第二十九章 油松不同生态型和种源的种子发芽特性 291
第一节 研究方法 291
第二节 种子发芽的地理变异 292
第三节 种子发芽与环境条件 293
第四节 种子发芽与层积处理 296
第三十章 油松营养成分的种源变异 299
第一节 矿质营养成分变异 299
第二节 细胞内主要生化物质的变异 301
第三十一章 油松不同种源的抗病性 303
第一节 感病症状及不同种源的感病率 303
第二节 油松赤枯病、落针病发生原因及其防治 305
第三十二章 油松不同种源的抗虫性 306
第一节 各种源受害等级的划分 306
第二节 油松各种源松干蚧若虫显露性分析 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