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
第一章 眼震图学基本原理 2
第一节 眼震图学发展史概述 2
一、国外眼震图学的发展 2
二、国内眼震图学的发展 2
第二节 眼震图学原理和记录技术 3
一、眼震电图原理 3
二、眼震电图记录技术 4
三、眼震电图参数 7
第三节 视频眼震图原理和记录技术 10
一、视频眼震图原理 10
二、视频眼震图记录技术 12
三、视频眼震图参数 16
四、旋转性眼震的测试 18
第二章 眼震图系列试验方法 22
第一节 眼震图系列试验设备 22
一、眼震电图大型设备 22
二、便携式眼震电图仪 23
三、视频眼震图仪 24
第二节 眼震图系列试验方法 25
一、自发性眼震试验 26
二、凝视试验 26
三、扫视试验 27
四、平稳跟踪试验 27
五、扫视正弦跟踪试验 28
六、视动性试验 29
七、位置性试验 30
八、变位试验 31
九、旋转试验 32
十、正弦摆动旋转试验 33
十一、温度试验 34
第三章 眼震图的临床意义 38
第一节 眼震图系列试验的临床意义 38
一、自发性眼震的临床意义 38
二、凝视性眼震的临床意义 41
三、扫视试验的临床意义 43
四、平稳跟踪试验的临床意义 45
五、扫视正弦跟踪试验的临床意义 45
六、视动性试验的临床意义 48
七、旋转性试验的临床意义 50
八、正弦摆动试验的临床意义 51
九、位置性眼震的临床意义 54
十一、温度试验的临床意义 56
十、变位性眼震的临床意义 56
第二节 眼震图的综合分析 60
一、眼震图系列试验分类 60
二、眼震图的定位价值 61
第三节 各种疾病的眼震图特点 62
一、前庭周围性疾病 62
二、桥脑-小脑角占位性病变 62
三、脑梗死 65
四、脑瘤(不包括听神经瘤) 67
五、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69
第四章 眼动神经系统的解剖与生理 72
第一节 前庭解剖学 72
一、椭圆囊 74
二、球囊 74
三、半规管 74
第二节 前庭生理学 76
一、椭圆囊、球囊的生理 77
二、半规管的生理 77
第三节 前庭-眼动神经系统的解剖 79
一、前庭神经纤维 79
二、前庭神经核 80
三、前庭与脊髓的通路 80
四、前庭与小脑的通路 81
五、前庭与大脑皮质的通路 81
六、前庭与自主神经的通路 83
七、前庭神经的反馈通路 83
八、前庭与网状结构的通路 84
二、眼震的发生 85
一、眩晕的发生 85
第四节 前庭-眼动神经系统的生理 85
九、前庭与眼动神经的通路 85
三、平衡的维持 86
四、前庭-自主神经反应 87
五、前庭习服 88
六、失重下的前庭状态 88
七、旋转试验的原理 88
八、温度试验的原理 89
第五节 网膜-眼反射试验及其神经生理 90
一、扫视试验及其神经生理 90
二、平稳跟踪试验及其神经生理 92
三、凝视试验及其神经生理 92
四、视动性试验及其神经生理 93
第一节 眼震电图系列检查的正常值 96
一、材料与方法 96
第五章 眼震图临床应用经验总结 96
二、结果与分析 97
三、讨论 98
第二节 眼震电图临床诊断1500例总结 98
一、临床资料及ENG特点 99
二、讨论 101
第三节 眼震图中的丛棘波 102
一、材料与结果 103
二、讨论 104
第四节 扫视正弦跟踪试验的临床意义 105
一、临床资料 105
二、讨论 106
第五节 眼震图与脑电图对颅内病变诊断价值的比较 107
一、资料与方法 107
三、讨论 108
二、结果 108
第六节 眼震图对桥脑-小脑角占位病变的诊断 109
一、临床资料 109
二、讨论 111
第七节 便携式微机眼震电图仪的研制和临床应用 112
一、系统构成和硬件配置 112
二、工作程序 113
三、眼震信号的分析处理 114
四、软件设置 114
五、仪器的主要性能特点 115
第八节 视频眼震图的临床应用 115
一、临床资料 115
二、讨论 117
参考文献 119
附录 汉英耳鼻咽喉科学词汇对照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