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态学概述 1
一、生态学的定义 1
第一章 绪论 1
二、生态学的形成和发展 2
三、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4
四、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5
第二节 环境生态学的定义、形成和发展 5
一、环境生态学的定义 5
二、环境生态学的形成 6
三、环境生态学的发展 8
第三节 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发展趋势和方法 9
一、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9
二、环境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10
三、环境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12
第一节 环境与生态因子 15
一、环境的概念及其类型 15
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 15
二、生态因子 16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基本原理 17
一、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17
二、生态因子作用的规律 18
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20
第三节 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22
一、光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22
二、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24
三、水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25
四、土壤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27
第三章 生物种群 30
第一节 种群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30
一、种群的概念 30
二、种群的密度和阿利氏规律 31
三、年龄结构和性比 32
四、出生率和死亡率 33
二、种群在无限环境中的指数式增长 35
一、种群的内禀增长率 35
第二节 种群的增长 35
三、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逻辑斯谛增长 37
四、时滞影响的种群增长 38
第三节 种群的数量变动和调节 39
一、种群的数量变动 39
二、种群调节 40
三、生态入侵 41
四、最小生存种群理论 42
五、种群进化与生态对策 43
第四节 种间的相互作用 45
一、种间相互关系 45
二、种间竞争 47
三、捕食作用 49
第五节 生态位 50
一、生态位的概念 50
二、生态位的理论 51
二、群落的基本特征 55
一、群落的概念 55
第一节 群落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55
第四章 生物群落 55
第二节 群落的物种组成 56
一、物种组成的性质分析 56
二、物种组成的数量特征 59
三、物种多样性 60
第三节 群落的结构 63
一、群落的外貌和生长型 63
二、群落的空间结构 64
三、群落的时间结构 65
四、群落交错区和边缘效应 66
五、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 67
六、岛屿与群落结构 67
第四节 群落的演替 69
一、群落演替的概念 69
二、群落演替的类型 69
三、群落演替的特征 70
五、群落演替的实例 72
四、顶极群落 72
第五章 生态系统 76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概念 76
一、什么是生态系统 76
二、生态系统概念的发展 77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 79
一、非生物环境 79
二、生产者 79
三、消费者 79
四、分解者 80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80
一、生态系统的形态结构 81
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82
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 85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和生态平衡 86
一、反馈调节 86
二、生态平衡 87
第一节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 90
一、生态系统的能量 90
第六章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90
二、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 91
第二节 生态效率 92
一、常用的几个能量参数 92
二、营养级位之内的生态效率 92
三、营养级位之间的生态效率 93
一、初级生产的基本概念 94
第三节 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 94
二、全球初级生产量 95
三、初级生产的生产效率 96
四、影响初级生产量的主要因素 97
五、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 98
第四节 生态系统中的次级生产 99
一、次级生产的基本概念 99
二、次级生产的生态效率 101
一、水域生态系统 102
第五节 能量动态分析 102
二、陆地生态系统 103
第六节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分解作用 104
一、有机物质的分解作用及其意义 104
二、生物分解者 105
三、有机物质的分解过程 106
四、影响分解作用的生态因素 106
一、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概念 110
第一节 物质循环的一般特点 110
第七章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10
二、物质循环的几个基本概念 111
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类型 112
第二节 水循环 112
一、水循环的生态学意义 112
二、水的分布 113
三、全球水循环 113
第三节 碳、氮、磷和硫的循环 115
一、碳循环 115
四、全球的水资源危机 115
二、氮循环 118
三、磷循环 120
四、硫循环 121
第四节 有毒有害物质的循环 125
一、概述 125
二、农药的迁移和转化 126
三、汞循环 127
一、信息与信息流 130
第一节 生物信息及信息流的基本概念 130
第八章 生态系统的信息流 130
二、生态系统信息的特征 131
三、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 132
第二节 信息的度量和信息处理模型 134
一、信息的度量 134
二、信息关联性模型 136
三、信息传递模型 141
第三节 信息化的生态系统 143
一、生态系统信息的特点 143
二、生态系统信息流动的环节 144
三、生态系统信息的传递过程 146
四、生态系统信息流的人工控制 150
第九章 陆地生态系统 152
第一节 概述 152
一、陆地生态系统的类型 152
二、陆地生态系统的分布格局 152
三、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因素 153
一、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154
第二节 森林生态系统 154
二、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 157
三、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 157
四、针叶林生态系统 158
五、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和功能 159
第三节 草原生态系统 161
一、草原生态系统的分布和类型 161
二、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63
三、草原退化 165
一、荒漠生态系统的分布和基本特征 166
第四节 荒漠生态系统 166
二、荒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67
三、荒漠化 168
第五节 苔原生态系统 170
第十章 城市生态系统 173
第一节 城市和城市生态系统 173
一、城市和城市化 173
第二节 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特点 174
一、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 174
二、城市生态系统 174
二、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 175
三、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176
第三节 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 178
一、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 179
二、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 179
三、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流 180
四、城市生态系统的信息流 181
一、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182
第四节 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与调控 182
二、城市生态建设 184
三、城市生态系统调控的途径 185
四、生态城 186
第十一章 水域生态系统 188
第一节 湿地生态系统 188
一、什么是湿地 188
二、湿地的主要特点 189
三、湿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和物质循环 190
四、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服务功益 191
五、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193
第二节 淡水生态系统 195
一、静水生态系统 195
二、流水生态系统 199
第三节 海洋生态系统 200
一、海洋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200
二、海洋环境的主要分区 200
三、海洋生物 201
四、海洋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和能量流动 203
五、海洋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 205
六、海洋赤潮 210
第十二章 环境污染的生态效应 213
第一节 环境污染概述 213
第二节 环境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行为 214
一、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 214
二、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转化 214
三、污染物在食物链中的转移 215
四、环境污染的生态效应 217
第三节 环境污染的种群生态效应 218
一、污染对种群动态的影响 218
二、污染对种间关系的影响 220
三、污染与种群进化 221
第四节 污染物的群落与生态系统效应 222
一、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结构的影响 222
二、污染物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224
一、污染物的毒性试验 226
三、污染与生态系统演替 226
第五节 污染物生态效应研究方法 226
二、污染物的群落与生态系统效应研究方法 229
三、模型生态系统法 230
第六节 生物监测 232
一、生物监测概述 232
二、监测生物及指标的选择 233
三、生物监测的基本方法 235
第十三章 环境污染防治的生态对策 237
第一节 水环境及其污染控制 237
一、水体与水体污染 237
二、水体污染的控制途径 238
三、污水处理技术 239
第二节 大气环境及污染控制 241
一、大气的组成 241
二、大气污染和大气污染物 242
三、大气污染控制途径 243
四、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244
第三节 土壤环境及污染控制 246
一、土壤污染 246
二、土壤自净作用与土壤环境容量 246
三、土壤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247
四、土壤污染的防治 248
第四节 固体废物污染与控制 249
一、固体废物的定义、种类及危害 249
二、固体废物的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251
第五节 环境污染治理的生物技术 252
一、污水的生物处理 253
二、大气污染的生物防治 254
三、土壤污染的生物治理 256
四、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 256
第六节 环境生态工程 257
一、环境生态工程概述 257
二、氧化塘法 259
三、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261
四、污水土地处理系统 262
第七节 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 264
一、生物修复的概念 264
二、污染环境的微生物修复 264
三、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 266
第十四章 应用环境生态学 270
第一节 全球变化 270
一、全球变化的概念 270
二、全球变化的内容 271
三、全球变化产生的影响 274
四、减缓全球变化的途径 278
第二节 生物多样性 279
一、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279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280
三、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281
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83
第三节 恢复生态学 285
一、退化生态系统的定义及其形成原因 285
二、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286
三、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基本原理 287
四、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程序和方法 289
五、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工程实例 291
第四节 生态风险评价 294
一、生态风险评价的概念 294
二、生态风险评价的步骤 295
三、生态风险评价的方法 296
一、生态规划的概念 297
第五节 生态规划 297
二、生态规划的原则 298
三、生态规划的方法 299
第六节 生态示范区建设 302
一、生态示范区的概念与意义 302
二、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内容和指标体系 303
三、生态示范区建设的步骤 304
术语中英文对照 306
主要参考文献 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