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第一章 植物分类类群、演化与地球环境 5
第一节 植物分类与植物系统进化 6
一、植物分类原则、单位和命名 6
(一)物种 6
(二)植物分类的原则和依据 7
(三)分类单位和等级系统 7
(四)植物的命名 8
二、植物界的大类群 8
(一)原核生物 8
(二)真核藻类和真菌、地衣 9
(三)苔藓和蕨类植物 11
(四)种子植物 13
三、植物的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 15
第二节 植物进化与地球环境 17
一、菌藻植物时代 17
二、蕨类植物时代 19
三、裸子植物时代 20
四、被子植物时代 21
(一)被子植物的发展与地球环境 21
(二)被子植物系统进化的总趋势 21
五、地球-生命耦合系统 22
第二章 植物区系空间分异与环境演变 25
第一节 植物区系基本概念 26
第二节 分布区与分布区的形成 27
一、植物分布区的静态特征 27
(一)种分布区 27
(二)属和科的分布区 31
二、分布区的形成与变化 34
(一)物种的形成与分布 34
(二)种分布区的扩展 36
(三)环境演变与植物分布区的变化 37
(四)分布区特征与植物系统发育 42
第三节 植物区系分析 43
一、植物类群的统计和分析 43
(一)科属种数目统计 43
(二)分布多度分析 44
二、植物区系成分分析 45
(一)地理成分 45
(二)发生成分 45
(三)迁移成分 46
(四)历史成分 46
(五)生态成分 46
三、地区间植物区系比较分析 47
四、世界植物区系区划与区域分异 48
(一)世界植物分区简介 49
(二)世界植物区系时空演变 53
五、中国植物区系概述 56
(一)中国植物区系组成 56
(二)中国植物区系成分分析 56
(三)中国植物区系分区 59
六、岛屿植物区系分析 63
(一)岛屿隔离的影响 63
(二)岛屿面积差异的影响 64
(三)岛屿年龄的影响 65
(四)岛屿生物地理平衡理论 65
(五)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验证与应用 66
第四节 人为活动与植物分布 68
一、栽培植物 68
(一)栽培植物起源 68
(二)栽培植物的起源中心 68
(三)栽培植物扩散 69
(四)栽培植物野生种系的保护与利用 70
二、生物入侵 71
第三章 植物生活与环境——植物生态类群的分化 73
第一节 概述 74
一、环境的概念与类型 74
二、生态因子及其生态作用 74
(一)生态因子概念及分类 74
(二)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75
(三)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 76
三、植物的生态适应 77
(一)植物适应的概念 77
(二)生态幅 77
(三)植物内稳态 80
(四)植物耐性限度的调整 81
(五)植物的需求性 82
(六)生态类群与生态型 82
第二节 光照条件 83
一、光合固碳途径与植物适应类群 83
(一)光合作用 83
(二)光合固碳途径与植物适应类群 84
二、光强的生态作用与植物适应 87
(一)光强与植物光合作用 87
(二)植物对光强的生态适应 87
(三)光强与水生植物分布 91
三、光质的生态作用与植物适应 92
(一)可见光的生态作用与植物适应 92
(二)其他光的生态影响与植物适应 92
四、光照长短与植物光周期 93
(一)光周期与植物繁殖适应 94
(二)光周期与植物营养生长适应 95
第三节 温度条件 96
一、植物生命活动与温度条件 96
(一)温度对植物生理过程的生态作用 96
(二)温度对植物生长的生态作用 99
(三)植物的需热量 99
二、极端温度的生态影响与植物适应 102
(一)低温胁迫与植物适应 102
(二)高温胁迫与植物适应 105
三、温度节律与植物物候节律 107
(一)温周期对植物的生态作用 107
(二)植物物候节律 108
第四节 水分条件 110
一、水分对陆生植物的生态作用 110
(一)水分与植物生命活动 110
(二)植物吸水与失水的内外条件 111
二、陆生植物对水分条件的适应与生态类群 117
(一)变水植物 117
(二)恒水植物 117
(三)植物水分生态类群的划分方法 123
三、水生植物 125
(一)水生有花植物(hydrophytes) 125
(二)咸水植物 126
第五节 营养条件 126
一、营养元素与植物吸收 126
(一)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 126
(二)矿质营养元素的生理生态作用与植物吸收形式 127
(三)植物吸收矿质营养元素的内外条件 130
二、植物对矿质营养条件的适应类群 133
(一)对土壤养分含量的适应类群 133
(二)对土壤硝态氮含量的适应类群 133
(三)对土壤含钙量的适应类群 134
三、极端营养条件与植物适应 134
(一)富铝化土壤的影响与植物适应 134
(二)盐碱土的影响与植物适应 135
(三)重金属富集的影响与植物适应 137
(四)水体富营养化的生态影响 138
(五)松沙土和裸露基岩的影响与植物的适应类群 139
四、碳素营养 141
(一)二氧化碳的生态作用与植物适应 141
(二)二氧化碳浓度的时空变化及其生态影响 142
第六节 生物条件 143
一、动物对植物的生态作用与植物适应 143
(一)营养关系 143
(二)传粉关系 144
(三)种子散播关系 145
二、植物之间的生态作用与相互适应 145
(一)营养关系 146
(二)机械性相互关系 149
(三)化学性相互关系 149
(四)资源竞争关系 151
第七节 地形条件 152
一、山区地形的影响 152
二、小地形的生态影响 154
第八节 风、火、雪 154
一、风的生态作用与植物适应 154
(一)适宜风的生态作用与植物适应 155
(二)极端风的生态影响与植物适应 155
二、火的生态作用与植物适应 156
(一)火因子及其生态作用 156
(二)植物对火的适应类群及其特征 157
三、雪的生态作用 159
第九节 植物生活型与适应策略 159
一、植物生活型 159
(一)生活型系统 160
(二)生长型系统 162
(三)综合生活型系统 164
二、植物生活史与适应策略 165
(一)生活史类型 165
(二)生殖策略 166
(三)资源分配策略 167
第四章 植物群落 171
第一节 植物群落的外貌和结构 172
一、生活型组成特征 172
二、植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和植物环境 174
(一)垂直结构 175
(二)水平结构 178
(三)层片 179
(四)季相结构 179
第二节 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 180
一、植物群落的物种数量和区系成分 180
(一)种-面积曲线和种丰富度 180
(二)种的多样性 181
(三)植物区系成分 183
二、植物种群特征 183
(一)种群数量特征(静态)和年龄结构 183
(二)种群动态变化 189
(三)生态位与种群间竞争 191
三、群落成员型 194
第三节 植物群落功能 195
一、植物群落的生物量与第一性生产力 195
(一)植物群落生产力的空间差异 195
(二)植物群落生产力的时间变化 197
二、植物群落内的物质循环 198
第四节 植物群落的动态 199
一、植物群落的波动 199
二、植物群落演替 200
(一)演替和波动的关系 200
(二)演替类型的划分 201
(三)演替的过程 202
(四)演替过程中植物间关系 203
(五)演替顶极 204
第五节 植物群落分类与排序 206
一、关于植物群落性质的争议 206
(一)整体性说(群落分离观点) 206
(二)个别性说(连续性观点) 207
二、植物群落分类的原则 208
三、植物群落的分类系统 210
(一)群落分类的基本单位 210
(二)群丛的命名 211
(三)植物群落分类的单位 211
四、植物群落的数量分类 213
五、植物群落排序 216
(一)植物群落排序的概念 216
(二)梯度分析 219
(三)主分量分析(PCA) 219
(四)对应分析(CA)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 220
(五)典范对应分析(CCA)与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CCA) 221
第六节 植被图 223
一、植被图的概念 224
(一)植被图的概念 224
(二)植被图的重要意义 224
(三)植被图的类型 225
二、植被制图过程 231
(一)植被制图的一般程序与步骤 231
(二)植被图的系列补充图 236
(三)遥感技术在植被制图中的应用 239
(四)计算机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244
第七节 植物和植物群落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245
一、基本原则 245
二、指示作用分析 247
(一)植物的指示作用 247
(二)植物群落的指示作用 248
(三)生态种组及其指示意义 250
第五章 主要陆地植被类型分述 255
第一节 热带的植被类型 257
一、热带雨林 257
(一)热带雨林的气候特征 257
(二)热带雨林的土壤特征 258
(三)热带雨林的基本特征 258
(四)类型和分布 261
(五)利用与保护 261
二、季雨林 262
(一)热带季雨林的气候与土壤特征 262
(二)季雨林的主要群落特征 263
(三)季雨林的分布和区域差异 265
三、稀树草原 265
(一)稀树草原的类型与环境特征 265
(二)稀树草原群落特征 267
(三)稀树草原的分布 268
(四)利用与保护 269
四、红树林 269
(一)红树林的生境特点 269
(二)红树林的群落特征及生态适应 270
(三)红树林的分布 271
(四)利用与保护 272
第二节 亚热带的植被类型 272
一、常绿阔叶林 272
(一)常绿阔叶林的环境特征 272
(二)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特征 273
(三)常绿阔叶林的分布与类型 274
(四)利用与保护 276
二、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 277
三、暖性针叶林 277
四、竹林 278
五、硬叶常绿林 279
(一)硬叶常绿林的环境 279
(二)植物群落的特征 280
(三)硬叶常绿林的分布 281
(四)利用与保护 282
六、荒漠 282
(一)荒漠的环境特点 282
(二)荒漠植被特征 283
(三)荒漠类型的区域特征 285
(四)利用与保护 287
第三节 温带的植被类型 288
一、夏绿阔叶林 288
(一)夏绿阔叶林的环境条件 288
(二)夏绿阔叶林的群落特征 289
(三)世界各地的夏绿阔叶林概况 290
二、寒温性针叶林 293
(一)寒温性针叶林的环境特征 293
(二)寒温性针叶林的一般特征 294
(三)世界各地的寒温性针叶林概况 295
(四)利用与保护 296
三、草原 297
(一)草原的环境特征 297
(二)草原的一般特征 298
(三)世界各地的草原概况 299
(四)利用与保护 303
第四节 寒带的植被类型 303
一、苔原 303
(一)苔原植被的一般特征 304
(二)苔原植被的地区特征 306
(三)利用与保护 307
第五节 隐域性植被 307
一、草甸 307
(一)草甸植物的基本类群 308
(二)草甸草群的结构和季节动态 308
(三)草甸的类型 308
二、沼泽 310
(一)富(营)养沼泽 311
(二)中(营)养沼泽 311
(三)贫养沼泽 312
(四)利用与保护 312
三、水生植被 313
第六章 世界植被分布规律与植被区划 317
第一节 植被的水平分布规律性 318
一、全球分布规律 318
二、地带群落交错区 322
(一)地带群落交错区的主要类型 323
(二)群落交错区的生态意义 325
三、植被地带内部结构 326
四、植被与气候关系的定量研究 327
(一)Kǒppen分类系统及其改良 327
(二)谢良尼诺夫水热指数 328
(三)吉良分类系统 328
(四)Penman分类系统 329
(五)Thornthwaite分类系统 330
(六)Holdridge分类系统 333
(七)Walter和Lieth气候图解与植被类型 335
(八)Budyko分类系统 336
(九)Box分类系统 336
第二节 植被的山地垂直分布规律性 337
第三节 中国的植被地理分布规律 341
一、中国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带性规律 341
二、中国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 342
三、中国植被分布与气候关系分析 343
四、中国植被区划 346
(一)植被区划的意义 346
(二)植被区划的原则和依据 346
(三)植被区划的单位 347
第四节 人与植被 349
一、人对自然植被的影响 349
二、中国人工植被及其分布 350
(一)人工植被分类 350
(二)人工植被的地理分布规律 352
(三)人工植被的利与弊 353
结束语 354
参考文献 360
第四版修订后记 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