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哲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2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茂等著
  • 出 版 社: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212006149
  • 页数:886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绪论 1

第一编 13

清初思想形势及哲学思潮 13

第一章 清初程朱理学派诸家 13

一 清初理学的三种类型 13

二 熊赐履的理学思想 14

三 李光地的理学学说 19

四 陆陇其的尊朱黜王论 23

五 张履祥的“顺应之道” 33

第二章 理学与心学的最后争辩 35

一 论争始末及内容概略 35

二 关于“心即理” 40

三 关于“格物致知” 51

四 关于“知行合一” 60

五 两家的总论 63

第三章 清初社会批判思潮 70

一 清初批判思潮的一般特征 70

二 黄宗羲对封建君主制的批判 72

三 朱彝尊对道学的批判 77

四 费密对道统论的批判 79

五 阎若璩、万斯同等人经学的批判 84

六 梅文鼎对占星说的批判 90

第四章 清初学者对宋儒先天太极说的批判 97

一 关于《易》象数学 97

二 宋明学者对先天河洛说的怀疑与批评 100

三 黄宗羲、黄宗炎、胡渭等对先天易说的批判 105

四 清初学者考证《太极图》源于道教 122

五 先天太极批判余论 135

一 明末清初的“西学”传播 141

第五章 西学宇宙论和几何学的影响 141

二 宇宙天体论中的自然哲学问题 146

三 《几何原本》逻辑方法的影响 161

第二编 169

清初诸大家的哲学及其影响 169

第六章 王夫之气一元论的逻辑结构(上) 169

一 生平与著述 169

二 “气”——王夫之哲学的最高范畴 170

三 “物”及其逻辑衍演 175

一 “诚”及其逻辑衍演 194

第七章 王夫之气一元论的逻辑结构(下) 194

二 “德”及其逻辑衍演 214

三 “生”及其逻辑衍演 227

一 顾炎武和他的《日知录》 234

第八章 顾炎武的原始儒学精神 234

二 关于经学和道统 237

三 对心学和理学的哲学评论 239

四 复归原始儒学的宗旨 249

第九章 颜元的实学思想和对理学的批判 258

一 生平与著述 258

二 性形不二、气质不恶的人性论 260

三 习行经世的实学思想 269

四 对朱陆两派的批判 281

五 效法三代、“有以更张”的治世理论 291

第十章 李塨对颜学的发扬与修订 300

一 生平与著作 300

二 对颜学的发扬 303

三 对颜学的修订 314

四 关于“颜李学派”的学术公案 321

第十一章 唐甄的民生意识和心性哲学 328

一 生平与著述 328

二 抑君养民的民生思想 330

三 “心运于中,不因乎物”的本体论 341

四 “功不见,非性”的尽性学说 346

五 “成、毁”说和辩证范畴论 357

第十二章 朱之瑜与明清之际的实学思潮 362

一 生平与著述 362

二 批判宋儒,倡导实学 365

三 实学思想的基本内容 372

四 哲学向实践的转化及其中介 380

五 明清之际实学思潮的历史地位 388

第十三章 蕺山哲学传人——黄宗羲 395

一 生平与著述 395

二 论理气——气外无理、理气不二 398

三 论心性——性者,心之理 403

四 黄氏的创见——意为心之主宰 412

五 论格致、存养——主静与向内 417

六 论儒学与理学 425

一 北方心学代表孙奇逢 433

第十四章 清初北方心学的余波 433

二 倡导理性独立与精神自由的李颙 448

一 王学知与行、本体与工夫之内在矛盾 463

第十五章 陈确哲学与王门心学 463

二 心性说、理欲论和知行观 471

三 陈确哲学与王门心学的终结 487

一 著述及思想演变轨迹 500

第十六章 方以智太极一元论的思辨逻辑 500

二 “太极”——“所以”:绝对的本体 504

三 “太极”本体之逻辑体系的展开 508

四 思辨之逻辑结构 517

五 “代错无穷”——辨证的运动与发展 524

六 主客体“格通”的辨证认识逻辑 528

一 理气观——“气在理先” 551

第十七章 傅山哲学的批判精神 551

二 批判理学——不“辨朱陆买卖” 558

三 推崇子学——“有子而后有作经者” 562

四 重“济事”的价值取向 573

五 “天机”与“气运”兼重的美学思想 575

一 清代考据学及其始创 583

第十八章 考据学中的哲学 583

第三编 583

乾嘉学术与哲学思想 583

二 考据学中的经验派和理性派两种学风 592

三 考据学之由分而合、由实而虚、由述而作 601

第十九章 戴震的人道哲学 610

一 生平与著述 610

二 自然观:气化流行的“天道” 613

三 人性论(一)——命、性、才 617

四 人性论(二)——自然与必然 626

五 道德论:有物有则的“人道” 630

六 理论批判与现实批判 643

附:程瑶田的人性论 656

第二十章 戴震哲学的反响 663

一 戴震生前与彭绍升、陆耀的讨论 663

二 来自理学方面的批评 669

三 戴震学说的辩护者 682

第二十一章 焦循的“时行”哲学 691

一 生平与著述 691

二 源于《易》学、算学的方法论 692

三 社会哲学:“利”与“礼” 696

四 政治哲学:“时行”与“变通” 704

五 变通中的“定” 716

第二十二章 阮元的仁学新义 724

一 阮元学术要旨 724

二 “太极”、“道器”之返虚为实 729

三 以“节性”、“礼治”为中心的性命论 734

四 以“相人偶”为释义的“仁”论 743

附:凌廷堪的“以礼代理”说 753

一 关于戴震学术的批判 766

第二十三章 章学诚的历史哲学 766

二 历史理论的哲学基础 776

三 文化史批判思想 789

附:崔述的历史怀疑论 794

第二十四章 今文经学之复兴与龚自珍的历史哲学 804

一 今文经学的复兴及其主要代表 804

二 魏源的经学思想 813

三 龚自珍的经学与历史哲学 819

结语 839

附录:清代哲学大事年表 859

后记 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