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绪言 1
第一篇 病原微生物 1
第一章 病原微生物概述 1
第一节 细菌 1
一、细菌的形态结构 1
二、细菌的染色性 3
三、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培养 6
四、细菌的代谢产物 8
第二节 病毒 9
一、病毒的基本特征 9
二、病毒与肿瘤 14
第三节 其它病原微生物 15
一、立克次氏体 15
二、螺旋体 16
三、真菌 18
〔附〕、噬菌体、支原菌、放线菌 19
第二章 外界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21
第一节 消毒灭菌的基本概念 21
第二节 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21
第三节 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24
第四节 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28
第三章 微生物的变异 34
第一节 耐药性变异 34
第二节 毒力变异 36
第四章 微生物在自然界及正常人体的分布 37
第一节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37
第二节 微生物在正常人体的分布 38
第五章 传染与免疫 42
第一节 传染与免疫的概念 42
第二节 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 42
一、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 43
二、侵入数量 48
三、侵入途径 49
第三节 机体的免疫功能 50
一、非特异性免疫 50
二、特异性免疫 55
(一)、淋巴组织在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 55
(二)、抗原的性质 58
(三)、体液免疫 61
(四)、细胞免疫 66
三、各种免疫因素间的联系及调节 68
第四节 传染的发生与发展 71
一、影响传染与免疫的因素 71
二、传染的发展与结局 74
三、传染与免疫的相互关系 76
第一节 变态反应的概念及分类 77
第六章 变态反应 77
第二节 参与变态反应的物质 78
第三节 变态反应发生原理 81
第四节 变态反应的防治原则 87
第五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 90
第七章 免疫学知识的应用 94
第一节 免疫学诊断 94
一、血清学反应 94
二、免疫细胞功能测定 100
三、皮肤试验 101
第二节 人工免疫 102
一、人工自动免疫 102
二、人工被动免疫 106
第三节 肿瘤的免疫学诊断与治疗 108
第八章 一般化脓性细菌 115
第一节 葡萄球菌 115
第二节 链球菌 117
第三节 大肠杆菌类 119
第四节 绿脓杆菌 120
第五节 化脓性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原则 120
第六节 化脓性细菌感染的防治原则 120
第九章 厌氧性创伤感染病原菌 122
第一节 破伤风杆菌 122
第二节 产气荚膜杆菌 123
第三节 厌氧性创伤感染的特异性防治原则 123
第十章 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 124
第一节 肺炎球菌 124
第二节 脑膜炎球菌 125
第三节 白喉杆菌 126
第四节 结核杆菌 128
第五节 百日咳杆菌 132
第六节 流行性感冒杆菌 132
第七节 流行性感冒病毒 133
第八节 麻疹病毒 134
第九节 天花和牛痘苗病毒 136
第十节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 137
第十一节 腺病毒 137
〔附〕:呼吸道病毒 138
第十一章 消化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 139
第一节 伤寒与副伤寒杆菌 139
第二节 痢疾杆菌 143
第三节 霍乱和副霍乱孤菌 144
第四节 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菌 145
第五节 脊髓灰质炎病毒 147
第六节 肝炎病毒 147
第十二章 传染来自动物的病原微生物 149
第一节 鼠疫杆菌 149
第二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150
第三节 狂犬病病毒 150
第四节 病原性钩端螺旋体 151
第十三章 其他常见的病原微生物 154
第一节 麻风杆菌 154
第二节 白色念珠菌 155
第二篇 病原寄生虫 157
第一章 概述 157
第二章 蠕虫概述 161
第一节 线虫 161
一、蛔虫 161
二、鞭虫 165
三、蛲虫 165
四、钩虫 169
五、丝虫 173
第二节 吸虫 177
一、肝吸虫 178
二、姜片虫 180
三、肺吸虫 182
四、血吸虫 183
第三节 绦虫 188
一、猪肉绦虫 188
二、牛肉绦虫 191
三、细粒棘球绦虫 193
第三章 原虫概述 196
一、痢疾阿米巴 196
二、阴道滴虫 200
三、杜氏利什曼原虫 201
四、疟原虫 203
第四章 昆虫概述 211
一、医学昆虫的概念 211
二、昆虫纲和珠形纲的特征 211
三、医学昆虫对人类的危害 211
四、学习医学昆虫的意义和目的 213
五、医学昆虫的防制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