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绪论 1
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1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2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0
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22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25
第一节精气学说 25
一、古代哲学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25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27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31
第二节阴阳学说 33
一、阴阳的概念 34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36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43
第三节五行学说 48
一、五行的概念 48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50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53
第四节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60
一、注重宏观观察 61
二、注重整体研究 62
三、擅长哲学思维 62
四、强调功能联系 65
附:研究进展 66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67
第一节藏象学说概论 67
第二章藏象 67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68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70
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71
五、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概述 71
第二节五脏 72
一、心 74
附:心包络 78
二、肺 78
三、脾 82
四、肝 87
五、肾 92
附:命门 98
一、胆 100
第三节六腑 100
二、胃 101
三、小肠 102
四、大肠 103
五、膀胱 103
六、三焦 104
第四节奇恒之腑 106
一、脑 106
二、女子胞 108
附:精室 109
第五节脏腑之间的关系 109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10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114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115
四、五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 117
附:研究进展 120
第三章精气血津液神 124
第一节精 124
一、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 124
二、人体之精的代谢 125
三、人体之精的功能 126
四、人体之精的分类 128
第二节气 128
一、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 128
二、人体之气的生成 129
三、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 130
四、人体之气的功能 132
五、人体之气的分类 135
第三节血 139
一、血的基本概念 139
二、血的生成 139
三、血的运行 140
四、血的功能 142
第四节津液 142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143
二、津液的代谢 143
三、津液的功能 145
第五节神 146
一、神的基本概念 146
二、神的生成 147
第六节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 148
三、神的作用 148
一、气与血的关系 149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150
三、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152
四、精气神之间的关系 153
附:研究进展 154
第四章经络 156
第一节经络学说概述 156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156
二、经络学说的形成 157
三、经络系统的组成 159
第二节十二经脉 161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161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 162
三、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163
四、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164
五、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164
六、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165
(一)手太阴肺经 165
(二)手阳明大肠经 166
(三)足阳明胃经 166
(四)足太阴脾经 168
(五)手少阴心经 169
(六)手太阳小肠经 169
(七)足太阳膀胱经 170
(八)足少阴肾经 171
(九)手厥阴心包经 172
(十一)足少阳胆经 173
(十)手少阳三焦经 173
(十二)足厥阴肝经 175
第三节奇经八脉 176
一、奇经八脉的主要功能 177
二、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和基本功能 177
(一)督脉 178
(二)任脉 179
(三)冲脉 180
(四)带脉 180
(五)阴跷脉和阳跷脉 182
(六)阴维脉和阳维脉 184
第四节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184
一、经别 184
二、别络 186
三、经筋 188
四、皮部 190
第五节经络的生理功能和应用 190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190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 193
附:研究进展 196
第五章体质 198
第一节体质学说概述 198
一、体质的概念 198
二、体质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202
第二节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204
一、体质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204
二、影响体质的因素 205
第三节体质的分类 208
二、常用体质分类及其特征 209
一、体质的分类方法 209
第四节体质学说的应用 210
一、说明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 211
二、阐释发病原理 211
三、解释病理变化 212
四、指导辨证 212
五、指导治疗 213
六、指导养生 214
附:研究进展 215
第六章病因 217
第一节六淫 218
一、六淫的概念及共同致病特点 218
(一)风邪 219
二、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219
(二)寒邪 220
(三)湿邪 221
(四)燥邪 222
(五)火(热)邪 222
(六)暑邪 223
第二节疠气 224
一、疠气的基本概念 224
二、疠气的致病特点 224
三、影响疠气产生的因素 225
第三节七情内伤 225
一、七情的基本概念 225
二、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 226
三、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227
第四节饮食失宜 229
一、饮食不节 230
二、饮食不洁 230
三、饮食偏嗜 231
第五节 劳逸失度 232
一、过劳 232
二、过逸 232
第六节病理产物 233
一、痰饮 233
二、瘀血 234
三、结石 236
一、外伤 237
第七节其他病因 237
二、诸虫 238
三、药邪 239
四、医过 240
五、先天因素 241
附:研究进展 242
第七章发病 245
第一节发病原理 246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246
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249
第二节发病类型 251
一、感邪即发 251
二、徐发 251
六、复发 252
五、合病与并病 252
三、伏而后发 252
四、继发 252
附:研究进展 254
第八章病机 255
第一节基本病机 256
一、邪正盛衰 256
二、阴阳失调 259
三、精气血的失常 263
四、津液代谢失常 270
五、内生“五邪” 273
第二节疾病传变 276
一、疾病传变的形式 276
二、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282
附:研究进展 284
一、未病先防 286
第九章防治原则 286
第一节 预防 286
二、既病防变 289
第二节治则 290
一、正治与反治 291
二、治标与治本 292
三、扶正与祛邪 293
四、调整阴阳 295
五、调理精气血津液 296
六、三因制宜 298
附:研究进展 300
附1关键名词术语key words 302
附2主要参考书目 316
附3主要参考古籍书目 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