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业设计概述 1
1.1 毕业设计的目的 1
1.2 毕业设计的安排和主要内容 1
1.2.1 毕业设计的安排 1
1.2.2 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 1
1.3 调研提纲 2
1.3.1 建筑部分调研提纲 2
1.3.2 结构部分调研提纲 2
1.4 毕业设计涉及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介绍 3
1.4.1 工程建设标准的作用 3
1.4.2 工程建设标准的分类 3
1.4.3 我国工程建设标准的两种性质 3
1.4.4 我国工程建设标准的四个等级 4
1.4.5 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4
2 建筑设计 5
2.1 建筑设计任务书 5
2.1.1 办公楼毕业设计任务书 5
2.1.2 教学楼毕业设计任务书 7
2.2 办公楼建筑设计指导 8
2.2.1 一般规定 8
2.2.2 办公用房设计要求 9
2.2.3 楼梯和电梯的设计 10
2.2.4 防火设计 10
2.2.5 平面空间组合 12
2.2.6 立面设计 12
2.2.7 建筑形体的规则性 12
2.2.8 办公楼建筑设计实例 13
2.3 教学楼建筑设计指导 13
2.3.1 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 13
2.3.2 行政办公用房和生活服务用房 14
2.3.3 主要教学用房的最小净高 15
2.3.4 交通联系部分设计 15
2.3.5 平面空间组合设计 16
2.3.6 体形、立面及细部设计 16
2.3.7 教学楼建筑设计实例 17
3 施工图设计深度 18
3.1 建筑施工图设计深度 18
3.1.1 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 18
3.1.2 建筑施工图设计深度说明 19
3.2 结构施工图设计深度 20
3.2.1 结构施工图设计说明 20
3.2.2 结构施工图设计深度说明 23
4 结构设计 26
4.1 结构设计内容和任务 26
4.1.1 确定结构方案 26
4.1.2 结构计算 26
4.1.3 绘制结构施工图 26
4.1.4 整理资料,准备答辩 26
4.2 结构设计主要参考资料 27
4.3 自然条件 27
4.3.1 基本风压 27
4.3.2 基本雪压 27
4.3.3 地震影响 27
4.3.4 拟建工程地质情况 27
4.4 结构体系 28
4.4.1 砌体结构 28
4.4.2 框架结构 28
4.4.3 抗震墙结构 29
4.4.4 框架-抗震墙结构 29
4.4.5 其他结构体系 30
4.5 框架结构体系布置 30
4.5.1 结构布置原则 30
4.5.2 柱网和层高 30
4.5.3 钢筋混凝土承重框架的布置 30
4.6 结构设计主要参数 31
5 梁柱截面尺寸估算 32
5.1 梁、柱材料基本性能 32
5.2 梁截面尺寸估算 32
5.2.1 横向框架梁的截面尺寸 32
5.2.2 纵向框架梁的截面尺寸 32
5.2.3 次梁的截面尺寸 32
5.3 柱截面尺寸估算 33
5.4 抗震等级 34
梁柱截面尺寸计算实例 35
6 荷载计算 37
6.1 计算简图 37
6.1.1 平面计算单元 37
6.1.2 计算简图 37
6.2 荷载计算 38
6.2.1 恒荷载标准值的计算 38
6.2.2 楼面和屋面活荷载标准值的计算 38
6.2.3 结构单位面积上承受的竖向荷载估算 40
6.2.4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荷载计算 40
6.3 风荷载计算 40
6.3.1 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公式 40
6.3.2 基本风压w0 40
6.3.3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 41
6.3.4 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41
6.3.5 风振系数βz 41
6.4 地震作用 41
6.4.1 地震作用的计算规定 41
6.4.2 重力荷载代表值 42
6.4.3 地震影响系数α 42
6.4.4 结构自振周期的计算 42
6.4.5 底部剪力法 43
荷载计算实例 44
7 内力计算 55
7.1 恒荷载标准值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55
7.1.1 弯矩二次分配法 55
7.1.2 弯矩二次分配法的计算要点 55
7.1.3 考虑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的弯矩调幅法 56
7.1.4 恒荷载标准值作用下的剪力计算 57
7.1.5 恒荷载标准值作用下的轴力计算 57
恒荷载标准值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实例 57
7.2 活荷载标准值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62
活荷载标准值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实例 62
7.3 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方法——D值法 66
7.3.1 修正后的柱侧移刚度D 67
7.3.2 各层柱的反弯点高度 67
7.3.3 D值法框架内力计算 71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实例 71
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实例 74
7.4 水平荷载作用下侧移的近似计算 76
侧移计算实例 77
8 内力组合 78
8.1 荷载基本组合 78
8.1.1 一般荷载组合 78
8.1.2 考虑地震作用效应组合 78
8.2 内力转换 79
8.3 控制截面及最不利内力 80
8.3.1 框架梁控制截面最不利内力组合 80
8.3.2 框架柱控制截面最不利内力组合 80
内力组合计算实例 80
9 框架梁柱的设计 102
9.1 框架梁 102
9.1.1 框架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102
9.1.2 梁的受压区高度 102
9.1.3 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置 102
9.1.4 框架梁端剪力设计值 103
9.1.5 箍筋的构造要求 104
9.1.6 框架梁受剪截面的限制条件 105
9.1.7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105
9.2 框架柱 105
9.2.1 内力的调整 106
9.2.2 柱的轴压比 107
9.2.3 柱的纵向钢筋配置 107
9.2.4 柱的箍筋配置 108
9.2.5 柱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设计 110
9.3 梁柱节点 111
9.3.1 节点核芯区的验算 111
9.3.2 节点核芯区的剪力设计值 111
9.3.3 节点核芯区受剪承载力 112
9.3.4 节点核芯区水平截面面积bj×hj的校核 113
9.3.5 节点核芯区箍筋的构造要求 113
框架梁柱设计实例 114
10 板的计算 132
10.1 双向板按塑性理论的计算 132
10.1.1 双向板按极限平衡法的计算 132
10.1.2 单区格双向板计算 135
10.1.3 多区格连续双向板计算 135
10.2 双向板的截面设计与构造要求 136
10.2.1 双向板厚度 136
10.2.2 截面的弯矩设计值 136
10.2.3 截面有效高度h0 136
10.2.4 配筋计算 136
10.2.5 钢筋布置 136
板计算实例 137
11 楼梯计算 140
11.1 楼梯结构形式 140
11.2 梁式楼梯的计算与构造 140
11.2.1 踏步板 140
11.2.2 梯段斜梁 140
11.2.3 平台板 141
11.2.4 平台梁 141
11.3 板式楼梯的计算与构造 142
11.3.1 梯段板 142
11.3.2 平台板 142
11.3.3 平台梁 142
楼梯计算实例 143
12 地基基础设计 147
12.1 地基设计原则 147
12.1.1 地基类型 147
12.1.2 地基设计的基本要求 147
12.1.3 设计荷载取值规定 147
12.2 地基承载力 148
12.3 地基承载力计算 149
12.4 基础类型和选型原则 149
12.4.1 浅基础的类型和选型 149
12.4.2 深基础的类型和选型 150
12.5 基础埋置深度 150
12.6 基础设计所采用的荷载效应 151
12.7 柱下条形基础设计 152
基础设计实例 153
13 常用结构设计软件介绍 159
13.1 PKPM系列CAD软件 159
13.1.1 PKPM系列CAD软件总体介绍 159
13.1.2 高精度计算剪力墙的软件SATWE 160
13.1.3 复杂空间结构设计软件PMSAP 160
13.1.4 在PKPM系列CAD软件中起承前启后作用的三维空间分析程序TAT 161
13.2 广厦建筑结构设计CAD软件 162
13.2.1 广厦建筑结构设计CAD软件总体介绍 162
13.2.2 广厦建筑结构通用分析与设计软件GSSAP 162
13.2.3 建筑结构弹塑性静力和动力分析软件GSNAP 162
13.3 盈建科(YJK)结构设计软件 163
13.4 Midas系列软件 165
13.4.1 Midas Gen建筑领域通用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系统 165
13.4.2 Midas Gen Designer建筑结构通用设计平台 165
13.4.3 Midas Building建筑大师(建筑结构设计一站式解决方案) 165
14 框架结构电算实例 166
14.1 PMCAD 166
14.1.1 建立第一标准层 166
14.1.2 建立其他标准层 172
14.1.3 设计参数 172
14.1.4 楼层组装 174
14.2 SATWE 176
15 框架电算结果与手算结果对比分析 185
15.1 框架电算计算简图与手算计算简图 185
15.2 竖向荷载作用下电算受荷图与手算受荷图的对比 186
15.2.1 电算与手算的恒荷载受荷比较 189
15.2.2 电算与手算的活荷载受荷比较 190
15.3 框架内力计算的电算与手算结果对比 191
15.3.1 恒荷载作用下框架弯矩的电算结果与手算结果对比 191
15.3.2 左震作用下框架弯矩的电算结果与手算结果对比 193
参考文献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