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纺织工程 纺织品技术规则与国际贸易》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纺织品技术规则与国际贸易》编委会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0642892X
  • 页数:643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部较为全面、系统介绍近年来纺织品技术规则的实用工具书。重点介绍了以欧、美、日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纺织品环境政策、技术法规和纺织品环境标志,重点提供了我国的部分环境政策、进出口政策及企业管理政策文本,介绍了纺织品的部分技术规则、标准体系、我国纺织行业的相关认证及生态环境等标准的具体监测内容,对加入世贸组织后分支领域的相关承诺进行了导读,对新型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进行介绍和预测。

概述 1

第一节 纺织品技术规则与国际纺织品贸易概况 1

目录 1

一、动态性 3

第二节 纺织品技术规则与国际纺织品贸易的特点 3

三、统一性 4

二、强制性 4

第三节 我国纺织品技术规则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5

四、存异性 5

一、学习纺织品技术规则是纺织行业发展的需要 6

第四节 学习纺织品技术规则的意义 6

二、学习纺织品技术规则是我国加入WTO后形势发展的需要 8

四、学习规则是完善规则、向国际规则靠拢的需要 9

三、学习纺织品技术规则是打破国外技术壁垒的需要 9

(二)促进措施 11

(一)立法措施 11

第一篇 发达国家纺织品的部分环境政策与技术法规 11

第一章 欧盟等国与纺织品贸易有关的环境政策与措施 11

第一节 欧盟等国与纺织品贸易有关的环境政策 11

一、基于生产过程的环境政策 11

二、基于产品的环境政策 11

(一)关于禁用偶氮染料、致癌染料及致敏染料 12

二、环境法规涉及的具体内容及其制定的背景 12

(三)激励措施 12

三、废物处理政策 12

第二节 欧盟等国环境政策中的法规措施 12

一、欧盟等国的环境法规和涉及纺织品上的有害物质 12

(二)关于五氯苯酚(PCP) 15

(六)关于可萃取重金属及部分重金属总含量 16

(五)关于石棉 16

(三)关于含溴或含氮阻燃整理剂 16

(四)关于多氯联二苯(PCB)和多氯联三苯(PCT) 16

(八)关于农药残留物 18

(七)关于甲醛含量 18

(十)关于聚氯乙烯(PVC)及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 19

(九)关于有机锡化合物 19

一、经济措施的定义 20

第三节 欧盟等国环境政策中的经济措施 20

(一)执行期限三次延长 21

一、法规本身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 21

二、欧盟等国与纺织品贸易有关的两大类经济措施 21

第四节 对消费品法的综合评价 21

(二)检测方法悬而未决 22

(一)关于联苯胺等芳香胺的毒性 23

二、对消费品法案的理论依据探讨 23

(三)尚存在诸多问题 23

(二)纺织品使用过程中染料对人体危害度分析 24

三、深刻的经济原因 26

(一)消费品法对我国的负面影响 28

五、消费品法对我国的影响分析 28

四、消费品法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28

(二)消费品法对我国的积极作用 30

二、纺织品环境标志的创建 32

一、环境标志发展概况 32

第二章 欧盟等国与纺织品有关的环境标志及功能性产品标识 32

第一节 纺织品环境标志的发展现状 32

一、传统的品质标志制作依据 33

第二节 欧洲市场环境标志的制作依据 33

(四)主要评价指标 34

(三)牢度等级 34

二、环境(生态)标志的制作依据 34

(一)禁止规定 34

(二)限量规定 34

二、Eco-Label标志 35

一、Oeko-Tex Standard 100标志 35

第三节 欧盟等国主要纺织品环境标志 35

七、Eco-Tex标志 36

六、Krav标志 36

三、Milieukeur标志 36

四、Eko标志 36

五、White Swan标志 36

十一、Clean Fashion标志 37

十、MUT(Markenzeichen Umweltschonende Textilien )标志 37

八、Toxproof、Ecoproof、SG标志 37

九、MST(Markenzeich Schadstoffgeprutte Textilien)标志 37

一、各环境标志所涉及的产品种类 38

第四节 主要环境标志涉及的产品种类、标准汇编 38

十二、Steilmann标志 38

十三、Comitextil标志 38

十四、GuT标志 38

十五、Eco Mark标志 38

二、各环境标志的标准汇编 39

一、欧盟等国纺织品环境标志的优点 40

第五节 对欧盟等国纺织品环境标志的综合评价 40

(四)对同一参数没有统一的限值 41

(三)生态标准的生态参数或指标不统一 41

二、欧盟等国纺织品环境标志的缺点 41

(一)环境标志的种类过多 41

(二)各种标志间基本概念和专门术语混淆 41

第六节 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生态标志及目前国际市场流行的纺织品生态标志 42

第七节 部分功能性产品标识 45

(一)生态纺织品 47

二、纺织生态所涵盖的内容 47

第三章 欧洲纺织品的生态化生产及其评估 47

第一节 纺织生态问题及所涵盖的内容 47

一、生态学和纺织生态 47

(一)生产生态学 47

(二)消费者生态学 47

(三)处理生态学 47

(二)纺织品中的生态毒性物质及其来源和危害 48

(二)BASF-Basilen(活性)染料染色的废液色度评估 52

(一)BASF-Indanthren(还原)染料的生态环境评估 52

第二节 欧洲纺织印染加工业的生态评估 52

一、纺织染料的生态评估 52

(二)涂料印花生产工艺中的生态分析 53

(一)涂料色浆及印花助剂的生态综合评估 53

二、纺织印花的生态评估 53

第三节 欧洲对纺织废水的有关法规 54

(三)废气排放 54

三、纺织品整理加工中关于生态的探讨 54

(一)应用的安全性 54

(二)污水负荷 54

(二)当前工艺 55

(一)通常认同的技术法规 55

一、对废水排放的要求 55

(四)“危险工业品”的规定 56

(三)废水分流 56

二、纺织废水法规的比较(间接排放) 57

(五)一般要求 57

第四节 欧盟建立生态纺织品评估模型 58

四、对废水处理的征税 58

三、对纺织助剂的要求 58

五、国家标准研究所(ANSI) 60

四、实验与材料学会(ASTM) 60

第四章 美国纺织品的部分法规、标准及环境法 60

第一节 美国纺织品的部分相关组织 60

一、联邦贸易委员会(FTC) 60

二、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 60

三、染化工作者学会(AATCC) 60

(二)标签的顺序及位置 61

(一)含量标签和产品标签 61

六、国家标准和工艺研究所(NIST) 61

第二节 美国纺织品的部分法规 61

一、关于标签 61

(一)部分服装有害化学物质的检测项目 62

三、关于纺织品的有害化学物质 62

二、关于阻燃性 62

(一)阻燃性相关法规 62

(二)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对部分纺织品阻燃性的要求 62

(二)“十分制”外观疵点评分 63

(一)“四分制”外观疵点评分 63

(二)禁用偶氮染料的限量值 63

(三)重金属残留物的限量值 63

第三节 美国纺织品的部分质量标准 63

一、纺织品布匹外观疵点评分 63

三、实验与材料协会(ASTM)D3780对服装(套装/休闲服/裤子/夹克)质量的部分限量标准 64

二、服装商业规格尺寸公差 64

(一)环境法体系结构 65

一、美国的环境法体系结构 65

第四节 美国对纺织品贸易的其他管理方式 65

一、纺织品进口的管理 65

二、海关检查货物的目的 65

第五节 美国的部分环境法 65

(一)环境管理体制 66

二、美国的环境管理体系 66

(二)环境法范围及内容 66

(二)环境执法措施 67

(二)清洁水法 68

(一)联邦环境政策法(NEPA) 68

三、美国的主要环境法及特征 68

(五)综合环境响应、赔偿和责任法 69

(四)资源保护和回收法(RCRA) 69

(三)清洁空气法 69

(六)其他环境法 70

二、日本纺织工业的结构调整 71

一、日本纺织工业的鼎盛时期 71

第五章 日本纺织品的部分法规及环境法 71

第一节 日本纺织工业的历史与现状 71

四、日本纺织工业的政策走向 72

三、日本纺织工业的发展趋向 72

(三)工业企业(公司、生产厂)的质检部门 73

(二)财团法人的检查协会 73

五、日本已由纺织品出口国转变为进口国 73

第二节 日本纺织品质量检测的管理及有关法规 73

一、日本纺织品的质检机构 73

(一)经济产业省(原通商产业省)检查所 73

(二)日本纺织品的有关法规及质量要求 74

(一)日本纺织品的检验模式 74

(四)销售部门的质检机构 74

二、日本纺织品的检验模式及有关法规 74

(三)SIF标志 76

(二)麻标志 76

三、日本纺织纤维和服装的几种标志 76

(一)“Q”标志 76

(一)“公害”的概念 77

一、日本公害法的法律体系 77

第三节 日本的环境法 77

(三)公害对策基本法的制定 78

(二)公害的种类和形态 78

(一)公害纠纷处理法 79

三、日本的公害纠纷处理法 79

(四)公害法的分类 79

二、日本的环境保护法 79

四、日本的国家和地方恶臭控制标准 81

(二)公害调整委员会 81

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立 83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 83

第四节 日本环境影响评价机制 83

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84

二、日本对纺织品进口设限频繁 85

一、日本对纺织品行业的扶持 85

第五节 日本利用世贸组织规则保护本国纺织品市场 85

三、日本加紧构筑纺织品技术壁垒 86

(二)“实质性改变”产品的标准 87

(一)“完整产出”产品的标准 87

第六节 日本的原产地制度 87

一、原产地的认定标准 87

(一)积累原产地制度的内容 88

二、积累原产地制度 88

(三)对本国产品参与生产采取的特别措施 88

(四)直接运输原则 88

第七节 日本的《防止不正当竞争法》 89

(二)执行积累原产地制度的手续 89

一、绿色壁垒产生的背景 92

第一节 绿色壁垒的形成和发展 92

第六章 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 92

(一)广泛性 93

二、绿色壁垒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93

(一)环境保护的要求 93

(二)WTO原则的要求 93

(三)贸易保护的要求 93

(七)争议性 94

(六)灵活性 94

(二)系统性 94

(三)合法性 94

(四)双重性 94

(五)隐蔽性 94

(四)环境保护标准 95

(三)环境标志 95

三、绿色壁垒的主要内容 95

(一)环境立法 95

(二)环境关税与环境保护补贴 95

(五)绿色包装 96

四、绿色壁垒的发展趋势 97

(六)绿色消费意识 97

一、环境现状 98

第二节 贸易与环境 98

(二)染料、浆料、助剂及废水带来的危害 99

(一)功能性后整理的危害 99

二、纺织行业对环境的影响 99

三、贸易与环境的有关规定 100

(四)其他 100

(三)合成纤维残留单体 100

四、正确认识绿色壁垒 101

二、绿色壁垒对我国贸易的影响 102

一、绿色壁垒对发达国家贸易的影响 102

第三节 绿色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02

一、欧盟优先考虑进行控制的名单——“黑名单” 104

第七章 国际上与生态纺织品监控项目有关的部分法规与标准 104

二、欧洲议会建议禁用的25种有害物质 109

三、“计划表5”——英国环境保护行动计划——“英国红名单” 112

四、OSPAR公约规定的优先控制的化学物质 114

五、被美国环境保护署列为消耗臭氧层化学物质的分类名单 115

(一)Oeko-Tex标准100的2002年版本 118

六、Oeko-Tex标准100和Oeko-Tex标准200(生态纺织品标准100和生态纺织品标准200) 118

(二)Oeko-Tex标准100的2000年版规定的检测项目及限定值 131

(三)Oeko-Tex标准100规范(1992年、1995年) 133

(五)Oeko-Tex标准100的2000年版与旧版的差别 135

(四)Oeko-Tex标准100的2002年版与2000年版的差别 135

(六)Oeko-Tex标准100(标准200)的2003年版本 137

(七)Oeko-Tex标准100的2000年版与德国政府纺织品环保法规有关致癌芳香胺的差别 139

(八)Oeko-Tex标准200(生态纺织品标准200)的2002年版本 141

七、部分国家纺织品的燃烧试验方法汇编 14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55

一、环境保护与废水防治 155

第二篇 我国的部分环境政策和技术规则 155

第八章 我国的部分环境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 15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15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166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172

印染行业废水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176

国家环境保护局、海关总署关于严格控制境外有害废物转移到我国的通知 178

二、进出口管理 178

国家环境保护局、海关总署、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发布《化学品首次进口及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规定》的通知 18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控制境外废物向我国转移的紧急通知》 183

关于颁布《废物进口环境保护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184

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 190

中华人民共和国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 194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201

三、产品质量管理 201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 209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联合行动的通知》 213

进出口商品免验办法 215

产品免于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办法 218

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管理办法 220

进出口商品抽查检验管理办法 227

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 230

毛绒纤维质量监督管理办法 234

茧丝质量监督管理办法 238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243

四、商标、名牌、标准管理 243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 250

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 257

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办法 259

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实施办法 262

中国名牌产品管理办法 264

中国名牌产品标志管理办法 268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269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 272

关于加强强制性标准管理的若干规定 277

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 279

关于推进采用国际标准的若干意见 282

(十三)进出口许可证制度 283

关于发布《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等4项国家标准的通知 283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 284

五、其他 284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 288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认证认可工作的通知 29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 293

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 296

对外贸易壁垒调查暂行规则 304

纺织品被动配额管理办法 307

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管理(试行)办法 315

出口货物实施检验检疫绿色通道制度管理规定 318

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员管理规定 320

原产地标记管理规定 323

原产地标记管理规定实施办法 325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 329

(一)采标率逐年增加 331

第九章 我国的标准化现状及纺织品技术标准体系 331

第一节 标准化现状 331

一、标准化工作成绩斐然 331

(二)规范标准化管理 332

三、差距及工作方向 334

二、标准化国际合作 334

四、纺织标准现状 335

(一)级别分类 336

第二节 技术标准的构成 336

一、技术标准的分类 336

二、技术标准的要素 337

(二)性质分类 337

(三)属性分类 337

(四)对象分类 337

三、我国行业标准代号 338

(一)标准的内容要素(领域、对象) 338

(二)标准的种类要素(领域、对象) 338

(三)标准的级别要素 338

(四)标准号要素 338

(二)快速程序 339

四、我国国家标准的制定程序 339

(一)一般程序 339

一、检测方法标准 340

第三节 生态纺织品技术标准 340

二、限量技术标准 342

(二)重点安排的项目 343

三、2002年制定、修订国家标准项目计划 343

(一)主要原则 343

(四)生态纺织品标准项目制定计划 344

(三)项目计划数量 344

(二)技术标准 346

第四节 我国技术法规和标准体系与发达国家对比分析 346

一、技术法规和标准体系涵盖的内容 346

(一)技术法规 346

(四)覆盖范围的广泛性 347

(三)合格评定程序 347

二、发达国家技术法规和标准体系的主要特点 347

(一)把技术标准的强制性内容纳入法规 347

(二)充分运用《协议》的有关条款提高防范能力 347

(三)充分体现本国的水平 347

(五)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之间不配套 348

(五)积极采用国际标准 348

三、我国技术法规和标准体系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348

(一)技术法规和标准数量偏少,覆盖面偏窄 348

(二)一些技术法规和标准不符合《协议》要求 348

(三)制定程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348

(四)技术法规和标准对市场的适应性差 348

(二)积极采用国际标准 349

(六)部分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要求偏低 349

四、建议与思考 349

(一)加强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的研究 349

(五)制定一部权威的技术法规管理条例 350

(三)加强对国外技术法规和标准的追踪 350

(四)抓紧清理现行的技术法规和标准 350

一、认证工作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352

第十章 我国纺织行业的相关认证 352

第一节 认证概况 352

二、认证认可工作成绩斐然 354

(一)认证的来源及意义 355

三、认证认可工作当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工作目标 355

第二节 与纺织行业相关的产品认证 355

一、中国环境标志认证 355

(四)产品认证与监督管理 356

(二)认证的现状及发证情况 356

(三)认证的技术标准 356

(二)认证的现状及发证情况 357

(五)涉及认证的相关资料 357

二、Oeko-Tex Standard 100(生态纺织品标准100)认证 357

(一)认证的来源及意义 357

(五)涉及认证的相关资料 358

(三)认证的技术标准 358

(四)产品认证与监督管理 358

(一)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来源及意义 359

三、其他产品认证 359

第三节 与纺织行业相关的体系认证 359

一、认证的来源及意义 359

(二)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来源及意义 360

(二)证书的监督管理 362

二、认证的现状及发证情况 362

三、认证的技术标准 362

四、体系认证与监督管理 362

(一)建立体系和获得认证的步骤 362

(一)机构简介 363

五、涉及认证的相关资料 363

第四节 部分认证机构简介 363

一、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 363

(三)加入多家证书互认体系 364

(二)主要业务 364

(一)机构简介 365

(四)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365

(五)联络方式 365

二、方圆标志认证中心(CQM) 365

(一)机构简介 366

(二)主要业务 366

(三)加入国际证书互认体系 366

(四)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366

(五)联络方式 366

三、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CEC) 366

(四)联络方式 367

(二)主要业务 367

(三)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367

(一)TESTEX瑞士纺织检定有限公司中国香港(上海、北京)办事处 368

四、其他认证机构 368

(二)国际认证联盟(IQNet) 369

一、GB/T 2912.1—1998 纺织品 甲醛的测定 第1部分:游离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 371

第十一章 我国部分生态、环境及功能性纺织品的检测方法和产品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 371

第一节 生态标准 371

(二)GB/T 3922—1995 纺织品 耐汗渍色牢度试验方法 372

二、色牢度 372

(一)GB/T 3920—1997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372

(三)GB/T 5713—1997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耐水色牢度 373

(四)GB/T 18886—2002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耐唾液色牢度 374

三、GB/T 7573—2002 纺织品 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 375

(三)GB/T 17592.3—1998 纺织品 禁用偶氮染料检测方法 薄层层析法 376

四、禁用偶氮染料 376

(一)GB/T 17592.1—1998 纺织品 禁用偶氮染料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376

(二)GB/T 17592.2—1998 纺织品 禁用偶氮染料检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376

(一)纺织品上重金属离子游离量的测定 380

五、GB/T 17593—1998 纺织品 重金属离子检测方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380

(二)纺织品上重金属离子总量的测定 381

六、GB/T 18412—2001 纺织品 有机氯杀虫剂残留量的测定 382

(一)GB/T 18413—2001 纺织品 2-萘酚残留量的测定 384

七、防腐(防霉)剂 384

(三)GB/T 18414.2—2001 纺织品 五氯苯酚残留量的测定 第2部分:气相色谱法 385

(二)GB/T 18414.1—2001 纺织品 五氯苯酚残留量的测定 第1部分:气相色谱—质谱法 385

(一)GB 18401—2001 纺织品 甲醛含量的限定 387

八、限量标准 387

(二)GB/T 18885—2002 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 388

(三)GB 18401—2003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397

(四)HJBZ 30—2000 生态纺织品 398

(五)HJBZ 11—1996 防虫蛀毛纺织品 399

(二)GB/T 1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400

第二节 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400

一、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400

(一)GB/T 1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400

(四)GB/T 24011—1996 环境审核指南 审核程序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401

(三)GB/T 19004—2000 质量管理体系 业绩改进指南 401

二、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401

(一)GB/T 24001—1996 环境管理体系 规范及使用指南 401

(二)GB/T 24004—1996 环境管理体系 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 401

(三)GB/T 24010—1996 环境审核指南 通用原则 401

(九)GB/T 24031—2001 环境管理 环境表现评价 指南 402

(五)GB/T 24012—1996 环境审核指南 环境审核员资格要求 402

(六)GB/T 24020—2000 环境管理 环境标志和声明 通用原则 402

(七)GB/T 24021—2001 环境管理 环境标志和声明 自我环境声明(Ⅱ)型环境标志 402

(八)GB/T 24024—2001 环境管理 环境标志和声明 (Ⅰ)型环境标志 原则和程序 402

(一)GB 4287—1992 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403

(十)GB/T 24040—1999 环境管理 生命周期评价 原则与框架 403

(十一)GB/T 24041—2000 环境管理 生命周期评价 目的与范围的确定和清单分析 403

(十二)GB/T 24050—2000 环境管理 术语 403

三、环境控制标准 403

(二)GB 16487.5—1996 进口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 纺织品废物(试行) 405

(一)GB 8965—1998 阻燃防护服 406

第三节 功能性产品标准 406

一、阻燃纺织品 406

(二)GB 17591—1998 阻燃机织物 407

(三)FZ 77001—1992 阻燃涤纶针织面料 408

(一)GB 12014—1989 防静电工作服 409

二、防静电、防虫蛀及抗油拒水纺织品 409

(二)FZ/T 20013—1996 防虫蛀毛纺织产品 410

(三)GB 12799—1991 抗油拒水防护服安全卫生性能要求 412

(一)FZ/T 64006—1996 复合保温材料 毛型复合絮片 413

三、远红外及保暖纺织品 413

(二)FZ/T 64010—2000 远红外纺织品 415

(三)FZ/T 73016—2000 针织保暖内衣絮片类 416

一、GB 5296.4—1998 消费品使用说明 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 418

第四节 标志、标识及消费品和服装使用说明 418

二、GB/T 8685—1988 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的图形符号 424

三、FZ/T 01053—1998 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 427

五、FZ/T 20005—1993 毛纺纯毛和混纺产品的标志 429

四、FZ/T 01049—1997 纯棉产品的标志 429

(二)HDB/FZ 002—2000 亚麻纱加工贸易单耗标准 430

第五节 加工贸易单耗标准 430

一、现行部分加工贸易单耗标准 430

(一)HDB/FZ 001—2000 化学纤维短纤水刺无纺布加工贸易单耗标准 430

(三)HDB/FZ 003—2000 亚麻坯布加工贸易单耗标准 431

(五)HDB 0013—2000 男衬衫加工贸易单耗标准 432

(四)HDB 0009—2000 纯棉纱线加工贸易单耗标准 432

(七)HDB/FZ 004—2002 棉与化纤混纺纱线加工贸易单耗标准 434

(六)聚酯切片部分加工贸易单耗标准 434

二、2002年纺织行业制定的加工贸易单耗标准计划 451

一、GB 19082—2003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 453

第六节 医用标准 453

二、GB 19083—2003 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 455

三、GB 19084—2003 普通脱脂纱布口罩 457

一、议定书附表中纺织品服装的关税减让(蚕丝、棉花、羊毛等,麻纤维除外) 460

第三篇 “入世”承诺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460

第十二章 “入世”纺织领域相关承诺及其导读 460

第一节 关税减让 460

二、议定书附件中有关合成纤维原料与合成纤维的关税减让 462

一、投资体制 464

第二节 经济体制 464

二、定价政策 465

(一)分销 466

第三节 影响货物贸易的政策 466

一、贸易权 466

(二)指定经营 467

(一)进口数量限制 469

二、进口法规 469

(二)进口许可程序(包括与合成纤维有关的内容) 471

(三)关税配额(包括与棉花、羊毛有关的部分) 472

(一)国营贸易公司 476

三、影响货物贸易的国内政策 476

(二)纺织品(纺织服装领域的特殊承诺) 483

第四节 履行ATC协议 484

(二)欧盟、土耳其第三阶段取消配额限制类别清单 485

一、配额回归比率及额外增长率 485

二、欧盟等国具体配额和许可证的取消清单 485

(一)欧盟、土耳其第一、二阶段取消配额限制类别清单 485

(四)美国第一、二阶段取消配额限制类别清单 486

(三)欧盟取消配额限制的其他类别 486

(五)美国第三阶段取消配额限制类别清单 488

(六)加拿大第三阶段取消配额限制类别清单 490

第五节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制度 491

二、匈牙利 492

第六节 WTO成员保留的内容 492

一、阿根廷 492

三、墨西哥 494

一、腈纶指定经营的公司名单 495

第七节 协定书附表 495

二、羊毛指定经营的公司名单 498

一、技术进步的挑战 503

第十三章 “入世”后我国纺织工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503

第一节 “入世”后我国纺织工业整体素质面临的挑战 503

四、行业综合竞争力的挑战 504

二、优秀人才的挑战 504

三、企业竞争力的挑战 504

一、从长远发展看,加入WT0对我国棉纺织行业是有利的 505

第二节 “入世”后我国棉纺织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505

三、“入世”后必须采取的几项措施 506

二、“入世”后棉纺织行业面临的困难 506

第三节 “入世”后我国服装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507

第四节 “入世”后对我国化纤工业的影响 508

一、“入世”后,企业亟待增强哪些意识 509

第五节 “入世”相关知识 509

二、我国消费品生产企业应如何提高国际名牌 510

三、纺织服装业供应链 511

(一)上海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SGS-CSTC Standard Technical Service Ltd,Shanghai Branch) 514

第十四章 “入世”后我国检测机构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514

第一节 纺织品检验市场现状 514

一、国外检验机构在我国从事纺织品检验的现状 514

(二)上海天祥质量技术部服务有限公司(Intertek Testing Services Ltd.Shanghai) 522

(三)上海申美商品检测有限公司(Merchandise Testing Laboratories Shanghai) 529

(四)日本化学纤维检查协会上海科恳服装检验修整有限公司(Japan Synthetic Textile Inspection Institute Foundation Shanghai Kakon Apparel Test Mending Co.,Ltd) 531

(五)日本纺织品检查协会上海试验中心(Japan Spinners Inspecting Foundation,Shanghai Office) 533

(一)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业原材料检测技术中心纺织品检测室 534

二、我国纺织品检验机构现状 534

(二)国家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539

(三)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检测/校准实验室 543

一、“外合内联”——适应检验市场发展的需要 545

第二节 如何应对“入世”后的机遇和挑战 545

二、“苦练内功”——适应检验机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546

三、国际认证——适应进入国际检验市场的需要 547

(二)按适用范畴分类 549

第十五章 “入世”后我国贸易运用原产地规则面临的机遇与对策研究 549

第一节 原产地规则概述 549

一、原产地规则的概念 549

二、原产地规则在国际贸易中的意义 549

三、原产地规则的种类 549

(一)按适用区域分类 549

(二)普惠制产地证明书申请书 550

(三)按货物组成分类 550

四、原产地证书的种类 550

(一)一般原产地证书 550

(二)普惠制原产地证书 550

(三)纺织品配额原产地证书 550

(四)区域性成员国原产地证书 550

(五)手工制品原产地证书 550

(六)濒危动植物原产地证书 550

五、原产地证明书申请书 550

(一)一般原产地证明书/加工装配证明书申 550

请书 550

(一)享有多边的、无条件的和稳定的最惠国待遇 551

第二节 “入世”后我国贸易运用原产地规则面临的机遇 551

一、享受美国普惠制待遇 551

(一)美国实行普惠制的目标与我国外贸发展目标吻合 551

(二)有助于我国对欧美纺织品市场的出口 551

(三)有利于我国进一步吸引外资,拓展加工贸易业务 551

二、享有更多的权利 551

(二)原产地规则中给惠国成分的扩大 552

(二)享有其他给予发展中国家的特殊照顾 552

三、各国新普惠制方案原产地规则 552

(一)原产地标准的放宽 552

(二)开展对最不发达国家的加工贸易及海外投资 553

第三节 “入世”后我国贸易运用原产地规则对策研究 553

一、研究“毕业”机制,拓展纺织服装贸易新的领域 553

(一)突围“毕业”机制,寻求应对策略 553

二、加强研究“灰色”工具,寻找规避措施 554

(三)“毕业”在即,抓住良机用好用足普惠制 554

(二)寻找我国原产地规则新的定位 555

三、实施原产地标记注册,规范我国进出口贸易 555

四、透视《原产地规则协议》,寻找我国原产地规则新的定位 555

(一)《原产地规则协议》的产生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必然 555

(二)利用涂层 559

第四篇 纺织新技术应用 559

第十六章 新型技术在纺织、针织产品上的开发与应用 559

第一节 21世纪纺织产品的发展趋势 559

一、舒适型 559

二、功能性 559

(一)采用新型原料 559

(一)Lyocell纤维在国际上的开发与应用 560

(三)利用添加功能性物质和助剂 560

三、环保型(绿色、生态纺织品) 560

第二节 部分新型环保、功能性纤维在纺织、针织产品上的开发与应用 560

一、Lyocell纤维在国内外的开发与应用 560

(二)Modal纤维在国内的开发与应用 561

(二)Lyocell纤维在国内的开发与应用 561

二、Modal纤维在国内外的开发与应用 561

(一)Modal纤维在国际上的开发与应用 561

(二)天然彩色棉在国内的开发与应用 562

三、天然彩色棉在国内外的开发与应用 562

(一)天然彩色棉在国际上的开发与应用 562

五、中国第一纤维——大豆蛋白纤维 563

四、罗布麻纤维在国内的开发与应用 563

六、负离子纤维 564

八、远红外纤维(保温、保健型) 565

七、聚乳酸纤维 565

十、甲壳质纤维 566

九、抗菌防臭聚酯纤维 566

十四、弹性纤维——莱卡 567

十一、抗紫外线纤维 567

十二、调温纤维 567

十三、Coolmax导湿舒适性纤维 567

十六、蛹蛋白丝 568

十五、超细纤维 568

一、国内外纳米材料及纳米技术的发展现状 569

十七、蛛蛛丝 569

十八、其他纤维 569

第三节 纳米材料及纳米技术在纺织印染工业中的应用 569

(二)纳米材料在纺织行业的开发、应用及发展趋势 570

二、纳米材料及纳米技术在纺织印染工业中的应用 570

(一)纳米材料的分类及性质 570

(三)纳米材料及纳米技术在开发功能性纺织产品中的应用 571

一、无水染色——超临界CO2介质的染色技术 573

(四)我国纳米材料及纳米技术在纺织印染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573

第四节 明天的染整技术——印染四大高新技术 573

二、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应用——Plasma处理纤维技术 574

三、生物整理工艺——纺织品的酶(Enzyme)处理技术 575

四、喷射印花——织物数字化(Digitalization)印花技术 576

协议) 579

附录 579

附录一 名词解释 579

一、贸易 579

(一)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简称WTO) 579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简称WTO/TBT 579

(五)非关税壁垒 580

(三)国民待遇 580

(四)关税壁垒 580

(九)纺织品与服装协议(ATC) 581

(六)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简称TBT) 581

(七)绿色壁垒 581

(八)绿色补贴 581

(十二)进口配额 582

(十)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简称WTO/SPS) 582

(十一)多边纤维协定(MFA) 582

二、生态环保 583

(一)环境标志 583

(十四)协调商品名称和编码制度(H.S编码制度) 583

(六)绿色包装 584

(五)生态纺织品 584

(二)智能标签 584

(三)功能性标识 584

(四)清洁生产 584

(十)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 585

(九)“双绿色”认证 585

(七)环境激素 585

(八)绿色卫生检疫制度 585

(三)原产地规则 586

(二)一般原产地证 586

三、原产地证 586

(一)FORM A证书 586

(五)国际标准(International Standard) 587

(四)2001年、2002年和2003年世界标准日主题 587

四、标准化 587

(一)标准(Standard) 587

(二)标准化 587

(三)世界标准日 587

(九)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 588

(八)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588

(六)国外先进标准 588

(七)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588

(三)合格评定程序 589

(二)技术标准 589

(十)环保标准 589

(十一)社会责任标准(SA 8000) 589

五、其他 589

(一)技术法规 589

(六)环境行为评价(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简称EPE) 590

(五)ISO 14000系列标准 590

(四)ISO 9000族标准 590

一、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工作流程图 591

附录二 591

二、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申请表 592

三、Oeko-Tex Standard 100认证程序 595

四、Oeko-Tex Standard 100认证参考流程(以棉织品为例) 596

五、Oeko-Tex Standard 100申请表填写说明 597

六、Oeko-Tex Standard 100认证申请表(以北京办事处申请表为例) 601

七、Oeko-Tex Standard 100认证品质相符声明书 610

八、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质量体系认证工作流程图 616

认证申请书 617

九、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ISO 9000质量体系 617

十、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EMS(IS0 14001)注册申请书 619

十一、一般原产地证明书/加工装配证明书申请书 620

十二、普惠制产地证明书申请书 621

十三、原产地标记注册申请书 622

一、与纺织行业相关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号及TC名称 624

附录三 其他 624

二、国外部分常用标准代号 625

三、国际标准组织及ISO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 626

六、国际标准化组织纺织品技术委员会(ISO/TC 38)第13次年会 627

五、其他具有相关活动的国际或区域组织 627

四、ISO、IEC和ITU承认的区域性标准组织 627

七、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WTO/TBT协议) 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