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基本概念及原理 1
第一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
一、知识网络 1
二、新课标、新大纲解读 1
1.物质的变化 1
2.物质的性质 2
3.化学反应类型 3
4.燃烧与缓慢氧化 4
5.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5
1.含义辨析法 6
四、应用规律 6
三、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 6
2.类比解释法 8
五、名题剖析 9
六、相关资料链接 10
1.“物质”与“物体”的区别 10
2.气焊和气割 10
3.关于着火点的问题 10
4.氧化还原反应实质 10
5.白磷(溶于适量CS2)的缓慢氧化 11
6.可燃性粉尘的爆炸探究性实验 11
7.创新综合题 11
1.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14
二、新课标、新大纲解读 14
第二节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14
一、知识网络 14
2.原子结构 17
3.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化合价 19
三、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 21
四、应用规律 21
1.推理法 21
2.图示推导法 22
3.信息迁移法 22
4.抽象概念分析法 24
五、名题剖析 25
2.生物细胞中的元素 26
六、相关资料链接 26
1.地壳里各种元素的含量 26
3.元素符号发展史 27
4.元素中文名称造字规律 27
5.元素周期表简介 27
6.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28
7.基本粒子 28
8.有关元素的推断方法 28
9.宏观现象与微观现象 29
10.创新综合题 29
二、新课标、新大纲解读 31
1.混合物 31
第三节物质的分类 31
一、知识网络 31
2.纯净物 32
3.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判断 32
4.单质 32
5.化合物 33
6.单质与化合物的比较 33
7.氧化物 34
8.酸 35
9.碱 35
10.盐 35
三、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 36
11.化合物的命名 36
四、应用规律 37
1.定组成法 37
2.概念对比法 38
五、名题剖析 39
六、相关资料链接 40
1.物质纯与不纯的相对性 40
2.结晶水合物是纯净物 40
3.对“纯净”、“纯”的理解 41
4.定组成定律 41
5.什么样的酸不能形成酸式盐 41
6.酸、碱、盐在溶液中的电离过程 41
8.创新综合题 42
7.酸、碱定义中“全部”二字的含义 42
第四节化学用语 44
一、知识网络 44
二、新课标、新大纲解读 44
1.元素符号 44
2.化学式 45
3.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46
4.化学方程式 47
三、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 48
四、应用规律 49
1.内涵分析法 49
2.概念规律应用法 50
五、名题剖析 51
1.元素符号与元素的拉丁文名称 52
六、相关资料链接 52
2.化学式与分子式意义比较 53
3.电离与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 53
4.电离方程式及其写法 53
5.酸、碱、盐的电离规律 53
6.创新综合题 54
第五节质量守恒定律 58
一、知识网络 58
二、新课标、新大纲解读 58
1.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 58
2.质量守恒的实质 58
1.内涵分析法 59
四、应用规律 59
三、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 59
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59
2.排除法 61
3.元素守恒法 62
4.定组成法 63
5.通式型化学方程式与质量守恒定律 63
五、名题剖析 64
六、相关资料链接 65
1.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65
2.创新综合题 66
1.溶液、溶质、溶剂 67
二、新课标、新大纲解读 67
一、知识网络 67
第六节溶液 67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68
3.固体物质溶解度 68
4.溶解性与溶解度 69
5.气体溶解度 70
6.过滤和结晶 70
7.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71
8.电离、酸、碱、盐溶液 71
9.溶液的酸碱度与pH 72
三、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 72
四、应用规律 72
1.概念辨析法 72
2.定量分析法 74
五、名题剖析 78
六、相关资料链接 79
1.溶解过程中的吸热现象和放热现象 79
2.破冰取碱 79
3.创新综合题 79
第二章元素 化合物 81
第一节空气和氧气 81
一、知识网络 81
二、新课标、新大纲解读 82
1.空气 82
2.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82
3.氧气的制法 83
三、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 84
四、应用规律 85
1.图表分析,对号入座 85
2.环境化学,透过现象看本质 86
五、名题剖析 87
六、相关资料链接 89
1.氮气 89
2.环境保护 89
3.创新综合题 89
第二节水和氢气 90
一、知识网络 90
3.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91
2.水 91
1.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91
二、新课标、新大纲解读 91
4.氢气的性质和用途 92
三、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 93
四、应用规律 93
1.积累经验,联想迁移 93
2.信息利用法 94
五、名题剖析 96
六、相关资料链接 98
1.氢能源 98
2.水质污染及防治 99
3.创新综合题 100
一、知识网络 103
第三节碳及其化合物 103
二、新课标、新大纲解读 104
1.碳元素的几种不同单质 104
2.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105
3.二氧化碳的性质 105
4.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06
5.一氧化碳 106
6.碳酸钙 107
7.有机化合物 107
8.煤和石油 108
9.相关物质比较 109
三、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 110
1.一点击破,顺逆推理 111
四、应用规律 111
2.相似类推法 112
3.辩证分析法 113
五、名题剖析 114
六、相关资料链接 117
1.二氧化碳的污染 117
2.温室效应 117
3.一氧化碳的毒性和解毒 117
4.创新综合题 118
二、新课标、新大纲解读 120
1.铁 120
一、知识网络 120
第四节铁及其合金 120
2.铁合金 122
3.几种常见金属的性质及用途 123
三、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 124
四、应用规律 124
1.性质比较法 124
2.条件比较法 124
五、名题剖析 125
六、相关资料链接 127
1.铁元素的化合价 127
2.高炉中的化学反应 127
5.金属的分类 128
3.人类用铁的历史 128
4.铁矿石的种类和特征 128
6.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 129
7.创新综合题 130
第五节酸、碱、盐 132
一、知识网络 132
二、新课标、新大纲解读 133
1.酸 133
2.碱 136
3.盐 137
三、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 140
四、应用规律 141
1.分档入位法 141
2.电荷守恒法 142
3.离子共存法 143
4.类比推理法 144
5.数据分析法 145
五、名题剖析 146
六、相关资料链接 149
1.氧化物的分类 149
2.碱性溶液与碱溶液 149
3.酸性溶液与酸溶液 149
4.浓硫酸的吸水性 149
5.浓硫酸的脱水性 149
6.浓硫酸对铁桶的“钝化” 149
1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为什么包括氢 150
10.胃液里的盐酸 150
7.浓硫酸的氧化性 150
9.盐酸的颜色和白雾 150
8.浓硫酸为什么能干燥氢气、二氧化硫 150
12.生产纯碱的方法 151
13.创新综合题 152
第三章化学计算 155
第一节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155
一、知识网络 155
二、新课标、新大纲解读 155
1.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155
2.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156
3.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156
4.化合物的质量与所含元素质量的互算 157
5.不同化合物中所含某种元素的质量比与化合物的质量比的互算 158
三、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 160
四、应用规律 160
1.平均值法 160
2.等效化学式法 160
3.拆分法 161
4.估算法 161
五、名题剖析 162
六、相关资料链接 165
1.化学式的演变史 165
2.质量分数的应用拓展 165
3.创新综合题 166
第二节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68
一、知识网络 168
二、新课标、新大纲解读 168
1.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168
2.质量守恒定律 169
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169
4.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类型 170
三、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 174
四、应用规律 174
1.关系式法 174
2.极值法 175
3.差值法 177
4.金属与酸反应的运算技巧 179
五、名题剖析 180
六、相关资料链接 183
1.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简史 183
2.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反应物过量问题的判断方法 184
3.创新综合题 184
第三节有关溶液的计算 185
一、知识网络 185
二、新课标、新大纲解读 185
1.溶液组成的含义 185
2.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186
3.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186
1.用“十字交叉法”解溶质质量分数改变的计算 190
三、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 190
四、应用规律 190
2.掌握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或减少一半的特例 191
可速解某些计算型选择题 191
3.用杠杆原理解溶液计算题 193
五、名题剖析 194
六、相关资料链接 197
1.根据不同需要,溶液的组成有不同的表示方法 197
2.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区别与联系 197
3.创新综合题 198
1.涉及化学反应,可简化为由化学式计算解题 201
二、新课标、新大纲解读 201
一、知识网络 201
第四节综合计算 201
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式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相结合的计算 202
3.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202
三、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 206
四、应用规律 206
1.“守恒法”在综合计算中的应用 206
2.用“执果索因法”分析综合计算 208
五、名题剖析 209
六、相关资料链接 214
1.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的应用拓展 214
2.创新综合题 214
1.常用仪器示意图及名称 216
二、新课标、新大纲解读 216
第四章化学实验 216
第一节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216
一、知识网络 216
2.常用仪器分类 217
3.常用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218
三、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 222
四、应用规律 222
五、名题剖析 224
六、相关资料链接 227
1.加热、加强热、煅烧的区别 227
2.创新综合题 227
二、新课标、新大纲解读 228
1.药品的取用 228
第二节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228
一、知识网络 228
2.药品的称量 229
3.连接仪器装置 230
4.物质的加热 230
5.过滤 231
6.蒸发 231
7.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32
8.洗涤仪器 232
9.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232
四、应用规律 233
三、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 233
五、名题剖析 234
六、相关资料链接 236
1.化学实验操作中的先与后 236
2.化学药品的贮存 237
3.创新综合题 237
第三节物质的性质与制备 239
一、知识网络 239
二、新课标、新大纲解读 239
1.常见气体的化学性质实验 239
2.常见固体单质的化学性质实验 242
3.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 244
四、应用规律 246
三、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 246
五、名题剖析 251
六、相关资料链接 253
1.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253
2.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 254
3.自制简易启普发生器 254
4.创新综合题 254
第四节物质的检验 256
一、知识网络 256
二、新课标、新大纲解读 257
1.物质的鉴定 257
2.物质的鉴别 258
3.物质的推断 260
三、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 262
四、应用规律 263
1.顺推法 263
2.逆推法 265
3.排除法 267
4.切入法 268
5.组合法 271
6.尝试法 273
五、名题剖析 275
1.检验Cl-和SO2 4- 279
2.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279
六、相关资料链接 279
3.酸碱指示剂的发现及代用品 280
4.酸溶液和酸性溶液 280
5.pH的含义 280
6.创新综合题 281
第五节混合物的分离和除杂 284
一、知识网络 284
二、新课标、新大纲解读 284
1.气体混合物的分离和除杂 284
2.固体或液体混合物的分离和除杂 285
三、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 286
1.综合比较法 287
2.程序法 287
四、应用规律 287
五、名题剖析 288
六、相关资料链接 292
1.常见金属混合物——合金简介 292
2.生活中的除杂方法——巧除污迹 292
3.“煤气罐”与管道煤气的区别 293
4.创新综合题 293
附录1初中化学常用解题方法 295
附录2常用的化学方程式 310
附录3初中化学基本概念 316
附录4常用化学定律及公式 322
附录5常见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325
附录6常见物质的俗名 326
附录7常见单质的物理性质 327
附录8常见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328
附录9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20℃) 331
附录10部分无机物在不同温度下在水里的溶解度 332
附录11常见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333
附录12常用指示剂的使用方法 334
附录13中英文名词对照表 335
附录14化学之最 338
附录15化学学习口诀 339
附录16化学兴趣小实验 341
附录17几位著名化学家 348
附录18元素周期表 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