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
微生物学部分 3
实验一 常见微生物标本制备、常见染色方法及形态观察 3
实验二 球菌的分离培养及微生物学鉴定 17
实验三 肠道杆菌的分离培养及微生物学鉴定 26
实验四 流感病毒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43
实验五 真菌及其他微生物的检测 59
实验六 厌氧菌的分离培养及微生物学检测 70
实验七 棒状杆菌属的分离培养及微生物学检测 75
实验八 分枝杆菌属的分离培养及微生物学检测 79
寄生虫学部分 85
实验一 似蚓蛔线虫(蛔虫) 85
实验二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十二指肠钩虫)与美洲板口线虫(美洲钩虫) 87
实验三 蠕形住肠线虫(蛲虫) 88
实验四 毛首鞭形线虫(鞭虫) 89
实验五 旋毛形线虫(旋毛虫) 90
实验六 斑氏吴策线虫(斑氏丝虫)与马来布鲁线虫(马来丝虫) 91
实验七 猪巨吻棘头虫 93
实验八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94
实验九 卫氏并殖吸虫(肺吸虫) 96
实验十 斯氏狸殖吸虫(斯氏吸虫) 98
实验十一 布氏姜片吸虫(肠吸虫) 99
实验十二 日本裂体吸虫(日本血吸虫) 101
实验十三 链状带绦虫(猪带绦虫) 103
实验十四 肥胖带绦虫(牛带绦虫) 105
实验十五 微小膜壳绦虫(短膜壳绦虫) 107
实验十六 细粒棘球绦虫(包生绦虫) 108
实验十七 曼氏迭宫绦虫(孟氏裂头绦虫) 109
实验十八 溶组织内阿米巴 110
实验十九 结肠内阿米巴与齿龈内阿米巴 111
实验二十 阴道毛滴虫 113
实验二十一 蓝氏贾第鞭毛虫 114
实验二十二 杜氏利什曼原虫(黑热病原虫) 115
实验二十三 间日疟原虫与恶性疟原虫 116
实验二十四 刚地弓形虫 118
实验二十五 隐孢子虫 119
实验二十六 蜱 120
实验二十七 螨 121
实验二十八 蚊 122
实验二十九 蝇 124
实验三十 白蛉 126
实验三十一 蚤 127
实验三十二 虱 128
实验三十三 臭虫 129
实验三十四 蜚蠊(蟑螂) 130
附:常见寄生虫实验操作 131
免疫学部分 135
实验一 吞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检测 135
实验二 凝集反应 142
实验三 沉淀反应 148
实验四 免疫电泳技术 152
实验五 补体参与的反应 164
实验六 豚鼠速发型过敏反应 168
实验七 被动过敏反应 169
实验八 单克隆抗体技术 170
实验九 E玫瑰花形成试验 174
实验十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177
实验十一 HLA细胞学测定——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181
实验十二 免疫荧光技术 183
实验十三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188
实验十四 肥大细胞脱颗粒试验 192
实验十五 细胞因子的检测技术 194
实验十六 补体溶解免疫复合物活性的测定 198
实验十七 豚鼠结核菌素试验 199
实验十八 植物血凝素试验 200
实验十九 小鼠DTH试验 201
实验二十 补体介导的细胞毒试验 202
实验二十一 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 206
附:免疫荧光法检测T细胞亚群 208
实验二十二 MTT比色法测定活细胞的数量及功能 209
实验二十三 B淋巴细胞测定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