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审美之维——1928~2010年《蚀》的接受研究 11
一、1928~1941介入点的形成与接受视阈的展示 11
二、1951~1963:接受视野的重构与转向 15
三、1979~2010:视阈的新拓、生成与深化 19
第二章 在生成与融汇中——1929~2010年《棘心》的传播与接受研究 25
一、初兴期(1929~1946)的传播与接受 25
二、复兴期(1980~2010)的传播与接受 28
第三章 《倪焕之》接受的四个视野 35
一、扛鼎之作 35
二、教育小说与革命小说 37
三、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42
四、现代人状态 44
第四章 张资平长篇小说接受研究的三个关键词 47
关键词之一:改作 48
关键词之二:三角恋爱 50
关键词之三:先锋 53
第五章 认同与触发——《女兵自传》的传播接受研究 57
一、前引:《从军日记》的传播与接受 57
二、《一个女兵的自传》的传播与接受 61
三、《女兵自传》的传播与接受 65
第六章 未完成的展示——1933~2011年的《子夜》接受研究 73
一、维护与定向(1933~1948) 73
二、转向与放大(1951~1963) 78
三、挑战与悬置(1977~2011) 83
第七章 一部经典与三个时代——1936~2010年《骆驼祥子》的接受研究 91
一、1936~1948:接受视阈的生成与展示 91
二、1949~1966:接受视阈的转向与过滤 96
三、1979~2010:视阈的交融与超越 100
第八章 认同与思辨——1976~2010年李劼人「大河小说」的接受研究 109
一、认同与维护 110
二、思辨与跨越 114
第九章 《呼兰河传》接受70年:四种视阈与三个问题 119
一、文本审美 119
二、鲁迅影响 124
三、女性视阈 127
四、文学定位 129
五、三个问题 131
第十章 定位与拓进——1979~2011年的《寒夜》接受研究 135
小引 135
一、定位 137
二、拓进 139
第十一章 纠偏与审美——1944~2011年沙汀长篇小说接受研究 147
一、「阴暗的气息」、「客观主义」与「出路」 148
二、揭露、本质与历史的人 153
第十二章 《围城》接受的四个视阈——1979~2011年的《围城》接受研究 159
一、现实主义视阈 159
二、新批评视阈 163
三、存在主义视阈 165
四、比较文学视阈 168
五、小结 170
结语 如何辑与如何用——中国现代长篇小说接受史料与接受研究中的两个问题 173
一、辑录者的「偏」、「漏」、「瞒」 173
二、创作者的「添」、「改」、「删」 177
参考文献 183
附录一:新文学长篇小说的第一篇评论 199
附录二:史料发掘与《骆驼祥子》研究视野的新拓 201
附录三:《围城》出版初期的臧否之声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