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第一章肝硬化的病因与分类 1
第一节发病率与流行病学 1
第二节肝硬化的分类 1
一、病因分类 1
二、病理分类 3
三、功能性分类或临床分类 3
第三节 中医学对肝硬化的认识 4
第二章肝纤维化形成 6
第一节参与肝纤维化形成的细胞和细胞外基质 6
一、细胞种类及作用 6
二、细胞外基质 12
第二节肝纤维化的形成 13
一、肝星状细胞的激活 13
二、肝纤维化形成机制 15
第三节肝纤维化的调节 16
一、细胞与肝纤维化 16
二、介质与肝纤维化 16
三、细胞外基质与肝纤维化 18
第四节肝纤维化细胞外基质的降解 19
一、间质金属蛋白酶概要 19
二、金属蛋白酶的功能意义 20
三、金属蛋白酶的抑制 21
一、肝脏基本病理学变化 24
第三章肝硬化的病理改变 24
第一节肝脏病理变化 24
二、肝硬化病理学分期 25
三、其他组织病理改变 26
第二节病理生理变化 27
一、血液循环动力学改变 27
二、肝功能障碍 29
三、腹水形成 30
四、内分泌变化 32
五、血液改变 33
六、肝性脑病 34
八、肝肾综合征 35
七、肝肺综合征 35
九、胃肠功能的改变 37
第四章肝硬化的临床表现与中医辨证 40
第一节肝硬化的临床表现 40
一、肝功能代偿期 40
二、肝功能失代偿期 40
三、肝硬化全身其他系统表现 42
四、肝硬化并发症 43
五、肝硬化临床分级 44
第二节肝硬化的中医辨证 45
一、血常规检查 47
二、尿液检验 47
第一节实验室检查 47
第五章肝硬化的检查诊断技术 47
三、肝炎病毒的检测 48
四、肝功能试验 52
五、血清酶学试验 55
六、免疫学检查 60
七、腹水检查 61
第二节超声波诊断 65
一、腹部超声检查应注意事项 65
二、肝脏正常超声图表现 66
三、肝硬化的超声诊断 67
五、超声引导经皮经肝穿刺诊疗术 68
四、超声与血清标志物检测的比较 68
第三节X线、血管造影及核素检查 69
一、肝硬化的X线检查 69
二、肝硬化的血管造影检查 69
三、放射性核素检查 71
第四节食管镜或胃镜检查 75
第五节 肝硬化的CT与MRI检查 76
一、肝脏CT、MRI的检查方法 76
二、肝硬化的CT诊断 79
三、肝硬化的MRI诊断 80
第六节肝活组织检查 81
一、肝活检的指征和意义 81
二、各类肝活检的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及处理 81
三、活检程序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85
第七节腹腔镜检查 86
第六章肝纤维化的诊断与治疗 90
第一节诊断方法 90
一、血清学诊断 90
二、影像学诊断 93
三、肝组织病理学诊断 93
第二节肝纤维化的治疗 93
一、消除肝纤维化的诱发因素 94
二、抗肝纤维化药物治疗 95
第七章病毒性肝硬化 101
第一节病因及病理机制 101
二、病原诊断 102
三、影像诊断 102
一、临床表现 102
第二节诊断 102
第三节治疗 103
一、一般治疗 103
二、原发病的治疗 105
三、对症治疗 111
四、并发症的治疗 112
第八章酒精性肝病与酒精性肝硬化 114
第一节饮酒和发生酒精性肝病的危险性 114
一、酗酒者发生肝病的辅助因子 114
二、酒精对肝脏的影响 115
第二节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病机制 117
一、症状 118
第三节酒精性肝病的临床表现 118
二、实验室检查 119
第四节酒精性肝病的诊断 122
一、酒精性肝病临床诊断标准 122
二、酒精性肝病的组织学诊断 123
三、酒精性肝病临床分型诊断 123
第五节酒精性肝病的治疗 124
第九章寄生虫性肝硬化 130
第一节血吸虫性肝硬化 130
一、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 130
二、临床表现 131
三、实验室检查 132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134
五、治疗 135
第二节其他寄生虫所致肝硬化 136
一、临床表现 136
二、流行病学资料与实验室检查 137
三、肝脏的影像学检查 137
四、治疗 138
第十章药物致肝硬化 140
第一节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 140
一、肝内药物代谢的正常过程 140
二、药物的有活性代谢物的致病作用 141
三、药物性肝硬化的分类 143
一、引起药物性肝病的常见药物 144
第二节药物性肝病的临床表现 144
二、易患因素 151
三、临床表现 151
四、临床病理类型 152
五、临床特点 152
六、实验检查 152
第三节药物性肝损害的诊断 153
第四节治疗 153
一、治疗原则 153
二、预防 154
二、胆汁淤积的发病机制 155
一、胆汁淤积的病因 155
第一节胆汁淤积 155
第十一章 胆汁淤积与胆汁性肝硬化 155
三、胆汁淤积的临床表现 157
四、胆汁淤积的诊断 158
五、胆汁淤积的治疗 160
第二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165
一、病因 165
二、发病机制 166
三、病理改变 166
四、临床表现 166
五、实验室检查 167
六、诊断及鉴别诊断 168
七、PBC的特异性治疗 168
八、PBC并发症的处理 169
第十二章 遗传代谢疾病所致肝硬化 172
一、流行病学 172
二、遗传学 172
三、病因和致病机制 173
四、病理 174
五、临床表现 175
六、实验室检查 178
第一节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 179
七、其他辅助检查 179
八、诊断和鉴别诊断 179
九、治疗 180
第二节血色病 182
十、预后 182
一、分类 183
二、流行病学 183
三、发病机制 183
四、原发性血色病的遗传学 184
五、病理 185
六、临床表现 186
七、实验室检查 186
八、诊断与鉴别诊断 188
九、治疗 188
十、预后 190
第三节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性肝硬化 190
一、α1-抗胰蛋白酶的生理功能 190
三、代谢与分布 191
二、理化性质 191
四、α1抗胰蛋白酶的遗传学 192
五、α1-抗胰蛋白酶基因的结构与表达 192
六、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的病理改变 194
七、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的分子病理学 194
八、临床表现 194
九、诊断 195
十、治疗 195
第十三章布-加综合征 198
一、病因 198
二、病理 199
三、临床表现 200
四、辅助检查 201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202
六、治疗 203
第十四章几种少见的肝硬化 205
第一节胆道阻塞性肝硬化 205
一、囊性纤维化肝病 205
二、胆道闭锁性肝硬化 206
三、胆道结石性肝硬化 208
四、慢性胰腺炎性肝硬化 209
五、胰腺癌、胆管癌性肝硬化 211
第二节肠道病性肝硬化 212
一、空回肠短路术后肝硬化 212
二、慢性炎症性肠病肝硬化 213
第四节 先天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性肝硬化 215
第三节 肉芽肿病性肝硬化 215
第五节镰状细胞病性肝硬化 217
第十五章 几种特殊的肝硬化 219
第一节 老年人肝硬化的治疗特点 219
一、老年人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 219
二、老年人肝硬化的治疗特点及注意事项 220
三、预后 225
第二节小儿肝硬化 225
一、小儿肝硬化的病因和病理 225
二、小儿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227
三、小儿肝硬化的治疗和转归 231
第十六章 门静脉高压症及上消化道出血 237
第一节 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治 237
一、诊断方法 237
二、治疗 240
第二节上消化道出血 244
一、病因 244
二、临床表现 245
三、诊断及鉴别 246
四、食管-胃静脉破裂出血的处理 247
五、非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治疗 254
一、门脉高压 258
二、循环异常 258
第一节肝硬化腹水形成机制 258
第十七章肝硬化腹水 258
三、低清蛋白血症 259
四、功能性肾脏异常 259
五、血管活性调节因子在肾功能不全形成中的作用 259
六、腹水形成的局部因素 260
七、感染 260
八、腹水形成的病理生理学 260
第二节腹水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61
一、腹水病人的临床评价 261
二、其他原因的腹水 263
第三节肝硬化腹水的治疗 264
一、常规治疗方案 264
二、治疗方法 265
三、难治性腹水的治疗 267
第十八章肝硬化的其他并发症 270
第一节肝肺综合征 270
一、肝肺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270
二、临床表现 270
三、辅助检查 271
四、诊断 271
五、治疗 271
第二节肝性心肌病 272
一、肝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 272
二、肝硬化心脏病的主要特征 272
二、肝源性溃疡的主要临床特征 273
一、肝源性溃疡的发生机制 273
第三节肝源性溃疡 273
三、临床症状 273
四、治疗 273
三、胃镜检查 274
四、治疗 274
第四节 门脉高压性结肠病 274
一、发生机制 274
二、主要临床特征 275
三、治疗要点 275
第五节肝性脊髓病 275
一、发病机制 275
四、辅助检查 276
五、诊断 276
三、临床表现 276
二、病理改变 276
六、治疗与预后 277
第十九章肝性脑病 279
第一节肝性脑病 279
一、发病机制 279
二、临床表现 279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280
四、临床分型 280
五、肝性脑病的处理 281
一、流行病学 284
二、诊断 284
第二节亚临床型肝性脑病 284
三、治疗 285
第二十章肝肾综合征 287
一、流行病学 287
二、发病机制 287
三、病理生理 287
四、临床特点和分类 290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291
六、预防 292
七、治疗 292
第二十一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296
一、发生机制 296
二、实验室检查 297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298
四、防治 300
第二十二章肝硬化合并感染 302
第一节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302
一、发病机制 302
二、临床表现 303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303
四、治疗 304
第二节肝硬化并发细菌感染 309
一、一般感染 309
二、败血症 310
三、抗菌治疗 310
一、低钠血症 313
第一节肝硬化与电解质紊乱 313
第二十三章 肝硬化与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313
二、高钠血症 315
三、缺钾与血钾过低 316
四、钾过多与血钾过高 318
五、高镁血症 320
六、低镁血症 321
七、其他电解质紊乱 321
第二节肝硬化与酸碱失衡 322
一、肝脏在酸碱平衡调节中的作用 322
二、酸碱失衡的原因 322
三、酸碱失衡的类型 323
四、酸碱失衡的治疗 325
第二十四章 肝硬化的中医治疗与调护 326
第一节肝硬化的辨证施治 326
一、中成药 326
二、中药复方的应用 328
三、肝硬化腹水的治疗 333
四、其他并发症的治疗 339
五、中药治疗注意事项 341
第二节肝硬化的其他治疗方法 342
一、针刺疗法 342
四、耳针 343
五、外敷法 343
三、电针疗法 343
二、水针疗法 343
六、拔罐法 344
七、铝镓铟磷半导体激光治疗 344
八、自血光量子治疗 345
第三节肝硬化的调护 345
一、顺应天时 345
二、饮食合宜 346
三、注意患者心理与精神状态的调护 347
四、节欲保精 348
第二十五章 肝硬化病人微生态调节剂的应用 350
一、胃肠道正常菌群 350
二、菌群失调 351
三、微生态调节剂概念 352
四、常用的微生态调节剂 353
第二十六章 人工肝支持系统 358
一、非生物型人工肝 359
二、中间型人工肝 360
三、生物型人工肝 361
四、混合型生物人工肝 367
第二十七章肝移植与肝细胞移植 370
第一节肝移植的历史 370
一、世界肝移植的历史 370
二、我国肝移植的历史 372
第二节肝移植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373
一、肝移植的适应证 373
二、肝移植的手术时机 373
三、肝移植的禁忌证 374
第三节肝移植术的主要术式 375
一、原位全肝移植术 375
二、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 375
三、减体积肝部分移植术 375
四、分割式肝部分移植术 376
五、活体肝部分移植术 376
六、辅助性原位部分肝移植 376
七、肝脏与其他器官联合移植术 376
第四节肝移植供肝的选择 377
一、尸体肝移植供肝的选择 377
二、活体肝部分移植供肝的选择 379
一、麻醉苏醒和呼吸相管理 380
第五节肝移植的术后管理 380
二、出入量的控制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381
三、预防肾功能不全 381
四、凝血功能异常的纠正 381
五、腹腔内出血的处理 382
六、感染的预防 382
七、高胆红素血症 382
八、急性排斥反应和免疫抑制疗法 382
九、免疫抑制剂和免疫抑制相关性并发症 383
十、供肝原发性无功能和肝动脉血栓形成 384
十一、高血压 384
十二、癫痫 384
十三、手术并发症的防治 384
一、可用于移植的肝细胞的种类及其优缺点 385
第六节肝细胞移植 385
十四、出院指征 385
十五、肝移植术后的日常生活管理 385
二、肝细胞的植入部位 387
三、肝细胞移植的适应证或用途 389
第二十八章肝硬化的预后及预防 392
第一节肝硬化的预后 392
一、病因与预后 392
二、性别、年龄与预后 392
三、临床表现及检查指标等与预后 392
第二节肝硬化的预防 396
一、积极防治肝硬化的各种病因 396
二、中草药预防 397
二、循证医学的发展 399
三、循证医学的基本要求 399
第二十九章循证医学在肝硬化诊治中的应用 399
一、循证医学定义 399
第一节循证医学概述 399
四、实施循证医学的步骤 400
五、诊断实验概说 400
六、治疗性研究 401
第二节 应用实例——门静脉高压出血的预防和治疗 401
一、食管静脉曲张破裂首次出血的预防 402
二、急性食管胃底静脉出血的治疗 404
三、复发性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