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 1
一、中风的定义 1
二、中风的危害性 2
三、防治中风的重要意义 3
第二章 中风的危险因素和病因 4
一、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4
二、无法干预的危险因素 12
三、基础病因 13
第三章 脑功能与脑血管解剖 16
一、脑的局部解剖与功能 16
二、脑血管的解剖 25
一、脑缺血与脑缺氧 29
第四章 脑血液循环的病理生理 29
二、脑缺血区的病理生理 30
三、高血压对脑血流的影响 33
四、高血糖对脑血流的影响 34
五、脑血管痉挛对脑血流的影响 36
六、血液流变学对脑血流的影响 36
七、血液高凝状态对脑血流的影响 37
八、血浆脂蛋白系统对脑血流的影响 38
九、血细胞对脑血流的影响 39
十、调节脑血流量的因素 40
第五章 中风的临床检查 43
一、意识障碍 43
二、语言障碍 50
三、脑神经检查 53
四、运动功能检查 56
五、感觉功能检查 58
六、脑膜刺激征 59
第六章 神经影像学检查 61
一、头颅平片 61
二、头颅CT扫描 61
三、磁共振(MRI) 62
四、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63
五、脑血管造影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65
第七章 中风的实验室检查 67
一、脑脊液检查 67
二、血液流变学检查 72
三、生化检查 75
一、中风的临床表现 78
第八章 中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分类 78
二、中风的诊断 82
三、脑血管疾病分类 87
四、可疑中风患者的临床判断 90
第九章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93
一、发病机制 94
二、临床表现 95
三、辅助检查 97
四、诊断 98
五、鉴别诊断 99
六、TIA的防治 99
七、TIA危险因素的监控 100
八、TIA的药物治疗 101
十二、TIA的最新认识 104
十一、TIA的预后 104
九、TIA的手术治疗 104
十、TIA的病因治疗 104
第十章 缺血性中风 109
一、脑血栓形成 109
二、腔隙性脑梗死 114
三、枕叶脑梗死 118
四、小脑梗死 120
五、分水岭脑梗死 121
六、脑栓塞 125
七、心源性脑梗死 128
八、糖尿病性脑梗死 135
十、出血性脑梗死 136
九、高血压性脑梗死 136
十一、无症状性脑梗死 138
第十一章 脑梗死治疗 140
一、再灌流治疗的时间之窗 140
二、急性脑梗死治疗原则 141
三、脑梗死超早期溶栓治疗 143
四、抗血小板聚集与抗凝治疗 146
五、血液稀释疗法 148
六、扩血管疗法 149
七、脑细胞活化剂的应用 150
八、脑保护治疗 151
九、高压氧舱疗法 154
十、外科手术治疗 154
十二、急性期一般治疗 155
十一、中医药治疗 155
十三、恢复期治疗 157
十四、出血性脑梗死的治疗原则 157
第十二章 出血性中风 159
一、脑出血 159
二、蛛网膜下腔出血 184
第十三章 中医中药治疗中风 192
一、概述 192
二、病因病机 193
三、辨病与辨证施治 193
四、治疗中风的中成药 196
五、其他方药 207
一、中风的临床分期 209
第十四章 中风的康复治疗 209
二、中风常见后遗症 210
三、康复医学的现代概念 211
四、康复治疗的注意事项 211
五、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 214
第十五章 中风的护理 219
一、中风患者的紧急救护 219
二、中风急性期的护理 220
三、中风康复期的护理 231
第十六章 中风的预防 234
一、一级预防 234
二、二级预防 238
三、三级预防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