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曹敏建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109077470
  • 页数:263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作物布局、种植方式、种养结合与庭院经济、轮作与连作、土壤耕作、农田土壤保护与培肥、耕作制度的发展与区划等。

第一章耕作制度引论 1

第一节耕作制度的含义与功能 1

一、耕作制度的概念与内容 1

二、耕作制度的功能 2

第二节世界农业与中国农业发展 3

一、世界农业发展历程与趋势 3

二、中国农业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8

第三节我国耕作制度与可持续农业 11

一、耕作制度与可持续农业 12

二、我国可持续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 12

第四节耕作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地位 14

一、耕作学的研究对象 14

二、耕作学的学科地位 15

参考文献 16

复习思考题 16

第二章作物布局 17

第一节作物布局的意义与原则 17

一、作物布局的含义 17

二、作物布局的意义 17

三、作物布局应遵循的原则 18

四、农产品开发方向与作物布局 20

第二节生态条件与作物布局 22

一、光照条件对作物布局的影响 22

二、温度对作物布局的影响 26

三、水分条件与作物布局 30

四、土肥条件与作物布局 34

五、地貌对作物布局的影响 40

六、各种作物生态适应性比较 42

第三节作物布局设计 42

一、作物布局设计 42

二、作物布局研究法 45

第四节我国的作物布局 51

一、粮食作物布局 53

二、经济作物布局 53

三、果品蔬菜布局 53

四、饲料绿肥作物布局 55

参考文献 56

复习思考题 56

第三章种植方式 58

第一节间混套作 58

一、间混套作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58

二、间混套作的效益原理 64

三、间混套作的农业技术 69

第二节复种 75

一、复种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75

二、复种效益原理 80

三、复种的条件 86

四、复种的农业技术 92

第三节我国主要种植方式的类型与分析 94

一、复种的类型与分析 94

二、间作主要类型和方式 99

三、套作主要类型和方式 102

四、立体种植的主要类型和方式 105

参考文献 107

复习思考题 108

第四章种养结合与庭院经济 109

第一节种养结合的发展概况 109

一、种养结合的含义与意义 109

二、我国种养结合的发展概况 110

第二节种养结合模式 111

一、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模式 111

二、田间立体种养模式 112

第三节与畜牧业配套的种植制度 120

一、与畜牧业相结合的种植模式 120

二、与畜牧业相结合的种植制度的发展趋势 122

第四节庭院立体种养模式 123

一、庭院立体种养业的特点 123

二、庭院立体种养业的前景 124

三、庭院立体养殖模式 125

四、庭院立体种植模式 127

参考文献 130

复习思考题 130

第五章轮作与连作 131

第一节轮作 131

一、轮作和连作的概念 131

二、轮作换茬的作用 133

三、轮作的现实意义 142

第二节茬口 143

一、作物茬口特性的形成 143

二、各类作物的茬口特性 145

三、茬口顺序与安排 151

第三节连作的合理运用 153

一、连作的作用 153

二、不同作物及品种对连作的反应 153

三、连作的危害及消除途径 155

四、连作的应用 158

参考文献 159

复习思考题 160

第六章土壤耕作 161

第一节土壤耕作的技术原理 161

一、土壤耕作的主要依据 161

二、土壤宜耕性和耕作质量 165

第二节土壤耕作的作用与措施 168

一、土壤耕作的作用 168

二、土壤耕作措施 170

第三节土壤耕作类型 174

一、旱田土壤耕作 174

二、水田土壤耕作 188

第四节土壤耕作制 193

一、土壤耕作制的任务 193

二、土壤耕作制的建立 198

三、我国现行的土壤耕作制类型及特点 201

参考文献 210

复习思考题 212

第七章农田土壤保护与培肥 213

第一节耕地土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3

一、耕地现状 213

二、农田土壤存在的问题 214

第二节农田保护 216

一、农田土壤水蚀状况 216

二、农田水土流失的治理 217

三、农田土壤风蚀的治理 224

四、农田土壤盐碱的治理 225

五、污染土壤的改良利用 225

第三节农田培肥 228

一、土壤有机质下降的原因分析 229

二、养分平衡 229

三、土壤培肥与建立用养结合的平衡体系 235

第四节节水抗旱技术 241

一、旱田节水技术 241

二、农田抗旱技术 243

三、南北方农田土壤节水抗旱技术 246

参考文献 246

复习思考题 247

第八章耕作制度的发展与区划 248

第一节主要农区耕作制度改革及成效 248

一、东北地区的间隔深松耕法 248

二、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耕作法 249

三、南方稻作区种植制度的“三改” 250

四、西南丘陵区“旱三熟”的发展 251

五、西北旱作农区的农牧结合型耕作制度 252

六、新疆干旱区绿洲农业开发 254

七、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 255

八、广东“三高农业”的发展 257

第二节中国耕作制度区划 258

一、耕作制度区划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258

二、耕作制度区划指标 259

三、耕作制度分区概况 259

参考文献 262

复习思考题 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