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1
导论 1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1
中册 1
总 目 1
下册 1
第七编明代文学 1
目 录 1
第七编 明代文学 1
绪言隋唐五代文学发展概况 3
绪言明代文学发展概况 3
绪言 明代文学发展概况 3
第一节明代社会文化的嬗变与传统文学形式的衰微 8
第一章明代诗歌 8
第一章明代诗歌 8
第二节明代前期诗歌 9
第一章南北文学合流与初唐诗歌 10
第三节明代中期诗歌 16
第四节明代后期诗歌 21
第五节明代散曲与民歌 27
第一编先秦文学 29
第二章盛唐的诗人们 29
绪言先秦文学发展概况 31
第二章明代散文 33
第二章明代散文 33
第一节宋濂与明初散文 33
第二节唐宋派与明代中期散文 36
第一章上古传说文学 37
第三节公安派及晚明小品散文 39
第三章《三国演义》:历史演义小说的代表作 43
第三章《三国演义》:历史演义小说的代表作 43
第一节章回小说的产生及其文体特征 43
第二节《三国演义》的成书、作者和版本 47
第三节《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思想倾向和悲剧精神 52
第三章李白的魅力 53
第二章周代诗歌总集——《诗经》 54
第四节《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56
第五节《三国演义》的地位和影响 62
第四章《水浒传》:英雄传奇小说的代表作 64
第一节《水浒传》的成书、作者和版本 64
第四章《水浒传》:英雄传奇小说的代表作 64
第四章诗圣杜甫 66
第二节《水浒传》的思想文化内容 67
第三节《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74
第四节《水浒传》的地位和影响 77
第五章《西游记》:神魔小说的代表作 78
第一节《西游记》的成书、作者和版本 78
第五章《西游记》:神魔小说的代表作 78
第二节《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原型 81
第五章气骨顿衰的大历诗坛 84
第三章多姿多彩的先秦散文 85
第三节《西游记》独特的艺术风貌 90
第六章《金瓶梅》:世情小说的代表作 94
第一节《金瓶梅》的版本、作者和成书过程 94
第六章《金瓶梅》:世情小说的代表作 94
第六章诗到中唐体变新 95
第二节《金瓶梅》的主要内容和社会意义 96
第三节《金瓶梅》对中国小说发展的贡献 100
第七章其他长篇小说 104
第七章其他长篇小说 104
第一节明代中期以后长篇小说的繁荣 104
第二节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小说 107
第三节神魔小说 111
第八章反映市民心声的明代拟话本小说 115
第一节拟话本小说的产生、特点和主要作品 115
第八章反映市民心声的明代拟话本小说 115
第二节冯梦龙与《三言》 117
第四章屈原和楚辞 123
第三节凌濛初与《二拍》 125
第七章李商隐与晚唐诗歌 127
第九章此起彼伏的明代戏剧 130
第九章此起彼伏的明代戏剧 130
第一节明代戏剧概况 130
第二节明代杂剧 134
第三节明代传奇 142
第五章混沌初开的文学理论批评 145
第八章唐代散文的发展 148
第十章鹤立于剧坛的汤显祖 151
第一节汤显祖的生平、思想和创作 151
第十章鹤立于剧坛的汤显祖 151
第二节《牡丹亭》 152
第三节“临川四梦”分析 158
第十一章俗雅并兴的文学理论批评 163
第十一章俗雅并兴的文学理论批评 163
第一节发展流变 164
第二编秦汉文学 167
第九章唐传奇与变文、俗讲 168
绪言秦汉文学发展概况 169
第二节重要理论观点 174
第一章秦代和两汉的散文 176
第十章唐五代词的演变 185
第三节特点与影响 186
第八编清代文学 189
第八编清代文学 189
绪言清代文学发展概况 191
绪言清代文学发展概况 191
第一章支派繁多的清代诗歌 195
第一章支派繁多的清代诗歌 195
第一节清初遗民诗人 195
第二章司马迁与两汉史传散文 198
第二节清初入仕诗人 198
第十一章二水分流的文学理论批评 200
第三节王士稹与清前期其他诗人 202
第四节清中期宗法唐、宋的诗歌流派 204
第五节袁枚与性灵诗派 206
第六节清代民歌 210
第二章全面中兴的清代词 212
第二章全面中兴的清代词 212
第一节 阳羡派、浙西派及清初词坛 213
第五编宋代文学 215
绪言宋代文学发展概况 217
第二节常州派与清中叶词坛 218
第三章两汉的辞赋创作 220
第三章争奇斗艳的清代散文与骈文 221
第三章争奇斗艳的清代散文与骈文 221
第一节清初散文 221
第二节桐城派与清代中期散文 224
第一章北宋初期的文学 225
第三节汪中与清代骈文的复兴 228
第四章清代小说:小说史上的巅峰 230
第四章清代小说:小说史上的巅峰 230
第一节清代小说的变化与特征 230
第二节历史演义、英雄传奇与公案小说 232
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 235
第三节世情小说 237
第四节讽刺小说与才学小说 242
第五节具有综合色彩的神怪小说 245
第四章两汉的诗歌创作 246
第六节文言与白话短篇小说 246
第七节清代讲唱文学与民歌 250
第五章重振雄风的《聊斋志异》 254
第五章重振雄风的《聊斋志异》 254
第一节蒲松龄的生平、思想和创作 254
第二节《聊斋志异》与清初文化价值取向 255
第三章旷世奇才苏东坡 260
第三节《聊斋志异》的写作手法 260
第六章《儒林外史》:文人的灵魂自省 264
第一节吴敬梓的生平和创作 264
第六章《儒林外史》:文人的灵魂自省 264
第二节 以文人人格失落反思八股制艺的弊端 266
第三节小说艺术的杰出创造 269
第一节作者、版本及研究概况 272
第七章《红楼梦》:中国文学的扛鼎之作 272
第七章《红楼梦》:中国文学的扛鼎之作 272
第五章依经立义的文学理论批评 274
第二节《红楼梦》的悲剧意义 276
第四章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281
第三节古代小说的艺术巅峰 281
第一节清代戏剧概述 288
第八章清代戏剧 288
第八章清代戏剧 288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289
第二节李玉与苏州派作家 289
绪言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概况 291
第三节李渔的戏剧理论与创作 292
第一章建安诗歌 293
第四节清代中期戏剧 294
第九章《长生殿》:“情缘总归虚幻” 297
第九章《长生殿》:“情缘总归虚幻” 297
第一节洪昇的生平和创作 297
第五章柳永与北宋词坛 297
第二节《长生殿》的思想蕴涵 299
第三节《长生殿》的艺术成就 302
第十章《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305
第一节孔尚任的生平和创作 305
第十章《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305
第二节《桃花扇》的思想和社会意义 306
第三节《桃花扇》的艺术成就 308
第二章正始诗歌 309
第十一章百川归海的文学理论批评 313
第十一章百川归海的文学理论批评 313
第一节概貌与流变 314
第三章两晋诗歌 318
第二节雅文学批评中的主要理论观点 321
第六章辛弃疾与辛派词人 321
第三节俗文学批评中的重要理论命题 328
第四章 田园、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 332
第七章陆游与南宋中期诗文 336
第九编近代文学 343
第九编 近代文学 343
绪言近代文学发展概况 345
绪言近代文学发展概况 345
第五章南北朝诗歌 345
第一章求变趋新为主流的近代诗 348
第一章求变趋新为主流的近代诗 348
第一节龚自珍与诗风新变 348
第二节战争和动乱中的诗坛 353
第八章姜夔与南宋清雅词派 355
第三节宋诗派及汉魏六朝诗派 361
第四节“诗界革命”及相关诗人 363
第九章南宋后期文学 370
第六章魏晋南北朝散文和辞赋 374
第五节革命诗潮与南社 374
第六节同光体与中晚唐诗派 380
第二章经世致用的近代文 384
第一节经世文风的兴起 384
第十章闪现理性辉光的文学理论批评 384
第二章经世致用的近代文 384
第二节桐城派及湘乡派 394
第三节报章文体与域外游记 405
第六编辽金元文学 407
绪言辽金元文学发展概况 409
第七章魏晋南北朝小说 411
第一章辽金文学 413
第四节“文界革命”与“新文体” 415
第五节其他著名散文作家 421
第八章走向自觉的文学理论批评 422
第二章元杂剧的兴盛 428
第三章空前繁盛的近代小说 430
第三章空前繁盛的近代小说 430
第一节狭邪小说与侠义公案小说 430
第二节“小说界革命”与“新小说” 440
第三章杰出的剧作家关汉卿 452
第四章孕育新变的文学理论批评 457
第四章孕育新变的文学理论批评 457
第一节趋新求变的主流 457
第二节代表性理论观点 460
结束语 465
结束语 465
第四章戏剧文化中心南移 466
第五章元代的散曲 478
第六章元代的诗文 491
第七章宋元话本与南戏 504
第八章转折中的文学理论批评 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