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蒋宗许 1
弁 张勇 1
上编:化迹和传录之考究 3
第一章 补处菩萨降双林 3
第一节 传记资料考辨 3
一、关于“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 3
二、法琳和道宣的记载 10
三、宋代有关的禅宗灯史和其他佛教史籍 13
第二节 傅大士年谱 18
一、双林悟道自天嘱(497~533) 18
二、日下可怜一黑马(534~540) 31
三、预鉴时祸拯黎元(541~557) 39
四、及示神变归大空(558~569) 45
第一节 自弟子结集到楼颖编次本再臻“禅藏” 52
第二章 《善慧大士录》的源流 52
第二节 《双林善慧大士小录并心王论》 59
第三节 龙津删润本和楼照刊正本 64
一、龙津、楼照改编的故实 64
二、楼照刊正本的流变 68
三、所谓傅氏刻本的实相 71
第四节 日本国所藏版本 75
第三章 《慈善大士录》的真伪及其恒久保存的缘由 82
第一节 对《录》真实性的一般性考辨 82
一、卷一的传录、卷二的法语 82
二、卷三的诗偈碑文 92
三、卷四的诸人传记 101
第二节 双林寺有恒的兴旺和鼎贵傅姓的护持 107
附 116
傅翕遗骨考 116
傅翕遗迹考 122
第四章 语辞浓郁的时代色彩 129
中编:疑经黠撺或伪托的诗偈 135
第五章 《心王论》、《心王铭》和《心王颂》 135
第一节 具名傅翕的有关心王的著述 135
第二节 《心王论》探赜 139
第三节 从《心王论》到《心王铭》 150
第四节 关于《心王颂》 165
第六章 《行路难二十篇并序》 173
第一节 有关傅翕《行路难》的记载 173
第二节 从发抒的思想来稽考 178
一、傅翕禅法的影响 178
二、牛头宗风的投射 182
第三节 由《行路难》的源流来定位 190
一、古来僧侣的撰述 190
二、《行路难》的文体特徵 204
第四节 敦煌写本《行路难》 208
第七章 其他疑属牛头、台宗藻饰涂乙的诗偈 218
第一节 《行路易》 218
第二节 《浮沤歌》、《三谏歌》、《示诸佛村乡歌》 223
第三节 《录》中薰染的台宗色泽 233
一、《还源诗十二章》 233
二、《独自诗二十章》 238
三、天台与傅翕的关涉 246
第八章 敦煌写本《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 255
第一节 傅翕解讲《金刚经》的故实 255
第二节 《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的版本源流 260
一、敦煌写本 260
二、后世流布的版本 280
一、《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的年代 285
第三节 创撰年代及作者之考辨 285
二、《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的归属 292
下编:禅风、傅承和名位 305
第九章 弥勒应化和维摩禅行的统一 305
第一节 补处分身,摄化群生藏六通 305
一、倡言弥勒绍释迦 305
二、补处净土拯众苦 312
第二节 示现成佛,具有浓郁南方特色的证道之路 318
第三节 双林应世,白衣梵行效净名 328
一、火中生莲奇居士 328
二、普愍众生的菩萨行 334
附:烧身考 341
第一节 宴处林丛,力持农禅 351
一、幽遁独处,啸傲林泉 351
第十章 苦行实修的大乘禅法 351
二、驯狎禽兽,广显毕灵 353
三、坚持菜食,绝粒长斋 357
四、赁藉禅力,神通自在 361
第二节 厌离苦患,适意悦情 364
一、傅翕的苦乐观 364
二、数息观身,净心忏悔 369
三、《楞伽师资记》的一段记载 376
第三节 由声闻乘趣于不证不得的大乘 384
一、傅翕禅法的极诣 384
二、关于《法身颂》 391
三、识神、妙识,渐悟、顿悟 400
第十一章 定慧双修和三教融和的先? 406
第一节 以三论为底蕴的般若空观 406
一、兼通众经,依义为鹄 406
二、照寂并举,藉禅悟理 411
三、傅翕的船若观 416
第二节 与儒履道冠的合一 423
一、以儒术为佛法治世之辅弼 423
二、以老庄为般若穷源之同俦 429
三、并三教为净化麈世之津梁 437
附:转轮藏考 442
一、轮藏的创设 442
二、轮藏的构造和功用 449
三、关于“道冠儒履释袈裟” 458
四、轮藏的影响和流变 466
第十二章 傅翕禅法的师授和嗣承 472
第一节 傅翕禅法的根苗本源 472
一、智者法师慧约 474
二、嵩头陀 481
第二节 傅翕禅法的承传继袭 489
一、双林禅风的亲炙和辗转灯传 489
二、慧集法师 498
三、慧和法师 505
附:鱼鼓考 511
一、起源 511
二、构造和用途 516
三、流变及其他 523
第十三章 云黄禅风漾千秋 527
参考文献索引 548
I 中国文献索引 548
Ⅱ 日本国文献索引 579
Ⅲ 西文文献索引 587
跋 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