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诊断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丽春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02347151
  • 页数:329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作者根据的研究与临床实践积累的丰富经验,编写而成,书中除了详尽的文字阐述外,还配有200多幅作者在临床诊断中亲自拍摄的彩色照片,这些照片显示了各种疾病的形态变化,供读者临床诊断时借鉴。

上篇 基础理论 7

第一章耳穴诊断学概论 7

第一节耳穴诊治源于中国 7

目 录 7

一、耳与经络关系的记载 8

二、耳与脏腑关系的记载 9

三、运用耳廓诊断疾病的记载 9

四、刺激耳廓防治疾病的记载 11

五、耳穴的记载 12

一、耳穴应用和耳穴分布规律的形成 13

第二节现代耳穴诊治法的发展 13

二、耳穴数量及耳穴诊断、治疗方法的普及与发展 14

三、耳穴向深度研究和拓展 15

四、耳穴诊断法的发展和耳医学的形成 16

第二章耳廓解剖 20

第一节耳廓表面解剖名称 20

一、耳廓前面表面解剖名称 20

二、耳廓背面表面解剖名称 20

二、耳廓的血管分布 23

第二节耳廓的结构 23

一、耳廓的组织结构 23

三、耳廓的淋巴 24

四、耳廓的软骨与肌肉 24

五、耳廓的神经 24

第三章耳穴 36

第一节耳穴的定义 36

第二节耳穴的分布规律 37

一、耳垂 38

第三节耳穴定位 38

18.智齿 39

17.身心穴 39

16.低血压沟 39

15.上缺齿沟 39

14.下缺齿沟 39

13.耳鸣沟 39

12.心律不齐沟 39

11.面颊区 39

10.扁桃体 39

8.眼 39

7.神经衰弱点 39

6.上颌 39

5.下颌 39

4.舌 39

3.上腭 39

2.下腭 39

1.牙 39

9.内耳 39

6.顶 40

13.皮质下 40

12.兴奋点 40

11.丘脑 40

10.睾丸 40

9.神经衰弱区 40

7.脑垂体 40

8.晕区 40

4.额 40

3.颞 40

2.平喘 40

1.腮腺 40

二、对耳屏 40

20.颞颌关节 40

19.肿瘤特异区1 40

5.枕 40

1.屏尖 41

5.渴点 41

4.饥点 41

3.外鼻 41

2.肾上腺 41

1.脑干 41

四、耳屏 41

2.喉牙 41

三、轮屏切迹 41

14.癫?点 41

外耳 42

五、屏上切迹 42

12.鼻咽 42

11.喉 42

10.声门 42

8.内鼻 42

7.咽 42

6.降率穴 42

9.耳颞神经点 42

9.肩背 43

17.甲状腺 43

16.腹外 43

15.肋缘下 43

14.乳腺 43

12.骶髂关节 43

11.腰肌 43

10.肋胁 43

13.热穴 43

7.胸 43

6.颈 43

5.尾椎 43

4.骶椎 43

3.腰椎 43

2.胸椎 43

1.颈椎 43

六、对耳轮 43

8.腹 43

1.趾 44

5.膝关节 44

4.髋关节 44

3.踝关节 44

2.跟 44

2.坐骨神经 44

八、对耳轮上脚 44

3.交感 44

1.臀 44

七、对耳轮下脚 44

3.腕 45

4.肘 45

5.肩 45

6.肩关节 45

2.锁骨 45

7.过敏区 45

8.风湿线 45

9.肾炎点 45

10.腋下 45

11.耳大神经点 45

12.股内侧 45

九、耳舟 45

13.足背 45

11.股外侧 45

10.股四头肌 45

9.足心 45

8.腓肠肌点 45

7.腘窝 45

6.外膝 45

1.指 45

5.内生殖器、子宫 46

10.输卵管 46

9.便秘点 46

8.腹股沟 46

6.附件 46

7.宫颈 46

3.神门 46

2.盆腔 46

1.降压点 46

十、三角窝 46

4.耳肝点 46

4.胃 47

9.乙状结肠 47

8.阑尾 47

7.大肠 47

6.小肠 47

5.十二指肠 47

1.口 47

3.贲门 47

2.食道 47

十二、耳轮脚周围 47

2.膈 47

1.耳中 47

十一、耳轮脚 47

12.肝肿大区 48

11.腹水点 48

13.腹胀区 48

10.脐周 48

9.糖尿病点 48

14.下焦 48

15.醉点 48

十四、耳甲腔 48

1.心 48

2.肺 48

7.胆囊 48

6.胰腺 48

5.肝 48

4.膀胱 48

3.输尿管 48

2.前列腺、内尿道 48

1.肾 48

十三、耳甲艇 48

8.胆道 48

5.脾 49

6.三焦 49

3.气管 49

4.支气管 49

5.直肠 50

4.尿道 50

3.外生殖器 50

2.肛门 50

1.耳尖 50

十六、耳轮 50

6.促性腺激素点 50

5.卵巢 50

3.目2 50

2.目1 50

1.内分泌 50

十五、屏间切迹 50

9.血液点 50

8.脾肿大区 50

7.结核点 50

4.升压点 50

十七、耳背穴 51

5.脑后沟 51

4.胃肠沟 51

3.脊柱沟 51

2.坐骨神经后沟 51

1.下肢后沟 51

8.枕小神经点 51

12.肿瘤特异区1 51

11.动情穴 51

10.外交感 51

9.肿瘤特异区2 51

7.轮1~轮6 51

6.肝阳 51

24.网球肘 52

23.快活穴 52

25.肩三点1 52

26.肩三点2 52

22.睡眠深沉穴 52

21.聪明穴 52

20.多梦区 52

27.肩二点3 52

28.上耳根 52

29.中耳根 52

30.下耳根 52

31.耳背肿瘤特异区1 52

第四节耳穴类型 52

6.耳背尾椎 52

19.十二指肠球结节区 52

18.胆囊区 52

17.坐骨神经三角区 52

16.耳背坐骨神经 52

15.耳背腘窝 52

14.颈后三角区 52

13.耳背耳大神经点 52

12.颈椎6、7 52

11.颈椎3、4 52

10.耳背颈椎 52

9.耳背胸椎 52

8.耳背腰椎 52

7.耳背骶椎 52

二、五脏六腑穴位 53

一、相应部位穴位 53

三、神经系统穴位 55

四、内分泌系统穴位 57

五、特定穴位 58

六、耳背穴位及其他 60

第五节耳穴功能 62

一、神经系统穴位 62

1.神门 62

2.枕 63

3.额 63

4.颞 63

5.皮质下 63

6.交感 64

7.脑干 64

8.枕小神经点 64

13.神经衰弱点 65

12.神经衰弱区 65

14.耳颞神经点 65

10.丘脑 65

9.坐骨神经 65

11.兴奋点 65

15.脑 66

16.顶 66

17.耳大神经点 66

18.迷走神经点(耳中) 66

19.迷走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混合支刺激点 66

2.内分泌 67

3.肾上腺 67

二、内分泌系统穴位 67

1.脑垂体 67

4.胰腺 68

5.甲状腺 68

6.卵巢 68

7.睾丸 68

8.促性腺激素点 68

5.腹水点 69

4.耳肝点 69

7.过敏区 69

6.腹胀区 69

3.糖尿病点 69

2.降压点 69

1.升压点 69

三、特定穴位 69

8.晕区 70

9.饥点 70

10.渴点 70

11.热穴 70

12.风湿线 70

18.肿瘤特异区1 71

17.结核点 71

16.肾炎点 71

15.平喘 71

14.降率穴 71

13.便秘点 71

19.肿瘤特异区2 72

20.心律不齐沟(冠心沟) 72

21.耳鸣沟 72

22.上缺齿沟 72

23.下缺齿沟 73

24.低血压沟 73

25.癫癎点 73

26.肝肿大区 73

27.脾肿大区 73

28.身心穴 73

34.睡眠深沉穴 74

35.聪明穴 74

33.快活点 74

36.多梦区 74

29.动情穴 74

32.速听点 74

31.血液点 74

30.醉点 74

四、五脏六腑穴位 75

1.心 75

2.肝 75

3.脾 75

7.胆 76

6.膀胱 76

5.肾 76

4.肺 76

8.胃 77

9.大肠 77

10.小肠 77

11.三焦 77

五、相应部位穴位 77

1.口 77

6.气管 78

4.十二指肠 78

5.阑尾 78

2.食道 78

3.贲门 78

7.支气管 79

8.咽 79

9.喉 79

10.声门 79

11.内鼻 79

12.鼻咽 79

13.外鼻 79

17.扁桃体 80

18.上颌 80

15.内耳 80

16.眼 80

14.外耳 80

19.下颌 81

20.颞颌关节 81

21.上腭 81

22.下腭 81

23.舌 81

24.牙 81

25.喉牙穴 81

30.附件 82

29.盆腔 82

31.宫颈 82

26.面颊区 82

27.腮腺 82

28.膈 82

32.子宫(内生殖器) 83

33.输卵管 83

34.腹股沟 83

35.前列腺 83

36.内尿道 83

37.尿道 84

38.输尿管 84

39.外生殖器 84

40.下焦(少腹) 84

41.直肠 84

42.肛门 84

43.颈椎 84

48.颈 85

47.尾椎 85

49.胸 85

50.腹 85

46.骶椎 85

45.腰椎 85

44.胸椎 85

51.肋缘下 86

52.肋胁 86

53.腰肌 86

54.肩背 86

55.乳腺 86

56.髋关节 86

61.趾 87

60.跟 87

59.踝关节 87

58.膝 87

57.膝关节 87

62.足心 88

63.股四头肌 88

64.股外侧 88

65.股内侧 88

66.骶髂关节 88

67.臀 88

68.腘窝 88

69.腓肠肌点 88

70.锁骨 88

76.腋下 89

77.腹外 89

75.指 89

78.胆道 89

71.肩关节 89

73.肘 89

72.肩 89

74.腕 89

79.足背 90

80.脐 90

81.智齿 90

六、耳背及其他穴位 90

(一)耳背穴位 90

1.下肢后沟 90

2.坐骨神经后沟 90

3.脊柱沟 90

4.胃肠沟 90

10.耳背颈椎 91

14.颈后三角区 91

13.耳背耳大神经点 91

12.颈椎6、7 91

11.颈椎3、4 91

8.耳背腰椎 91

7.耳背骶椎 91

6.耳背尾椎 91

5.脑后沟 91

9.耳背胸椎 91

17.坐骨神经三角区 92

18.胆囊区 92

19.十二指肠球结节区 92

16.耳背腘窝 92

15.耳背坐骨神经 92

20.多梦区 93

21.聪明穴 93

22.睡眠深沉穴 93

23.快活点 93

24.网球肘点 93

25.肩三点1 93

26.肩三点2 93

34.耳背脾 94

33.耳背肝 94

31.肿瘤特异区1 94

32.耳背心 94

29.中耳根 94

28.上耳根 94

27.肩三点3 94

30.下耳根 94

2.屏尖 95

6.轮1~轮6 95

5.肝阳 95

3.目1 95

4.目2 95

1.耳尖 95

(二)其他穴位 95

36.耳背肺 95

35.耳背肾 95

中篇 总 论 99

第四章耳穴诊断总论 99

第一节耳穴诊断的特点 99

一、安全无创伤 99

二、适应证范围广 99

三、简便易学易掌握 99

四、诊治相结合 100

第二节耳穴诊断依据 100

二、耳穴诊断法与阳性反应的相关性 101

第三节耳穴阳性反应点与耳穴诊断方法的形成 101

一、阳性反应点定义 101

第四节耳穴诊断方法 104

一、视诊法 104

二、压痛法 104

三、压痕法 104

四、触诊法 104

五、耳穴电测法 105

六、耳穴染色法 105

七、计算机耳穴诊断法 105

一、耳穴视诊法 106

(一)视诊的方法 106

八、耳穴综合诊断方法 106

第五节耳穴诊断操作方法 106

(二)视诊阳性反应的类型、特征及临床意义 107

(三)阳性反应类型与疾病反应规律 125

(四)耳穴视诊注意事项 126

二、耳穴触诊法 129

(一)耳廓指摸法 129

(二)耳穴探触法 131

(三)耳穴压痛法 134

(四)耳穴压痕法 137

(一)耳穴的电学特征 139

(二)耳穴电测仪种类 139

三、耳穴电测法 139

(三)良导点判断标准 140

(四)良导点在诊断中的意义 142

(五)良导点反应规律 142

(六)良导点与疾病定位诊断的关系 144

(七)双耳导电量不平衡 145

(八)良导点与临床症状及病程关系 145

(九)耳廓前与耳背导电量关系 146

(十一)探测方法和手法 147

(十)耳穴电测操作方法 147

四、其他诊断方法 175

(一)染色法 175

(二)日光反射法 176

五、辨证 177

(一)相应部位分析 177

(二)根据阳性反应点的变化规律分析 178

(三)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分析 180

(四)中医理论脏象经络学说进行分析 180

(五)各种疾病诊断要点参考穴位分析 181

(一)胃炎 185

一、消化系统疾病 185

下篇 各 论 185

第五章耳穴诊断各论 185

第一节内科疾病 185

(二)胃溃疡 186

(三)十二指肠溃疡 187

(四)十二指肠球炎 188

(五)食管炎 188

(八)急性胃肠炎 189

(九)腹泻 189

(七)反酸恶心 189

(六)食管癌 189

(十)便秘 190

(十一)肠功能紊乱 190

(十二)消化不良 190

(十三)肝炎 191

(十四)肝肿大 191

(十五)肝硬化 192

(十六)脂肪肝 192

(十七)肝癌 193

(十九)脾肿大 194

(十八)胰腺炎 194

(二十)胃癌 195

(二十一)结肠和直肠癌 195

二、呼吸系统疾病 204

(一)感冒 204

(二)气管炎 204

(三)支气管炎 204

(四)支气管哮喘 204

(六)肺气肿 205

(五)支气管扩张 205

(七)肺炎 206

(八)肺结核 206

(九)肺癌 207

(十)胸闷、胸痛 207

三、心血管系统疾病 207

(一)高血压 207

(二)低血压 211

(三)心律失常 211

(四)冠心病 213

(六)心脏扩大 214

(五)风湿性心脏病 214

(七)心肌炎 215

(八)肺源性心脏病 215

(九)脑血管疾病 220

四、神经系统疾病 220

(一)头痛 220

(二)头晕 222

(三)神经衰弱 222

(四)多梦 223

(五)三叉神经痛 224

(七)疲劳综合征 229

(六)忧郁、焦虑、神经紧张 229

五、泌尿系统疾病 230

(一)肾小球肾炎 230

(二)肾盂肾炎 230

(三)肾癌 231

(四)肾结核 231

(五)膀胱炎 235

(六)膀胱癌 235

(七)尿频 235

(一)糖尿病 236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 236

六、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 236

(三)甲状腺功能减退 237

第二节外科疾病 237

(一)软组织损伤 237

(二)关节炎 237

(三)痛风 239

(四)腰肌劳损 239

(五)腰椎骨质增生 239

(九)腰棘间韧带、椎旁韧带劳损 240

(八)肾虚腰痛 240

(七)骶髂关节炎 240

(六)腰椎间盘突出 240

(十)臀肌膜炎(臀部纤维织炎) 241

(十一)坐骨神经痛 242

(十二)腓肠肌痉挛 242

(十三)跟痛、跟骨骨质增生 242

(十四)颈椎病 243

(十五)肩背肌纤维炎 243

(十六)肩关节周围炎 244

(二十一)阑尾炎 245

(二十)足底痛 245

(十八)腕管综合征 245

(十九)板机状指 245

(十七)网球肘 245

(二十二)胆结石、胆道系统感染 246

(二十三)痔疮 248

(二十四)肛裂 248

(二十五)慢性前列腺炎 249

(二十六)前列腺肥大 249

(二十七)前列腺癌 249

(二十九)泌尿系结石 250

(二十八)尿道炎 250

(三十)睾丸炎、附睾炎 253

(三十一)乳腺炎 253

(三十二)乳腺纤维瘤 253

(三十三)乳腺癌 253

(三十四)静脉曲张 254

(三十五)静脉炎 254

(三十六)静脉血栓形成 255

(三十七)外伤 255

(三十八)肋软骨炎 256

(三十九)肋间神经痛 256

(一)月经不调 263

第三节妇科疾病 263

(二)痛经 264

(三)闭经 264

(四)功能性子宫出血 265

(五)盆腔炎 265

(六)附件炎 266

(七)子宫颈炎 266

(八)子宫内膜炎 267

(九)子宫肌瘤 268

(十)子宫颈癌 268

(十三)卵巢囊肿 270

(十四)月经周期 270

(十一)输卵管炎 270

(十二)卵巢炎 270

(十五)绝经期症候群 275

第四节皮肤病 275

(一)荨麻疹 275

(二)皮肤划痕症 276

(三)脂溢性皮炎 276

(四)皮肤瘙痒症 276

(六)神经性皮炎 277

(五)牛皮癣 277

(八)外阴瘙痒 278

(九)肛门瘙痒 278

(十)湿疹 278

(七)结节性痒疹 278

(十一)鱼鳞癣 279

(十二)玫瑰糠疹 279

(十三)痤疮 279

(十五)带状疱疹 280

(十六)黄褐斑 280

(十四)酒渣鼻 280

(十七)白癜风 281

(十八)盘状红斑狼疮 281

(十九)扁平疣 281

(二十)瘢痕疙瘩 282

第五节五官科疾病 282

(一)近视 282

(二)远视 282

(三)散光 282

(四)青光眼 283

(七)内耳眩晕症 284

(六)麦粒肿 284

(五)急性结膜炎 284

(八)听力减退、耳鸣 285

(九)耳聋 285

(十)中耳炎 286

(十一)耳痛 286

(十二)鼻炎 287

(十三)过敏性鼻炎 288

(十四)副鼻窦炎 288

(十六)咽炎 289

(十七)喉炎 289

(十五)扁桃体炎 289

(十八)咽部异物感 290

(十九)复发性口腔溃疡 290

(二十)颞颌关节综合征 290

(二十一)牙周病 291

(二十二)龈炎 291

(二十二)龋齿 291

(二十四)缺齿 291

附录一耳穴常见病治疗取穴表 298

1.内科疾病 298

2.外科疾病 302

3.妇科疾病 305

4.皮肤病 306

5.五官科疾病 307

附录二耳穴诊治疾病原理的探讨 309

第一节耳穴与经络的关系 309

第二节耳穴与脏腑的关系 310

(一)观察仪器 312

(二)观察对象 312

(三)观察部位 312

(四)刺激部位 312

(五)观察结果 313

第三节耳穴与神经的关系 314

一、耳廓与中枢神经的关系 315

二、耳廓与自主神经的关系 316

第四节耳穴与神经体液的关系 317

第五节耳针作用原理与其他学说 319

一、生物电学说 319

二、生物控制学说 320

三、生物全息律学说 322

四、闸门控制学说 325

五、免疫学说 326

参考文献 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