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艺理论融合的尝试 兼及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顾祖钊,郭淑云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020048676
  • 页数:652 页
图书介绍:本书内容是中西文艺理论的融合问题。

目录 1

前言 1

第一章 人类思维方法的融合与沟通 1

第一节 新思维方法提出的历史契机 1

一、西方颠覆性思维造成的恶果 3

二、中国思想界的困惑 8

三、20世纪历史的启示 16

第二节 新理性与新方法 18

一、新理性主义的主要原则 19

二、新理性主义的新质要素 27

三、新理性在吁求新的方法论 33

一、道家的思维方法 37

第三节 新理性主义的思维方法 37

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遗产 43

三、新理性主义的思维方法 45

第二章 文学三元与三元文学观 60

第一节 哲理文学与哲理文学观的存在 60

一、对哲理文学的争论与文学哲理化倾向 61

二、源远流长的西方哲理文学观 72

三、贯穿始终的中国古代哲理文学观 79

第二节 抒情文学与情感文学观 104

一、西方对文学与情感的认识过程 104

二、中国人对文学与情感的认识过程 111

三、对人类抒情理论的思考 127

第三节 历史的文学观与文学三元论 130

一、中国古代对文学历史属性的讨论 132

二、西方关于文学历史属性的讨论 154

三、文学初级本质的三元格局 164

第三章 文学的观念系统 173

第一节 以历史哲学眼光看文学本质 173

一、历史哲学意义上的文学的本质 174

二、马克思主义文学观中历史范畴的二重性 181

三、揭开文学观中二重历史属性的理论意义 187

第二节 文学艺术的审美反映性质 191

一、来之不易的审美反映论 191

二、审美反映的特殊性 198

三、“审美反映论”的不可取代性 210

一、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227

第三节 文学的高层次本质和文学的观念系统 227

二、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特殊性 231

三、文学观念的系统状态和它的理论意义 239

第四章 中国古代意象观的现代意义 243

第一节 西方现代派文学引起的思考 243

一、西方现代派文学审美追求的巨大变化 244

二、现代派文学艺术特征上的重大变化 250

三、现代派文学所追求的新的艺术范式 255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象征艺术和意象观 259

一、中国古代的象征论和意象论 259

二、《周易》的意象观为什么与诗学相通 264

三、中国象征意象观的成熟与式微 282

第三节 中国古代意象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304

一、中国古代意象论的基本理论构成 305

二、中国古代意象论的现代实践意义 315

三、中国古代意象论的理论意义 321

第五章 艺术至境观与审美理想 324

第一节 人类的艺术至境观必须调整 324

一、人类普遍具有的一元式艺术至境观 325

二、一元式艺术至境观导致的灾难性后果 336

三、建构更合理的三元式艺术至境观 339

第二节 审美理想的理论构成 345

一、人的理想与审美理想 345

二、审美理想的特征及其理论构成 350

三、艺术理想及审美理想的最高尺度 358

第三节 文艺发展的自律性因素 377

一、人们已往对文艺发展模式的猜测 377

二、文艺发展的螺旋型上升模式 381

三、审美理想是文艺发展的内在动因 386

第六章 气韵生动与生命形式 398

第一节 气韵生动论的理论构成 398

一、“气韵生动”的提出及其在文论中的扩散 399

二、气韵生动论的理论渊源及其演变 408

三、气韵生动与华夏民族的审美理想 420

第二节 西方文论史上的生命形式理论 442

一、20世纪生命哲学兴起的启示 443

二、德国古典美学对生命形式的讨论 447

三、英国主情文学家对生命形式论的贡献 458

第三节 生命形式论与气韵生动论的融合 464

一、西方现代生命形式论提出的原因 465

二、苏珊·朗格的生命形式理论 470

三、气韵生动的生命形式才是文艺存在的形式 475

第七章 摹仿论与摹心说辨伪 483

第一节 艺术摹仿论在西方的流变与质疑 483

一、古希腊时期艺术摹仿论的主要内容 484

二、摹仿论在西方文论史上的流变 489

三、西方文艺理论史上对摹仿论的批判 500

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摹心说 510

一、中国古代文论中摹心说的提出 511

二、中国文论摹心说形成的过程 519

三、唐代之后的画论对摹心说的贡献 536

第三节 对摹仿论与摹心说的反思 547

一、对西方摹仿论的反思与评估 547

二、中国古代摹心说的优点与缺陷 551

三、中国摹心说被西方接受的可能性 561

第八章 文本结构与层次批评方法 570

第一节 人类关于文本构成方式的思考 570

一、西方元素分析式文本构成论 571

二、中国古代关于文本构成的看法 577

三、建设境界层次的文学文本结构论 584

第二节 构成文本语言层面的文学语言 589

一、文学语言的内指性特征 591

二、文学语言的诗意逻辑与体验的真实 595

三、文学语言与艺术的格式塔要求 614

第三节 文学意蕴层面与层次批评方法 624

一、文本意蕴层面的一般构成状态 624

二、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方法:层次批评……………………63O三、文学意蕴层次性批评示例 632

后记 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