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毕殿洲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117031131
  • 页数:536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卫生部规划教材,对三版教材作了较大幅度的修改。本书把药剂学的基本理论、制剂技术和单元操作等内容集中在前六章介绍。第八至二十章集中介绍各种剂型等的作用。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概述 1

一、药剂学的概念及重要性 1

(一)药剂学的概念 1

(二)药剂学的重要性 1

二、药剂学的分支学科 2

(一)基础药剂学 2

(二)工业药剂学 2

(三)医院药剂学 2

三、药剂学的任务 2

第二节 药物剂型 4

一、剂型的分类 4

(一)按形态分类 4

(二)按分散系统分类 4

(三)按给药途径分类 5

二、剂型的重要性 5

(一)给药途径与剂型 5

(二)剂型的重要性 5

第三节 药剂学的发展 6

第四节 药典与药品标准 9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9

二、其它国家药典 10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部颁药品标准 10

第五节 处方 10

第六节 GMP和GLP 11

一、GMP 11

二、GLP 12

第二章 药物制剂处方设计前工作和优化技术 13

第一节 药物制剂处方设计前工作 13

一、概述 13

二、文献检索 13

三、分析方法研究 16

(一)UV光谱法 16

(二)荧光分析法 17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 17

(四)薄层色谱法 17

四、处方前工作中的药物理化性质的测定 17

(一)溶解度和pKa 18

(二)分配系数 19

(三)熔点和多晶型 20

(四)吸湿性 22

(五)粉体学性质 24

五、稳定性研究 24

六、药物配伍研究 25

(一)固体制剂的配伍研究 25

(二)液体制剂的配伍研究 25

1.pH-反应速度图 25

2.液体制剂 26

七、药物的生物药剂学特征与处方前工作 26

(一)药物的吸收、分布与消除 26

(二)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体内动力学参数 27

(三)药物与制剂的溶出 28

1.体外溶出试验 28

2.半体内试验 29

3.体内试验 29

第二节 药物制剂的优化设计 29

一、概述 29

二、优化参数 30

三、正交试验设计 30

四、均匀设计 31

五、单纯形优化法 31

(一)简介 31

(二)应用实例 32

六、拉氏优化法 33

(一)简介 33

(二)应用实例 34

第三节 新药制剂的研究与申报 35

一、新药的分类 36

二、申请新药需上报的项目 36

三、申报新制剂的四个主要内容 36

(一)处方工艺、辅料等 36

(二)稳定性试验 36

(三)溶出度试验 37

(四)生物利用度 37

第三章 表面活性剂 药用高分子 39

第一节 表面活性剂 39

一、表面现象和表面活性剂 39

1.表面活性剂的定义 39

2.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液中的正吸附 39

3.表面活性剂在固体表面的吸附 39

二、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40

(一)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40

1.肥皂类 40

2.硫酸化物 40

3.磺酸化物 40

(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40

(三)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40

1.卵磷脂 40

2.氨基酸型和甜菜碱型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41

(四)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41

1.脂肪酸甘油酯 41

2.蔗糖脂肪酸酯 41

3.脂肪酸山梨坦 42

4.聚山梨酯 42

5.聚氧乙烯脂肪酸酯 42

6.聚氧乙烯脂肪醇醚 42

7.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 43

三、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和应用 43

(一)形成表面活性剂胶束 43

1.临界胶束浓度 43

2.胶束的结构 43

3.cmc的测定 44

(二)亲水亲油平衡值 44

1.HLB值的概念 45

2.HLB值的理论计算法 46

(三)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 46

1.胶束增溶 46

2.温度对增溶的影响 47

(四)表面活性剂的复配 47

1.与中性无机盐的配伍 47

2.有机添加剂 48

3.水溶性高分子 48

4.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 48

(五)表面活性剂增溶作用的应用 48

1.增溶相图 48

2.解离药物的增溶 49

3.多组分增溶质的增溶 49

4.抑菌剂的增溶 49

5.表面活性剂溶液的化学稳定性 49

(六)表面活性剂的其它应用 50

1.起泡剂和消泡剂 50

2.去污剂 50

3.消毒剂和杀菌剂 50

四、表面活性剂的生物学性质 50

1.表面活性剂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50

2.表面活性剂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51

3.表面活性剂的毒性 51

4.表面活性剂的刺激性 51

第二节 药用高分子 52

一、高分子的结构特征 52

1.高分子的基本结构 52

2.高分子的链结构 52

3.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 53

二、高分子的应用性能 53

1.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 53

2.溶胀和溶解 53

3.溶胶和凝胶 54

4.玻璃化温度 54

5.粘流温度 55

6.力学性质 55

三、常用高分子材料及其应用 56

(一)淀粉及其衍生物 56

(二)纤维素及其衍生物 57

1.微晶纤维素 57

2.纤维素酯类衍生物 57

3.纤维素醚类衍生物 58

4.纤维素醚的酯衍生物 59

(三)其它天然高分子材料 60

1.明胶 60

2.壳多糖及脱乙酰壳多糖 61

(四)丙烯酸类高分子 61

1.卡波沫 61

2.丙烯酸树脂 61

(五)乙烯类高分子 63

1.聚乙烯醇 63

2.聚维酮 63

3.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64

(六)其它合成高分子材料 64

1.聚乙二醇 64

2.聚乳酸与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64

第四章 流变学和粉体学简介 66

第一节 流变学简介 66

一、概述 66

二、弹性形变和粘性流动 66

(一)弹性形变 66

(二)粘性流动 66

三、牛顿流动 67

四、非牛顿流动 68

(一)塑性流动 68

(二)假塑性流动 68

(三)胀性流动 69

(四)触变流动 70

五、流变性的测定 70

六、流变学在药剂学中的应用和发展 71

第二节 粉体学简介 72

一、概述 72

二、粉体粒子大小 72

(一)粒子大小(粒子径) 72

(二)粒子径的测定方法 73

(三)粒度分布 75

三、粉体粒子的比表面积 75

(一)比表面积 75

(二)比表面积的测定 75

四、粉体的密度及孔隙率 76

五、粉体的流动性 76

(一)粉体流动性表示方法 76

(二)影响粉体流动性的因素 77

(三)改善流动性的方法 77

第五章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79

第一节 概述 79

一、研究药物制剂稳定性的意义 79

二、药物制剂稳定性研究的范围 79

三、化学动力学概述 79

第二节 制剂中药物化学降解途径 80

一、水解 80

(一)酯类药物的水解 80

(二)酰胺类药物的水解 81

(三)其他药物的水解 82

二、氧化 83

(一)酚类药物 83

(二)烯醇类 83

(三)其他类药物 84

三、其他反应 84

(一)异构化 84

(二)聚合 85

(三)脱羧 85

第三节 影响药物制剂降解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 86

一、处方因素对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影响及解决方法 86

(一)pH值的影响 86

(二)广义酸碱催化的影响 88

(三)溶剂的影响 89

(四)离子强度的影响 89

(五)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89

(六)处方中基质或赋形剂的影响 90

二、外界因素对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影响及解决方法 90

(一)温度的影响 90

(二)光线的影响 91

(三)空气(氧)的影响 91

(四)金属离子的影响 93

(五)湿度和水分的影响 93

(六)包装材料的影响 93

三、药物制剂稳定化的其它方法 95

(一)改进药物剂型或生产工艺 95

(二)制成难溶性盐 95

第四节 固体药物制剂稳定性的特点及降解动力学 95

一、固体药物制剂稳定性的特点 95

(一)固体药物与固体剂型稳定性的一般特点 95

(二)药物晶型与稳定性的关系 96

(三)固体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96

(四)固体药物分解中的平衡现象 97

二、固体剂型化学降解动力学 97

(一)成核作用理论 97

(二)液层理论 98

(三)局部化学反应原理 98

第五节 药物稳定性试验方法 98

一、影响因素试验 99

(一)高温试验 99

(二)高湿度试验 99

(三)强光照射试验 99

二、加速试验 99

三、长期试验 100

四、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 101

五、有效期统计分析 101

六、经典恒温法 104

七、固体制剂稳定性实验的特殊要求和特殊方法 105

(一)固体剂型稳定性实验的特殊要求 105

(二)热分析法在研究固体药物稳定性中的应用 106

第六章 制剂新技术 108

第一节 包合技术 108

一、概述 108

二、包合材料 109

(一)环糊精 109

(二)环糊精衍生物 110

1.水溶性环糊精衍生物 111

2.疏水性环糊精衍生物 111

三、包合作用的特点 111

1.药物与环糊精的组成和包合作用 111

2.包合时对药物的要求 111

3.药物的极性或缔合作用可影响包合作用 111

4.包合作用具有竞争性 112

四、常用的包合技术 112

1.饱和水溶液法 112

2.研磨法 112

3.冷冻干燥法 112

4.喷雾干燥法 112

五、包合物的验证 113

1.X射线衍射法 113

2.红外光谱法 113

3.核磁共振谱法 113

4.荧光光度法 113

5.圆二色谱法 113

6.热分析法 113

7.薄层色谱法 113

8.紫外分光光度法 113

9.溶出度法 114

第二节 固体分散技术 114

一、概述 114

二、载体材料 114

(一)水溶性载体材料 114

1.聚乙二醇类 115

2.聚维酮类 115

3.表面活性剂类 115

4.有机酸类 115

5.糖类与醇类 115

(二)难溶性载体材料 115

1.纤维素 115

2.聚丙烯酸树脂类 115

3.其它类 115

(三)肠溶性载体材料 115

1.纤维素类 115

2.聚丙烯酸树脂类 116

三、常用的固体分散技术 116

1.熔融法 116

2.溶剂法 116

3.溶剂-熔融法 116

4.溶剂-喷雾(冷冻)干燥法 116

5.研磨法 117

四、固体分散体的类型 117

1.简单低共熔混合物 117

2.固态溶液 117

3.共沉淀物 118

五、固体分散体的物相鉴定 118

1.溶解度及溶出速率 118

2.热分析法 118

3.X射线衍射法 118

4.红外光谱法 118

5.核磁共振谱法 119

六、固体分散体的速效与缓效原理 119

(一)速效原理 119

1.药物的分散状态 119

2.载体材料对药物溶出的促进作用 120

(二)缓释原理 120

第三节 微型包囊技术 121

一、概述 121

(一)药物微囊化的特点 121

(二)药物微囊化技术的进展 122

(三)囊心物与囊材 122

1.囊心物 122

2.囊材 123

二、微囊化方法 124

(一)物理化学法 124

1.单凝聚法 125

2.复凝聚法 128

3.溶剂-非溶剂法 129

4.改变温度法 129

5.液中干燥法 130

(二)物理机械法 131

1.喷雾干燥法 131

2.喷雾凝结法 132

3.空气悬浮法 132

4.多孔离心法 133

5.锅包衣法 133

(三)化学法 133

1.界面缩聚法 133

2.辐射交联法 133

三、微囊的性质 134

(一)微囊的形态、结构与粒径 134

1.微囊的形态与结构 134

2.微囊的粒径 134

(二)影响微囊粒径的因素 135

1.囊心物的大小 135

2.囊材的用量 135

3.制备方法 135

4.制备温度 135

5.制备时的搅拌速率 135

6.附加剂的浓度 136

(三)微囊中药物的释放 136

1.微囊中药物释放的速率与机制 136

2.影响微囊药物释放速率的因素 137

四、微囊质量的评价 138

(一)微囊的囊形与粒径 138

(二)微囊中药物含量的测定 139

(三)微囊中药物的载药量与包封率 139

(四)微囊中药物释放速率 139

第七章 制剂工程(单元操作) 141

第一节 粉碎、过筛与混合 141

一、粉碎 141

(一)概述 141

(二)粉碎机理与粉碎能量 141

1.粉碎机理 141

2.粉碎能量的消耗 142

(三)粉碎方式及设备 142

1.粉碎方式 142

2.粉碎机 143

二、筛分(分级) 144

(一)概述 144

(二)筛分效果的评价 146

1.总分离效率(牛顿分离效率) 146

2.部分分离效率 146

3.筛分效率的影响因素 146

(三)筛分设备 147

1.摇动筛 147

2.振荡筛 147

三、混合 147

(一)概述 147

(二)混合机理 147

1.对流混合 148

2.剪切混合 148

3.扩散混合 148

(三)混合度的表示方法 148

1.标准偏差σ或方差σ2 148

2.混合度M 148

(四)混合的影响因素 149

1.物料的粉体性质的影响 149

2.设备类型的影响 149

3.操作条件的影响 149

(五)混合设备 149

1.旋转型混合机 149

2.容器固定型混合机 150

第二节 制粒 151

一、概述 151

二、湿法制粒及设备 151

(一)湿法制粒机理 151

1.液体的架桥原理 151

2.从液体架桥到固体架桥的过渡 152

(二)湿法制粒方法与设备 152

1.挤压制粒 152

2.转动制粒机 153

3.高速搅拌制粒 153

4.流化床制粒 154

三、干法制粒及设备 155

四、喷雾制粒及设备 155

1.雾化器 156

2.热气流与雾滴流向的安排 156

五、液相中晶析制粒法 157

1.制备方法 157

2.球晶制粒机理 158

第三节 干燥 158

一、概述 158

二、干燥原理与计算 159

(一)干燥原理 159

(二)物料中含水量的表示方法 159

(三)物料中水分的性质 160

1.平衡水分与自由水分 160

2.结合水分与非结合水分 160

(四)干燥速率 161

1.干燥速率曲线 161

2.干燥速率的影响因素 161

(五)水分的测定方法 162

三、干燥方法与设备 162

(一)干燥方法 162

(二)干燥设备 162

1.厢式干燥器 162

2.流化床干燥器 163

3.喷雾干燥器 163

4.红外干燥器 163

5.微波干燥器 163

四、冷冻干燥 164

(一)冷冻干燥原理 164

(二)冷冻干燥机 164

第四节 空气净化技术与滤过技术 165

一、概述 165

二、洁净室的净化标准与测定方法 166

(一)洁净室的净化标准 166

1.含尘浓度的表示方法 166

2.常见的净化方法 166

3.洁净室的洁净度标准 166

(二)含尘浓度的测定方法 167

1.光散射式粒子计数测定法 167

2.滤膜显微镜计数测定法 167

3.光电比色计数测定法 167

三、空气滤过 167

(一)空气滤过机理及影响因素 167

1.空气滤过机理 167

2.空气滤过的影响因素 168

(二)空气滤过器及其特性 168

1.空气滤过器 168

2.滤过器的特性 169

四、洁净室的设计 169

(一)洁净室的布置 170

(二)洁净室对内部结构的要求 170

(三)洁净室对人、物的净化要求 170

1.对人的要求 170

2.对物的要求 170

(四)洁净室的气流形式 170

1.层流 171

2.乱流 171

(五)洁净室的送风与回风 172

1.送风 172

2.回风 172

(六)各级滤过器的组合与局部净化 172

1.各级滤过器的组合 172

2.局部净化 173

第五节 灭菌与无菌技术 173

一、概述 173

二、物理灭菌法 174

(一)干热灭菌法 174

1.火焰灭菌法 174

2.干热空气灭菌法 174

(二)湿热灭菌法 174

1.热压灭菌法 174

2.流通蒸气灭菌法 175

3.煮沸灭菌法 175

4.低温间歇灭菌法 175

(三)射线灭菌法 176

1.辐射灭菌法 176

2.紫外线灭菌法 176

3.微波灭菌法 176

(四)滤过灭菌法 176

三、F与F0值 177

(一)D值与Z值 177

1.D值 177

2.Z值 177

(二)F值与F0值 178

1.F值 178

2.F0值 178

四、化学灭菌法 179

1.气体灭菌法 179

2.药液法 179

五、无菌操作法 179

1.无菌操作室的灭菌 180

2.无菌操作 180

六、无菌检查法 180

第六节 滤过 181

一、概述 181

二、滤过机理与影响因素 181

1.滤过机理 181

2.滤过的影响因素 182

三、滤过器 182

1.砂滤棒 182

2.垂熔玻璃滤过器 183

3.微孔滤膜滤过器 183

4.板框压滤机 185

5.压滤器 185

第七节 中药材的浸出技术 186

一、概述 186

二、浸出原理 186

(一)浸出过程 186

1.浸润、渗透阶段 186

2.解吸、溶解阶段 186

3.扩散阶段 187

4.置换浸出阶段 187

(二)影响浸出的因素 188

1.浸出溶剂 188

2.药材的粉碎粒度 188

3.浸出温度 188

4.浓度差 188

5.操作压力 188

6.药材与溶剂的相对运动 189

7.新技术的应用 189

三、浸出方法及设备 189

(一)浸出方法 189

1.煎煮法 189

2.浸渍法 189

3.渗漉法 189

4.水蒸气蒸馏法 190

(二)浸出工艺及设备 190

1.单级浸出工艺与间歇式提取器 190

2.多级浸出工艺 191

3.连续逆流浸出工艺 192

四、浸出液的蒸发与干燥 192

(一)蒸发 192

1.影响蒸发的因素 192

2.常用蒸发设备 193

3.溶剂的回收 194

(二)干燥 194

第八章 液体制剂 196

第一节 概述 196

一、液体制剂的特点和质量要求 196

(一)液体制剂的特点 196

(二)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 196

二、液体制剂的分类 196

(一)按分散系统分类 196

(二)按给药途径分类 197

第二节 液体制剂的溶剂和附加剂 197

一、液体制剂常用溶剂 197

(一)极性溶剂 198

(二)半极性溶剂 198

(三)非极性溶剂 199

二、液体制剂的防腐 199

(一)防腐的重要性 199

(二)防腐措施 200

三、液体制剂的矫味与着色 202

(一)矫味剂 202

(二)着色剂 203

第三节 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203

(一)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203

(二)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204

(三)溶解速度及其影响因素 206

第四节 溶液型液体制剂 206

一、溶液剂 206

(一)溶液剂的制法 206

(二)溶液剂制备时应注意的问题 207

二、糖浆剂 207

(一)概述 207

(二)糖浆剂的制备 208

三、芳香水剂 209

四、甘油剂 醑剂 209

(一)甘油剂 209

(二)醑剂 209

第五节 溶胶剂 209

一、溶胶的构造和性质 209

(一)溶胶的双电层构造 209

(二)溶胶的性质 210

二、溶胶剂的制备 211

(一)分散法 211

(二)凝聚法 211

第六节 高分子溶液剂 211

一、高分子溶液的性质 211

二、高分子溶液的制备 213

第七节 混悬剂 213

一、概述 213

二、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 214

(一)混悬粒子的沉降速度 214

(二)微粒的荷电与水化 214

(三)絮凝与反絮凝 214

(四)结晶增长与转型 215

(五)分散相的浓度和温度 216

三、混悬剂的制备 216

(一)分散法 216

(二)凝聚法 217

四、混悬剂的稳定剂 217

(一)助悬剂 217

(二)润湿剂 218

(三)絮凝剂与反絮凝剂 218

五、混悬剂的质量评定 218

(一)微粒大小的测定 218

(二)沉降容积比的测定 218

(三)絮凝度的测定 219

(四)重新分散试验 219

(五)流变学测定 219

第八节 乳剂 219

一、概述 219

二、乳化剂 220

(一)乳化剂的基本要求 220

(二)乳化剂的种类 220

(三)乳化剂的选择 221

三、乳剂形成的必要条件 222

(一)降低表面张力 222

(二)加入适宜的乳化剂 223

(三)形成牢固的乳化膜 223

(四)确定形成乳剂的类型 223

(五)有适当的相比 224

四、乳剂的制备 224

(一)乳剂的制备方法 224

(二)乳剂中药物的加入方法 225

五、乳剂的变化 226

(一)分层 226

(二)絮凝 226

(三)转相 226

(四)合并与破坏 226

六、乳剂的质量评定 227

(一)乳剂粒径大小的测定 227

(二)分层现象的观察 227

(三)乳滴合并速度的测定 227

(四)稳定常数的测定 227

第九节 不同给药途径用液体制剂 228

一、合剂 228

二、洗剂 228

三、搽剂 228

四、滴耳剂 228

五、滴鼻剂 229

六、含漱剂 229

七、滴牙剂 229

八、灌肠剂 229

九、灌洗剂 230

十、涂剂 230

第十节 液体制剂的包装与贮存 230

第九章 注射剂与眼用制剂 232

第一节 概述 232

一、注射剂的定义和分类 232

二、注射剂的特点 232

三、注射剂的给药途径 232

四、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233

第二节 注射剂的溶剂与附加剂 233

一、注射用水 233

(一)注射用水、纯化水、灭菌注射用水与制药用水 233

(二)注射用水的质量要求 234

(三)热原 234

(四)原水处理 235

(五)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 237

(六)制备注射用水的一般流程 239

二、注射用油 239

三、其他注射用溶剂 240

四、注射剂的附加剂 240

第三节 注射剂的制备 242

一、注射剂车间的设计与生产管理 242

(一)注射剂车间的设计要求 243

(二)层流洁净室和洁净台在注射剂生产中的应用 243

(三)注射剂车间的生产管理 244

二、注射剂的容器和处理方法 244

(一)注射剂容器的种类和式样 244

(二)安瓿的质量要求与注射剂稳定性的关系 245

(三)安瓿的检查 245

(四)安瓿的切割与圆口 246

(五)安瓿的洗涤 246

(六)安瓿的干燥或灭菌 247

三、注射液的配制与滤过 247

(一)注射液的配制 247

(二)注射液的滤过 248

四、注射液的灌封 250

(一)手工灌封 250

(二)机械灌封 251

(三)通气问题 251

(四)注射剂生产的联动化问题 252

五、注射剂的灭菌和检漏 252

(一)注射剂的灭菌 252

(二)检漏 252

六、注射剂的质量检查 253

(一)澄明度检查 253

(二)热原检查 253

(三)无菌检查 254

(四)降压物质检查 254

七、注射剂的印字和包装 254

八、注射剂的举例 254

第四节 输液 255

一、概述 255

(一)输液的种类 256

(二)输液的质量要求 256

(三)临床上输液渗透压的计算 256

二、输液的生产工艺 257

(一)输液车间的一般要求 257

(二)输液瓶的质量要求和清洁处理 257

(三)输液的配制 259

(四)输液的滤过 259

(五)输液的灌封 259

(六)输液的灭菌 259

(七)输液的质量检查 260

(八)输液的包装 260

三、输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60

(一)染菌 260

(二)热原反应 260

(三)澄明度与微粒的问题 261

四、输液举例 261

五、营养输液 262

(一)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输液) 262

(二)静脉注射脂肪乳剂 264

(三)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265

六、血浆代用液 265

(一)右旋糖酐 265

(二)羟乙基淀粉注射液 266

(三)氟碳乳剂 266

第五节 注射用无菌粉末 266

一、概述 266

二、注射用冷冻干燥制品 267

(一)冷冻干燥原理与设备 267

(二)冷冻干燥制品的工艺 267

(三)冷冻干燥过程中常出现的异常现象及处理方法 269

(四)冷冻干燥制品举例 269

三、注射用无菌分装产品 269

(一)注射用无菌粉末物理化学性质的测定 269

(二)生产工艺 270

(三)无菌分装工艺中存在的问题 270

第六节 注射剂新产品试制和质量研究 270

一、注射剂新产品试制和质量研究的程序及范围 271

二、注射剂处方设计的一般考虑 271

(一)药物物理化学性质的测定 271

(二)药物的溶解性 271

(三)药物的化学稳定性和生物学稳定性 272

(四)注射剂的安全性和渗透压的调节 272

三、典型产品试制分析(溶液型注射剂) 275

(一)资料调查 275

(二)预试 276

(三)影响主药稳定性因素的考察 276

(四)处方设计和稳定性预测 276

(五)毒性实验、药理实验与临床观察 276

四、混悬型注射剂的试制 276

(一)混悬型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277

(二)混悬型注射剂的制备 277

(三)混悬型注射剂举例 277

第七节 眼用制剂 278

一、概述 278

(一)滴眼剂的概述及发展 278

(二)滴眼剂的质量要求 278

二、眼用药物吸收途径及影响吸收的因素 279

(一)吸收途径 279

(二)影响吸收的因素 279

三、滴眼剂的生产工艺 281

(一)容器的处理 281

(二)药液的配滤 282

(三)药液的灌装 282

四、滴眼剂的处方设计与附加剂选用 282

(一)pH值的调整 282

(二)渗透压的调整 282

(三)无菌度的保持 283

(四)粘度的调整 284

(五)稳定剂、增溶剂、助溶剂等的添加 284

(六)刺激性实验 284

五、滴眼剂处方举例 285

六、滴眼剂的合理包装 285

七、接触眼镜附属制剂 286

(一)接触眼镜的种类 286

(二)常用的附属制剂 286

第十章 散剂、颗粒剂、胶囊剂及滴丸剂 288

第一节 概述 288

第二节 散剂 289

一、概述 289

二、散剂的制备 289

(一)粉碎与过筛 289

1.粉碎的机理 289

2.粉碎的方法与器械 289

3.粉末粗细(筛分) 290

(二)混合 291

1.混合方法 291

2.混合器械 291

3.混合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292

(三)分剂量 293

(四)散剂的吸湿、包装与贮存 294

1.散剂的吸湿 294

2.散剂的包装与贮存 295

三、散剂的质量检查 295

(一)均匀度 296

(二)水分 296

(三)装量差异 296

四、举例 296

第三节 颗粒剂 297

一、概述 297

二、颗粒剂的制备 297

1.制软材 297

2.制粒 297

3.干燥 297

4.整粒与分级 297

5.包衣 297

三、颗粒剂的质量检查 297

(一)外观 298

(二)粒度 298

(三)干燥失重 298

(四)溶化性 298

(五)装量差异 298

四、颗粒剂的包装与贮存 298

五、举例 298

第四节 胶囊剂 299

一、概述 299

二、硬胶囊剂的制备 300

(一)空胶囊的制备 300

1.原材料的要求 300

2.胶液的组成 300

3.空胶囊的制备 300

4.空胶囊的规格和质量 300

(二)药物的填充 301

1.空胶囊的选用 301

2.药物的填充 302

3.封口 302

三、软胶囊的制备 303

(一)软胶囊的性质、选择和对填充药物的要求 303

1.软胶囊的性质 303

2.填充药物及辅加剂的要求 304

3.软胶囊大小的选择 304

(二)软胶囊的制备方法 304

1.压制法 304

2.滴制法 304

四、肠溶胶囊剂 305

五、胶囊剂的质量检查、包装与贮存 305

(一)质量检查 305

1.外观 305

2.装量差异 305

3.崩解时限 306

4.溶出度 306

(二)胶囊剂的包装与贮存 306

六、举例 306

第五节 滴丸剂与微丸 307

一、滴丸剂 307

(一)概述 307

(二)滴丸剂的制备原理 307

1.基质和冷凝液的选择原则 307

2.丸重 308

3.成丸 308

4.圆整度 309

(三)滴丸的制备方法 309

二、微丸 311

(一)概述 311

(二)微丸的制备 312

1.微丸的辅料 312

2.微丸的制备 312

第十一章 片剂 314

第一节 概述 314

一、片剂的特点 314

二、片剂的分类与质量要求 314

(一)片剂的分类 314

1.压制片 314

2.包衣片 314

3.多层片 314

4.泡腾片 315

5.咀嚼片 315

6.口含片 315

7.舌下片 315

8.溶液片 315

9.植入片 315

10.皮下注射用片 315

11.阴道片 315

12.缓释片 315

13.控释片 315

14.分散片 315

(二)片剂的质量要求 316

第二节 片剂的辅料 316

一、填充剂 316

1.淀粉 316

2.预胶化淀粉 316

3.糊精 317

4.糖粉 317

5.乳糖 317

6.甘露醇 317

7.微晶纤维素 317

8.硫酸钙 318

9.其它 318

二、吸收剂 318

1.硫酸钙 318

2.磷酸氢钙 318

3.轻质氧化镁 318

4.碳酸钙 318

5.淀粉 318

6.干燥氢氧化铝 318

三、润湿剂 318

1.水 319

2.乙醇 319

四、粘合剂 319

1.羟丙甲纤维素(HPMC) 319

2.聚维酮(PVP) 319

3.淀粉浆 319

4.糊精 320

5.糖粉与糖浆 320

6.胶浆 320

7.纤维素及其衍生物 320

8.其它 321

五、崩解剂 321

(一)崩解剂的作用机理 321

1.毛细管作用 321

2.膨胀作用 321

3.产气作用 321

4.酶解作用 321

(二)常用崩解剂 321

1.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 321

2.交联聚维酮 322

3.淀粉及其衍生物 322

4.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322

5.泡腾崩解剂 322

6.表面活性剂 323

7.其它 323

(三)崩解剂的加入方法 323

1.内加法 323

2.外加法 323

3.内、外加法 323

六、润滑剂 323

(一)疏水性及水不溶性润滑剂 324

1.硬脂酸、硬脂酸钙和硬脂酸镁 324

2.滑石粉 324

3.氢化植物油 324

(二)水溶性润滑剂 324

1.聚乙二醇(PEG) 324

2.十二烷基硫酸镁(钠) 324

(三)助流剂 324

1.微粉硅胶 324

2.滑石粉 325

七、其它辅料 325

(一)着色剂 325

(二)芳香剂和甜味剂 325

第三节 片剂的制备 325

一、湿法制粒压片 325

(一)原、辅料的处理 326

(二)制颗粒 326

1.湿法制粒法 326

2.流化喷雾制粒法 328

3.喷雾制粒法 328

4.湿法混合制粒法 328

(三)压片 328

1.压片前干颗粒的处理 328

2.片重计算 328

3.压片机和压片过程 329

(四)压片操作 332

二、干法制粒压片 333

(一)滚压法 333

(二)重压法 333

三、直接压片法 333

(一)粉末直接压片法 333

(二)结晶药物直接压片 334

第四节 片剂的包衣 334

一、概述 334

(一)包衣的目的 334

(二)包衣的种类和质量要求 334

二、包衣方法及设备 335

(一)滚转包衣法(锅包衣法) 335

(二)流化包衣法 335

(三)埋管式包衣法 336

(四)压制(干压)包衣法 336

三、包衣材料及包衣过程 337

(一)糖衣 337

1.包糖衣材料 337

2.包糖衣过程 337

(二)薄膜衣、半薄膜衣及肠溶衣 338

1.薄膜衣 338

2.半薄膜衣 341

3.肠溶衣 341

第五节 片剂成型及影响成型和片剂质量的因素 342

一、片剂成型 342

(一)粉末结合成颗粒的机理 342

(二)颗粒压制成型 342

(三)压片过程中压力的传递和分布 343

(四)片剂的弹性复原 344

二、影响片剂成型和质量的因素 344

(一)原、辅料性质的影响 344

1.可压性 344

2.熔点 344

3.结晶形态与结晶水 344

4.粒度 345

5.亲水性 345

6.可溶性成分的“迁移” 345

(二)压力的影响 345

(三)水分的影响 346

(四)粘合剂的影响 346

(五)崩解剂的影响 346

(六)润滑剂的影响 346

第六节 压片及包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47

一、压片过程 347

1.松片 347

2.裂片 347

3.粘冲 347

4.崩解迟缓 347

5.片重差异过大 347

6.变色或色斑 347

7.麻点 347

8.迭片 347

二、包衣过程 347

第七节 片剂的质量评价 348

一、外观 348

二、片重差异 348

三、硬度与脆碎度 349

四、崩解时限 349

五、含量均匀度 350

六、溶出度 350

(一)第一法(转篮法) 350

(二)第二法(桨法) 352

(三)第三法(小杯法) 352

七、卫生学检查 352

八、包衣片的质量评价 352

(一)衣膜物理性质的评价 352

(二)稳定性试验 352

(三)药效评价 353

第八节 片剂的包装与贮存 353

一、片剂的包装 353

(一)多剂量包装 353

1.玻璃瓶(管) 353

2.塑料瓶(盒) 353

3.软塑料薄膜袋 353

(二)单剂量包装 353

1.泡罩式 353

2.窄条式 353

二、片剂的贮存 354

第九节 片剂新产品的试制和质量控制 354

片剂新产品研制和质量控制的程序与范围 354

(一)处方和工艺设计前工作 354

1.调查研究 354

2.药物(或辅料)的理化性质 355

3.药物的药理特性 355

(二)拟定处方,确定生产工艺 355

(三)片剂处方举例 355

第十二章 栓剂 360

一、概述 360

二、栓剂基质 360

(一)油脂性基质 361

1.可可豆脂 361

2.半合成或全合成脂肪酸甘油脂 361

(二)水溶性和亲水性基质 362

1.甘油明胶 362

2.聚乙二醇类 362

3.聚氧乙烯(40)单硬脂酸酯类 363

4.泊洛沙姆 363

三、栓剂的制备及处方举例 363

(一)制法 363

1.冷压法 363

2.热熔法 363

(二)包装材料和贮藏 364

(三)处方举例 364

四、栓剂研制中应考虑的问题 365

(一)全身作用的栓剂 365

(二)局部作用的栓剂 366

(三)稳定性和刺激性试验 366

五、栓剂的质量评价 367

(一)重量差异 367

(二)融变时限 367

(三)药物溶出速度和吸收试验 367

第十三章 软膏剂 凝胶剂 369

第一节 软膏剂 369

一、概述 369

二、软膏剂的基质 369

(一)油脂性基质 369

1.烃类 370

2.类脂类 370

3.油脂类 371

(二)乳剂型基质 371

1.皂类 371

2.脂肪醇硫酸(酯)钠类 372

3.高级脂肪醇及多元醇酯类 373

4.聚氧乙烯醚的衍生物类 374

(三)水溶性基质 375

三、软膏剂的制备及举例 375

(一)制备方法及设备 375

1.研和法 375

2.熔和法 375

3.乳化法 376

(二)药物加入的一般方法 376

(三)举例 376

1.乳剂型基质软膏处方例 376

2.水溶性基质软膏处方例 377

3.油脂性基质软膏处方例 377

四、软膏剂的质量评定 378

(一)主药含量测定 378

(二)物理性质的检测 378

(三)刺激性 378

(四)稳定性 378

(五)药物释放、穿透及吸收的测定方法 379

1.体外试验法 379

2.体内试验法 379

五、软膏剂的包装与贮藏 379

1.包装材料与方法 379

2.软膏剂的贮藏 379

六、糊剂 379

七、眼膏剂 380

(一)眼膏剂的制备 380

(二)眼膏剂举例 380

(三)眼膏剂的质量检查 381

第二节 外用凝胶剂 381

一、水性凝胶基质 381

1.卡波沫 381

2.纤维素衍生物 382

二、水凝胶剂的制备及处方例 382

第十四章 膜剂与涂膜剂 384

第一节 膜剂 384

一、概述 384

二、成膜材料与制备工艺 384

(一)成膜材料 384

1.聚乙烯醇(PVA) 384

2.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 385

(二)膜剂的制备工艺 385

1.匀浆制膜法 385

2.热塑制膜法 385

3.复合制膜法 385

第二节 涂膜剂 386

第十五章 气雾剂 388

第一节 概述 388

一、气雾剂的特点 388

二、气雾剂的分类 388

三、吸入气雾剂的吸收 388

第二节 气雾剂的组成 389

一、抛射剂 389

(一)分类 389

1.氟氯烷烃类 389

2.碳氢化合物 389

3.压缩气体类 389

(二)抛射剂的用量与蒸气压 390

二、药物与附加剂 391

三、耐压容器 391

四、阀门系统 391

第三节 气雾剂的制备 392

一、气雾剂的处方类型及举例 392

1.溶剂型气雾剂 393

2.混悬型气雾剂 393

3.乳剂型气雾剂 394

二、气雾剂的制备工艺 394

(一)容器、阀门系统的处理与装配 394

1.玻瓶搪塑 394

2.阀门系统的处理与装配 395

(二)药物的配制与分装 395

(三)抛射剂的填充 395

1.压灌法 395

2.冷灌法 395

第四节 气雾剂的质量评价 395

一、安全、漏气检查 396

二、装量与异物检查 396

三、喷射试验和喷出总量检查 396

四、喷射总次与喷射剂量检查 396

五、喷雾的药物粒度和雾滴大小的测定 396

六、有效部位的药物沉积量(体外)和药效(体内)的评价 396

(一)体外评价 396

(二)体内评价 397

第五节 喷雾剂 吸入粉雾剂 398

一、喷雾剂 398

二、吸入粉雾剂 398

第十六章 缓释、控释制剂 401

第一节 概述 401

第二节 缓释、控释制剂释药原理和方法 402

一、溶出原理 402

二、扩散原理 403

三、溶蚀与扩散、溶出结合 405

四、渗透压原理 406

五、离子交换作用 407

第三节 缓释、控释制剂的设计 407

一、影响口服缓释、控释制剂设计的因素 407

(一)理化因素 407

(二)生物因素 408

二、缓释、控释制剂的设计 409

(一)药物的选择 409

(二)设计要求 409

(三)缓释、控释制剂的剂量计算 410

(四)缓释、控释制剂的辅料 411

(五)缓释、控释制剂药物动力学模拟设计 411

第四节 缓释、控释制剂的处方和制备工艺 413

一、骨架型缓释、控释制剂 413

(一)骨架片的处方与工艺 413

(二)缓释、控释颗粒(微囊)压制片 415

(三)胃内滞留片 416

(四)生物粘附片 417

(五)骨架型小丸 417

二、膜控型缓释、控释制剂 418

(一)微孔膜包衣片 418

(二)膜控释小片 418

(三)肠溶膜控释片 419

(四)膜控释小丸 419

三、渗透泵片 420

四、植入剂 421

第五节 缓释、控释制剂体内、体外评价 422

一、体外释放度试验 422

(一)溶出度试验方法 422

(二)释放度试验方法 423

(三)释放试验的介质、试验安排与释放度标准 423

(四)药物释放曲线的拟合 423

二、体内生物利用度研究 425

(一)研究对象 425

(二)试验制剂与标准参比制剂 425

(三)分析方法的指标与要求 425

(四)单剂量给药计划 425

(五)单剂量试验结果处理 426

(六)多剂量给药计划 426

(七)多剂量试验的结果处理 426

(八)结果统计分析 426

三、体内外相关性 426

第十七章 经皮吸收制剂 429

第一节 概述 429

一、TDDS的发展 429

二、经皮吸收制剂的分类 430

(一)膜控释型 430

(二)粘胶分散型 431

(三)骨架扩散型 432

(四)微贮库型 433

第二节 经皮吸收制剂的设计 433

一、皮肤的基本生理构造 433

1.角质层 433

2.生长表皮 434

3.真皮和皮下组织 434

4.皮肤附属器 434

二、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生理因素 434

1.皮肤的水合作用 434

2.角质层的厚度 434

3.皮肤条件 434

4.皮肤的结合作用与代谢作用 434

三、TDDS设计的剂型因素 435

1.药物剂量 435

2.分子大小及脂溶性 435

3.pH与pKa 435

4.TDDS中药物的浓度 436

四、渗透促进剂在TDDS中的应用 436

1.表面活性剂 436

2.二甲基亚砜及其类似物 436

3.氮酮类化合物 437

4.醇类化合物 437

5.其它渗透促进剂 437

五、离子导入技术在TDDS中的应用 438

(一)离子导入技术的原理 438

(二)影响离子导入有效性的因素 438

(三)离子导入的渗透动力学方程 439

六、经皮吸收制剂研究技术 439

(一)渗透扩散池 439

(二)扩散液和接收液 440

1.扩散液 440

2.接收液 440

(三)皮肤样品 440

1.皮肤种类 440

2.皮肤分离技术 440

3.渗透促进剂的筛选 441

4.数据处理 441

第四节 经皮吸收制剂的制备 441

一、膜材的加工、改性、复合和成型 442

(一)膜材的加工方法 442

1.挤出法 442

2.压延法 442

(二)膜材的改性 442

1.溶蚀法 442

2.拉伸法 442

3.核辐射法 442

(三)膜材的复合和成型 442

1.涂布和干燥 442

2.复合 443

二、常用材料 443

(一)膜聚合物和骨架聚合物 443

1.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443

2.聚氯乙烯 443

3.聚丙烯 444

4.聚乙烯 444

5.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444

(二)压敏胶 444

1.聚异丁烯类压敏胶 444

2.丙烯酸类压敏胶 444

3.硅橡胶压敏胶 445

(三)其它材料 445

1.背衬材料 445

2.防粘材料 445

3.药库材料 445

三、TDDS的质量控制 445

(一)释放速率、透皮速率和释放度 445

1.桨法Ⅰ 445

2.桨法Ⅱ 445

3.转篮法 446

(二)粘合性能 446

1.初粘力 446

2.粘合力 446

3.内聚力 446

4.粘基力 446

(三)含量与生物利用度 446

第十八章 靶向制剂 448

第一节 概述 448

一、靶向制剂的分类 449

1.被动靶向制剂 449

2.主动靶向制剂 449

3.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449

二、靶向性评价 450

1.相对摄取率re 450

2.靶向效率te 450

3.峰浓度比Ce 450

第二节 被动靶向制剂 450

一、脂质体 451

(一)脂质体的组成与结构 451

(二)脂质体的理化性质 452

1.相变温度 452

2.电性 452

(三)脂质体的特点 452

1.靶向性和淋巴定向性 452

2.缓释性 452

3.细胞亲和性与组织相容性 453

4.降低药物毒性 453

5.保护药物提高稳定性 453

(四)制备脂质体的材料 453

1.磷脂类 453

2.胆固醇 453

(五)脂质体的制备 453

1.制备方法 453

2.脂质体制备方法的评价 455

(六)脂质体的作用机制和给药途径 455

1.脂质体与细胞的相互作用 455

2.给药途径 456

(七)脂质体制剂的质量评价 457

1.形态、粒径及其分布 457

2.包封率的测定 457

3.渗漏率的测定 457

4.药物体内分布的测定 457

二、乳剂 458

(一)淋巴定向性 458

1.由血液循环向淋巴转运 458

2.由消化道向淋巴转运 458

3.由组织向淋巴转运 458

(二)乳剂的释药机制 458

1.透过油膜扩散 458

2.载体传递转运 459

3.胶束转运 459

(三)影响乳剂释药特性与靶向性的因素 459

1.乳滴粒径 459

2.油相的影响 459

3.乳化剂的种类和用量 460

4.乳剂的类型 460

三、微球 461

(一)微球的特性 461

1.靶向性 461

2.释药特性 461

(二)微球的制备 462

1.明胶微球的制备 462

2.白蛋白微球的制备 463

3.聚酯类靶向微球的制备 463

四、纳米囊和纳米球 464

(一)制备 465

1.乳化聚合法 465

2.天然高分子法 467

3.液中干燥法 468

(二)体内的分布与消除 468

第三节 主动靶向制剂 469

一、修饰的药物载体 469

(一)修饰的脂质体 469

1.长循环脂质体 469

2.免疫脂质体 469

3.糖基修饰的脂质体 470

(二)修饰的微乳 470

(三)修饰的微球 470

(四)修饰的纳米球 470

1.聚乙二醇修饰的纳米球 470

2.免疫纳米球 470

二、前体药物 470

1.抗癌药前体药物 471

2.脑部靶向前体药物 471

3.结肠靶向前体药物 472

4.其它前体药物 473

第四节 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473

一、磁性靶向制剂 473

(一)磁性微球 473

(二)磁性纳米囊 474

二、栓塞靶向制剂 474

(一)栓塞微球 474

(二)栓塞复乳 475

三、热敏靶向制剂 475

1.热敏脂质体 475

2.热敏免疫脂质体 475

四、pH敏感的靶向制剂 475

1.pH敏感脂质体 475

2.pH敏感的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 475

第十九章 浸出制剂 中药新剂型 478

第一节 浸出制剂 478

一、概述 478

二、常用浸出制剂 479

(一)汤剂 479

(二)酒剂 479

(三)酊剂 479

(四)流浸膏剂与浸膏剂 481

(五)煎膏剂 481

三、提高浸出制剂质量的措施 481

(一)严格控制药材的质量 481

(二)严格控制提取过程 481

(三)严格控制浸出制剂的理化指标 482

第二节 中药新剂型 482

一、中药传统剂型的特点 483

二、中药剂型改革的原则 483

三、中药剂型改革的程序 484

(一)制剂学的研究 484

(二)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 486

(三)中药新制剂的临床研究 486

四、主要的中药新剂型 486

(一)中药注射剂 486

(二)中药眼用制剂 490

(三)中药合剂和口服液 491

(四)中药软膏剂 491

(五)中药片剂 492

(六)中药颗粒剂 494

(七)中药胶囊剂 495

(八)中药栓剂 495

(九)中药膜剂与中药涂膜剂 495

(十)中药橡胶硬膏剂 496

(十一)中药气雾剂 497

第二十章 生物技术药物制剂 499

第一节 概述 499

一、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 499

二、生物技术药物产品 499

三、生物技术药物及其制剂的发展前景 501

第二节 蛋白质类药物的结构特点与理化性质 501

一、蛋白质的结构特点 501

(一)蛋白质的组成和一般结构 501

(二)蛋白质的高级结构 502

二、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503

(一)蛋白质的一般理化性质 503

(二)蛋白质不稳定的原因 503

第三节 蛋白质类药物的评价方法 507

一、液相色谱法 508

二、光谱法 508

三、电泳 508

四、生物活性测定与免疫测定 509

第四节 蛋白质类药物制剂的处方与工艺 509

一、蛋白质类药物的一般处方组成 509

二、溶液型蛋白质类药物的稳定化方法 511

三、固体状态蛋白质药物的稳定性与工艺 511

(一)冷冻干燥蛋白质药物制剂 511

(二)喷雾干燥蛋白质药物制剂 512

第五节 蛋白质类药物新的给药系统 512

一、注射途径新的给药系统 513

(一)控释微球制剂 513

(二)脉冲式给药系统 514

二、非注射途径新的给药系统 514

(一)鼻腔给药系统 515

(二)口服给药系统 516

(三)直肠给药系统 519

(四)口腔粘膜给药系统 519

(五)经皮给药系统 520

(六)肺部给药系统 520

附录 现代制剂设备介绍 523

一、复合型制粒机 523

(一)概述 523

1.搅拌流化制粒机 523

2.转动流化制粒机 524

3.搅拌转动流化制粒机 525

(二)制粒物的生成过程 525

1.凝聚制粒 525

2.包层制粒 525

(三)复合型制粒的影响因素 525

1.粘合剂的性质 525

2.喷雾状况 526

3.流化空气速度与温度 526

4.搅拌桨的形状与转速 526

5.流化板的通气方式 527

6.装料量与静止层高 527

二、包衣机 527

1.水平型锅包衣机 527

2.转动包衣装置 528

3.流化包衣装置 529

三、水分测定仪 529

1.测定原理 529

2.水分测定仪的特点 530

四、新型气流粉碎机 530

五、压片机 531

1.真空压片机 531

2.全自动压片机 531

六、全自动装胶囊机 533

七、全自动分装线 534

1.自动灌装机 534

2.自动数粒机 535

八、冷冻干燥机 535

1.厢式冻干机 535

2.实验室用小型冻干机 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