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孔子及其思想概观 1
第一章 孔子对历史思想文化的研究 1
一、“夫子之道”的由来 1
二、孔子求“道”的态度 5
第二章 关于对孔子及其思想的评价问题 10
一、恢复孔子及其思想真面目的困难 10
二、时人对孔子及其思想的评价 11
第三章 孔子思想的主要特色 18
一、孔子关于仁的思想的基本逻辑构想 18
二、“夫子之道”的“一贯”特色 22
第四章 关于孔子思想的传述 30
一、孔子身边的弟子对仁学思想的掌握 30
二、关于《论语》的成书 33
三、关于《大学》的成书 38
第二篇 论仁(上) 43
第一章 仁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43
一、孔子学说的组成 43
二、追溯“仁”字的使用 44
三、关于仁的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46
第二章 仁是“爱人的感性实体” 48
一、孔子仁学中的“仁” 48
二、仁的包容性 58
三、“无讼”的生活景象 73
第三篇 论仁(下) 83
第一章 仁者的人格 83
一、仁者的理念 83
二、仁者的精神境界 93
三、仁者的外在形象 103
一、仁人的殉道精神 112
第二章 仁人风范 112
二、仁人的弘道精神 117
三、仁人的传道精神 123
第四篇 习性论 131
第一章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131
一、“性”、“心”的含义 132
二、“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的道理 134
三、关于“十六字道统”解 138
第二章 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联系 140
一、人的本性无善无恶论 140
二、矫枉的理论 141
三、人性处在不断变化中 144
一、天下熙熙,未必只是求利 146
第三章 习性论的心理学依据 146
二、个性乃“习”而成 152
三、与习性论有关的历史争论 161
第四章 习性论中的美学思想 168
一、关于美的定义 168
二、关于美的标准 172
第五章 人生价值的选择 176
一、价值哲学的主体论 176
二、孔子的价值理想 180
三、价值真理的含义 183
第六章 仁的社会人格创造 185
一、群体共性的形成 185
二、仁学中的人格创造方法 189
第一章 孔子“德”的使用义 195
一、“德”字的使用溯源 195
第五篇 论崇德、中庸 195
二、“道德”与“明德” 197
三、《大学》传文释“三纲领” 198
四、修身立德者之美 201
五、关于“乡原”的含义 202
第二章 关于“崇德”的理论 205
一、“尚德”、“崇德”、“好德”辨 205
二、关于“德”的层次问题 209
三、关于仁与诸德的关系问题 211
第三章 “中庸”初探 213
一、孔子之“民之至德”义 213
二、孔子“中庸”的“中”的含义 216
三、孔子“中庸”的“庸”的含义 219
四、孔子“中庸”含义的确定 223
第四章 关于孔子“中庸”的传述 224
一、孟子、荀子对孔子“中庸”的传述 224
二、《礼记·中庸》之新辨 226
第五章 孔子“中庸”思想在仁学中的地位 233
一、“庸”与“利”的联系 233
二、“中庸”与“仁”的联系 236
三、关于中庸风尚的实现 238
第六篇 格物论和正心论 241
第一章 关于“格物”问题的讨论 241
一、《大学》“八条目”的提出 241
二、关于“格物”的历史解释 243
第二章 “格物”的含义 246
一、“格物”只属于感性认识 246
二、“格物”中的“物”的形态区别 248
一、“诚”之本义 254
第三章 关于“诚”的学问 254
二、“意”之本义 256
三、《大学》传文释“诚其意”与“慎其独” 258
第四章 释“正其心” 262
一、“正其心”的含义 262
二、“正其心”时所应保持的心态 263
三、“正其心”的形象创造意义 264
第五章 释“修其身”、“齐其家” 268
一、“修其身”和“身修”的含义 268
二、“齐其家”和“家齐”的含义 271
第六章 平天下之道 273
一、絜矩之道 273
二、“先慎乎德”之道 275
三、“以义为利”之道 278
四、“格物论和正心论”写后语 280
第七篇 论天命 283
第一章 孔子“天命”的含义 283
一、孔子“命”的哲学性质 283
二、孔子“天”的含义 285
三、孔子宇宙观的比喻性表述 286
四、孔子“命”的范畴 287
五、孔子“命”之析义 289
第二章 孔子之于宗教 295
一、孔子不信鬼神 295
二、关于“凤鸟”、“河图”问题的真相 302
三、孔子的宗教观念 305
第三章 孔子“命”哲学的辩证精神 307
一、“知天命”的智慧 307
二、“畏天命”的态度 309
三、“顺天命”而防“非正命” 312
四、先觉能力的培养 315
第四章 孔子“知言”、“知人”的学问 318
一、“知人”的意义 318
二、孔子“知人”的功底 322
第八篇 伦理引义 329
第一章 孔子“名”、“义”观念 329
一、孔子“正名”的思想 329
二、关于“正名”的伦理学意义 332
三、仁、义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36
第二章 夫妇之义 340
一、孔子“夫妇之义”传述 340
二、孔子“夫妇之义”谬传 345
三、关于“妇顺”问题的讨论 346
四、关于“君子偕老”的理论 348
五、关于孔子“戒色”、“辟色”、“见南子”的问题 351
第三章 父子之义 353
一、“慈”之义 353
二、“孝”之义 355
三、关于丧、祭活动中的“孝” 358
四、孔子“孝之义”之谬传 361
五、“孝慈”与“悌”的普适意义 363
第四章 君臣之义 369
一、君的责任和义务 369
二、臣的责任和义务 374
第九篇 论君子 381
第一章 “君子”、“儒”、“士”之名 381
一、“君子”之名 381
二、“儒”解 387
三、释“士” 389
四、君子人格分质、文两个方面 393
第二章 君子人格中的“质” 395
一、君子有仁 395
二、君子行义 398
三、君子于言必忠信 402
四、君子当智 407
五、君子勇气的培养 416
六、君子之“恒” 418
第三章 君子之“文” 419
一、“文”的修养 419
二、孔子之“文” 422
第四章 孔子的君子论在仁学中的定位 423
第十篇 论诗礼乐 427
第一章 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427
一、“先进”、“后进”解 427
二、艺术的发展与生产力水平的关系 430
三、宗教活动与艺术的发展 431
四、原始社会的艺术创造和美育活动 433
五、“野人”与“君子”的艺术创作特点 436
六、孔子用礼“从先进”的活动 438
第二章 论“兴于《诗》” 441
一、《诗经》的编集及其特色 441
二、“兴”、“观”、“群”、“怨”解 443
第三章 论“立于礼” 448
一、礼的方式的成立 448
二、礼仪的“节文”作用 450
三、礼的损益 452
第四章 论“成于乐” 454
一、乐的含义 454
二、乐的内容和形式要求 456
三、孔子的从乐活动 458
第五章 孔子美育理论的指导意义 460
第十一篇 论教学 463
第一章 劝学 463
一、论“学”与“知之” 463
二、好学者之美 467
第二章 教学方向 473
一、“志于道” 473
二、孔子办教育的现实目标 476
三、“四教”的教学内容 478
四、关于孔子教育理念的建构问题 482
第三章 教学方法 483
一、学与习结合 484
二、学与思结合 484
三、思与省结合 485
四、启发式教学 487
五、言教与身教相结合 488
六、因材施教 489
七、孔子“诱”、“博”、“精”、“约”诸法的综合运用 490
第四章 孔子的全民教育思想 491
一、“有教无类”解 491
二、孔子“有教无类”的事迹 492
三、孔子的文化普及活动 494
第五章 孔子的教育成果 496
一、关于弟子成才的情况 496
二、孔子的教育活动与中国传统文化 497
第十二篇 论从政 501
第一章 从政的意义 501
一、“政”的含义 501
二、君子从政的目的 503
三、孔子从政的努力 504
第二章 政治路线的选择 507
一、两条可行的“道” 507
二、“王者之道”与“善人之道”之异同 508
第三章 “王者”政权的建立和运作 511
一、关于政权的建立 511
二、关于政令通行问题 517
三、关于民心归顺问题 520
第四章 国家建设 523
一、国家建设策略的制定 523
二、国家建设的步骤 526
三、致“富”的策略 527
四、文化建设 530
一、以“修文德”统一天下 532
第五章 实现天下归仁的策略 532
二、国家政治横向影响机制 533
三、实现仁世的政治步骤 534
第十三篇 仁学与未来 537
第一章 仁学与现代化 537
一、仁学与现代化的关系 537
二、实施社会人格创造工程的紧迫性 539
第二章 未来之路 543
一、东方社会人格创造之路 543
二、西方社会人格创造之路 545
三、宗教社会人格创造之路 546
四、天下归仁的实现 547
附录一《论语》 549
附录二《大学》 587
后记 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