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美国主流文化中的华人形象 1
一、美国华裔文学的言说背景 1
二、华人移民的史实 4
三、美国传媒中最早的“华人报道” 7
四、美国文学里的“华人形象” 9
五、美国影视、娱乐文化中的“华人形象” 12
六、华人女性的规约性描述 15
七、“他者”话语的构建 16
第二章 表述中国与“反话语” 18
一、华裔写作与“华人形象”的互文关系 18
二、早期华裔文学及其研究状况 20
三、华—欧裔女作家“水仙花”笔下的北美华人 21
四、自传《五闺女》里的华人社群 23
五、林语堂的华人小说《唐人街》 25
六、《饮碗茶》:“大熔炉”叙事的绝妙讽刺 26
七、隐性的辩白 28
八、当代美国华裔文学的崛起 28
九、《女勇士》的突破 29
第三章 边缘文化特征 35
一、唐人街的集体记忆 35
二、来自母亲的口传故事 38
三、中国文化的“异时性”展示 41
四、“中国意象”的两种形式 44
五、生活在“鬼魂”中间:认同的困境 48
六、美国社会的“他者” 53
七、移民家庭的文化冲突? 54
八、质疑美国社会的价值观 57
第四章 文化想象的方法与“赵汤论争” 61
一、双重文化的优势 61
二、英语文本里的中国色彩 62
三、改写“神话” 63
四、《杜子春》:母性的颂歌 67
五、美国华裔文学界的一场争议 74
六、拿来主义 76
第五章 重构华裔神话 80
一、“中国神话”的借喻 80
二、“金山勇士” 84
三、华裔文学的“关公情结” 90
四、“花木兰”:女性主义神话 93
五、华人“鲁滨逊” 97
第六章 漂流者的史诗 101
一、移民问题的现实关注 101
二、“蔡文姬”:文化翻译的例证 103
三、“阮氏兄弟”与“暹罗国” 104
四、“唐敖”的遭遇 106
五、《鬼妹》:同化的虚幻 108
六、“屈原”:无奈的哀歌 110
第七章 混杂文化的意象 114
一、“杂化”的策略 114
二、华裔文化构想 115
三、惠特曼·阿森:杂化的象征 117
四、“西方梨园” 119
第八章 美国时空的中国经典 122
一、后现代剧场 122
二、“孙悟空” 123
三、“桃园三结义” 125
四、《三国演义》里的悲剧之死 126
五、《智取大名府》:华人社群的力量 128
六、偏见与误会:“孙二娘”、“曹操”的启示 129
结语 132
注释 140
引用文献 162
附录1:国内美国华裔英语文学论文辑录 174
附录2:美国华裔英语文学重要作品辑录 177
附录3;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写作年表 181
附录4:美国华裔英文小说里的中国观 183
后记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