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与社会心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童庆炳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04005843X
  • 页数:519 页
图书介绍:

导论 1

一、本书的学术旨趣 1

二、各种方法论解释的可能与限制 3

三、社会心理视角的必然性 7

第一编 文学艺术与社会心理关系的理论探讨 7

第一章 恩格斯晚年的中介论和马克思早期的艺术生产论 17

一、保尔·巴尔特的书和庸俗社会学的流行 18

二、历史唯物主义不可或缺的重要补充 20

三、对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论的重新审视 26

第二章 普列汉诺夫论社会心理与文学艺术 34

一、“五项因素公式”的意义与由来 34

二、社会心理与艺术活动 39

三、解释的尝试——以法国18世纪的戏剧文学和绘画为例 44

第三章 社会心理的性质及其与艺术文体的关系 49

一、两个相互联系的重要中介 49

二、作为一般中介的社会心理 53

三、作为特殊中介的艺术文体 58

第四章 创作主体与社会心理 63

一、创作主体的规定性及其内在结构 63

二、内化:社会心理作用于创作主体的机制 69

三、悖论:创作主体对社会心理的适应与抗拒 74

第五章 艺术形式与社会心理 80

一、艺术形式、内容、题材及其边界线 80

二、社会心理吁求艺术形式 87

三、艺术形式征服社会心理 92

第六章 艺术趣味与社会心理 97

一、艺术趣味的特点、功能和系统 97

二、艺术趣味与社会心理的互动关系 106

三、艺术趣味的优化和建康社会心理的培育 111

第七章 文艺思潮与社会心理 116

一、文艺思潮及其形成 116

二、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思潮与社会心理 123

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与社会心理 129

第二编 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与社会心理 139

第一章 中国古代诗学的文化心理基础 139

一、士人人格结构与两大诗学系统 139

二、士人的基本焦虑与心境的诗化 152

第二章 魏晋“文学的自觉”与士人心态之关系 168

一、导致“建安风骨”之诸因素 169

二、“建安风骨”的审美特征及其与“文学的自觉”之关系 173

三、“正始之音”与士人精神之沉落 177

四、“建安风骨”与“正始之音”之比较 184

五、“建安风骨”、“正始之音”在六朝诗歌发展过程中之地位 189

第三章 唐代士人心态的演变及其对古文理论的影响 194

一、唐前期士人心态与古文理论 194

二、唐后期士人心态与古文运动 205

第四章 北宋诗文理论的学术背景及社会心理内涵 217

一、北宋三派诗文理论及相应之“道”论 218

二、北宋文学理论的社会心理内涵 231

第五章 道学的社会心理内涵及其对宋明诗学之影响 245

一、道学的学术品格与士人的社会心态 246

二、“孔颜乐处”与诗意境界 251

三、龙“诗”与“思”之相通处 256

四、道学精神对明中叶以后文学观念的重要影响 263

第三编 中国二十世纪文学艺术与社会心理 278

第一章 政治焦虑的审美置换 278

一、晚清抑或20世纪初? 279

二、政治焦虑的审美置换 280

三、文体杂糅与互文体性 284

四、维新梦境中的开国圣贤——黄克强 288

五、有疑问的现代游侠——老残 290

六、种族革命的豪杰——狄必攘 297

七、狄必攘与“五四”以来小说人物 302

八、审美置换作为修辞术 305

第二章 共时化变形思维与历史真实 309

一、“五四”时代卡里斯马典型 309

二、狂人、共时化变形与吃人 312

三、三方僵局语境中的共时化变形思维 317

四、狂人作为“五四”卡里斯马典型 323

五、共时化变形思维与文化破型 327

六、共时化变形作为修辞术 328

第三章 双重文本间的现代“原忧” 333

一、有关的批评和反批评 334

二、浪漫乌托邦 335

三、父子冲突 338

四、中国知识分子与“原忧” 342

五、沈之菲与现代“原忧” 348

六、双重文本性 351

第四章 重复与转型再生焦虑 355

一、文本对焦虑的重复叙述 355

二、左翼作家的转型再生焦虑 358

三、重复、双重效果与自虐 365

四、自动重复结构与双重资格认同 366

五、重复与文化中的权力 372

第五章 新文化幻想与主体幻觉 374

一、新文化幻想与“新人”典型 374

二、四种“新人”典型 378

三、宋东山与公有化 381

四、产业工人秦德贵 386

五、梁生宝的意义 387

六、梁生宝与主体幻觉 392

第六章 转型再生辩证法与历史主体的生成 395

一、林道静与知识分子的负罪—赎罪模式 396

二、朱老忠与农民的原过—改过模式 400

三、吴琼花与妇女的赎身—回报模式 403

四、李双双与妇女的伪名—正名模式 408

五、理性主义历史动力学 412

六、转型再生辩证法的特征以及美学与文化意义 415

第四编 俄国文学和俄国社会心理 423

第一章 中国文学和俄国文学社会心理基础的相通性 423

第二章 俄国文学主人公的演变和俄国社会心理的变化 433

一、恰茨基——智慧的觉醒和智慧的痛苦 434

二、奥涅金——20年代俄国社会意识的觉醒 439

三、毕巧林——30年代的“多余人” 445

四、奥勃洛莫夫——40年代俄国民族心理的扭曲 451

五、巴扎罗夫——60年代的新人 456

第三章 托尔斯泰的创作和俄国农民心理 469

一、列宁论托尔斯泰和社会心理批评 469

二、托尔斯泰创作的矛盾和俄国农民心理 471

三、托尔斯泰的艺术独创性和俄国农民心理 476

四、托尔斯泰艺术思维的变化和俄国农民心理 480

五、托尔斯泰的美学思想和俄国农民心理 487

第四章 俄苏文学创作和世纪之交的俄国社会心理 496

一、高尔基的《仇敌》、《母亲》和工人阶级的心理 497

二、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和哥萨克农民的心理 505

三、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和俄国知识分子的心理 512

后记 519