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前言 1
第一章 稻田生态系统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1
第一节 稻田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特点 1
第二节 稻田生态系统研究进展 4
第三节 稻田生态系统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 7
参考文献 8
第二章 作物与稻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9
第一节 作物的生产力 9
第二节 作物收获移出量与自然归还量 12
第三节 作物中养分的生物贮量 15
第四节 作物收获带走的养分量 19
第五节 作物自然归还残留养分量 21
第六节 作物自土壤中吸收的养分量 23
第七节 太湖地区几种轮作系统养分平衡状况 24
参考文献 28
第三章 不同生物气候带作物生产力与物质循环 29
第一节 不同地带气候要素差异与耕作轮作制 29
第二节 不同地带稻田生产力 35
第三节 不同地带土壤基础肥力与生产潜力 40
第四节 不同地带养分循环特征 44
参考文献 47
第四章 稻田生态系统碳素生物循环 50
第一节 稻田生态系统碳素牲循环的重要性 50
第二节 碳素自大气流向作物 51
第三节 碳素自作物流向土壤 54
第四节 土壤向大气排放CO2 56
第五节 土壤向大气排放CH4 61
第六节 稻田生态系统碳素循环与平衡 65
参考文献 70
第五章 稻田生态系统中CH4、N2O 的生成与排放 72
第一节 研究现状 72
第二节 稻田生态系统中CH4、N2O 的生成 74
第三节 影响稻田CH4、N2O 生成与排放的因素 75
第四节 我国在CH4、N2O 研究上的展望 78
参考文献 81
第六章 施肥与稻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 83
第一节 稻田土壤主要施肥体系 83
第二节 施肥与稻田土壤养分的变化 86
第三节 施肥与稻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90
第四节 稻田生态系统养分平衡 92
参考文献 94
第七章 稻田生态系统水循环在养分循环中的作用 96
第一节 稻田水在各分室中的分配 96
第二节 稻田水循环中养分元素的输入与输出特点 97
第三节 水循环在稻田养分平衡中的作用 100
参考文献 103
第八章 梯级稻田肥力变异对营养物质平衡的影响 104
第一节 梯田土温、水温的变化规律及养分分异状况 104
第二节 不同施肥制度对梯田稻麦生产的影响 106
第三节 梯级稻田营养元素的时空变化与平衡特点 110
第四节 梯级稻田肥力的调控 116
参考文献 117
第九章 基塘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递 118
第一节 鱼池水化学及其时空变化 118
第二节 其塘系统生产力与能量转化 125
第三节 基塘系统中的养分循环与能量转化 131
参考文献 139
第十章 稻田复合生态系统的几种模式及其特点 140
第一节 稻田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类型 140
第二节 稻田复合生态系统的特点与效益分析 142
第三节 稻田复合生态类型主要模式的技术规程 145
参考文献 147
第十一章 稻田生态系统的水分管理 148
第一节 稻田生态系统的水量平衡 148
第二节 水稻需水量的估算方法 152
第三节 稻田水分管理 156
参考文献 157
第十二章 土壤微生物和动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158
第一节 藻类生物量及其生物固氮作用 159
第二节 微生物及其对养分转化的影响 161
第三节 土壤动物及其对养分转化的影响 166
参考文献 170
第十三章 稻田生态系统的耕作制度及其优化 172
第一节 稻田耕作制度优化的原则与途径 172
第二节 稻田耕作制度优化设计的环境条件评价 173
第三节 稻田周年作物生产群体的组配 182
第四节 水盘区域生产规划的制定 184
参考文献 190
第十四章 稻田生态系统的演变规律 191
第一节 水盘土肥力演变规律 191
第二节 稻田肥力演变与耕作制度的改革 198
第三节 肥沃水稻土的培育 201
参考文献 203
第十五章 稻田土壤肥力评价与生产潜力估算 204
第一节 稻田土壤肥力状况分析 204
第二节 稻田土壤障碍因素分析 208
第三节 稻田土壤肥力评价 211
第四节 稻田生态系统生产潜力估算 216
参考文献 218
第一节 稻田形成的生态环境 219
第十六章 稻田生态分区及其调控 219
第二节 稻田类型与生态环境 222
第三节 稻田生态系统分区的原则 226
第四节 稻田生态系统的调控 233
参考文献 234
第十七章 稻田生态系统的研究方法简 235
第一节 定位与模拟试验研究 235
第二节 样品采集与处理 238
第三节 植物根系的研究方法 245
第四节 稻田土壤生物的研究方法 249
第五节 稻田CH4、N2O 排放通量的测定方法 255
第六节 稻田复合生态系统的研究方法 256
第七节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259
参考文献 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