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总序 1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学术的变迁 1
一、时代的话题 1
二、玄谈的风气 23
三、学术的嬗变 39
第二章 玄学的肇始 64
一、历史准备与理论来源 65
二、正始之音 83
三、贵无之方 94
第三章 玄学的兴衰 110
一、名教自然之间 110
二、有无之辨 123
一、文化交流与佛教的传入 152
第四章 中国佛教的形成 152
二、三国两晋的求法与译经 178
三、般若学与六家七宗 200
四、僧肇对般若学的总结 221
第五章 佛教学术的转向与发展 242
一、佛性与顿悟 242
二、净土与易行道 257
三、佛教史的初步总结 264
第六章 道教学术的规范与创新 288
一、神仙理论的系统奠定 289
二、寇谦之对北朝道教的改革 302
三、陆修静对道经和斋法的整理论证 311
四、陶弘景的修道养生说 321
五、“三一”之辨 329
第七章 儒释道三教论争与互补 339
一、葛洪的儒道本末说 339
二、顾欢《夷夏论》及其争论 345
三、道安对三教论争的总结 359
四、颜之推的“归心”说 368
第八章 儒家经学的流变 373
一、汉魏之际经学的动向 373
二、王肃经学的兴起与王、郑之争 384
三、玄学化的经学成就 404
四、儒家经学的发展 416
五、南学与北学 440
第九章 文学的自觉与新的艺术风貌 463
一、建安文气 463
二、言意之辨与文学的真味 487
三、玄言与山水抒情 504
第十章 文学认识的深入与文论的发展 530
一、晋代文论的特色 530
二、南北朝文论的贡献 539
第十一章 史学的独立与繁荣 573
一、史学的独立与发展 574
二、范晔与《后汉书》 586
三、陈寿《三国志》与裴松之《注》 592
四、南北朝三史 604
五、《世说新语》及《注》 617
第十二章 自然科学的进步与发展 627
一、数学 627
二、天文学 641
三、地理学与农学 672
四、医学及炼丹术 702
结语 分裂动荡时代的学术发展 733
一、儒不独尊与学术的转型 737
二、学术正统与三教论争 742
三、经、文、史、科“四学”并立 747
主要参考文献 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