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原学及免疫学 1
用电子显微镜检查鸡胚胎尿囊液及组织培养液中传染性肝炎病毒的研究 1
目录 1
在组织培养中研究传染性肝炎病毒Ⅰ.从患者的材料中分离传染性肝炎病毒 3
在组织培养中研究传染性肝炎病毒Ⅱ.在各种组织中试作传染性肝炎病毒MMG实验室株之培养 6
传染性肝炎病毒的研究Ⅲ.维持传染性肝炎病毒MMG株毒力的试验 10
关于传染性肝炎的实验研究第一报告:用小白鼠和鸡胚分离病毒 11
关于传染性肝炎的实验研究第二报告:温热及若干化学药品对病毒的影响 17
犬肝炎病毒:试图探查它与人类肝炎的关系 22
犬传染性肝炎病毒的研究Ⅱ.用犬传染性肝炎病毒试验豚鼠的易感性 24
关于传染性肝炎的实验研究第三报告:病人血清在血清免疫学上的反应 30
关于肝炎中自己抗体的研究 36
肝炎病人血清中的肝自己抗体特别是不完全抗体的证明 44
传染性肝炎的特殊性免疫学诊断方法 48
在一次传染性肝炎流行中见到的病毒性肝炎的血球凝集试验 51
二、流行病学及预防 60
关于传染性肝炎和脊髓灰白质炎流行病学的比较研究 60
传染性肝炎的血凝试验 65
传染性肝炎的流行病学资料 72
布加勒斯特传染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研究 76
儿童机构中传染性肝炎的某些流行病学特点 79
传染性肝炎发病率季节性升高的一些规律 83
隔绝性集体机构中传染性肝炎的传播途径问题 85
一次由水引起的传染性肝炎暴发 88
斯德哥尔摩的脊髓灰白质炎与传染性肝炎流行期间家庭感染的比较 91
传染性肝炎的肠胃道外传染 95
输血后的血清性肝炎 98
传染性肝炎的血清预防 103
关于传染性肝炎长期带病毒者问题 106
疫源地临床流行病学及实验检查早期诊断传染性肝炎的经验 108
三、病理、病理生理和发病机制 113
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引起的亚急性肝坏死和坏死后性肝硬化 113
急性非致死性传染性肝炎的肝內胆汁淤积;发病数、发病机制及其与黄疸的相互关系 134
传染性肝炎在原发性肝癌发生上的作用 147
传染性肝炎在肝硬化病原学中的重要性 153
肝炎后发生的肝硬变 159
肝性昏迷的发病机制和处理 166
肝昏迷中氨的新陈代谢——在肝硬化中血氨测定对确定诊断及指导治疗的意义 173
流行性肝炎中甲状腺素的新陈代谢 184
儿童传染性肝炎的血清蛋白改变 188
急性传染性肝炎的溶血现象 191
四、临床部分(综述,症状学,实验室检查,治疗等) 193
传染性肝炎 193
传染性肝炎的研究 196
传染性肝炎的发病率与后发病 211
儿童隐型与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的临床和化验诊断 222
儿重传染性肝炎的变异性 227
儿童传染性肝炎的复发与再患 232
关于传染性肝炎与风疹的双重感染问题 236
?患水痘的传染性肝炎病儿 241
肝炎患者的保健性复查 243
病毒性黄疸与无黄疸性肝炎的黄疸前期 244
急性传染性肝炎中伴有食道静脉曲张的门静脉高压:进一步观察 253
传染性肝炎时终止妊娠的指征与禁忌症 256
关于传染性肝炎患者再发“黄疸”的问题 258
传染性肝炎的预后 265
关于传染性肝炎的远期后遗症的问题 269
慢性肝炎与肝硬化——传染性肝炎(包特金氏病)的后遗症 275
在肝胆系统疾病中血清谷-草转氨酶活力的改变 283
婴儿与儿童期血清谷-草转氨酶常值 285
传染性肝炎血清谷-草转氨酶变异的研究 289
血清-转氨酶与碱性磷酸酶的比值在鉴别黄疸中的价值 298
传染性肝炎中血清醛缩酶活力测定的意义 302
血清醛缩酶微量测定法 303
肝脏疾病中的血清胆碱脂酶 304
论肝炎后血胆红素增多症(人体肝脏酵素活力测定之五) 309
血清氰酸钴维生素(维生素B12)在肝脏疾患中之临床意义 313
急性传染性肝炎病程中之心电图变化 320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肾上腺类固醇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 324
病毒性肝炎的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 336
活动性肺结核并发传染性肝炎的治疗 343
脱蛋白肝浸膏静脉注射治疗各种肝脏疾患的应用效果 347
肝动脉周围神经切除术治疗几例迁延性或复发性传染性肝炎 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