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刑均衡实证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白建军著(北京大学法学院)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03646403
  • 页数:479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我国刑法、犯罪学领域中第一基于刑事一体化的基本理念,以“罪刑关系具有均衡性”为理论假设,试图以立法、司法中的客观事实对其加以检验的大规模(立法全样本、司法全样本)实证。

序:刑事一体化思想的一次实验 1

导论:均衡假设 1

细 目 1

序:刑事一体化思想的一次实验 1

导论:均衡假设 1

简 目 1

一、概念:等量等罚 1

二、历史:酷法终结 5

第十四章价值均衡 3 13

三、地位:刑法精髓 14

四、理路:逻辑主线 29

第一部分罪论 37

第一部分罪论 37

第一章报应之罪还是功利之罪 39

一、刑罚根据 39

第一章报应之罪还是功利之罪 39

表1-1:传统理论与新一代理论之对照 42

表1-2:客观主义刑法及主观主义刑法之对照 42

表1-3:报应刑理论与目的刑理论之对照 42

图表、公式索引 42

表1-5:绝对刑理论与相对刑理论之对照 43

表1-4:报应刑理论与预防刑理论之对照 43

二、报应:按“劳”界说之罪 45

三、功利:按“需”界说之罪 50

四、一体论下的罪刑均衡 55

五、小结:一体论是在自说自话吗? 60

一、犯罪形态 63

第二章罪行之罪还是罪人之罪 63

第二章罪行之罪还是罪人之罪 63

二、罪行与罪人 67

三、互动论下的罪刑均衡 74

四、小结:重新解读的意义与危险 80

第三章抽象之罪还是具体之罪 82

第三章抽象之罪还是具体之罪 82

一、逻辑起点 82

二、抽象之罪 84

三、具体之罪 89

四、小结:刑从这里开始 100

第二部分罪量 103

第二部分罪量 103

第四章犯罪的数量规定性 105

第四章犯罪的数量规定性 105

一、量化分析的方法论 106

二、罪量分析与司法 113

表2-1:美国《量刑指南》中的罪量排序 115

表2-2:美国《量刑指南》中的“量刑表”(监禁以月计算) 124

三、罪量分析与立法 127

四、小结:中国为什么不应照搬《量刑指南》 135

第五章罪量评价体系 137

第五章罪量评价体系 137

一、罪量概念 137

二、罪量模型 143

公式1:罪量 144

三、评价关系 145

四、评价标准 149

五、评价对象 153

六、小结:SCO罪量综合指数 158

公式2:罪量综合指数SCO 159

第六章抽象罪量 163

第六章抽象罪量 163

一、抽象个罪及其SCO评价体系 163

二、被害人评价罪量 167

三、国家评价罪量 175

四、利益罪量 179

五、道德罪量 185

六、结果罪量 189

七、行为罪量 195

八、422个理论罪量 198

表2-3:抽象个罪理论罪量排序简表 203

命令1:compute罪量 203

九、小结:并非不可能 209

一、具体个罪及其SCO评价体系 212

第七章具体罪量 212

第七章具体罪量 212

二、从评价关系看抢劫罪量 214

三、从评价标准看抢劫罪量 216

四、从评价对象看抢劫罪量 218

五、具体个罪样本的罪量排序 222

命令2:compute抢劫罪SCO指数 222

六、小结:量刑不公的新对策 225

第三部分刑量 227

第三部分刑量 227

第八章刑量概念 229

第八章刑量概念 229

一、刑量是社会变迁晴雨表 229

二、刑量是实然罪量 230

三、刑量是报应之刑与预防之刑的一体物 231

四、刑量是相对之刑与绝对之刑构成的系统 233

五、小结:一致的前提是两立 234

第九章抽象刑量 235

第九章抽象刑量 235

一、抽象刑量的指标体系 235

二、抽象刑量的赋权原则 236

表3-1:中国刑法刑度类型轻重排序 238

命令3:compute抽象刑量 239

三、中国刑法刑量简表 240

表3-2:中国刑法刑量简表 241

四、小结:编制抽象刑量排序的意义 243

第十章具体刑量 247

第十章具体刑量 247

一、具体刑量的指标体系 247

二、具体刑量的赋权原则 248

命令4:compute抢劫案件刑量 249

三、小结:测量具体刑量的意义 249

第四部分均衡 253

第四部分均衡 253

数据对接:怎么会这样? 255

第十一章属性均衡 261

一、罪刑同质 261

第十一章属性均衡 261

二、立法中的原始公正 263

表4-1:刑法分则生命犯罪与生命刑属性均衡分析 264

表4-2:刑法分则财产犯罪财产刑属性均衡分析 266

三、司法中的原始公正 266

表4-3:抢劫罪死亡结果与死刑适用属性均衡分析 267

表4-4:抢劫罪财产损失与财产罚属性均衡分析 268

四、功利性犯罪的刑法反应 269

表4-5:刑法中有生命刑的非生命犯罪 270

五、小结:属性失衡的证据与解释 274

第十二章等级均衡 275

一、轻重其罚 275

第十二章等级均衡 275

二、中国刑法中的罪刑等级 277

表4-6:中国刑法罪刑等级关系表 280

三、“报价单”与量刑工具 297

四、“报价单”的意义 299

五、小结:等级失衡的定位 302

第十三章定基均衡 303

第十三章定基均衡 303

一、轻重适度 303

二、配刑基准 305

三、实质均衡的关键 309

四、小结:第一均衡 312

一、取向合理 313

第十四章价值均衡 313

二、价值评价之评价 314

表4-7:刑法对犯罪态度进行否定评价的价值均衡分析 317

表4-8:刑法对不同利益加以保护的价值均衡分析 320

表4-9:刑法对罪犯伦理内容进行否定评价的价值均衡分析 322

表4-10:刑法对个人利益保护的价值均衡性分析 325

三、价值均衡与刑法的规范机能 326

四、小结:价值的否定与肯定相均衡 328

第十五章科学均衡 329

一、遵循规律 329

第十五章科学均衡 329

二、立法中的科学均衡 331

表4-11:受罚预期的不同与刑法的科学均衡性分析 332

表4-12:超饱和性的有无与刑法的科学均衡性分析 334

表4-13:犯罪结果的离散性与科学均衡性分析 336

三、小结:科学均衡与预防型配刑 337

一、互动公平 339

第十六章事实均衡 339

第十六章事实均衡 339

二、立法中的事实均衡 341

表4-14:不同互动关系中犯罪的事实均衡性分析 343

表4-15:不同加害行为的事实均衡性分析 345

表4-16:不同加害地位的事实均衡性分析 347

表4-17:配刑偏轻、过轻的优势犯罪中的互动关系 348

表4-18:国家被害与行为类型的交互分类 353

表4-19:国家被害与加害地位的交互分类 354

表4-20:抢劫行为方式刑量差异 355

三、司法中的事实均衡 355

表4-21:抢劫犯罪行为类型的事实均衡性分析 356

四、小结:罪刑均衡与加害被害的平衡 357

第十七章规范均衡 359

第十七章规范均衡 359

一、尺度规范 359

二、立法上的规范均衡 360

表4-22:犯罪构成要件与规范均衡性分析 361

三、司法中的规范均衡 365

四、形式均衡与内容均衡 367

五、小结:均衡的制度化 369

第十八章量刑均衡 370

第十八章量刑均衡 370

一、同案同判 370

表4-23:同等罪量与同等刑量 374

二、宏观上的同案同判 375

三、微观中的同案同判 376

表4-24:抢劫案件等级均衡性分布 378

四、审判质量与司法统一的测量 379

表4-25:抢劫案件等级均衡性的地区分布 380

五、小结:个案公正是“算”出来的 382

第五部分讨论 383

第五部分讨论 383

第十九章失衡与失控 385

第十九章失衡与失控 385

一、罪刑失衡的内容分析及其证据体系 386

图2-1:抽象个罪理论罪量(SCO)评价体系198页后插页图2-2:具体个罪理论罪量评价体系(以抢劫罪为例)222页后插页图5-1:抽象个罪等级均衡性分布 388

图5-2:抢劫案件等级均衡性分布 388

表5-1:刑法分则十类犯罪的罪量与刑量 392

二、主体性分析 394

三、主体性的失控与控制 402

四、小结:被遗忘的过程——主体(被)客体化 408

一、关于刑法第五条 411

第二十章均衡性的派生理念 411

第二十章均衡性的派生理念 411

二、关于刑罚个别化 420

三、关于法治统一性 426

四、小结:最优惩罚 433

第二十一章分则新视角 435

第二十一章分则新视角 435

一、等刑未必等罪 436

表5-2:中国刑法罪级与刑级交互观察表 438

二、看得见的平等 438

表5-3:中国刑法等刑之罪的罪量差异表 440

表5-4:测量尺度的比较 455

三、也是一种错案 456

表5-5:抢劫案件罪级与刑级交互观察表 458

四、小结:学者的敬畏 460

结语 465

结语 465

参引文献 470

参引文献 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