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医学检验技术》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许东主编
  • 出 版 社: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534913454
  • 页数:539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实验室基本要求 1

第一节实验室的建筑与设置 1

一.实验室位置和进深 1

二.排气和通风 1

三.采光和照明 1

目 录 1

一.生物实验室 2

三.天平室 2

二.精密仪器室 2

第二节各种实验室的设计要求 2

四.实验台的类型 2

四.洁净分析室 3

五.细菌实验室 3

六.动物实验室 3

第二章实验室基本技术 4

第一节玻璃仪器的使用 4

一.玻璃仪器的基本特性 4

二.常用玻璃仪器的种类和用途 5

(一)量器类 5

(二)容器类 14

(三)漏斗类 16

(四)其它专用玻璃仪器 18

(五)玻璃活塞的涂油方法 21

三.容量仪器的校正 21

(一)吸量管的校正 23

(二)容量瓶的校正 24

(三)微量容器的校正 24

四.玻璃加工技术 25

(一)玻璃管棒的切割 25

(二)弯管 25

五.玻璃仪器的清洗、干燥和保存 26

(一)常用洗涤剂的特性和配制 26

(四)玻璃器皿的永久编号 26

(三)拉管 26

(二)洗涤方法 28

(三)玻璃仪器的干燥和保存 29

(四)橡皮类物品的清洗 30

第二节天平使用与称量 30

一.称量的基本原理 30

(一)质量与重量 30

(二)天平的原理 30

(二)按结构分类 31

(三)天平的精度分级 31

(一)按原理分类 31

二.天平的种类 31

三.天平的计量性能 33

四.天平的安装与检定 34

(一)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34

(二)天平的调整 35

(三)天平的检定 35

五.天平使用与称量 39

(一)使用前准备工作 39

(二)使用规则 40

(三)称量方法 41

(四)称量误差及其减免 43

六.常用天平 44

(一)台天平 44

(二)空气阻尼天平 44

(三)电光天平 45

(四)单盘天平 45

(五)扭力天平 46

七.天平的维护和检修 47

(一)天平的维护 47

(二)常见故障的检修 47

第三节加热和灼烧 50

一.加热 50

(二)间接加热 51

(一)直接加热 51

第四节搅拌和振荡 52

二.灼烧 52

(四)滴管混匀 53

(一)电动搅拌器 53

二.机械搅拌和振荡 53

(五)玻棒混匀 53

(二)磁力搅拌器 53

(三)倒转混匀 53

(二)弹动混匀 53

(一)旋转混匀 53

一.人工搅拌和振荡 53

(三)磁力加热搅拌器 54

(四)旋涡混合器 55

第五节蒸发和结晶 55

一.蒸发 55

二.结品 55

(一)溶剂的选择 56

(二)操作方法 56

第六节过滤和离心 56

一.过滤 56

(一)常压过滤 57

(二)减压过滤 59

二.离心 61

(一)电动离心机原理 62

(二)离心机的选择原则 63

(三)离心机类型 63

(四)离心机常见故障与检修 66

第七节蒸馏、分馏和减压蒸馏 67

一.蒸馏 67

(一)蒸馏装置 67

(二)蒸馏器的装配和使用 68

(三)蒸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69

三.水蒸汽蒸馏 70

二.分馏 70

四.减压蒸馏 71

第八节实验室用水 72

一.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73

二.实验用水的制备 73

(一)蒸馏法制备纯水 73

(二)离子交换法制备纯水 74

(三)蒸溜水和去离子水的保存 77

三.实验用水的质量和检验 77

(七)重金属盐的检验 79

(八)二氧化碳的检验 79

(六)镁离子的检验 79

(九)pH值的检验 79

(十)电导率的检验 79

(三)硅酸盐的检验 79

(四)氨和铵盐的检验 79

(二)钙离子的检验 79

(一)氯离子的检验 79

(五)三价铁离子和二价铁离子的检验 79

第九节溶液配制和使用 81

一.溶液的基本概念 81

(一)溶解过程和溶解度 81

(二)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和计算 82

(三)配制溶液注意事项 84

(二)间接法配制 85

二.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85

(一)直接法配制 85

(三)常用标准溶液配制和标定 86

三.常用免疫诊断标准抗原的配制 97

四.缓冲溶液的配制 98

(一)缓冲溶液的选用原则 98

(二)配制缓冲溶液注意事项 98

(三)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 98

五.细胞培养基的配制 103

(一)配制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 104

(二)常用细胞培养基配制 105

六.染色液配制和使用 109

(一)染色基本原理 109

(二)染色种类 110

(三)媒染剂、促染剂和分化剂 110

(四)染色剂的分类 111

(五)染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11

(六)常用染色液的配制和使用 112

一.血液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114

(一)采血方法 114

第十节生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114

(二)血液标本的处理 115

(三)血液标本的变异因素 118

(四)血浆和血清的制备 118

(五)无蛋白滤液的制备 119

(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溶液的制备 121

(七)血液中白细胞的分离 122

(八)血液中淋巴细胞的分离 123

(九)混合血清的制备 125

二.尿液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125

(一)尿液样品的收集 125

(二)尿液样品的保存 126

(三)影响尿液样品的变异因素 127

(一)发样的采集 128

(二)发样清洗 128

三.头发的采集和处理 128

(三)影响发样的变异因素 129

四.汗液标本的收集 130

五.唾液标本的收集 130

六.粪便标本的收集 130

七.组织细胞的分离 130

(一)干法高温灰化 131

(二)湿法消化 131

八.生物样品的消解 131

(三)低温灰化 132

第十一节 高压气体的使用 132

一.气瓶结构与使用 132

(一)气瓶的结构 132

(二)常用气瓶 133

(三)气瓶使用注意事项 134

(四)气瓶的运输和贮存 135

(五)气瓶的种类和颜色标志 135

二.减压器的结构和使用 135

(一)减压器的构造和原理 136

(一)空气 137

三.常用气体特性 137

(二)乙炔 137

(二)减压器的装卸和使用 137

(三)减压器常见故障和修理 137

(三)氢气 138

(四)氧气 138

(五)氧化亚氮 138

四.引起气瓶爆炸的因素 139

第十二节实验室仪器的维护和检修 139

一.仪器的一般维护和检修 139

(一)维护 139

(二)一般修理 140

(三)交流电压的测量 141

(五)注意事项 141

(四)电阻的测量 141

(一)直流电压的测量 141

(二)直流电流的测量 141

二.万用电表的使用 141

三.电热类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142

(一)使用与注意事项 142

(二)常见故障的排除 142

第三章化学试剂基础 144

第一节化学试剂的质量和分级 144

一.化学试剂的理化特性 144

二.化学试剂的质量 145

(二)化学变化 146

(一)物理变化 146

三.化学试剂的分级 147

(一)一般试剂 147

(二)专用试剂 148

第二节化学试剂的包装 149

一.化学试剂的包装规格 149

二.化学试剂的包装容器 149

(一)玻璃容器 149

(二)塑料容器 149

(三)金属容器 149

一.酸碱指示剂 150

第三节指示剂 150

(四)包装容器不良对试剂的影响 150

(一)影响指示剂变色的因素 151

(二)常用酸碱指示剂 152

(三)混合指示剂 152

(四)酸碱指示剂的选择 154

二.氧化还原指示剂 155

三.金属指示剂 155

第四节常用干燥剂 156

第五节pH试纸和滤纸 157

一.pH试纸 157

(一)定量分析滤纸 158

二.滤纸 158

(二)定性分析滤纸 159

(三)层析定性滤纸 159

第六节试剂的干燥与恒重 159

一.常热下加压干燥 159

二.减压加热干燥 160

三.干燥剂干燥 160

第七节 化学试剂使用注意事项 161

第八节化学试剂的分类和保管 162

一.环境因素对化学试剂的影响 162

(一)空气的影响 162

(四)微生物的影响 163

(三)气温的影响 163

(二)光的影响 163

二.贮存时间对化学试剂的影响 164

三.化学试剂的分类和贮存 164

(一)易爆炸试剂 164

(二)氧化剂 167

(三)遇水燃烧剂 168

(四)易燃试剂 168

(五)毒害性试剂 169

(六)腐蚀性试剂 171

(七)放射性试剂 171

(九)遇热易变质试剂 172

(八)遇光易变质试剂 172

(十)易冻结试剂 173

(十一)易风化试剂 173

(十二)易潮解试剂 173

四.化学试剂的灭火方法 174

第四章 光谱学分析技术 175

第一节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 175

一.分子吸收光谱 175

二.吸收定律 175

(一)光的吸收定律 175

三.紫外-可见光光度计的基本组成 176

(二)偏离吸收定律的原因 176

四.紫外-可见光光度计 178

五.紫外-可见分光度法实验技术 179

(一)显色反应及影响因素 179

(二)测定条件的选择 180

(三)定量方法 180

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技术指标及校正 181

七.分光度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184

(一)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 184

(二)分光光度法的选择性 186

第二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87

(二)原子吸收值与原子浓度的关系 188

一.基本原理 188

(一)原子吸收光谱和共振线 188

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组成 189

(一)光源 189

(二)原子化器 190

(三)光学系统 192

(四)检测系统 193

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类型 193

四.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实验技术 193

(一)测定条件的选择 193

(二)仪器的性能指标及测试方法 195

(三)定量分析法 196

五.干扰及消除方法 197

(一)火焰原子吸收分析中的干扰及消除方法 197

(二)无火焰原子吸收法的干扰及消除方法 200

第三节荧光分析法 201

一.分子荧光的产生 202

(一)荧光的发生 202

(二)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 203

二.荧光强度和溶液浓度的关系 203

三.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 204

(一)荧光计的基本组成 206

四.荧光分光光度计 206

(二)荧光计的类型 207

五.定量分析法 208

六.荧光分析法的应用 208

(一)有机物的测定 208

(二)无机物的测定 210

第五章 电化学分析技术 211

第一节溶液pH测定 211

一.酸度计基本原理 211

二.电极 211

(一)常用电极 211

(二)电极的使用与维护 213

三.仪器校正 214

四.常用酸度计 214

(一)PHS-2型酸度计 214

(二)PHS-3型数字显示酸度计 215

五.酸度计用标准缓冲溶液配制 216

六.影响pH测定的因素 217

七.酸度计的维护和检修 218

(一)酸度计的维护 218

(二)常见故障的检修 218

第二节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技术 219

一.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特性 219

(一)基本电极 220

二.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种类 220

(二)敏化离子电极 221

三.电极电位仪 222

四.实验技术 222

(一)实验条件的选择 222

(二)基本实验过程 223

(三)离子选择电极的测定方法 223

第三节溶出分析法 224

一.溶出伏安法基本原理 224

(一)阳极溶出伏安法 225

(二)阴极溶出伏安法 226

(三)电位溶出法 227

二.实验条件的选择 227

(一)底液 227

(二)电解电位 227

(三)电解时间 228

(四)搅拌 228

三.溶出分析的定性和定量方法 229

(一)峰高的测量 229

(二)标准曲线法 229

(三)标准加入法 229

四.溶出分析使用的电极和仪器 230

(一)仪器 230

(四)内标法 230

(二)某些溶出分析的实验条件 232

第六章电泳分析技术 234

第一节电泳基础 234

一.电泳基本原理 234

二.影响被分析物质迁移率的因素 235

(一)样品 235

(二)电场强度的影响 235

(三)缓冲液的影响 236

(四)支持介质 236

三.电泳技术的分类 237

(二)常用支持介质的制备和特性 238

四.电泳的一般操作技术 238

(一)电泳装置 238

(三)基本操作过程 239

第二节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40

一.聚丙烯酰胺凝胶和电泳分类 240

(一)聚丙烯酰胺凝胶 240

(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分类 240

二.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酸性磷酸酶同工酶 241

(一)电泳特点和分离原理 241

(二)操作方法 242

三.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243

四.聚丙烯酰胺浓度梯度凝胶的分离碱性磷酸酶同工酶 244

五.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分子量 246

一.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247

第三节常用电泳技术及操作 247

(一)检测血清蛋白 248

(二)检测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249

二.琼脂凝胶电泳 250

(一)血清脂蛋白预染琼脂糖凝胶电泳 251

(二)谷草转氨酶同工酶琼脂糖凝胶电泳 251

三.显微电泳 252

一.电泳层析法 253

二.转移电泳 253

第四节其它电泳技术简介 253

三.等速电泳 254

四.等电聚焦电泳 254

五.免疫电泳 255

第七章显微镜 257

第一节显微镜的构造 257

一.机械系统 257

二.光学系统 258

第二节显微镜的光学原理和性能 260

一.显微镜的光学原理 260

二.显微镜的光学性能 260

二.显微镜的调节和使用 262

一.对观察标本的要求 262

第三节显微镜的调节和使用 262

第四节显微测量 264

一.物镜测微尺 264

二.目镜测微尺与标定 264

第五节 显微镜的维护和故障排除 265

一.显微镜的维护 265

二.显微镜常见故障的检修 266

第六节常用显微镜 268

一.实体显微镜 268

二.倒置显微镜 268

三.暗视野显微镜 269

四.荧光显微镜 270

五.相差显微镜 275

六.偏光显微镜 277

七.万能显微镜简介 278

八.显微分光光度计 280

九.显微荧光分光光度计 280

十.流式显微荧光光度计 280

第七节 电子显微镜技术(简介) 281

一.电子显微镜的基本原理 281

二.电子显微镜的种类 282

三.电子显微镜的构造 284

四.电子显微镜标本制备技术 285

一.显微镜和照相机 287

第八节显微摄影术 287

二.显微摄影光源 288

三.显微摄影基本过程 288

四.影响显微摄影质量的因素 289

(一)急性动物实验 290

二.动物实验的基本要求 290

(二)慢性动物实验 290

(三)离体动物实验 290

一.动物实验的分类 290

第一节 医学研究的动物实验 290

第八章动物实验基础 290

三.纯系动物基本知识 292

(一)纯系动物的基本概念 292

(二)按遗传学控制方法分类的实验动物种系和用途 293

(三)按微生物学控制方法分类的实验动物种类和用途 293

(四)纯系动物常用符号 294

四.动物实验设计 296

(一)指标的选择 296

一.小鼠 297

(四)实验动物的随机分组 297

第二节常用实验动物 297

(三)实验组和所需动物数估计 297

(二)设立对照组 297

二.大鼠 298

三.豚鼠 298

四.家兔 299

五.狗 299

六.其它实验动物 299

第三节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300

一.健康动物的识别 300

二.动物的捕捉和固定 300

(一)染色标记法 301

三.动物标记 301

(二)打孔剪口法 302

四.动物脱毛方法 302

(一)剪毛法 302

(二)拔毛法 303

(三)化学脱毛法 303

五.实验动物的麻醉 303

六.实验动物染毒方法 305

(一)皮下注射 305

(二)皮内注射 306

(三)肌肉注射 306

(四)静脉注射 306

(五)灌胃 306

(六)经皮染毒 307

七.动物处死、解剖、固定和脏器称量 309

(一)动物处死 309

(七)其它染毒方法 309

(二)动物解剖 310

(三)受孕鼠和胎鼠解剖 311

(四)动物组织学标本的选取和固定 313

(五)脏器称量 314

八.实验动物生物样品采集 316

(一)采血方法的选择 316

(二)常用动物采血部位 317

(四)动物尿液收集 318

(三)动物血容量、安全采血量和最小致死采血量 318

(五)动物粪便收集 319

九.实验动物的动情期和受孕动物的检查方法 320

(一)动情期测定 320

(二)受孕动物的检查 321

十.实验动物一般指标检查方法 321

第四节实验动物生理指标参考值 322

一.实验动物体温参考值 322

二.实验动物心率参考值 322

三.实验动物呼吸频率参考值 323

四.实验动物呼吸潮气量、通气量、耗氧量、和肺泡面积 323

五.实验动物血压参考值 324

六.实验动物心电图参考值 325

七.实验动物血液酸碱度、粘稠度、比重参考值 327

八.实验动物能量代谢和心输出量参考值 328

九.实验动物尿比重参考值 328

十.实动物体表面积参考值 328

十一.实验动物椎骨数量 329

十二.实验动物胸骨节和肋骨数量 329

十三.实验动物肠长度 330

十四.实验动物消化道重量和大小 330

十五.验动物肺和肝脏分叶数 330

第五节实验动物生物学指标参考值 331

十六.实验动物正常生长发育的体重参考值 331

一.实验动物染色体数目 332

二.染色体结构异常的分类 332

三.体外培养细胞的周期时间 332

四.实验动物繁殖生理数据 333

五.哺乳动物平均寿命和最长寿命 334

六.染毒期限占动物生命周期的百分数和相当于人类时间 335

七.狗与人的年龄对应时间 335

八.实验动物器官中RNA和DNA含量 335

第六节实验动物血液学、生物化学参考值 336

一.小鼠血液学、生物学检验参考值 336

(一)小鼠血液学检验参考值 337

(二)小鼠生物化学检验参考值 339

(三)小鼠血液微量元素参考值 340

二.大鼠血液学、生物化学检验参考值 341

(一)大鼠血液学检验检验参考值 341

(二)大鼠生物化学检验参考值 343

(三)大鼠血液微量元素参考值 345

(四)大鼠尿液生物化学检验参考值 346

三.仓鼠血液学、生物化学检验参考值 346

(一)仓鼠血液学检验参考值 346

(二)仓鼠生物化学检验参考值 347

(二)豚鼠生物化学检验参考值 349

(一)豚鼠血液学检验参考值 349

四.豚鼠血液学、生物化学检验参考值 349

(三)豚鼠血液微量元素参考值 351

五.家兔血液学、生物化学检验参考值 351

(一)家兔血液学检验参考值 352

(二)家兔生物化学检验参考值 353

(三)家兔血液微量元素参考值 358

(四)家兔尿液生化检验参考值 359

六.狗血液学、生物化学检验参考值 359

(一)狗血液学检验参考值 359

(二)狗生物化学检验参考值 360

(一)猴血液学检验参考值 366

七.猴血液学、生物化学检验参考值 366

(三)狗尿液生化物学检验参考值 366

(二)猴生物化学检验参考值 367

(三)猴尿液生化物学检验参考值 369

八.猫血液学、生物化学检验参考值 369

(一)猫血液学检验参考值 369

(二)猫生物化学检验参考值 370

(三)猫尿液生化物学检验参考值 372

九.绵羊生物化学检验参考值 372

第七节实验动物饲养和管理 374

一.环境因素的管理 374

(二)温度与湿度 375

(一)光照 375

(三)气流与通风 376

(四)噪声 377

(五)饲养室和饲养笼具 378

(六)饮水 378

二.实验动物的营养和饲料 378

(一)大小鼠的饲料和营养要求 380

(二)豚鼠的饲料和营养要求 380

(三)兔的饲料和营养要求 380

(四)狗的饲料和营养要求 381

(五)各类实验动物的营养标准 381

第一节实验设计的意义 383

第九章实验设计 383

第二节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384

一.对照的原则 384

(一)对照的意义 384

(二)对照方法 385

二.重复的原则 385

(一)重复的意义 386

(二)样本大小的估计方法 386

(一)随机化的意义 393

三.随机化原则 393

(二)随机化的方法 394

第三节实验设计的内容 395

一.实验组与对照组 395

二.实验因素 395

三.实验对象 396

四.实验指标的选择 397

(一)指标的性质 397

(二)指标应具备的条件 397

第四节实验设计方法的类型 399

(五)指标的标准化 399

一.单因素实验设计 399

(四)增加主观指标的客观性 399

(三)指标的数目 399

二.配对设计 400

(一)自身对照设计 400

(二)异体配对设计 402

三.随机区组的实验设计 403

四.析因实验设计 404

(一)2× 2析因设计 405

(二)2× 3析因设计 406

(三)3× 4析因设计 406

(四)多因素不同水平的析因设计 406

五.正交实验设计 412

(一)正交表的性质 413

(二)正交设计的步骤 413

第十章实验误差与质量控制 419

第一节实验误差 419

一.误差分类 420

(一)过失误差 420

(二)系统误差 420

(三)随机误差 422

二.误差的表示方法和计算 422

三.误差控制 424

(一)仪器和试剂误差控制 424

(七)顺序误差控制 425

(六)条件误差控制 425

(八)抽样误差控制 425

(三)操作误差控制 425

(四)分配误差控制 425

(二)方法误差控制 425

(五)估计误差控制 425

(九)非均匀性误差控制 426

(十)过失误差控制 426

四.实验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426

(一)准确度 426

(二)精密度 427

(三)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428

(四)评价实验结果准确度与精密度的方法 428

(二)数字“0”的概念及其应用 430

五.数值的精密度及取舍 430

(一)有效数字 430

(三)数字的取舍 431

(四)可疑数据(异常数据)的鉴别和取舍 432

第二节实验室质量控制 436

一.预防性质量控制 437

(一)血液样品变异因素的控制 437

(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 440

(三)细菌学检验质量控制 441

(四)免疫学检验的质量控制 445

(五)痕量元素分析中的污染控制 447

二.回顾性质量控制 451

(一)最佳条件的变异 452

(二)常规条件下已知值变异 452

(三)常规条件下未知值变异 453

三.质量控制图的绘制与使用 455

(一)质控图基本原理 455

(二)质控图的基本组成和绘制 455

(三)质控图的分析与应用 456

四.常用质控图的制作 457

(一)常规质控图 457

(二)均值-全距控制图 458

(三)递动均值减差控制图 460

(四)累加质量控制图 462

(五)参考值控制图 463

(六)回收率测定的质量控制图 464

第三节实验室间质量控制 465

一.实验室间质量控制应具备的条件 466

二.室间质量控制组织实施方法 466

三.实验室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和作图 467

第四节质量控制物的使用 470

一.标准控制物溶液 470

三.质控样品的定值 471

第五节实验方法的选择和评价 472

一.实验方法的选择原则 472

二.质控血清 472

二.实验方法的评价 474

(一)准确性与特异性 474

(二)精密度 477

(三)检测能力 478

(四)评价实验方法的报告内容 478

第十一章计量单位名称与换算 480

第一节法定计量单位 480

二.法定单位名称 482

三.法定单位和词头的符号 482

一.总则 482

第二节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 482

四.法定单位和词头的使用规则 484

五.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注意事项 485

第三节法定计量单位换算 488

一.各种单位制和法定单位的换算 488

二.常用医学物理学单位的换算 489

三.微量和超微量单位换算 490

四.温度换算 491

(一)正常值和正常值范围 492

一.正常值、参考值和医学决定水平 492

第一节参考值的应用和设计 492

第十二章常用检验数据参考值 492

(二)参考值和参考值范围 493

(三)影响参考值的因素 493

(四)医学决定水平 494

二.参考值研究的设计 494

(一)制定参考值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494

(二)“正常人”的确定与选择 494

(三)确定足够数量的“正常人” 495

(四)统一测定方法 495

(五)确定参考值的分组和组数 495

三.参考值的统计方法 496

(一)正态性检验 496

(六)确定单侧或双侧界限 496

(七)确定百分界限 496

(二)正态分布法计算参考值范围 503

(三)对数正态分布计算参考值范围 503

(四)百分位数法确定参考值范围 505

(五)混杂样品剖析法确定参考值范围 507

四.参考数据的可移植性 508

第二节常用检验数据参考值 509

一.血液一般项目参考值 509

二.血液生化指标参考值 510

三.血液酶学指标参考值 512

四.血清学及免疫指标参考值 514

五.体内元素参考值 514

(一)血液元素参考值 514

(二)尿液元素参考值 516

(三)头发中微量元素参考值 516

(四)人体内各种元素的标准含量 517

六.尿液生物化学参考值 518

(二)认真评价材料中的信息 520

(一)围绕论文的题目进行材料取舍 520

二.原始资料的整理 520

一.资料来源 520

第一节论文撰写前的准备工作 520

第十三章 医学实验论文的撰写 520

(三)正确处理阴性和无显著性资料 521

三.表格的应用 521

(一)表格的基本结构 521

(二)表格的种类 522

四.插图的作用与要求 523

(一)插图的基本要求 523

(二)常用插图 524

第二节论文写作 526

一.论文的基本要求 526

五.参考文献的种类 526

二.论文的格式和写作方法 527

(一)标题 527

(二)署名 528

(三)提要 528

(四)关键词 528

(五)前言 529

(六)材料和方法 529

(七)结果 529

(八)讨论 530

(九)结论 530

(十一)参考文献 531

(十)致谢 531

(十二)写作的其它注意事项 532

第三节英文摘要的写作 533

一.英文摘要标题 533

二.作者姓名和所在单位译法 534

三.摘要的内容 535

四.摘要中常用句型和数值表示法 536

(一)摘要的起始句 536

(二)表示结果结论的常用句型 537

(三)材料和方法的表示句型 537

(四)摘要常用词 538

(五)数值表示句型 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