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理念,不断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陆俭明 1
一、要树立很强的学科意识 1
二、要树立很强的研究意识 4
三、要正确认识汉语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 6
四、汉语言文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教学 9
汉语教材的整体设计及汉字教学的新途径&华卫民 13
一、汉语之难 13
二、汉字教学的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 16
三、从宏观来回顾这些年的汉语教材 16
浅谈华裔学生的汉字习得特点&李嘉郁 28
谈简化汉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实际状况&蔡智敏 39
前言 39
一、就推行的目的检讨 39
二、就推广的对象与内容检讨 40
三、就学习者的需求检讨 41
四、就学习者的需求检讨 41
五、就实际海外因应情形检讨 44
六、就简化汉字理论本身检讨 45
七、结论 46
基础汉语教材中汉字教学的处理方式分析&王瑞峰 48
一、教材的选择和研究方法 49
二、汉字教学的处理方式 50
三、汉字教学处理方式的比较 53
四、余论 55
词不离字 词不离句 词不离篇——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三个平台&赵南平 57
一、汉字平台: 57
二、句子平台 62
三、语篇平台 64
汉字和《HSK》离合词教学&周上之 68
一、何谓离合词 68
二、离合词的汉字观 68
三、《HSK》大纲的离合词 75
四、离合词的教学难点 76
五、离合词中的汉字教学 79
日本留学生汉语词汇偏误分析&邓小宁 88
一、前言 88
二、同形异义词语的偏误 89
三、异形词的偏误 93
四、结语 95
韩国学习者汉语偏误成因初探&苏焰 97
对外汉字教学需要新的查字法&易洪川 106
一、五位数通常是主观汉字系统包括的不同个体总数 107
二、个体汉字的左上角、右上角、右下角有比较容易把握的外形特征 108
三、框、角、钩是汉字外形特征显而易见的特有类型 109
四、平段数和交点数明白、清楚地反映出个体汉字的内质特征 109
从汉字管窥中国古代礼仪&赵雪 112
新一代基础汉语教材中汉字教学的设计与编写&朱德君 117
一、基础汉语教材中汉字编写的回顾 117
二、《汉语100》汉字教学的设计与编写 122
三、《汉语100》汉字教学设计与编写的特点& 126
四、余论 128
区分汉字物质功能与语言学功能对研究杂体诗的意义&李延风 129
试论对外汉语口语和书面语教与学目标之冲突&顾安达 131
一、词、字和字母—论汉语拼音的角色 132
二、对外汉语教学课中由语言—文字关系所导致的目标冲突 134
对外汉字教学现状再分析&翟汛 139
一、汉字教学中的困难可以回避吗? 139
二、汉字研究现状分析 141
对蒙古学生进行汉语语音教学的几个问题&那仁 148
一、蒙古学生学习汉语声母的困难是什么? 149
二、蒙古学生学习普通话韵母的困难是什么? 150
教师培训中的语法教学&吕文华 154
一、师资状况分析 156
二、教学对策 157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和汉语认知语法学——“怎么教”和“怎么解释”&古川裕 162
一、凹凸转换原则 162
二、外界发生的事件(event)和语言表达的形式(form)之间的动态联系 164
三、总结 167
汉语联合结构的排序原则初探&张世涛 171
一、缘起 171
二、汉语联合结构排序概述 174
三、动词类联合结构 175
四、形容词类联合结构 178
五、名词类联合结构 180
六、方位词类联合结构 182
七、总结 182
汉语语体教学大纲的构建及意义&潘田 184
一、对外汉语教学标准化、规范化的历程 184
二、综合性教学大纲与教材编写和教学规范化的矛盾 186
三、语体教学大纲的构想及意义 188
四、结语 195
“把”字句的教学与语法项目的选取和排序&李英 邓小宁 198
一、引言 198
二、“把”字句式的选取 200
三、“把”字句的排序 207
四、小结 210
动宾离合词及其变体结构浅析&唐为群 213
一、关于离合词的研究状况及类 213
二、本文对于动宾离合词的看法 214
三、“VO”的内扩展式(即在动语素与名语素之间的嵌入成分的扩展)的结构、语义和表达。 217
四、结论 221
“NP了”的再认识及其它&王黎 224
“愿意”和“希望”的语义句法考察&刘莉妮 232
一、引言 232
二、语义区别 233
三、句法特征 238
四、结论 241
汉语的范围词与概括词&董为光 243
关于现代汉语动词重叠的几个理论问题&萧国政 何重先 251
一、重叠的两种模式:全叠式半叠式 251
二、重叠句存活与重叠式存活 254
三、动词重叠的意义及其提取 257
单音形容词充当状语能力的考察&杨巍 潘田 264
一、引言 264
二、关于形容词充当状语的不同看法 265
三、单音形容词充当状语能力的强弱之分 266
四、有关标准的补充说明 271
五、其他 272
汉语阅读中的句子理解&吴门吉 275
一、引言 275
二、研究程序 276
三、测试成绩分析& 277
四、汉语阅读中的句子理解 280
五、结语 285
阅读下列短文后回答问题: 287
初级汉语教学中的“语篇意识”与“语篇教学意识”&杨春 293
一、引言 293
二、对外汉语教学界对初级阶段“语篇教学”的认识 294
三、初级阶段的“语篇”教学研究现状 295
四、初级汉语的教学现状 296
五、对初级汉语教材中“语篇意识”的考察 297
六、初级阶段实现语篇教学的建议 298
汉语新词语中的常见词族论略&林伦伦 303
一、新词语词族及其特点 303
二、新词族产生的主要原因: 311
再论“意声词”&王福生 314
一、缘起 314
二、定义 314
三、国外的研究 317
四、中国对“意声词”的研究 319
五、类型 319
六、结尾 321
汉语的反对词与中国人的阴阳对立统一观&井出静 326
一、反对词的词义分类 327
二、反对词词义与英日语的比较考察: 328
三、汉语对立词考察结果分析: 333
四、关于理论问题的几点思考和说明 336
汉语的范围词与概括词&董为光 351
“终于”与“到底”及其偏误分析&林凌 359
一、语义特征 360
二、句法形式 368
四、留学生病句分析 376
词义分析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杨子菁 379
“能”和“可以”、“会”在褒贬上的对立和互补&鲁晓琨 385
一、问题的提出 385
“从来”状语句的语义、语用分析 398
引言 399
一、“从来”状语句的语义分析 399
二、“从来”状语句的语用分析 404
三、结语 408
语言接触研究方法论的探索&方欣欣 411
Methodological Research in Language Contact Research&Fang Xinxin 412
一、对借用术语的探索 413
二、对借用类型的探索 415
三、对双语研究方法论的探索 420
法国汉语教材文化因素的探讨&俞文虹 427
一、中法文化差异在汉语教学中的反映 428
二、法国汉语教材对文化因素的重视 431
三、法国汉语教材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435
试论对外汉语教师的精神气质&张杰 439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学中中国文化教学的定位&周颖菁 449
一、中国文化讲究“中和” 453
二、中国文化是对以工具理性为核心的西方理性主义文化的补充和完善 453
三、中国文人是注重道德的文化 454
四、中国文化讲求相与扶将、度此人生 454
五、顺应自然,天人合德 454
二语习得中的日汉亲属称谓语对比研究&王黎今 456
一、系统上的差别主要表现在: 457
二、语用差异 459
三、小结 462
语际语用学与对外汉语教学&薛秋宁 李军 464
一、引言 464
二、语际语用学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465
三、给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470
外国留学生汉语作文衔接方式偏误分析&赵成新 473
一、留学生汉语作文衔接方式的偏误类型 473
二、偏误原因 478
三、改进办法 479
第二语言写作理论在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的运用&李澜 482
一、写作教学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作用 482
二、第二语言写作理论的流派 483
三、第二语言写作理论中的母语迁移理论 487
四、各种理论在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489
口语课课堂教学三法&范小青 492
一、引言 492
二、“保姆心理” 493
三、课堂教学三法 494
四、余论 496
阅读能力的培养与初级阅读教学&孙萍萍 温敏 497
《践约传》与汉语简易读物的编写(详细提纲)&鲁健骥 503
对一次写作教学试验的分析和思考&向平 508
一、试验的初步设想 509
二、试验班级的基本情况 509
三、我们的基本做法 510
四、问卷调查的形式及其结果 511
五、对问卷情况的分析及其相应对策 512
六、结论 515
汉语“四声”之形成与佛经“转读”无关论&陈顺智 517
对外汉语教学听力课新词学习浅议&李海鸥 徐韵如 528
一、词不离音的原则 530
二、词不离句的原则 533
三、词必过三的原则 536
Observing and Performing:&王建奇 539
ntroduction 539
The problem of linguistic defini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ability 540
新一代基础汉语教材编写原则的思考与实践&李芳杰 556
一、引言 556
二、以功能/话题为导引 558
三、以结构为脉络,以对比为标志 559
四、以内容为准绳 560
五、余论 561
菲律宾华裔短期进修生成绩对比分析&陈昕 563
论零起点班第一堂汉语课的特点及教学安排&程乐乐 571
一、引言 571
二、零起点班第一堂课的特点 572
三、零起点班第一堂课的教学安排 574
四、结语 577
母语背景因素与零起点班分班教学的必要性&冯小钉 580
一、引言 580
二、有关母语背景因素的讨论 581
三、韩日学生的母语优势 582
四、以拼音文字为母语学习者面临的困难 583
五、余论 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